一年出险222次的“碰瓷王”,竟成了网络偶像?

一年出险222次,总计骗保61万余元!湖北武汉碰瓷王被抓了,也火了,人在牢里,“声名”在外。

犯罪嫌疑人李某驾驶一辆网约车,专挑变道或者加塞、插队的车辆“碰瓷”,看见人家往自己车道里进,马上就一脚油门撞上去,制造对方全责的事故,让对方(的保险公司)赔付损失。

直到最近,这位“碰瓷王”才翻了车。

在又一次故技重施之后,前来处理事故的交警看记录仪视频发现他故意加速,就留了个心眼,一查过往的出险记录,再把此前的监控视频调出来一看。

老哥直接进去吃牢饭了。

(图源:星视频)

但就如我们刚才说的,这位“碰瓷王”,人在牢里,却“声名”在外。

理由很简单,加塞插队行为不仅讨人厌,也是违章行为。

这个司机能每次回回都让人家用保险赔付,证明交警已经判了对面全责,要么就是对方车主自知理亏,主动叫保险或者私了。

既然每次过错都在对方,这个网约车司机最多只能算“运气不好”,碰到太多没素质的人,怎么能算诈骗呢?保险公司真就这么玩不起?

甚至还有相当多的人觉得,这个网约车司机以一己之力惩恶扬善,肃清不文明驾驶的乱象,是真正的马路判官,然后配上一句经典的“先生大义!请先生赴死”。

可能连央视都没想到,自己本来想普个法,结果现实中的犯罪嫌疑人,却成了互联网上的英雄,魔幻!

01.无责和骗保,冲突吗?

我们首先来回答最关键的问题——为什么对方全责的事故,也会涉嫌骗保?

大家需要知道两个事实。

第一,绝对不是因为此人出险222次,保险公司玩不起,才特事特办把他抓了。

如果你仔细翻阅过往的新闻报道,其实全国各地都出现过利用对方加塞来碰瓷的案件,剧情也高度类似——

警方抓人,网友不解,并对嫌疑人表示高度同情,制造舆论压力。但一点都不妨碍这些碰瓷者牢底坐穿。

2021年,温州一台网约车发生交通事故,交警在处理过程中调取了保险数据,发现这台车短短三个月内就在同一家保险公司出险12次,而且每次都是轻微事故,对方全责。

于是就起疑了,然后发现他半年内“碰瓷”他人车辆29次,获得赔付共计54126元,还有3位驾驶员私了,支付29500元。

这个案子现在已经判了,法院认定,他的行为分别构成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并处罚金13000元。

甚至某些网约车公司,是专门干这行的!

(图源:CCTV)

就在前几天,四川警方还抓了一批人:5个网约车司机、2个出租车司机合伙恶意制造交通事故共计72件,目前已经因为涉嫌骗保被批准逮捕,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图源:川观新闻)

大家可以明显看出来,营运车辆属于碰瓷的重灾区。背后的原因也不难猜,营运车辆大多比较廉价,掉个漆破个皮根本不心疼。哪怕放着不去修理,也不影响接单赚钱。

与此同时,营运车辆在发生无责事故后,对方的保险公司会按照标准赔付误工费,通常为几百到一千元不等,拿了误工费也不影响继续上工,是笔相当可观的额外收入。

再加上网约车司机天天都在路上锻炼,经验丰富,知道哪里容易遇到加塞,知道怎么撞出皮肉伤,所以就有一部分司机动了这个歪心思。

了解完这些案例,我们再来讲第二点——

事故是对方全责,跟他们涉嫌保险诈骗,两件事并不冲突。

《刑法》中的保险诈骗罪情形中,就包括对事故编造虚假原因或夸大损失程度,骗取保险金,还包括故意造成事故骗取保险金。

公检法会从案件的种种细节中,判断是否符合保险诈骗罪的标准。

就比方说你一个月出险两三次,可能是加塞车太快了来不及反应。但是你一年出险上百次,就明显不太对劲了,不是单纯一个“反应慢”就能解释的。

这时,警方会仔细看看这些事故都是怎么发生的。

如果你回回都是把人家的转向灯、当成自己的加速信号灯,明明躲得开还要故意往上撞,基本就可以判定为“故意造成保险事故”了。

剩下的问题就是,怎么界定“骗取保险金”?

