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多所著名高校强强合作联合开展一系列国际联合培养学位项目,具体信息如下:
一、国际联合培养学位项目招生录取
我校各个国际联合培养学位项目采取集中录取、统筹分配的方式。在录取过程中坚持公平、公正、择优录取的原则,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成绩(秋季招生)或第一学期在校成绩(春季补录)为依据,结合国际联合培养学位项目招生考试的成绩,德、智、体全面衡量,公正选拔。
(一)招生对象和基本条件
1、招录对象为我校全日制本科新生(不包括自主招生、公安类学生、艺术类学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文澜学院学生、各类拔尖创新及实验班学生及招生类别经学校确认不适宜报考国际班的学生);
2、外语水平良好,能够适应国外学习生活;
3、监护人知情并支持,家庭经济条件能够满足参与国际联合培养学位项目所需的费用。
(二)招生报名安排
本次招生为网上报名,学生登陆事务大厅,在国际教育学院-国际联合培养学位项目报名系统进行报名。
9月6日16:00后学生可登陆事务大厅中查看报名资格审核结果、打印笔试及面试准考证。
注:考生及家长需按照要求在考生承诺书上手写签字(打印签字无效),否则取消考试资格。
(三)考试安排
此次招生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具体安排如下:
笔试:
面试:
2、考试地点
笔试、面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及南湖校区(具体考场信息见准考证)
3、考试要求:
考试须携带学生证、准考证(事务大厅下载后自行打印);本次笔试使用答题卡,请考生准备2B铅笔和橡皮,考试过程中不得使用涂改液。
二、国际联合培养学位项目简介
(一)与法国雷恩高等商学院联合培养“3+1”本硕连读中法精英班学位项目(国际商务专业)
1、项目介绍
法国雷恩高等商学院(RennesSchoolofBusiness)成立于1990年,直属于法国高等教育、科研及创新部,拥有颁发法国国家本科硕士文凭许可,所颁文凭受法国和中国教育部认证。该校是世界上1%同时拥有AACSB、EQUIS、AMBA三大认证的法国排名前10的精英商学院,也是法国精英大学校联盟(Grandeécole)成员。学校荣列“世界大学学术排名(ShanghaiRanking)”中管理类大学排名(法国商校)第9位,并连续多年上榜《FT金融时报》,2022年国际金融硕士排名全球第23。雷恩高商95%的教授来自40多个不同的国家,与全球350所著名大学建立合作伙伴联盟。学校位于法国西北部布列塔尼大区首府雷恩市,在2020-2021年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一。
2、14个可选全英文硕士专业
雷恩商学院共有14个硕士专业可供学生自由选择:
-管理学硕士MIM(2022《LeMOCI》全法排名第1。PGE项目,学制两年,双硕士文凭,含金量更高)
-国际金融(2022《金融时报》全球排名23)
-金融数据与人工智能
-国际会计、审计与管理控制
-战略与数字营销
-大数据与商业分析
-供应链管理
-奢侈品营销与品牌管理
-国际谈判与商务发展
-体育与旅游管理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可持续管理与生态创新
-地缘政治与商务
-全球商务管理
3、项目优势
(1)文凭受中国教育部认可:详见教育部教育涉外信息监管网信息。
(2)三大权威认证:雷恩商学院已拥有全球三大商科皇冠认证:AACSB、EQUIS、AMBA,全球仅有1%的商学院或综合性大学的经管类学院获齐三大认证。
(4)免领馆面试:项目学生可享受法国领事馆签证免面试政策(具体情况以法领馆当年发布的官方信息为准)。
(5)学制短:最快四年半可获得我校本科学位和雷恩商学院硕士学位。
(6)留学费用相对较低:法国是福利国家,中国留学生可享受与法国公民同等的福利待遇,如医疗保险:政府报销至少70%的医疗费用;住房补助:政府补贴房租的30%-60%;交通补贴:学生卡可享受低至3折的出行优惠;欧洲多数景点、博物馆等可凭学生证免费。
(7)就业情况好:自2006年首批中南大学子赴雷恩商学院学习以来,毕业生实现充分的高质量就业,去向含大型跨国企事业单位及国内外知名大学深造,毕业生从业三年后平均年薪折合成人民币约26万元。
(8)国外师资参与:雷恩商学院教授全程参与该项目本科阶段的教学活动
4、出国学习要求
参加本项目的学生在3年内修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规定的课程学分及毕业论文,英语水平在出国前至少达到雅思6或托业750或新托福80,监护人知情并支持,家庭经济条件能够满足参与国际联合培养学位项目所需的费用。
5、费用
(1)按国家规定标准交纳我校学费,另按照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收取一定的计划外的课程培训费;
