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专业课考试科目主要有306西医综合、307中医综合
医学门类一级学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特种医学、医学技术、护理学、科技技术史、生物医学工程。专硕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中药学。
其中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下设的各专业考试科目一般为政治、英语一、306西医综合(部分院校考307中医综合)。
考306西医综合的专业
基础医学专业包括100101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100102免疫学、100103病原生物学、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100105法医学、100106放射医学;临床医学专业包括100201内科学、100202儿科学、100203老年医学、100204神经病学、100205神经病与神经卫生学、100206皮肤病与性病学、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100210外科学、10211妇产科学、100212眼科学、100213耳鼻咽喉科学、100214肿瘤学、100215康复医学与理疗学、100216运动医学、100217麻醉学、100218急诊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包括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中西医结合临床。
考307中医综合的专业
中医学下设个专业考试科目一般为政治、英语一、307中医综合。中医学专业包括100501中医基础理论、100502中医临床基础、100503中医医史文献、100504方剂学、100505中医诊断学、100506中医内科学、100507中医外科学、100508中医骨伤科学、100509中医妇科学、100510中医儿科学、100511中医五官科学、100512针灸推拿学、100513民族医学
一、备考的计划
二、考研数学的复习安排
关于数学这门科目,考生首先自然是要熟悉教材,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对教材上出现的题型,无论是例题还是课后题都做一遍。当然,不重要的章节,考生可以选择一些题型来做。总之就是打好基础。只有基础打好了,后期高强度的做题训练才能适应的下来。毕竟数学要想提高,主要就是解题的能力要提高。因而,后期的学习任务就是大量的真题测试,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计算能力。考生那时候可以去买一些试卷,各种类型的都可以涉及,也能更方便的找到一些学习的规律。
三、考研英语的复习计划
对于英语这门科目,考生要从心底里重视起来,毕竟单科不过线初试就失败了。考生平时主要还是做题,记单词。单词每天花一个小时就可以了。考生做题主要围绕真题就可以了,模拟题不用去做,毕竟题型难度和出题方向会有偏差。考生做真题的时候,遇到难题也不要去查资料,哪怕看不懂也没关系,查资料只会让自己的学习效率更低,且不容易纠正自己的错误。此外每篇阅读理解,考生做完之后,都要逐字逐句的翻译一遍,也就是全文翻译,这样容易大量的积累词汇量跟语法,到了后期做题的准确率也会更高。
以上,就是考研各科目的高效备考计划。考生前期主要是复习考研数学和考研英语,其他科目放在后面复习。而数学和英语主要是题海训练,靠做题来快速提升。只要掌握好技巧,要提升也是很容易。希望考生们都能拿到一个好成绩,加油啊!
考研课程共4门,分别是政治、英语、数学和专业课。对于考数学的考生,数学课是最难的。有的考生不考数学,对于不考数学的同学,英语是最难的,下来应该是专业课。专业课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应该是一般难度,基本都可以拿到100分左右。
考研科目共四门:两门公共课、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
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
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
一门专业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
其中: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等属统考专业课;其他非统考专业课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题。
考研分数分配:总分500分。
政治:100分;英语:100分;数学或专业基础:150分;专业课:150分。
其中:管理类联考分数是300分(包括英语二100分,管理类综合200分)。
考研难度大不大
考研的难度取决于多个客观因素。
考研的难度可以用这个公式说明:考研难度≈报考难度+备考难度,当然还有一些外部的影响因素。
报考难度大致可以看这三个数据:①招生人数②报考人数③复试分数线(还有专业课难度、推免人数、复试比例……)
拓展阅读:考研备考建议
1。提前作计划,并列出轻重缓急
2。不同科目交叉复习
3。做好笔记
在认真复习、听辅导讲座的同时,一定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多种颜色的笔。
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的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课后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
4。复习要手脑并行
有同学在复习的时候,往往只用眼睛看。如只看数学公式、英语单词,不动手写,也不动口读。结果发现,在做题的时候往往将公式写错,将单词遗忘。朱熹曾经提出,读书要做到“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加上一个最好加上一个“手到”。其实归根到底,就是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要多通道协同记忆。
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到注意力集中(心到)、眼睛看(眼到)、嘴巴读(口到)、手在写(手到)。此法尤其适于复习外语、政治、数学公式这类一记忆性较强的学科内容。
1.英语:
2.数学:
3.逻辑复习:
逻辑建议补充:拿到书,你可能会想这么厚,讲些什么哦,其实把整本书都看完的人,回过头会觉得这本书就讲了两个东西,演绎推理和非演绎推理。逻辑考什么,就30题,包括演绎推理题目和非演绎推理题目。①演绎推理题目:即第十版逻辑分册第二章内容,掌握第二章内容,演绎推理题目基本可以解决,这类题目有着严密的逻辑推理(大概占10题左右),是必须100%拿到分的题目,不可丢。所以你现在可以看第十版的第二章(结合本科教材和大纲解析),打好基础。这类题目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属于演绎类的。②非演绎类的题目:共分为六小类,即第十版从第二节开始一直到第七节结束的六种题型。所以说,第三章是讲非演绎类题目的,这类题目智商和运气起到一定作用,因为答案有时候会模棱两可,而且这类题目没经过逻辑训练的人都可以做,我一不考研的同学都能做出来,且正确率也还行,因为这类题目没有纯粹的逻辑推理,它不像演绎推理,必须用方法推理才能出答案,演绎推理题目,我同学就做不出来。
