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智能选排课,新高考3+1+2,新高考3+3,走班排课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上海、浙江为试点,之后北京、天津、山东等进行新高考改革,采用3+3模式(语数外+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学科任选3门参加高考,产生20种组合)。2018年9月江苏、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河北等省市实行新高考改革,采用3+1+2模式(语数外+物理/历史+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2门参加高考,产生12种组合)。在高考改革的新形势下,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科目选择,原来行政班的授课方式将发生极大的改变,实施分层教学和走班制已成为目前高中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新高考3+3模式、3+1+2模式政策构图如下:

3+3模式政策构图

3+1+2模式政策构图

为应对新高考改革,公司结合学校实际应用需求,从多方面做整体规划,2014年已成功开发了《安脉新高考智能选排课系统》。目前系统已通过全国100多所学校5轮实际排课考验,出课表率达到100%;系统采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精准的分层分班,2分钟内可生成10种符合实际需求的可选优化分班方案,100%满足学生选课需求和学校分班要求,完全适应新高考各省、市3+3模式和3+1+2模式。

新高考解决方案结构图

第一部分选课前

新高考选课模式,学生将要在20种或12种选课组合中进行选课,如何指导学生合理选课尤为重要。同时高中阶段教育还需要承担一定的引导学生了解专业、了解职业,面对专业选择或职业生涯的思考,系统通过生涯测评帮助学生相对精确地了解自身的个体特点和职业特点之间的匹配关系,为学生在新高考选课时,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选课前的准备由生涯规划、学业测评、预选课、资源预估、整体选课报告等几部分组成,解决学生选课难和学校师资紧张问题。结构图如下:

选课前结构图

1、生涯规划

《安脉新高考智能选排课系统》中的生涯规划包含: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MBTI职业性格测试、职业定位测试、16PF人格测试、PDP性格测试、多元智能测试、学习能力测试等多种测评量表,也可导入第三方评测报告,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特点和职业倾向,为新高考选课提供参考依据。

多种生涯规划测评形式

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了解学生的职业倾向

学生通过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评可以分析出自己倾向的职业,把学生倾向的职业匹配出具体的专业。

多元智能测评分析报告

学生通过多元智能测评,了解自己在语言智能、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存在智能等九种智能中的强弱情况,确定自身优势智能,发现自己的学科潜能、科学兴趣,为学生选课提供参考依据。

意向专业选择

学生通过多种职业生涯测评,了解自身性格特征、职业倾向,并根据自身的职业倾向选择意向专业,系统根据专业匹配大学专业招生学科要求,推荐出具体的选课学科。

生涯规划根据多种测评报告及专业匹配结果,最终形成生涯推荐学科,来指导学生进行合理选课。

2、学业测评

学业测评推荐

通过学生以往历次学业成绩,生成学科强弱雷达图,并显示学生最强势学科,第二、第三优势学科,及最弱势学科,同时找到学生进步幅度最大的学科,为学生选课提供参考。

3、预选课

学生选课前可进行预选课,以便学校大概了解学生选课倾向,提前做好资源配置。

学生预选课

预选课时学生除了结合上述所说的生涯规划中职业倾向、专业定位、学生历史成绩外,还可结合学校历史学科大数据、学生学科负荷指数、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学生历次校本选课信息等多方面进行选课参考。

4、资源预估

教师和教室资源预估

学生预选课后,学校可根据选课结果和教师任课情况对所需教师和教室资源进行预估,以便学校提前了解由走班导致的资源紧张情况,提前进行资源调整,避免排课时资源不足。

5、整体选课报告

学生选课指导过程举例

以某某中学高一年级6班陈美莱同学,选课指导过程为例,从上述学生生涯规划、学生强弱学科、进步幅度最大学科、学校强弱学科四个方面结合,该学生最合理的选课为:物理化学地理,系统帮助学生轻松解决选课难的问题。

第二部分选课中

学生结合上述选课前的综合推荐进行3+3、3+1+2自主在线选课,教师也可按班级批量帮助学生选课。学校可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多次选课,并记录每次选课结果,学生个人或教师批量进行选课的最终结果由学生和家长签字确认。