这些碰瓷党基本上都是同一套流程,撞完之后找个熟络的维修店,叫老板开具假的维修凭证,让保险公司按这个虚高的金额赔付现金,然后给老板一些返点。

至于误工费,就直接收进口袋,然后照样接单照样赚钱。小孩才做选择,两份收入我全都要。

但等到东窗事发的时候,警方只要查查车辆的维修痕迹,看看平台的派单记录,就能确定,你在靠保险金牟利,而非弥补损失。

如果凑齐了以上的条件,那么恭喜这位司机,喜提银手镯一副。

02.马路判官,流量密码

不过这些靠碰瓷发财的马路判官们,虽然被法律制裁,却获得了网友们的崇拜。

这充分说明了,大家对加塞之类的不文明驾驶恨到了骨子里,希望有人能站出来,给这些乱开车的人一点教训,包括血的教训。

所以你会发现,马路判官类视频,已经成了新的互联网流量密码。

具体来说,判官UP们又可以分为三个大类。

初级马路判官专门搜集汇总各类交通事故录像,让网友们分析其中的行为,给出事的人来个盖棺定论。

嗯,是物理上的盖棺。

在行人违章乱穿马路被撞的片段,常见的弹幕是,“客厅散步”、“我家客厅怎么有车”、“它怎么不让我”……

在电瓶车违章后不幸遭到大车撞击的片段,常见的弹幕是“教科书式自杀”、“下辈子还敢”……

车-车事故的弹幕梗就更多了。

随意变道被后车撞得调了个头——“美式截停”;

开车走神撞了隔离带——“突然炫富”;

在高速上错过匝道后连续变道,遭遇追尾——“体验推背感”;

交叉路口抢道发生碰撞——“脖子焊死,让者孙”;

严重超速引发事故——“起飞失败”;

小车别泥头车导致对方侧翻,自己被压扁——“降维打击”……

要论嘲讽,网友们的语言艺术永远都不会让人失望。

如果说初级判官是搜集网络素材,而从中级马路判官开始,就需要动手自己拍素材了。

有的博主利用起了交管部门的随手拍功能,每天就在街上跑,找那些乱停的车辆举报,不仅赚了奖金,流量也很爆炸,弹幕基本上都在高呼“执行正义!”

还有些博主,在318国道等容易拥堵的路段,随机挑选一个喜欢逆行插队的低素质车主祭天。

他们将半个车头探到对向车道,不让逆行的车过去,等到对向来了很多车,再缩回自己的车道,此时逆行车无处可让,只能原路倒车回去,非常解气,可以换来弹幕上铺天盖地的“大快人心”。

而最高级的马路判官,他们不仅自己拍素材,还通过主动撞车来创造素材。

简单来说,这些UP行为跟那些被抓的碰瓷党无异,只不过他们并不打保险金的主意,而是单纯图流量,通过拍摄对方车主的嘴脸,以及交警的后续处理。

这样既规避了保险诈骗的法律风险,又能录下正面硬刚的精彩过程,让网友们有个发泄渠道。

前有西安最牛吉利,三月撞七次,加塞你就来(写在后备箱盖的标语)。不管是百万豪车奔驰大G,还是乱窜的网约车,只要进了我的车道,就得脱层皮再走。

后有东莞四米二卡车战神,有刹车但不踩,用插队者的车身来减速,三天之内修七次,DJ一响战神登场,喇叭一按不服就干。

当然,其中最出名的,还得是广州的知名UP“某某回”。

他非常熟知交规细则,专业程度甚至不输交警,还极为较真。当交警开具了对方全责的责任认定书,他还会继续追着,要交警对相应的违章行为进行扣分、罚款,如果交警不太愿意,他就立马予以投诉。

并且,他不会给视频中的出镜车辆和涉事者打码,无论是对方车主,还是前来处理的交警就直接曝光,经常引发网暴行为。

当然,“某某回”这种行为在网上评价也是两极分化的,一些网友觉得他整治了广州的交通环境,也监督了执法,世界需要这种较真的人。

当然,也有很多人觉得他没事找事。很多时候事故明明可以避免,他却非要踩那脚油门,如果人人都像他这样斤斤计较、寸步不让,那以后谁也别变道了。

03.回旋镖虽迟但到

这种判官行为是否合法,事故责任又归于谁,自有警察叔叔判断;在道德层面是属于惩恶扬善、还是没事找事,大家也是各有各的看法。

但不管怎么说,有一点可以肯定:在遍地摄像头、人人都会抠细节的年代,谁也躲不过互联网回旋镖。

在那些靠拍违章吸睛的博主,前一秒钟嘴里还骂着“违停车辆阻碍交通,举报他们合理且合法”,后一秒钟就能在镜头前违章横穿马路,甚至不愿意做做样子,多走几步去旁边的人行道。