(2)学生在法国学习期间,按其国际学生的学费标准向雷恩商学院缴纳学费;学费、食宿、保险以及旅费等费用由学生自理。国外硕士阶段学习的总学费加生活费约合人民币21万元左右(根据2022年的学费标准及当前汇率进行折算)。
6、招生计划:35人。
王老师13507155183
周老师18872244780
杜老师18702743189
(二)与英国卡迪夫大学联合培养“3+1”本硕连读学位项目(财政学专业)
(1)项目特色
本项目属于我校与英国卡迪夫大学的校际合作与交流项目,采用“3+1”本硕连读模式,具有“三双”特色——“双校园”、“双教学”和“双证书”。
“双校园”指参加本项目的学生在我校学习3年,在卡迪夫大学学习1年。“双教学”指本项目由我校和卡迪夫大学共同教学。“双证书”指学生完成双方规定的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分,达到授予学位条件,将获得我校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财政学专业毕业文凭和经济学学士学位,以及由卡迪夫大学颁发的相应专业的硕士学位。
(2)项目优势
成熟的办学模式:项目自2011年开始创办,至今已招生、培养12届学生,500余名毕业生实现了高质量就业,主要去向有海内外名校攻读博士学位,国际知名企业、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国家大型金融机构及著名企业和国家机关单位任职等。
多元的专业选择:参加本项目的学生达到出国学习要求后可申请到卡迪夫大学商学院任意专业攻读硕士学位,专业包含经济学、金融学、金融经济学、会计与财务、国际经济学和银行金融学、国际经济学与公共政策、物流与运营管理、MBA等10余个专业。
优越的学习环境:卡迪夫大学在近五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保持在150名左右,在2021年REF英国高校学术研究排名中位列第22,其商学院以商业和管理项目享誉英国和全世界。学校所在的威尔士首府卡迪夫市是欧洲最年轻的都市之一,自然环境优美,相比于英国其他城市生活成本低,也是英国最安全、宁静的城市之一,是国际学生求学的理想之选。
2、出国学习要求
(1)参加本项目的学生须在三年内完成我校规定的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所修本科专业平均分达75分(百分制),个别专业指定的核心课程单科须达75分(百分制)。
(2)英语成绩要求雅思达到6.5分,且单科不低于6分。
3、费用
(1)按国家规定标准缴纳我校学费,另按照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收取一定的计划外课程培训费。
(2)学生在卡迪夫大学学习期间,按其国际学生的学费标准向其缴纳学费,学费、食宿、保险以及旅费等费用由学生自理。在本项目中,卡迪夫大学每年提供7个本科交换生名额,学费全免;每年评选5名优秀研究生,每人提供1000英镑新生奖学金。
4、招生计划:60人
5、项目咨询方式:
段老师:15212777995
(三)与英国拉夫堡大学联合培养“3+1”本硕连读学位项目(金融学专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与英国拉夫堡大学(LoughboroughUniversity)于2021年1月开始联合举办“3+1”本硕连读国际联合培养学位项目,项目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前3年)学生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就读;第二阶段(第4年)学生申请在英国拉夫堡大学商学院(SchoolofBusinessandEconomics)进行为期一年的硕士课程学习。本项目首批2020级学生将于2023年9月前往英国拉夫堡大学商学院开始硕士阶段的学习。
第一阶段学生须在3年内完成金融学(中英班)全程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任务,且成绩达标后可申请第二阶段拉夫堡大学硕士项目的入学资格。第二阶段,学生在完成拉夫堡大学硕士项目的学习任务,达到毕业及学位授予要求后,将获得拉夫堡大学硕士学位,同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将向学生颁发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并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2)英语成绩要求:雅思总分不低于6.5分,单项不低于6.0分。
(1)按国家规定标准缴纳我校学费,另安排非强制性正常教学计划外项目课程培训以加强学生外语及学业水平等,并按照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收取一定的项目培训费。
