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技巧:科目二半坡起步定点停车技巧解析

定点停车技巧图解首先是坡起一定要加油。其次,坡道定点停车技巧理论指出要控制好离合。接着油离配合,指在操作顺序上,先油门后离合。

用一挡油离配合着上坡,保持车的右前盖边的1/3之与右坡边成45度吧,这样车距离坡边就可以达30公分左右,慢慢往上爬坡,到了车前竖立的小镜子与右侧立杆平行,停车即可。

坡起也简单,先做起步动作,然后把手刹保险打开,拎在那里,然后右脚轰油,轰多少你看转速表也好,听发动机声音也好,轰在那里,不要动,然后左脚慢慢的抬离合器,一定要慢,不要急,现慢也不要紧,慢慢的抬来,同时眼睛盯住车头,等抬到车头抖的时候,2只脚千万不要动了,停在那里,然后放手刹。这里车肯定会走的,走点路然后慢慢给油,再走会儿,把离合器完全放掉,然后就可以加档什么的。如果还是在坡上的话,换档要快,慢了,车速下来了还加档容易熄火。坡起最重要的是2只脚,最后要停住。

(一)坡道定点停车技巧の通过要求

机动车驾驶人应通过视觉和感觉及时判断坡道的陡坦、长短及路宽等道路情况,采取恰当操作方法,控制车辆平稳停车和起步。做到转向正确,换档迅速,方向、制动、离合器三者配合准确协调。

(二)坡道定点停车技巧の动作要领

是定点停车和坡上起步两个要点结合。首先要避免起步溜车和熄火,其次才是准确定点。

具体步骤:

(2)保持着这个路边距向上爬坡,下面该定点停了。定点的时候,利用车右前角小镜子。即当车右前角小镜子与定点标示杆快水平一线的时候(大概差1拳吧),就踩死刹车停住(这个定点的位置,也可以通过杆儿、车收音机部位那个高出的右上角及人眼视线三点一线来确定)。停车后马上拉手刹摘空档。

(3)该坡起了。首先要打左灯。起步时方法是“两停一动”。右脚先给油使发动机转速到1500~2000转(转速在2k以下都不算轰车,稍微过点儿也没事儿),然后右脚在这个位置上保持不动(1停);接着左脚抬离合到接触点位置,车头微扬,此时左脚保持不动(2停);然后再松手刹(1动),加油行车。车尾一过坡就加上2档。

(三)坡道定点停车技巧の理论分析

坡起过程(第3步中),主要要避免起步时向后溜车以及熄火。

(1)溜车的原因,就是在离合接触点没有抬够(离合抬的偏低),或者没有给油(车本身怠速低,不够带动车辆起步)的情况下就松开手刹造成的。

(2)熄火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出现溜车后,急忙刹车或抬离合造成的。二是起步时离合抬过了接触点而手刹松晚了造成的。

(四)坡道定点停车技巧对策及分析

(1)首先,坡起一定要给油。训练时,时常会遇到不给油也能不熄火坡起的情况,但考试时是不能这么冒险的。因为之所以不给油也能平稳起步,是因为该训练车的“怠速”调的比别的车要高。所谓怠速,就是发动机不做功时保持运转的最低转速(专门问了下为什么怠速是倦怠的怠,怠者,空转,不干活儿嘛.....)在坡上的时候,如果不给油,很可能会因为怠速不够,本身不能带动在坡上的车辆起动而熄火。而一旦出现溜车的现象,想不熄火就更加困难,因为发动机此时做的功,不止被用来提供让车辆起步的机械能,还需要克服下滑溜车时的动能.....)出现溜车时,只能先刹车离合踩下,把车停住后重新起步;除此之外,在溜车过程中任何企图纠正的措施,基本都没用的。

(2)其次,控制好离合。离合不要抬的过高,过高而没松手刹,也会熄火,车头上扬一些就行了,不用非到“完美接触点”不可。因为在给着油儿的情况下,即使没完全抬够接触点,松手刹也不会溜车,车会较着劲不动。在这个情况下,千万不要看车不动就心慌,以为是自己离合抬的不够而大幅度抬离合,实际上这个时候,既然不溜车,就说明离合已经半联动的较上劲了,加着油稍微抬一丁点儿离合就成。当然,如果能将离合接触点控制的很好(车头明显抬起,且没有熄火前的车身抖动),此时加着油,松开手刹就走车,这是最好的。

(3)鉴于脚刹和手刹的作用是一样的,练习的时候,如果在坡上停了下来,而没有拉手刹的话,再起步时,脚刹和离合的配合是一样的------右脚一直踩着刹车,左脚抬离合到接触点,然后保持左脚不动,右脚在离开脚刹的时候立刻踩油走车。不过这个也就是练习时可以用用,用来锻炼油离的配合。在考试的时候,不论什么情况,只要在坡上停车就要拉手刹摘空档。

(4)油离配合,指在操作顺序上,先油门后离合。油门没有行程,离合有行程。所谓行程,指从实施行动到该行动产生效果之间的过程。刹车时,先刹后离。考试时先踩离合的算空档滑行。持续踩刹车到一定程度后,车身会抖,说明因为刹车的阻力,此时发动机已经带不动齿轮转动做功了,此时就需要把离合踩下,切断发动机的动力传送,从而避免熄火。

科目二没搞懂这几点肯定要挂,看完不吃亏!

