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高考选科专业覆盖率广东省新高考方案3+1+2(化生政地四选2)方案,...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广东新高考选科专业覆盖率广东省新高考方案3+1+2(化、生、政、地四选2)方案,...,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1、物理+化学+生物

该组合能够选择的专业超过96%,专业选择面非常广。该组合作为传统的理科组合,比较适合理科实力强的同学,一般都是学霸级别的人物,所以该组友游合的竞争压力是比较大的。

2、历史+地理+生物

该组合是以历史作为首选科目的,组合的优势是比较容易理解,整体难度偏低,其中历史一般需要我们多去背诵。生物虽然属于理科,但在理科中其实不太难,而且很多公式也都是需要背诵的。

3、物理+生物+地理

这个组合是一个偏理科的组合,地理被誉为文科中的“理科”,而且生物和地理比较容易赋分,适合倾向理科的同学。有物理科目的加入,使得该组合能报专业覆盖率在87.9%以上,也是选科人数较多的一项。

广东新高考改革方案指出,本科高校考试招生主要安排在夏季高考进行,考试好陪销科目按“3+1+2”模式设置。“3”为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中选择2门。

考生夏季高考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750分。

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值各为150分,按考生卷面分直接计入总成绩,其中外语科目中,英语科目笔试分值为130分,英语听说考试分值为20分,其他语种的,按教育部当年规定执行。

选择性考乱告试科目满分值各为100分,物理、历史以卷面分直接计入考生总成绩,也就是说你实际考了多少分高考成绩就是多少;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各100分,起点赋分30分,划分为A、B、C、D、E5个等级,也就是说你实际考了多少分还要换成等级分才算到最终的高考成绩。

从新高考改革的初衷上看,3+1+2方案,相比3+3方案,其实是新高考改革的“倒退”。3+1+2方案要求新高考生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中择其一,作为主选科目。在一定程度上限缩了学生的选择权。

从学校管理的角度上看,3+1+2方案可以有效减轻中学在新高考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师资、实施的严重匮乏等问题,有利于中学在选科组织过程中更好更有效的开展工作。

从新高考推进实施的角碧拍唤度上看,3+1+2方案可以有效阻断学生功利性放弃物理的现象,对于国家基础学科人才的储备大有裨益。

因此,总体而言,新高考3+1+2方案可能不尽如人意,但是却是目前阶段的“最好”方案,3+1+2方案可以帮助中学、高校更好地应对新高考,循序渐进推进新高考。

合理不合理还需要在运行的过程中来检验。我个人认为起码比“3+3”的模式会更加合理一些。

广东新高考的“3+1+2”模式下,考生的选择只有12种组合搭配:

1、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生物、化学

2、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生物、地理

3、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生物、政治

4、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

5、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政治

6、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地理、政治

7、语文、数学、外语、历史、生物、化学

8、语文、数学、外语、历史、生物、地理

9、语文、数学、外语、历史、生物、政治

10、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化学、地理

11、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化学、政治

12、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政治

再过去的3+3模式下我们发现很多考生会放弃物理,这给高校招生来说无意带来了选择学生上的无奈,而最新的数据显示对物理有要求的专业是最多的。

之前浙江做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提出了“赋分”制度:浙江省等级性考试成绩赋分表(2017年)

赋分的目的实际上也是为了解决选择物理比较少的问题。但是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并不是很明显。事实上学生不选物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毕竟比较而言物理是这些科目中最难的科目,而分值却是一样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选择,选择现实的更多也是合理的!

实际上选择物理的人数少,那么按比例来说高分的人数也会少,那么选择其他科目人数多按照比例来看的话,那么高分的人数也会更多!名额多这件事情对很多人来说诱惑力会更大,因为人数少,且选择物理的人大都应该是比较学霸一些的,所以更多人没有信心跟他们去竞争所以选择放弃物理,我认为是非常合理的一件事。

广东这次的改革方式我认为还是比较好的,直接把物理和历史两科固定住,那么对于一些偏文的或者是偏理的学生来说这两门课都是绕不过去的,相对而言也更加公平一些。

不得不说,广东的方案是一个进步,这是一个在吸取浙贺塌江等省经验教训并且听取社会诉求和专家建议之后进行的一个修订,有利于新高考改革往好的方向发展!

