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门槛低,通过率高,就业前景好,不过包退费……”社交平台上充斥着大量“社工证”考试培训的推广信息,很多培训机构打着“考试不过包退费”的宣传标语,收取高额培训费用,然而在看似“双赢”的协议之下,却隐藏着“退费难”的窘境。
近日,十堰市张湾区人民法院审结了6起因“网课”引发的教育服务合同纠纷案件。
基本案情
2024年1月,顾某在网上浏览信息时,刷到一条“社会工作者职业证书”考证培训的内容,便与某教育培训机构客服联系,询问“仅有初中学历,是否可以报考?”
客服以虚假信息引导,称只需3099元就可以报名参加“社工证”培训课程及考试,还能帮助解决“学历不达标”等不符合报名资质问题,课程主要以线上平台授课为主,考前下发押题密卷,考过就可以在社区街道办事处、妇联、慈善机构、学校教育、社会保障机构工作,还可以申请1500元人才补贴,考试不通过可申请退费。
在客服的多次劝说诱导下,顾某按照某教育培训机构的要求支付了服务费3099元,并签订了课程培训协议书,某教育培训机构又要求顾某支付299元报名费、资料费等。
等4月考试报名时,顾某发现因其学历不符合规定的高中以上学历条件,无法进行初级“社工证”考试报名,便联系机构解决,机构告知顾某可以自己从网上制作一份假的高中学历证书。
同期,十堰市张湾区人民法院还受理了另外5起消费者起诉某教育培训机构要求退还服务费的案件,均存在消费者因为学历、年龄等问题无法参加考试报名,或是认为某教育培训机构未按合同约定提供培训课程而引发纠纷。
法院审理
本案中,某教育培训机构明知顾某只有初中学历不符合社会工作者的报名条件,仍虚假宣传导致顾某陷入错误认识,顾某交纳服务费后,因学历不符合要求而未能参加考试报名,导致教育咨询服务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且某教育培训机构也未按照约定向顾某提供学习培训资料,应当向顾某返还收取的服务费。
经过法院组织调解,某教育培训机构同意向顾某退还服务费,顾某向法院申请撤诉。同时,另外5起消费者起诉某教育培训机构要求退还服务费的案件,双方也达成调解意见。目前6起消费者均已收到退还费用。
法官说法
教育培训机构是否尽到如实告知义务?在报名网课之前,机构应当向消费者如实详尽告知网课报名条件、收费标准、授课方式、课程内容、退费条件、违约责任等重要信息,若机构未尽到如实告知义务,导致消费者报名后对政策产生误解或不满,消费者有权要求机构退费。
法官提示
教育培训机构应当做到诚信合规经营,不得通过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不得设立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条款限制消费者的合法权利。钻合同漏洞、玩文字游戏,也无法逃避法律责任,专注提升课程质量和培训效果,才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