作为顶流判官的“某某回”,也长期被质疑双标。

一边说着“最讨厌钻来钻去”,另一边在多个视频里连续变道、反复变道,穿梭于车流之中;

一边讲“超速害人害己”,另一边无视限速20的牌子,超速100%。他自己看到加塞车,就会一脚油门撞上去,而别人做同样事,他评价为“真特么贱”;

前面的车慢悠悠行驶,他会不停闪远光灯催促,轮到别人闪他的时候,就变成了“我很不爽,真没素质”。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视频的走红,让全广州都知道了他的车型和车牌号,人人都留心监督。结果拍到了他违停,还非常“机智”地停在了监控的死角处。

还有人拍到他一次性违反多条交规,在人行横道上停车、不礼让行人、压实线变道。

客观来讲,这种回旋镖其实很普遍。

就比如说,很多车评大V,前一个视频充满正能量,宣传安全驾驶、文明驾驶,后一个视频为了展现车辆操控性能,找了个山路激情狂飙,还默默给时速表打了码。

正如在网上点赞判官视频的网友,自己也不可能保证永远守规章。

就像插队的问题,绝大多数司机应该都遇到一种情况。

在自己不熟悉的路段,快到红绿灯发现走错了车道,而正确的道已经排了长龙。这时候你不可能再倒车回去排队了,只能选择找准机会挤到队伍里,或者继续走错误的车道,绕一个大圈。

扪心自问一下,有多少人会选择后者?每一次都能做到吗?

且不说变道、加塞的事,大家每次道路变窄都交替通行了吗?每次过人行道都停车让行了吗?在限速的路段真的一点都没超速吗?

这种问题其实不用说太多,大家心里都有数。

此外,按喇叭在很多城市也属于违章行为。早在2007年上海就颁布了外环线以内全天禁止鸣喇叭的规定,此后北京、重庆、西安、深圳、广州也相继成为禁鸣城市。

但有不少人,并没感觉到前后的变化。一碰到高峰堵车,“嘀嘀嘀”的声音照样此起彼伏。在集体违章、选择性罚款面前,禁鸣令也就成了一纸空谈。

还是那句话,回旋镖面前,众生平等。

04.审判别人?审视自己?

目前,这种交通氛围的本质就是不少人对交通环境心存不满,想当马路判官。但是人人都不是完美的驾驶者,自己也同样会被别人审判。

事情搞成这样,还是因为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新中国成立后至2003年,全国驾驶人数量达到1亿人,用了整整54年。但随后的11年,驾驶人数量迅速攀升至3亿人,现如今已有5.23亿驾驶人。

接下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革命带来的购车用车成本下降,驾驶人数量持续高速上涨已成定局。

为了适应快速增长的出行需求,驾校普遍搞应试教育,驾考的难度也非常低。学交规就是刷刷题库、死记硬背,科目二、科目三也是在脱离实际情况的状态下走走流程。

反观其它国家的驾考,大多比我们要严格。

澳大利亚更是将驾照分成了四级,每升一级都要考试,并且从第二级开始就要上路实习,通过所有考试,并且实习期没有出现违章,才可以在拿到正式驾照,整个过程至少4年。

我们不仅驾考比较简单,难以培养驾驶员的好习惯。更大的问题在于,机动车的增长远远超出了城市基础设施的负荷。

2024年上半年,全国机动车达4.4亿辆,是1990年的整整八倍,而且这个跟数字还在以每年2000多万的速度增长。哪怕限牌限行,也阻挡不了大家购车的热情。

本来在驾校就只是学了个寂寞,再加上城市道路拥堵,一部分的司机道德素质自然随之下降,开始做出各种违章的举动。

然而客观来说,由于执法资源有限,很多违章只存在于纸面上,不出事故或者当着交警的面显摆,就不会遭到处罚。什么连续变道、不打灯,什么加塞插队每天都在上演,吃罚单者却少之又少。

这也就意味着,马路判官只是提供情绪发泄的渠道,不能真正改善环境。

在博弈论中,有个经典的囚徒困境,警方逮捕两名嫌疑犯,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有罪。于是警方将两人分开审讯,并向双方提供相同的选择:

