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强化测试题及答案
强化备考题一:
第1题:
当样本含量n固定时,选择下列哪个检验水准得到的检验效能最高。
A.α=0.01
B.α=0.10
C.α=0.05
D.α=0.20
E.α=0.02
第2题:
第3题:
以一定概率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宜采用。
A.抽样误差估计
B.点估计
C.参考值范围估计
D.区间估计
E.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第4题:
概率是描述某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以下对概率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其值必须由某一统计量对应的概率分布表中得到
B.其值的大小在0和1之间
C.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于0.05或0.01时可认为在一次抽样中它不可能发生
D.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
E.当样本含量n充分大时,我们有理由将频率近似为概率
第5题:
假设检验中的第二类错误是指。
A.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0
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H0
C.拒绝了实际上不成立的H0
D.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0
E.拒绝H0时所犯的错误
第6题:
在假设检验时,本应是双侧检验的问题而误用了单侧检验水准,当拒绝H0时,则
A.增大了第一类错误
B.减小了第一类错误
C.增大了第二类错误
D.减小了第二类错误
E.以上都不正确
第7题:
下列哪一指标为相对比。
A.中位数
B.几何均数
C.均数
D.标准差
E.变异系数
第8题:
A.两组观察单位的两个相同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B.两组观察单位的两个相同指标间的差别
C.两组观察单位的两个不同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D.一组观察单位的两个相同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E.一组观察单位的两个不同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第9题:
数值变量资料频数表中,组中值的计算公式中错误的是。
A.(本组段下限值+相邻下一组下限值)/2
B.(本组段下限值+相邻上一组段下限值)/2
C.(本组段下限值+本组段上限值)/2
D.本组段下限值+组距/2
E.本组段上限值-组距/2
第10题:
SMR表示。
A.标化组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数之比
B.标准化组预期死亡数与实际死亡数之比
C.被标准化组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数之比
D.被标准化组预期死亡数与实际死亡数之比
E.标准组与被标准组预期死亡数之比
第11题:
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中不包括以下哪一条。
A.选定检验方法和计算检验统计量
B.确定P值和作出推断性结论
C.对总体参数的范围作出估计
D.直接计算P值
E.建立假设和确定检验水准
第12题:
下列哪种设计对所研究对象不施加干预措施。
A.实验设计
B.临床试验设计
C.社区试验设计
D.案例调查设计
E.以上都不是
第13题:
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
A.SS组内
B.MS组间
C.MS总=MS组间+MS组内
D.SS总=SS组间+SS组内
E.MS组间>1
第14题:
搞好统计工作,达到预期目标,最重要的是。
A.原始资料要多
B.原始资料要正确
C.整理资料要详细
D.分析资料要先进
E.统计计算精度要高
第15题:
方差分析中,组间变异主要反映。
A.随机误差
B.处理因素的作用
C.抽样误差
D.测量误差
E.个体差异
参考答案
1——5DDDAD
6——10AEEBC
11——15CDDBB
强化测试题二:
1、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
A、健康是指身体健康,没有疾病和虚弱
B、健康主要指躯体健康,也包括心里健康
C、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还包括身体心理两方面的良好状态
D、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还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良好状态
E、以上都不对
2、儿童多动症起病于
A、3岁前B、5岁前C、7岁前
D、10岁前E、幼儿期
3、儿童多动症常伴有
A、精神发育迟滞B、儿童孤独症C、学习困难、行为或品行障碍D、焦虑E、以上均不对
4、以下表现,除哪项外,都是学习困难儿童的临床表现
A、阅读、计算、拼写困难B、一门或多门功课成绩低下C、智力低下
D、注意力不集中E、多动
5、抽动不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突然发生B、反复出现C、快速
D、非节律性E、可靠意志长期控制
6、儿童期常见的情绪障碍是
A、焦虑B、抑郁C、儿童癔症
D、恐惧E、强迫行为
7、恐惧情绪是儿童期常见的心理现象,约90%的儿童在其发育的某一阶段出现过恐惧反应,恐怖症与恐惧的区别是