(2)拉夫堡大学为所有成功申请本项目并注册入读拉夫堡大学硕士的学生提供入学当年学费20%的学费减免(根据所选专业要求,前三年均分需至少达到73分)。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前三年均分需超过80分),拉夫堡大学也将提供一定名额的价值25%的奖学金(在学费中减免),两项奖学金不可叠加。
(3)在英国拉夫堡大学硕士学习期间的学费由拉夫堡大学直接收取,具体标准由官方确定,以当年大学英文官网信息为准,其学费标准每年可能会有所调整。2023年拉夫堡校区商科授课型硕士课程学费为£27400/£28100/£29950英镑(根据所选专业不同学费不同),根据英国边境管理局指导建议,2023年度拉夫堡地区生活费(含食宿)约为£1023镑/月,£9207英镑/学年(9个月),减免20%-25%的奖学金费用后,合计全年生活费加学费约26万-29万人民币(参考英镑人民币汇率:1:8.8)。
(4)保险、签证和机票等费用学生自理。
4、招生计划:40人。
5、项目管理
(1)正式遴选进入本项目的学生应签订项目承诺书。
(2)在本项目学习期间,除不可抗力外,学生不允许放弃出国学习。如坚持要放弃出国学习计划,则应退回原录取专业(类)。
(3)如遇特殊情况不能线下参与拉夫堡大学的学习,在对方提供线上教学的前提下,学生应接受线上学习。
6、项目咨询
陈老师:15327196397
(四)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法学院、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学院、英国利兹大学法学院3+1或4+1联合培养学位项目(法学专业)
(1)本项目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法学院、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学院、英国利兹大学法学院联合培养精通中美或中英两国法律、英语水平高、具有国际视野的涉外法治高端人才。参加本项目的学生在三年或四年内学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规定的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分,达到我校本科毕业和授予学位条件要求时,授予我校法学学士学位。满足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或利兹大学录取要求并获得录取的学生,将在本科毕业后继续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法学院、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学院或利兹大学法学院接受为期一年的美国或英国法学硕士(LLM)教育。学生完成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或利兹大学法学硕士(LLM)学业的,可获得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或利兹大学法学硕士学位(LLM)。
(2)学校和法学院将根据本项目的培养目标制定单独的培养方案,部分专业课程采取全英文授课方式,同时引进国际知名高校教授为项目生全英文讲授法学专业课程。项目生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学习四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法学院、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学院或英国利兹大学法学院学习一年,符合条件的可获得我校法学学士学位和所在合作高校的法学硕士学位(LLM)。项目毕业生在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政府机构等拥有广阔就业前景。此外,项目毕业生具有扎实的比较法基础和知识结构对于其在中外高校进一步择校深造也有独到发展优势。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法学硕士学位(LLM)项目的录取条件:项目生的英语水平达到托福(IBT)总成绩88分或者雅思(学术类)成绩6.5分。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学硕士学位(LLM)项目的录取条件:项目生的平均学分绩点不低于80%,且英语水平必须达到托福(IBT)总成绩90分或者雅思(学术类)成绩6.5分。
利兹大学法学硕士学位(LLM)项目的录取条件:项目生的英语水平达到雅思(学术类)成绩6.5分(其中阅读和听力不低于6.5分,写作和口语不低于6.0分);托福(IBT)总成绩92分(其中听力、阅读和写作不低于22分,口语不低于23分);PTE学术英语水平考试总成绩64分(各项能力得分不低于60分)。