一、广东的新高考方案合理在哪里?

虽然广东还没有透漏新方案的具体细节,但是据推测应该是物理和历史采用原始分计入总分,这个方案的合理之处在于:

1、有利于保障物理选课的人数:这个方案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中等生敢选物理。在等级赋分模式下,很多学生不是不想学习物理,也不是不能学好物理,而是不敢选择物理,担心成为赋分制度的牺牲品。而新方案中的物理和历史采取原始分计入总分,就有利于学生选择物理,从而改变弃物理现象。

2、有利于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虽然很多人怀念“老高考”,其实,老高考的文理分科确实有很多弊端,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进行选择,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这也是新高考改革的初衷。

虽然新方案下,所以不排除有的学生会弃物理而选历史,这非常正常,也符合改革的初衷,并不是每个学生都需要学习历史,也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学好物理,在物理之外,增加一门历史,多一个选择,多几种组合,有利于悔凯学生的发展。比如学生以后想当医生,他完全可以选择历史和化学、生物的组合,这样既能避开因物理不好导致上不了理想大学的结果,又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不得不说是一种进步。

二、广东的新高考方案有什么不合理之处?

原则上来说,每一个方案都不会是绝对完美的,都会利弊并存!新方案虽然弥补了旧方案的一些弊端,但是因为没有实施,很多问题还没有暴露出来,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不排除在实践中会暴露出其他问题。

就现在而言,大家提出最不合理的一条就是物理和历史不能同时考,这对于物理和历史都好的学生确实不公平,而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我知道,在现实中,很多物理成绩好的学生,历史成绩同样很好,他们更喜欢学历史而不是政治甚至是生物。

这个问题显而易见,解决起来应该也不难,无非就是物理和历史多出一套试卷的问题。希望在没有正式出台文件之前,可以进行弥补。

其实文理分科才是最合理的,说到最本质的问题就是,你要培养的是全材还是专材?现在各个学科专业化和细化越来越明显,培养全材是不切实际的。高考不分文理,我认为本身就是错误。选历史生物化学,录取化学专业,到时大学和毕业后历史一科屁用没有。选历史政治化学,录取历史专业,化学这科在大学和工作后有什么用?反而拖累了历史和交叉学科的学习,学历史的看不懂地理的地图,这不是搞笑么?其实文科政治历史地理三科是互补的。讲政治制度,你要讲制度形成的历史吧?讲历史,你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吧?你要会看历史地图吧?讲区域地理和人文地理,你也要涉及政治和历史吧?

在全国改革的大背景下,广东这个改革算是比较好了,虽然我不赞成,但没什么卵用,改革不会因为你一个人反对而停止。广东改革将历史而不是政治作为二选一,已经是一个巨大进步,个中原因不用说。另外将物理作为二选一,是真为以后培养高科技人才作打算,这点真的很好。

按以往历史,一个高考改革无论成败,都要十年左右,或许到时碰了头又改回文理分科也不奇怪。

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学业水平)

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数学(学业水平)

这个模式如何?

2018年12月17日,在广东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应用展示活动暨操作使用培训会议上,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创透露,广东省新高考模式确定为“3+1+2”。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1”,指物理、历史两门科目必选一门;“2”,指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技术、体育、艺术等科目中任选两门。高考所考科目共计六门。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3+1+2”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3+3”模式存在的问题。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布,标志着中国新一轮高考改革加快。浙江省率先出台了改革方案,考试模式确定为“3+3”模式,即保持语文、数学、外语必考科目不变,选考科目为“7选3”,政、史、地、物、化、生、技术七门选三门。但改革中的问题也逐渐浮现了,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29.13万考生,选考物理的只有8万人,下降得很厉害。

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又是现代高新科技进步的引领学科,应用十分广泛,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推动信息、能源、航天、材料、交通等领域的发展。总而言之,物理是不可缺失的学科。

“3+1+2”模式更合理的地方是:首先,物理、历史作为必选科目,避免考生弃难就易,造成物理等科学素养的下降;其次,解决了区分度不够的问题;再次,同科目因为难度不同导致原始分不可比的问题有所缓解。