选课中结构图

1、学生选课

学校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按单科模式或者组合模式进行在线选课,根据3+3模式、3+1+2模式,形成20种、12种组合。学生结合生涯规划、学业测评、学校历史大数据等综合推荐进行最终选课,教师也可按班级批量帮助学生选课或者导入线下选课结果。

按单科选课

按组合选课

选课细目查询

2、选课学科统计

选课学科统计

选课学科统计,根据选课科目分别对各班级和全年级进行统计。

3、选课组合统计

选课组合统计

选课组合统计,按选课组合对分别各班级和全年级的学生选课进行统计,便于学校快速了解学生的选课情况,为后续教学分班提供参考。

5、学科组合与专业匹配度

学科组合与专业匹配度

通过学生选课结果统计,结合高校招生报考专业的组合匹配率,为学校对学生进行二次选课提供指导,帮助学生选出合适的选课组合。

第三部分选课后(前期)

学生选课结束后,学校即可进入分班、排课等走班教学前期工作,采用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分班策略是新高考智能排课的关键步骤,系统为满足各学校个性化需求提供大走班、小走班、混合走班三种分班策略供学校选择。并结合常规课程排课,最终形成一人一课表、班级课表、年级课表、地点课表等多形式个性化课表。

选课后(前期)结构图

一、智能分班

智能分班采用人工智能算法,结合学校实际需求,体现了多年的新高考走班排课经验;提供大走班、小走班、混合走班等多种分班策略,在满足多种分层分班条件(如随机、按行政班级、成绩升降序、成绩均分、成绩分层、选课组合、男女性别)等情况下自动分班结果符合率达到97%,另外3%可手动调整,100%满足学生选课需求和学校分班要求;并且提供可供选择的10种优化分班方案;还可进行分组走班。学校根据自身学生选课情况、师资情况、分层要求、排课要求等因素,灵活选择合理的分班策略和分层分班方案,以满足学校的个性需求。

分班结构图

1、大走班策略

大走班策略

2、小走班策略

小走班策略

小走班以学生的选课组合条件为分班基础,改变原来行政班的规则,将选择相同组合的学生重新组成行政班,或选课组合中两门相同学科的学生组成新行政班。小走班策略可分为优先定三、定二走一和定一走二等方式,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走班分配的公平合理性,选择对应分班策略。对于还需走班的部分学生,排课方式与大走班一样,可以按成绩分层走班和分组走班。小走班适合校园面积大、上课地点分散、分层要求不高的情况。新高考3+1+2模式,物理和历史不走班,大部分可采用小走班模式。

3、混合走班策略

混合走班策略

混合走班排课可实现等级/合格课程、选择考/合格考课程混合排课,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压缩整体课时,解决老师资源紧张的问题。同样混合走班也可按成绩分层走班和分组走班。

4、多种分层分班、分组条件

多种智能自动分层分班条件

可供选择的10种优化分班方案

另外的3%根据学校要求手动调整

分层分班可按随机、行政班级、成绩升序、成绩降序、成绩均分、分层、选课组合、男女性别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班。并且提供符合学校需求的可供选择的10种优化分班方案,学校可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选择分层方式及组合方式进行分班。自动分班结果符合率达到97%,另外3%可根据学校要求手动调整,100%满足学生选课需求和学校分班要求。

分组分班实现部分班级之间进行走班排课,对原有行政班进行分组,实现分组分班、分组排课、分层教学、分层管理。适合多校区、班额较多、生源有分类、师资紧张、学科课时不等各类情况的分班。

5、教学班教师和地点分配

教学班教师和上课地点分配

根据各学科教师配置和上课地点,给已分班完成的各教学班分配教师和上课地点。系统含自动分配和手动分配两种模式,对重复教师和重复地点进行判断提醒,也可对跨年级的重复设置进行判断提醒。