●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

1、上坡时的“追线”距离

在定点停车之前,考生需要将车开上坡道。在这个过程中,车辆需要与坡道右侧边缘线保持30cm,若距离大于30cm,将会被扣10分。

2、定点停车的位置

考试要求车辆在坡道上停稳后,前保险杠要与停车线平齐。此处的难点在于停车时机,考生要想把握好这个时机,就要学会借助车上的点及考场的设施去做参照物。很多考生容易在停车时机这个点上犯错。

3、坡道起步

考生在这里遇到的问题是坡道起步操作,不少考试容易出现溜车甚至熄火的失误。这就需要大家熟习坡道起步的操作技巧了。

●侧方停车

1、靠库

这个环节的难点是让车身与库边线保持30至50cm的距离。若距离太大,那么在稍后倒车进入侧方位的过程中便会遇上麻烦。

2、倒入侧方位

这个环节的难点在于打方向的时机把握,以及观察各种点和线。倒车过程中,考生需要借助后视镜观察车身与车库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打方向的时机。

3、驶出车位

很多考生在这一步会出现车轮压线的失误,这是由于打方向的时机不正确。

●倒车入库

●直角转弯

直角转弯算是比较简单的一个项目,其中的“易挂点”则是打方向转弯的时机——方向打早了,后轮就会轧到车道内侧角;方向打晚了,车前角则会超过车道外侧边线。

●曲线行驶

这个项目的难点在于保持车辆的运行轨迹,需要考生借助车身的点去判断打方向的时机,以免车辆压线。

●合格标准

●预约

在驾驶准考证明有效期(3年)内,科目二开始预约次数不得超过5次。

THE END
1.开自动挡半坡起步,只会踩油门就错了,斯令现场演示正确做法开自动挡半坡起步,只会踩油门就错了,斯令现场演示正确做法金哥说新能源车 辽宁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汽车的标配,什么都能模仿,唯独这点模仿不来! 搞笑的科比 3680跟贴 打开APP 讲真,是球网先动手的!!! 新媒体 打开APP 论背景音乐的重要性!! 新媒体 打开APP 旁边有个抢活的…怎么办?人都过去了https://m.163.com/v/video/VPFKLGDUV.html
2.驾考科目二半坡起步定点停车技巧5篇(全文)驾考科目二半坡起步定点停车技巧 第1篇 很多新手在半坡上不去溜下来的时候一慌张总是使劲踩油门,轰轰的引擎声特别刺耳而且没有效果,这是因为新手太注重于油门而忽略了半坡种最重要的地方:离合。 大家都说要先抬离合到半联动的时候加油,就是这个道理,用半联动使齿轮结合防止车下滑。那具体什么是半联动状态新手都比较https://www.99xueshu.com/w/filejjx5vywa.html
3.学车经验总结(科目二)科目二半坡起步有缓冲地带吗在这篇总结文档中主要描述科目二考试中涉及的操作细节和考试重点注意事项,目的是让大家在科二考试中都能一把通过。 学车过中就需要把科目二中涉及的扣分项了解清楚,哪些是扣5分的,扣10分的;哪些是扣100分的。扣100分的是高压线,一碰就挂了。扣5分,10分的是黄线,考试时可以取舍,不要为了追求完美不扣分而压线https://blog.csdn.net/ylforever/article/details/78672020
4.科目二半坡定起步详细技巧原理分析半坡定点起步为科目二五项中最考验离合使用的一个项目 潮男教练半坡定点起步分为三个部分讲解 对应30公分,不论对应那个点位上坡方向右打回正后车身是右斜的,需要左调整回正车身,否则容易前轮压线! 对应停车点,当车身对应好30公分后.上坡时车速需保持缓慢行驶,到达停车点后猛踩刹车容易熄火,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45888388967203363
5.7张图教会你科目二半坡起步不熄火不溜车技巧!码住!学车动态7张图教会你科目二半坡起步不熄火不溜车技巧!码住! 元贝驾考小编相信坡道定点停车与起步熄火溜坡等问题不仅是很多新手朋友的症结所在,还困扰着很多老司机?今天小编特地找来了几张图说明这个步骤,希望对于新手朋友们有所帮助哦。https://news.jsyks.com/n_0dac9c
6.驾考科目二心得体会(精选13篇)篇2:驾考科目二心得体会 2013-11-19 真是一个愉快的日子 拿到驾照啦 以下是我的一些小小经验 供大家参考参考!科目二 科目二只要控制好离合放慢速度,完成五个项目反映慢一点的人也是完成可以的。堰山考场现在分为A线和B线。 A线:五个项目的顺序依次是:倒库、侧方停车、上坡定点停车和起步、S路、直角转弯。其中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i17p9t.html
7.科目二半坡起步扣分标准科目二是驾驶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半坡起步是很多考生面临的难题。半坡起步不仅要求考生掌握好技巧,还需要考生清楚了解扣分标准,以便在考试中避免不必要的失分。半坡起步是指驾驶员在坡道上进行起步操作。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要将车辆停放在靠近坡道顶部的位置,并将车辆制动好;然后,踏下离合器、https://m.ybjk.com/ks/ocpnrc.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