1、认罪并指控对方,你无罪释放,对方坐牢十年。2、双方皆指控对方,都判五年。3、你沉默,对方也沉默,因为证据不足各判两年。

因为两人都不知道对方的想法,为了保险起见,往往选择指控对方,错过了更低的刑期,这就是困境所在。

这个例子很好地解释了当下的交通问题,因为有太多的人,只愿意做出符合自己的眼前利益的选择,要么导致别人的利益严重受损,要么就双输。

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藏在这个例子之中。只有当足够多的人,选择看似不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也就是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集体利益才能最大化,交通秩序才能达到让大家都满意的水平。

如果大家都能在严于律人的同时,做到严于律己,还需要什么马路判官?

THE END
1.车载摄像头监控能存储多长时间的视频?车载摄像头监控能存储多长时间的视频,这主要取决于多个因素。 通常来说,一般在 3 天至一个星期左右不等。存储时间与存储卡容量、设置的存储像素有关。 以1080P 画质为例,16G 内存卡约能录制 100 分钟,32G 约 200 分钟,64G 约 400 分钟。 如果是交通管理方面,车载摄像头保留时间通常是 7 天或 14 天,用于https://www.pcauto.com.cn/ask/439411.html
2.科二考试视频2025年11月份科二考试视频2025年11月份告诉您通过驾校驾考一点通2024科目一的考试技巧,2024新版的科二考试视频2025年11月份能助您快速通过科二考试视频2025年11月份和驾校驾考一点通2024科目一模拟考试。 科二考试视频2025年11月份相关非机动车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交叉路口驾考刷题宝典科目四仿真题目驾考科目一预约时间查询长江驾照摩托https://m.ybjk.com/ks/pfgdgh.htm
3.考驾照,驾照考试,驾校学车,模拟考试,2024年驾校报名驾考网为驾驶人提供:驾校查询、驾考动态、考试攻略、各种理论试题学习和仿真模拟考试等功能。http://www.jiakao.com/
4.视频播放量达145亿同比增长116%,超千万人多次观看驾考视频值得一提的是,近一年,有 1084 万人在B站多次观看驾考视频,这约为 2021 年全国新领证驾驶人数量的 40%。 此外,还有许多用户通过搜索了解品牌与新车资讯,近一年,B站汽车品牌搜索次数超 1.2 亿次。https://www.ithome.com/0/653/944.htm
5.驾校思远驾考科目一科目四答题技巧科目一科目四视频讲解首页 科目一 科目四 交通标志 个人中心 请用您的帐号登录 登录 扫描下面二维码获取登录卡号和密码 咨询热线:13674907780豫ICP备2021005720号-1驾校 思远驾考 科目一科目四答题技巧 科目一科目四视频讲解保留所有权利 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使用http://www.kemu6.com/
6.短视频和直播中的“沉浸式”,让观众沉浸了什么?运营派沉浸式的直播体验,让大家找回了熟悉的驾考窒息感,在围观别人考试的过程中也收获了巨大的乐趣。沉浸式的驾考直播在线观看人数突破几十万甚至数百万已是较为平常的现象。 观察大部分沉浸式视频,最大的特点就是安静,尽可能排除用户关注内容之外的所有干扰,只保留最真实的现场和过程,让用户有很强的代入感,并可利用用户https://www.yunyingpai.com/community/690911.html
7.视频男子驾考3年终过关次日请客庆祝后酒驾被吊销3月26日,株洲的陈先生和朋友一起聚餐,为庆祝自己报考三年终于拿到驾照,酒足饭饱的陈先生抱着侥幸心理驾车回家,却被民警逮了个正着,经测试已达到饮酒驾车标准,被处以一次性扣满12分、吊销驾照。而这时距离陈某取得驾照仅一天时间。 3月26日晚上8点多,荷塘交警大队民警在文化路开展酒驾整治行动,在对一台大众小车https://m.kankanews.com/detail/M8Q8oggnqyL?utm_source=Zaker
8.直角转弯科目二五项考试倒车入库、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侧方停车、曲线行驶、直角转弯,这5项列为必考项目又称“科目二五项必考”。下面请看元贝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直角转弯技巧视频,希望能够帮助学员顺利通过考试。 从2013年1月1日起,将按照公安部123号令新规开始考试,其中“五门必考”(即倒车入库、半坡起步、侧方位停车、曲线行驶和直角转弯)https://xcsp.jsyks.com/e2002d.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