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经纬网综合媒体报道】阅兵是古今中外一种传统的军事仪式,更是综合国力的展示。它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军威,最能积聚军心、民心。受阅部队表现出良好的形象和精神状态,武器装备则逐渐实现国产化和现代化。这些阅兵活动对于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950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通过天安门广场。在这一年的阅兵式上,1900多匹战马组成的骑兵大队是一大看点。新华社记者齐观山摄(资料照片)
新中国国庆阅兵受阅部队人数最多的一次
1950年10月1日国庆一周年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国庆阅兵。首都40多万人参加了国庆典礼。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检阅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朱德总司令乘车在长安街检阅了受阅部队,并宣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给全国武装部队和民兵的命令。阅兵总指挥聂荣臻。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部队和民兵代表24209人接受了检阅。
此次阅兵是在朝鲜战争严峻形势下举行的;是新中国国庆阅兵受阅部队人数最多的一次;受阅对象是多军兵种合成的部队。
1950年10月1日,首都4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军部队和首都各界人民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游行。
这次国庆阅兵,是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新中国安全的形势下举行的。国庆阅兵后的第19天,中国人民志愿军就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天安门城墙上悬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的巨幅画像,两侧墙上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大幅标语。广场南部两壁红墙的前面,飘扬着缀有“国庆”两字的8面红绸和32面红旗。受阅部队站在这些红旗的前面。
上午11时,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庆祝大会开始。在国歌声中,从天安门的东方发出28声礼炮的巨响。强大的人民武装检阅开始了。
在人民广场上,接受检阅的部队有陆军第67军之199师,炮兵第3、第8训练基地,战车第1旅,骑兵第2、第3师,中央公安纵队,海军、空军和各大军区的民兵代表,飞机28架。阅兵指挥部主任杨成武,副主任唐延杰,参谋长赵冠英。参加这次阅兵的官兵共24209人。
阅兵式由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代理总参谋长聂荣臻任总指挥。朱德总司令乘检阅车从天安门城楼的正门内驶出,缓缓地通过金水桥。这时,迎候在桥南侧的阅兵总指挥聂荣臻当即行军礼报告: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部队代表均已准备完毕,请总司令检阅。朱德总司令还礼作答后,乘车驶下金水桥。军乐队奏起雄壮嘹亮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乐曲。在军乐声中,朱德总司令在聂荣臻的陪同下,驶向长安街检阅部队。
检阅受阅部队后,朱德总司令宣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给全国武装部队和民兵的命令。
朱德总宣布命令后,开始了武装部队的分列式检阅。受阅部队以空军学校、海军学校的学生队伍为先导,依次为步兵、炮兵、摩托化步兵。在隆隆的战车声中,人民空军的战机群飞过天安门城楼。这时,万众欢呼仰望,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刘少奇副主席、周恩来总理兴致勃勃地昂首注视着蓝天上的战机。
朱德总司令检阅骑兵方队。(资料图片)
朱德总司令检阅三军
1950年9月20日,毛泽东发布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令,公布了由梁思成、林徽因等专家学者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10月1日,首都各界40余万人参加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大会。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首次挂在天安门城楼重檐中间,金红相间的国徽在阳光照耀下熠熠发光,显得庄严而神圣。天安门城楼正中悬挂着毛泽东主席的巨幅画像;城楼东西墙上横挂着两幅标语,一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另一幅是“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上午11时,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庆祝大会开始。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庄严有力的乐曲声中,鸣礼炮28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任阅兵首长,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代理总参谋长聂荣臻担任阅兵式总指挥。一身戎装的朱德乘敞篷吉普车从天安门城楼的正门内驶出,驶向金水桥。