不改革总分录取模式,高考科目不管怎么调整,都扭转不了应试教育,也无法减轻学生的负担。

在浙江和上海已经试点的3+3高考改革方案,出现了诸多不适应问题,因此,广东等在推进新高考改革时,对之前公布的3+3方案,进行适当调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为让高考改革方案更为完善、稳妥,有必要向社会公布初步方案,广泛听取意见,集思广益,进行科学、*决策。

从目前获知的信息看,针对3+6选3(或7选3)科目组合给学生的选择权过大(6选3有20种组合,7选3有35种组合),导致学生功利选科、选科失衡,以及学校办学条件跟不上等一系列问题,今年启动新高考改革的省份,准备调整原来设计的3+3方案,实行3+2+1方案(此前媒体曾报道江苏准备实行3+2+1方案),或者3+1+2方案(媒体曾报道辽宁将实行3+1+2方案),最终会选择3+1+2方案。3+1+2方案中3指语数外,1+2则是在其余6门科目中,所有学生要么选一门物理,要么选一门历史,再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自选两门,实行3+1+2方案,考生将有12种科目组合选择。

3+1+2方案,不比3+3方案更优,之前舆论质疑高中学校由于师资、课程、场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原因,针对3+3科目组合实行套餐制教学(只给学生有限几个科目组合选择),而3+1+2则就是给学生限定原来20组合的12个“套餐”,如果学校条件不具备,还会进一步限定学生选择。除此,规定学生必须选物理或历史,与国家整体高考改革方案强调取消文理分科的精神并不相符,还是实行基本的文理分科;3+1+2方案给了学生12种组合选择,但比20种选择少了8种,而且物理历史不能同选。由于有的省实行3+3方案,而有的省实行3+1+2方案,高校同一专业在各省的招生标准将变得混乱,有的文理不分按选科招生,有的按文理分科招生。

事实上,3+3方案之前试点存在的问题,是可以通过规定选考考试次数、调整选考等级赋分,以及规范高校招生专业选科要求加以解决的,比如,高校招生专业只提出三类科目要求,偏理专业要求必选一门物理,偏文专业提出必选一门历史,其余少数专业可科目不限,就可引导学生理性选科。

为此,需要对3+3,3+1+2,3+2+1方案进行全面评估,公开讨论利弊,不能就由教育考试部门单方面决策。

更重要的是,不管实行3+2+1科目组合,还是3+1+2科目组合,这都是科目调整,没有改变总分录取模式,这不可能扭转基础教育的应试倾向,这也是3+3方案出现诸多问题,导致文理不分科、多次考试、等级赋分等改革价值没有得到体现反而出现其他问题的根源。

实践证明,高考改革必须推进招考分离的改革,尤其是突破按总分录取的录取模式,如果不改革录取制度,只对考试科目进行调整,改革的价值和意义并不大。因此,各省在设计高考改革方案时,应该聚焦录取制度该怎么突破,必须加大自主招生、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改革的力度。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这应该是高考改革坚持的方向。

广东高考“3+1+2”模式,最大亮点在于强化了物理、历史的学科分量,部分消除了“等级赋分”时学霸扎堆竞争的弊端。

我们从中仍然能看出“文理”分科的影子,可以看做“高考改革”进程中的一种过渡形式吧!

对广大考生来说,无论是“3+3”还是“3+1+2”,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未来规划,特别要重视大学专业对学科的限制要求;其次,考生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切实明确“成绩”是唯一的“进阶”指标,学科的覆盖率再高,仍然要选择自己成绩高的那一科。因为如果成绩上不去,过不了高考批次线,其他的自然成了免谈之列。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我觉得可以这样:3+综合。就是除了语数英,第四门,是综合的,一科总分600分,里面可以包含任何知识,把其他六科的内容,都放进去,甚至还可以放体育,美术,等科目的笔试进去,然后考生只要写自己会的就好。不会的就不写。这样就能保证考生不管怎么选科,那么考试都是做自己擅长的内容。也不排除有人精力充沛,可以把所有科目都学好。这样,才是真的优胜劣汰,没有任何技巧可言,就是直接展示自己的才华。学霸可以争取五百分以上,普通学生争取三四百就可以了。

浙江和上海作为第一批新高考改革地区,实行了“3+3方案”,但是问题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