(2)学生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或利兹大学学习期间,按照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或利兹大学的学费标准向其缴纳学费。学生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或利兹大学的学费、生活费、保险费、签证费以及国际旅费等皆由学生自理。
(3)对已达到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利兹大学的录取要求并获得录取的学生,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向一名项目生提供全额奖学金、一名项目生提供40000美元奖学金、至少三名项目生提供35000美元奖学金;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向十名项目生提供8000美元至10000美元奖学金;利兹大学向三十名项目生提供1000英镑的奖学金。此外,利兹大学还将根据项目生的英语语言成绩和成绩绩点,向部分项目生提供2000英镑的优秀学生奖学金。
4、招生计划:60人。
胡老师027-88386279;15871819804
(五)中南大与英国利兹大学“2+2”(双学位)或“2+2+1”(双学位+本硕连读)联合培养学位项目(法学专业)
(2)本科毕业后,项目生如满足利兹大学法学硕士(LLM)项目录取条件下继续在利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1)利兹大学本科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录取条件:项目生的英语水平达到雅思(学术类)成绩6.5分且各单项成绩不低于6.0分,同时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前两年课程的平均成绩达到75分(百分制)及以上。
(2)利兹大学法学硕士(LLM)项目录取条件为:项目生的英语水平达到雅思(学术类)成绩6.5分(其中阅读和听力不低于6.5分,写作和口语不低于6.0分);托福(IBT)总成绩92分(其中听力、阅读和写作不低于22分,口语不低于23分);PTE学术英语水平考试总成绩64分(各项能力得分不低于60分)。
对已达到利兹大学的录取要求并获得录取的项目生,利兹大学向其提供每学年1500英镑的奖学金。此外,利兹大学还将根据项目生的英语语言成绩和成绩绩点,向部分项目生提供2500英镑的优秀学生奖学金。
4、招生计划:30人。
(六)与日本长崎外国语大学中日班“2+2”联合培养项目(日语专业)
参加本项目的学生在本校学习两年,修满国内本科阶段所要求的所有课程,达到学分要求。在长崎外国语大学学习两年,修完长崎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本科阶段所要求的所有课程和学分(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长崎外国语大学所修学分可以互认),分别完成两校规定的学位论文,从而达到既满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要求,又满足长崎外国语大学本科毕业要求,即可同时获得中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日本长崎外国语大学的文学学士学位。
(1)按国家规定标准向我校交纳学费,另根据物价局核定的标准收取一定的计划外教学课程培训费;
(2)学生在长崎外国语大学学习期间,按长崎外国语大学的学费标准向长崎外国语大学缴纳学费;学生在长崎外国语大学的食宿、保险以及旅费等费用由学生自理。长崎外国语大学一年的学费、住宿费及保险共约为80-100万日元。
4、招生计划:20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加拿大特许专业会计师协会(CharteredProfessionalAccountantsofCanada,CPACanada)自2015级起合作举办会计学国际会计CPACanada班(以下简称CPACanada班),共同培养国际性、精英型、能直接进入大型跨国公司与机构施展才华的高级会计与管理人才。面向全校新生,择优选拔学生60名。CPACanada项目始于2009年,原名CGA(CertifiedGeneralAccountantsAssociationofCanada)项目。2014年,随着加拿大国内会计师团体一体化进程的推进,CGA正式并入新的CPACanada,该项目也相应更名。该项目属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CPACanada的校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经学校批准、合作方认可,会计学院于2023年继续开设CPACanada班。该班采用CPACanada体系、双教学和多证书的合作与交流模式办学,力求培养“专业+外语+数字化”的复合型人才。