6、走班课时分配及走班排课

走班课时安排及排课

根据学校的教学课时安排,对等级/合格课程、选择考/合格考课程的课时进行分别设置,一般为15-18课时或10课时。走班排课包括自动排课、手动调课,根据课程的课时安排对各组合课程进行排课,对于排课结果可手动调整。

二、智能排课

新高考排课包含走班课程的分班排课和非走班课程的排课。非走班的语数外音体美等课程以及3+1+2模式下的物理和历史课程可按行政班进行排课,属于常规排课,即为《学校综合管理平台》中“优排课系统”。

优排课功能图

优排课系统采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算法”,一键智能排课,极速生成多年级课表;人工调整时具有冲突预警,并利用本校的学业质量大数据在课表调整过程中进行实时优化指导,以达到课表与教学质量的最佳耦合;同时支持灵活、即时的教师调代课;提供多形式个性化课表。

2.1排课条件设置

排课条件流程图

排课之前先对排课要求进行设置,具有清晰的排课条件设置流程导航和设置完成情况的提示,对课程信息、教师任课、课时、教研活动、固定课、连堂课、固定课、单双周、合并课、长短课等各类排课条件进行设置。

2.2智能排课

智能排课

智能排课支持多年级并行排课,并且自动判断跨年级教师;极速生成多年级、多班级课表,排课条件符合率达95%以上,课表生成率100%;支持继承以往年度同年级课表、具有课表模板功能。

排课界面

智能排课后可手动调整课表,提供按年级、班级、教师三种符合各类学校学情的调整方式;调整时具有即时冲突预警;同时还提供对课程进度与均衡、主副课交叉、课程性质优化、师徒优化等排课条件进行逐步优化;提供教师小课表,采用大小窗口结合便于快速实现排课调整。排课结束可进行课表锁定、备份、还原和面向指定用户组发布。

例如:手动调整“外语”科目时,系统通过本校学业大数据、课表大数据科学计算,以不同颜色直观呈现较优(绿色:对课程质量整体可能有提升作用)和较弱(红色:对课程质量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调整方案;调整后对应的曲线方程图也将即时更新,为有效指导达到课表与教学质量最佳耦合提供依据。

2.3调代课

若老师临时有事或者发生任课变动时,可以直接在系统中灵活进行调课、代课操作,调代课过程具有冲突检测,调代课后自动生成即时课表,并自动生成多形式调代课通知单、多维度调代课统计,可批量一键打印、导出,支持移动端即时提醒。

2.3.1调课

调课可实现当前周与任意一周课程进行调课,具有多种调课方式:按班级调、按教师,调课后实现消息推送并形成多形式调课通知单。

多种调课方式:按班级调、按教师

多形式的调课通知单

2.3.2代课

代课支持曲线代课,可“先调后代”或“先代后调”,具有多种代课模式:长期代课、中期代课、短期代课,自动过滤代课节次、班级、教师,并可进行同学科、跨学科、其他多种代课教师选择。

代课

调代课统计、移动端提醒

三、一人一课表、一师一课表

在学生选课、分班、排课后,系统能自动生成学生一人一课表、教师一师一课表等各类个性化课表。通过新高考3+3排课及3+1+2排课、常规的优排课、校本选课三部分的结合使用,最终生成全课表。

多形式个性化课表包括:学生教学班课表、学生全课表、教师教学班课表、教师全课表、班级学生课表、教学班年级课表、上课地点课表、年级总课表、学科课表、每日即时课表等。支持一键导出、打印,无需切割。可进行自习课名单(选课前)统计和自习课名单(选课前)统计。

学生一人一课表

教师一师一课表

年级总课表

第四部分选课后(中期)

新高考选走班排课后,因学科课时不等或有些学科会提前考完,会出现不少自习课程,如何自习课再利用?每学期会有不少学生学生选课发生变化,如何快速调整变动的课表?教育改革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占据重要的地位,需要一套系统对于学校开设的研究型、拓展型课程、体艺社团、校本课程进行管理和评价。针对新高考选课后(中期)的这些问题,系统从走班变更、走班考勤、校本选课几个方面进行解决。结构图如下:

选课后(中期)结构图

一、走班变更

1、重分班

自习课重分班

2、选课变化调整

面对新学期大概有10-15%的学生选课发生变化(如:“地化”更改为“地政”),系统具有进行灵活的自由人设置,能不影响其他学生课表,仅对变化学生的变化学科进行快速进行分班和课表生成。新学期还会有不少学生转入/转出、借入/借出、留级等状态的学籍变动,系统会自动对异动的学生进行对应的课表调整。

灵活自由人操作,快速应对选课变化

二、走班考勤

1、教学班网上考勤

教学班考勤登记

2、教学班点名表批量导出

教学班任课教师可按班级进行点名表的导出和打印,管理员可按多个班级进行点名表的批量导出和打印。在打印后的点名表中,教师进行手动点名登记。

点名表导出

3、考勤呈现形式—电子班牌(可选)

电子班牌课表呈现

三、校本选课

随着教育的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占据重要的地位。探究性课程,艺术课程尤为重要,学校越来越需要一套《校本选课系统》支撑这样的课程开展。校本选课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个性发展提供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快捷、公平、合理的帮助学校解决选课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校本选课系统结合众多学校的实际使用需求,可实现学生的研究型、拓展型课程、体艺社团、校本课程的网上选课,为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打基础。

校本选课系统包括:网上报名、班级管理、课程管理、课程评价、学分管理五部分,实现学校校本、研究性课程、体艺社团等拓展性课程的网上选课。

校本选课结构图

校本课程班级管理、课程评价

学生及时了解课程的进度情况、作业提交,通过班级留言进行交流,查询个人的学分获得情况,学生对所选课程和任课教师进行评价并汇总。

第五部分选课后(后期)

新的高考方案的颁布,高考学科的评分和评价方式都进行改变。此外,学校走班制的教学,将打破传统按行政班进行教学评价的模式。同时,新高考改革学校考务安排工作也将发生变化,学生不但要参加公共课程的考试,还有走读班课程的考试。针对选课后(后期)的出现的质量评价和考务安排问题,新高考解决方案全新打造符合新高考要求的新高考质量分析系统和考务管理系统。结构图如下:

选课后(后期)结构图

一、新高考3+3质量分析

目前有的省、市采用的是新高考3+3模式,系统根据该新高考改革方案的要求和各学校日常教学对教学班质量分析的要求,全新打造符合各省、市新高考需求的安脉新高考3+3质量分析系统。新高考3+3质量分析系统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分析、学科质量分析(按教学班分析)、总分质量分析(按行政班分析)、试卷质量分析与双向细目表分析、质量跟踪分析等多个角度对新高考改革后教学班和行政班的教学质量进行质量分析与监控。可分为折算前、折算后两种形式。

1、新高考3+3质量分析功能

新高考3+3质量分析功能图

2、新高考3+3质量分析报表呈现形式

新高考3+3质量分析多报表呈现叠加

3、新高考3+3质量分析报表举例

3+3质量分析按质量横向分析、质量纵向跟踪、知识点目标达成度分析几个维度进行教学质量监测。

表现形式举例:单科档次和四分位分布

学科分析对等级(选考)、合格(学考)各教学班的各学科考试进行综合质量分析,并以四分位箱体图对各班级的水平结构进行分析。对于等级(选考)学科的教学班可进行五档十一段或者五档二十一段等方法分析,档次可按人数比例或类似山东模式的划分。

表现形式举例:选考单科与语数外对比分析

二、新高考3+1+2质量分析

目前也有的省、市采用的是新高考3+1+2模式,系统根据该新高考改革方案的要求和各学校日常教学对质量分析的要求,重新打造符合各省、市新高考需求的安脉新高考3+1+2质量分析系统。新高考3+1+2质量分析(如类似江苏、福建、广东等模式)从学科质量分析、语数外三门分析、物理/历史与语数外对比分析(3+1分析)、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与语数外和语数外加物理/历史的对比分析(3+1+1分析)、3+1+2六门学科总分分析等五个维度进行分析。