综上,逻辑分册这本书,首先明确第二章是关于演绎推理的,这部分是必须拿到分的,然后就可以结合大纲解析看它,打好基础。第三章是关于非演绎推理的,没有严密的推理,我有时觉得就是靠智商、语感和运气。第二章和第三章我觉得没多大联系。看到第三章时,就按照这六种题型,一种一种过一遍就行。看书的时候,可以先盖住答案和解析,自己先做,做完核对再看解析。第一章就是个介绍,可以直接无视。等新版书出来了,再从头认真的看一遍,现在打打基础就好,8月份正式着手逻辑都不会太迟。
4.作文的复习: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
1、学术型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
一般为四个单元,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西医、中医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
2、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
一般为四个单元,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
体育硕士、应用心理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初试科目设三个单元,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课。
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审计硕士初试科目设两个单元,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初试增设经济类综合能力科目,供试点学校选考。
3、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考、联考科目
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储西医综合、中医综合。
全国联考科目为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法硕联考综合(法学)(其中的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由招生单位自主选择使用)。
备注:自20xx年起,统考的八个专业中的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和历史学,部分院校不参加专业课统考,所以虽为统考科目,但院校可以不采用统考试卷,自行出卷子。
4、复试:由各院校自行安排。
一般占30-50%比重,考查方式为英语能力测试(口语、听力),专业课、综合面试。
GCT工程硕士考试方式
考试方式工程硕士生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第一阶段为全国的联考,所考科目的命题及阅卷工作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统一组织;第二阶段为各培养单位自行组织的考试,第二阶段的考试工作须于20xx年12月31日前全部结束。
第一阶段,所有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GCT"考试(考生取得的"GCT"成绩有效期暂定两年)。该阶段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考生当年只可选择1个培养单位报考。各培养单位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报考本校工程硕士研究生的"GCT"成绩合格分数线。
全日制工程硕士考试方式
跟原来的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的招生流程一样,与学术型硕士分开报名、招生,参加一月份的全国统考。
GCT工程硕士考试方式和考试科目
参加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简称“GCT”),“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
专业课程考试:专业课考试及综合面试。由各个院校自行出题和考核,着重考核考生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潜在素质、岗位经历和业绩。
全日制工程硕士考试方式和考试科目
与全日制学术型考试方式和考试科目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全日制工程硕士更加侧重应用能力。
一、很多科目名称是相对应的:
1、收付对应:
例如:应收票据和应付票据、应收股利和应付股利、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
2、收支对应:
例如: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
3、长短对应:
例如: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短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
二、有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科目:
例如:现金、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等等。
三、有一些根据名字就可以理解其含义的科目:
例如: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股利、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物资采购、原材料、低值易耗品、材料成本差异、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待摊费用(已取消该科目)、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工程物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溢、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利息、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生产成本、劳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所得税等等。
四、有些科目的最后两个字是准备:
例如: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