本项目助力学生集中精力夯实本科专业基础,在CPACanada专业认证体系下享有免考12门全球考特权,提升学生的会计专业能力、中英双语国际沟通能力与数字化分析能力。选择CPAC项目,受益于全球会计联盟会员互认协议,学生未来就业享有地域自由,也可直通加拿大高校硕士项目。完成加拿大会计本科课程系统学习将帮助学生在保研、考研(含海外)中脱颖而出,如CPAC2022-2023两届同学中,2位同学保送北京大学,1位清华大学,2位复旦大学,2位上海交大,1位厦门大学。
2、出国学习要求:无
本项目学生在后续学习期间如申请退出,需按照相应的项目管理办法由学校审批并退回原专业。
按国家规定标准交纳我校学费,另按照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收取一定的计划外的课程培训费。CPACanada按照全国统一标准收取的CPACanada课程(教材)费。
5、项目咨询:
联系人:廖老师027-88386602
办公地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文泉楼会计学院南307办公室
(八)与法国SKEMA商学院联合培养“3+2”本硕连读学位项目(本科财务管理专业-CIMA方向)
项目特色:1个项目,5年整合培养方案,获得3大黄金证书。
国家级重点学科一流专业学士学位证书——中南大会计学院财务管理专业
国际通行高端财务职业证书——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职业资格认证
国际精英商学院硕士学位证书——法国SKEMA商学院“王牌”商科硕士专业(超20个专业可选)
本项目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采用“3+2”模式办学,项目学生在中南大会计学院学习三年,以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为基础,嵌入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的核心课程模块,学生在免考11门课程的基础上,完成5门课程全球统考,可获得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CGMA)职业资格证书。经本人申请、学校审核同意,并符合SKEMA两年制国际硕士(MasterofScience)录取条件,可入读SKEMA两年制国际硕士项目。
CIMA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TheCharteredInstituteofManagementAccountants)是全球最大的管理会计师组织,CIMA专注于管理会计师的培养和发展,在企业界享有很高的声望,被誉为21世纪最完善的商业培训体系。CIMA拥有非常全面的课程、考试和认证体系,涵盖三纵三横16门科目,分别涉及企业、绩效、财务三大板块,反映了对管理会计综合能力评估。CIMA公会对本项目学生8门课程全球统考的免试政策,在学生通过管理级案例分析考试后,还可再给学生有条件追加3门战略级课程的全球统考免考,这将为学生节省超万元的考试费用。通过学习CIMA课程,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战略思考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计划能力和沟通能力,这些能力对于今后进入理想高校深造,或在企业中晋升到高级决策管理职位有很大帮助。
2.出国学习要求
雅思IELTS>=6.0,或托福TOEFLIBT>=71,或托福TOEFL>=530,或托业TOEIC>=810。部分专业对英语成绩有特殊要求,以SKEMA官网信息为准。
GMAT或GRE非必需,成绩优秀者优先考虑,可作为附加材料申请卓越奖学金。
达到SKEMA两年制国际硕士招生录取要求且通过SKEMA的入学面试。
(3)SKEMA减免中南大学生的申请费用。
(4)学生在SKEMA的住宿及日常生活费等由学生本人承担。
4、招生计划:40人
5、项目咨询
联系人:廖老师
(九)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联合培养双学士学位项目(经济统计学专业)
参加本项目的学生在本校学习2年,在格拉斯哥大学学习2年。对于达到双方毕业要求的学生,双方授予各自的学士学位,本校授予经济统计学经济学学士学位,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授予统计学理学荣誉学士学位,即4年享受“双校园、双学位”教育模式。本项目旨在培养国际性、精英型、具有海外教育背景的高层次统计学专业人才。学生在格拉斯哥大学统计学专业学习取得学位后,申请国外名校统计学和商科专业研究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近2年,参加本项目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被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等世界名校录取。