1、物理弃考的学生很多导致很多高校招生出现问题,之后官方有设置了最低保障人数。

2、组合太多,学生选择也多,首先未必每个学校都有条件开全了,其次学校管理难度加大;

3、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讲,选择越多,越痛苦、不知道怎么选择。

“3+1+2”方案,相比“3+3”方案,好像是“倒退”了,但是:

1、设置了必须选物理或者历史,基本和原来理科、文科核心一致,保证了大学培养的对接;

2、“3+3”一共有20种组合,“3+1+2”是12组组合,减轻了学校压力,也减轻了家长和学生的选择压力。

1.为精英铺路

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物理是不可少的。真正成绩好的学生,首选物理,一是专业多,前途光明,这将真正的精英进行一次筛选,为国家选出顶尖科技人才。教育资源也将向这些人倾斜。教育两极分化也将更加明显。

2.为大众施粥

从广泛的学生群体来看,尤其是面上中学,生源质量差,这些学校的学生必将大规模选择历史,对这部分学生来说,选择历史考上大学的机会更大。但专业的选择有极大限制,高端顶尖的专业很少向其开放。这一方面导致学校师资不均衡,一方面导致这部分学生获得的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大。

广东实行新高考改革方案,考试科目按“3+1+2”设置,将考生选考科目卷面分转换为等级。等级分的满分值为100分、起点分值为30分,从A至E每个等级按照1分1档的分数间隔对各个等级进行连续赋分,各个等级的等级分赋分区间从17到10分不等。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广东新高考选科专业覆盖率广东省新高考方案3+1+2(化、生、政、地四选2)方案,...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THE END
1.科目级次4222可以设置4级明细科目 明细科目都是2位的编码 比如 4101生产成本 410101 基本生产成本 41010101某种产品 4https://wenwen.soso.com/z/q740440183.htm
2.若科目编码级次定义为422,则下列正确的科目编答案若科目编码级次定义为4-2-2,则下列正确的科目编码描述是()。 A. 100201001 B. 10020101 C. 100020101 D. 100200101 考考朋友 求助朋友 下一题 参考答案: 登录免费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登录免费查看参考解析 知识点: 登录免费查看知识点 答题技巧:https://www.tibaike.com/ti/8e7c644be22743e68c53f7f3d1b678fd.html
3.科目编码级次422,则下列科目编码中正确的是()。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科目编码级次 4-2-2,则下列科目编码中正确的是( )。A.1122001B.112201C.112201001D.112200101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https://www.shuashuati.com/ti/68c68498a1864d789a91b060ee04277b.html
4.科目编码级次是32222怎么理解科目编码级次是3-2-2-2-2怎么理解 3-2-2-2-2是旧的编码规则,按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第一位是4,即:新准则应该是:4-2-2-2-2 按旧准则解释,一级、二级可名称及相应的科目代码都是由财政部规定的,查一下旧的制度,就可知道各个会计科目对应的编码。https://blog.csdn.net/weixin_30731287/article/details/98319891
5.若科目编码级次定义为42A.100201001 B.10020101 C.100020101 D.100200101 单选题,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ABCD 提交 查看参考答案https://www.shangxueba.cn/hangye/Y8UIL4FY.html
6.标准答案若科目编码级次定义为42【标准答案】若科目编码级次定义为4-2-2,则下列正确的科目编码描述是A. 100200101B. 10020101C. 100201001D. 100020101[习题答案 电算化会计 ]https://m.rwtext.com/31520.html
7.1/4和1/2的六角套筒扳手是什么意思?套筒分两个眼,一头连接扳手一头套在六角螺丝上,1/4和1/2还有3/8是套筒连接口径。1/2规格的气动套筒扳手与3/4规格的气动套筒扳手的区别就是尺寸大小不同。套筒大小公英制之分,一般有1/4头、3/8头、1/2头都是指套筒是四方口。其中1/2头=12.5mm,3/8头=10mm,1/4头=6.3mm。https://3g.china.com/auto/mip/959335.html
8.课程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用来分类、连续的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2.账户的设置原则。(1)必须结合会计要素的特点,全面反映会计要素的内容;(2)既要符合对外报告的要求,又要满足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3)既要适应经济业务发展的需要,又要保持相对稳定;(4)统一性与灵活性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60b1aef29a9e60d0f26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