1、新高考3+1+2质量分析功能

新高考3+1+2质量分析功能图

2、新高考3+1+2质量分析报表呈现形式

新高考3+1+2质量分析多报表呈现叠加

3、新高考3+1+2质量分析报表举例

3+1+2质量分析按质量横向分析、质量纵向跟踪、知识点目标达成度分析几个维度进行教学质量监测。

表现形式举例:名次频数分布

学科分析对选择考、合格考各教学班的各学科考试进行综合质量分析,并以图形对各班级的水平结构进行分析。

表现形式举例:物理/历史与语数外对比分析

三、考务管理

新高考考务管理将要解决新高考走读班后对应的考场安排所面临的问题。可分为对学生公共课程的考务安排和走读课程的考务安排,考务系统包括考试计划、考场设置、教师设置、考生安排、监考安排、统计查询几个部分。考务管理实现学校考试计划安排;多形式的学生考场安排,可生成学生的准考证;多条件的监考老师安排;可生成考号并可提供给其他系统;可按考场和考号录入或导入学生的学业成绩。

考务管理功能图

新高考学生准考证

新高考后的学生的准考证发生变化,一个学生的考场安排将出现多个考场座位。

新高考学生考场桌角条

新高考后的桌角条发生变化,同一个座位不同考试将先后出现不同的考生。

通过上述介绍的《安脉新高考智能选排课系统》的建设,从选课前、选课中、选课后全方位解决新高考改革面对的各种问题。通过本系统的生涯规划和学生高一阶段的学习状况,解决了学生的选课难问题;通过资源预评估,解决了新高考产生的学校师资资源紧张问题;通过选课分析,让管理者掌握学生选课科目情况;通过合理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排课策略,解决了新高考产生的排课难问题;通过新高考排课、常规的优排课、校本选课,产生一生一课表、一师一课表;通过走班考勤,解决了走班考勤的问题;通过新高考质量分析解决了新高考教学质量评估难的问题;通过考务管理解决新高考考务问题。《安脉新高考智能选排课系统》,帮助学校轻松决胜新高考!

THE END
1.3+3高考模式有多少种哑组合(20种)3+3高考模式有20种选科组合,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采用原始分计入高考总成绩,第二个3为考生可以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门选考科目中任意选择3门参加高考,选考科目均采用等级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一、3+3高考模式选科组合 https://www.dxsbb.com/news/144280.html
2."3+3"高考制度中文名“3+3”高考制度 别名“3+3”模式 属性高考制度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 选考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轻松涨知识 改革时间 改革方案 改革实施轻松涨知识 3分钟 中职升学,3+3的两种版本,各有什么优缺点,弄清楚才能不被套路 5.55万观看 3分钟 2022高考有新要求,这3类考生将不能参加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168222968
3.河北科技师范学院3+3模式高考改革省份2024年鸭科目要求2024 自动化 本科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2024 智能制造工程 本科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202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202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2024 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 本科https://zhaosheng.hevttc.edu.cn/info/1073/2285.htm
4.解码浙江新高考:不分文理考试科目变更为“3+3”与大家熟知的高考3+X不同,浙江新高考改革方案的考试科目变更为“3+3”,前一个“3”,指的是语数外三门必考科目,后一个“3”是指考生可以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这7门中任选3门,简称为选考科目。在浙江,学生选考科目的组合可以达到35种。 http://m.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KdOQB5CpdIiWGQvVjhAg170607
5.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3+1+2)鸭科目要求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3+1+2)选考科目要求 以下选考科目要求适用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福建、江苏、广东、河北、辽宁、重庆、湖南、湖北)2023年普通高招录取https://zsb.xujc.com/2020/1015/c2243a124415/pagem.htm
6.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新高考“六选三”落地:20种科目组合下的选比陈子奕低一年级的北京高中生,在2018年升高中时经历了首届新中考改革。改革前,北京中考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改革后形成“3必考+3选考+体育”的新模式,可选科目包括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其中,物理、生化必须至少选一门。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7/10/c3748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