迎候在桥南侧另外一辆敞篷吉普车上的聂荣臻向朱德总司令敬礼并报告:“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部队代表均已准备完毕,请总司令检阅!”朱德回以军礼后,敞篷吉普车向南驶过金水桥,军乐队奏起雄壮嘹亮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军乐乐曲中,朱德乘坐检阅车驶向长安街,在聂荣臻的陪同下依次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空军、海军和人民公安部队。军旗猎猎,军乐铿锵,接受检阅的全体指战员个个精神饱满、情绪高昂。朱德向受阅部队官兵行举手礼表示问候,受阅部队全体指战员向阅兵首长行注目礼。阅兵车行进到每一个方队前时,朱德都以洪亮的声音向官兵们致以节日的祝贺,高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全体受阅官兵响亮地回答:“万岁!万岁!万岁!”排山倒海般的声浪里充满着将士们对伟大祖国的祝福、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检阅结束后,朱德乘车返回天安门城楼,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给陆军、空军、海军、公安部队等全国武装部队和民兵的命令。朱德在命令中特别就朝鲜战争爆发、美军乘机进犯中国领土台湾的局势,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随时做好战斗准备,号召加强国防建设,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为保卫我国神圣的领土、领海、领空而奋斗,为与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共同捍卫世界和平而奋斗。
1950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学校的队伍通过天安门广场。新华社记者石少华摄(资料照片)
接受检阅的炮兵部队
人民子弟兵展示英武雄姿
受阅各兵种部队的严整阵容和官兵们饱满高涨的精神风貌,使参加国庆典礼的人们异常兴奋,检阅台和观礼台上的掌声和欢呼声一次又一次地响彻云霄。各军兵种部队分列式经天安门前由东向西行进受阅,历时80分钟,整个阅兵式共历时120分钟。中国人民解放军用英武雄姿向全世界展示了人民子弟兵不畏强敌、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
1950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通过天安门广场。在这一年的阅兵式上,1900多匹战马组成的骑兵大队是一大看点。新华社记者石少华摄(资料照片)
接受检阅的骑兵部队
伴随着激越的《骑兵进行曲》,骑着白色骏马的1900名骑兵以6路纵队行进,进入天安门广场。骑兵们手握战刀,肩跨冲锋枪,随着马蹄踏出的“踏得踏得踏得”的整齐节奏,威风凛凛、意气风发地走到天安门下向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行注目礼。观礼台上的欢呼声、掌声响成一片。
参加受阅的骑兵来自内蒙古骑兵师,其中绝大多数是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蒙古族战士,1900匹战马都是从内蒙古科尔沁大草原挑选出来的。在北京经过3个月的正规训练和几次合练,1900匹骏马能够在一声指令下,做出左右齐首、碎步行进队列受阅等科目。
9月30日午夜,骑兵们和其他受阅部队一样,悄声地进入到受阅指定地点。繁星满天,清风习习,马蹄轻轻,鼻息柔和,骑兵和骏马敛声屏气地等待着检阅。10月1日上午,当雄壮的国歌奏响,朱德总司令乘车驶到骑兵方队前时,骑兵们个个精神抖擞,情绪高昂,接受朱德总司令检阅。
坦克和自行火炮方队是这次受阅装备中最先进的重武器。当时称自行火炮为“自行推动炮”,受阅的这种火炮是履带式,外观上看有些像装甲车,因此从远处看又有些像坦克,引得观礼台上有些代表们纷纷议论和猜测:“这又是哪一种新型的坦克?”
接受检阅的空军战机
接受检阅的步兵部队和空军战机
当步兵方队行进在金水桥前时,空军的空中梯队各种飞机编组在天安门前上空由东向西飞行受阅。几个月前,军委决定,为了国防和部队建设的需要,从第1野战军、第2野战军、第3野战军抽调7个师和15个团部,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空军师、团机构,以充实空军的力量,捍卫祖国的领空。
各军兵种部队的严整阵容,使参加庆典的人们兴奋不已。检阅台和观礼台上响起了一次次热烈的掌声。
各军兵种部队的分列式,经天安门前由东向西行进受阅,历时80分钟。整个阅兵式共历时120分钟。
国庆一周年阅兵特点与亮点
1、是在严峻的战争形势下举行的。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兵武装干涉朝鲜内政,侵略中国台湾,并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在严峻的形势下,中国坚持并成功地举行了国庆阅兵,还利用阅兵向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进行了反侵略战争的动员,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和气概。国庆阅兵后的第19天,中国人民志愿军就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国内反动残余势力企图破坏国庆庆典。国庆节前不久,北京市公安局报告,破获了一起国民党特务企图在国庆庆典时炮轰天安门的案件,并搜到一门解放前遗留下来的旧迫击炮。国内的形势也是很严峻的。所以,毛泽东当时的心情并不轻松。在上天安门前,他半诙谐半认真地说:如果真遇到打炮,谁也不许跑。
3、是新中国十四次国庆阅兵受阅部队人数最多的一次。参加受阅官兵共24209人,是历次受阅人数最多的一次。
4、受阅对象是多军兵种合成的部队。空军、海军和炮兵、装甲兵等军兵种领导机构都已成立,人民解放军已由单一陆军逐步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