B、为减轻恐惧带来的不良情绪,恐怖症的患者往往有回避行为,恐惧情绪没有
C、恐怖症患者明知某些事物或情景事实上并不危险,却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百般劝解无效
D、恐惧症发生时伴焦虑情绪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E、以上答案都不对
8、功能性遗尿是指仍经常出现的不自主性排尿
A、3岁以后B、5岁以后C、7岁以后
D、10岁以后E、5——7岁
9、对场所恐惧的患儿进行心理治疗时,先让患儿回想哪些场所可能引起紧张和恐惧,并按严重程度划分等级,然后按等级(从轻至重)逐步接近这些场合,使患儿对这些场合的恐惧逐步减轻。这种心理疗法为
A、系统脱敏疗法B、正强化疗法C、负强化疗法
D、行为校正疗法E、暴露疗法
10、在阶段,部分患儿可能出现一些重复及强迫动作的现象,如:按一定的顺序摆放物品,或自己的书本,或生活用品,给更换位置便不高兴,一定要按他们的习惯放好,才能放心,一般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并且在比较短的时期内消失,和病态强迫症有本质区别。
A、3-7岁B、2-3岁C、7岁以前
D、青春期E、5岁后
11、学校健康教育中的同伴教育的生理基础是
A、青春期性发育过程B、羊群现象C、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D、自发性集合倾向E、独立意识的发展
12、青春期是开始表现的关键期,在青春期及时接受治疗将收到明显效果。
A、精神性成瘾行为B、不良型行为C、青春期强迫状态
D、口吃E、性心理障碍
13、是车祸、溺水、中毒等意外事故的主要受害人群
A、儿童B、青少年C、成年人
D、中老年E、成年男性
14、三联保障体系是促进青少年健康心理发展的最有效手段。
A、社会-学校-父母B、社区-学校-父母C、社区-学校-家庭
D、社会-学校-家庭E、社区-教师-父母
15、心理健康教育着重于预防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心理、情绪和行为问题,促进心理健康,顺利完成学业,重点应放在,这一时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转折期。
A、青春期B、初入学儿童C、学业衔接阶段
D、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E、初高中阶段
16、患儿男性,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主要因不自主挤眼、张嘴叫喊等两年而就诊。患儿两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挤眼、耸鼻张嘴,开始症状间断出现,一年半前症状日益频繁,持续存在,并又出现耸肩、上肢突然抽动等。近一年,除上述症状外,患儿又出现频繁清咽或突然叫喊,走路时又会突然下蹲,影响上学。患儿对上述症状感到苦恼,但无法控制。该患儿考虑是
A、儿童强迫症B、儿童多动症C、抽动障碍
D、癔症E、品行障碍
17、患儿男性,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主要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来就诊。患儿自上幼儿园起即开始好动,常常坐不住,不能安静坐下来听故事或看图书。6岁上学后,老师经常反映患儿上课坐不住,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常东张西望。写作业也常边写边玩。需有他人催促才能完成,而且经常因为粗心大意而出错。患儿常常丢三落四,话多,爱插话或接话茬,情绪不稳定,常因一点小事而发脾气,学习成绩仅能达到及格水平。该患儿考虑是
A、正常儿童B、精神发育迟滞C、儿童多动症
D、抽动障碍E、学习困难
A、儿童恐惧症B、儿童社交恐惧症C、正常儿童
D、儿童焦虑障碍E、儿童癔症
19、患儿,女性,12岁,初中二年级学生,因学习成绩不好而就诊。患儿自6岁上学后,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常把“b”和“d”“q”和“p”分不开,但是该儿童学习一直努力,成绩尚能排列到班级的中下水平,升入初中后,学习努力吃力,数学尤其不好,连续两学期成绩排在全班最后。近来来经常反映患者儿上可不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有厌学情绪。经查智商为87,无视听障碍。该患儿考虑是
A正常儿童B精神发育迟滞C儿童多动症
D品行障碍E学习困难
20、_______具有即时性、便利性和匿名性等优点,对那些因心理抵抗、焦虑感和羞耻感强烈的同学能方便地提供帮助
D信函咨询E专栏咨询
21、在精神疾病治疗过程中,患者对治疗者可能产生爱慕、眷恋甚至产生曾恨、敌意等情感,这一现象是
A投射B转换C转移
D补偿E抵抗
22、适用于大规模智力筛查的心理测验是
A韦氏智力测验B瑞文联合测验C比奈-西蒙量表
D绘人测验E以上都不适用
23、韦氏学龄儿童智力量表(wisc)适用于
A7~15岁B6~16岁C4~16岁
D3~6岁半E5~16岁
24、韦氏学龄前及学龄初期智力量表(WPPIS),适用于
25、瑞文联合测验适用年龄是
A7~15岁B6~16岁D4~16岁
D16岁以上成人E5~75岁
26、艾森克个性问卷分成人和儿童两套,其中成人问卷适用于调查________成人个性类型
27、艾森克儿童个性问卷用于调查___________儿童个性类型
28、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Achenbach等研制而成,用于评定_________少年儿童的行为
1、D2、C3、C4、C5、E6、A7、C8、B9、A10、A11、D12、E13、B
14、D15、C16、C17、C18、D19、E20、C21、C22、B23、B2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