本项目招收理科考生或少数数学成绩较为突出的文科考生;参加本项目的同学,在赴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前,英语水平需达到雅思成绩总分达6.5以上,且听、说、读、写单项成绩均达6.0以上。
(1)按国家规定标准缴纳我校学费,另安排非强制性正常教学计划外项目课程培训以加强学生外语及学业水平,并按照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收取一定的项目培训费。
(2)学生在格拉斯哥大学学习期间,按其国际学生的学费标准向其缴纳学费;食宿、保险以及旅费等费用学生自理。
4、招生计划:20人
(十)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联合培养理学学士(金融数学专业)和本硕连读(精算及金融科学理学硕士)项目介绍
1、项目简介
参加本项目的学生,将转入本校金融数学专业,学制有以下两种选择(本科阶段两者可调换):
(1)在本校学习2.5年后,转入科廷大学学习1年,考核合格后可转为硕士阶段学习,1.5年后获得科廷大学硕士学位(本硕连读,整体学制计划总时长为5年)。对于达到双方毕业要求的学生,分别由本校授予金融数学经济学学士,科廷大学授予金融数学理学学士,和精算及金融科学理学硕士。学生将在科廷大学学习20门课程,成绩达到要求,可免试澳大利亚精算师协会组织的注册精算师考试的第一部分的8门课程和第二部分的3门课程。
(2)在本校学习3年,在科廷大学学习1年(8门课程)。对于达到双方毕业要求的学生,分别由本校授予金融数学经济学学士,科廷大学授予金融数学理学学士。
3、招生计划:30人
4、学习费用
(1)按国家规定标准向我校交纳学费,另按照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收取一定的计划外课程培训费。
(2)按照科廷大学国际学生的入学标准收取的学费,这部分费用由科廷大学收取(注:该校学费按课程收费,收费标准每年会有浮动,2022-2023年为4050澳元/门,约合19000元/门[6月6日汇率4.7])。
(3)在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学习期间的食宿、交通、签证等费用。
5、联系方式
联系人:蒋老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网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网站
科廷大学网站:
英国高等教育调查机构QS网站:
(十一)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联合培养2+2双学士学位项目(经济与金融专业)
参加本项目的学生须在本科两学年修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获得相应的成绩(每门课程成绩不得低于70分,最终要求由滑铁卢大学认定)及学分。本项目要求雅思(IELTS)成绩6.5以上(写作、口语各不低于6.5;阅读、听力各不低于6.0)或新托福(IBT)成绩90分以上(写作、阅读各不低于25分),或者通过学习滑铁卢大学EFAS项目英语课程,并取得75%以上成绩。并通过滑铁卢大学的笔试和面试。
4、毕业生去向
2017年开展至今,所有毕业学生均获得荣誉学士学位,多位学生名列滑铁卢大学Dean’slist(院长优等生名单)。滑铁卢大学全球排名靠前,国内外认可度高,目前项目毕业生获得offer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弗莱堡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预录取)、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加拿大约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奖学金直博等。
5、招生计划:20人。
更多详细内容,请至以下网站了解:
三、选报国际联合培养学位项目的要求
1、申报项目学生应征得家长同意,并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申报国际联合培养学位项目。
3、经自愿申请,学校考核、择优录取至国际联合培养学位项目学习的同学原则上不可申请学籍异动。如因下述原因导致无法赴国外学习,应被退回原录取专业。原录取专业学院对学生修业情况进行评估后,决定该生所调入的年级和分流专业。
(2)因为身心原因无法赴外学习者(需提供三甲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材料);
(3)因家庭突发变故,经济条件无法支持出国者(需在户口所在地居委会开具贫困证明);
(4)因不可抗力因素(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政府行为、社会异常事件等),且不接受国内外项目高校提出的替代解决方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