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和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加班费按下列方式计算:
(1)工作日加班:小时加班工资标准=劳动合同规定的月工资标准×(月薪天数21.75×8小时)×150%;
(2)休息日加班:小时加班工资标准=劳动合同规定的月工资标准×(月薪天数21.75×8小时)×200%;
(3)法定节假日:小时加班工资标准=劳动合同规定的月工资标准×(月薪天数21.75×8小时)×300%。
根据《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法定节假日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和小时工资时,不排除国家规定的十一天法定节假日。因此,日工资和小时工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工资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薪天数×8小时)
月薪天数=(365-104天)×12月=21.75天
2.公式说明:
其中21.75天为平均每月计薪天数。加班工资计算基数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来确定。
3.加班工资基数算法:
(1)签订劳动合同:法律规定是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折算,小时工资则在日工资的基础上再除以8小时。不包括年终奖,上下班交通补贴、工作餐补贴、住房补贴,中夜班津贴、夏季高温津贴、加班工资等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2)没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没有约定的,按照集体合同约定的加班工资基数确定。
(3)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若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按照劳动者本人正常劳动应得的工资确定。
实例:假如你的加班工资计算基数是4500元,那除夕的加班费为4500÷21.75×200%=414元。
一、每天日程安排:
8:00-9:00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
9:00-10:30做《寒假乐园》语文和英语部分
10:30-11:00休息
11:00-11:30看课外书
11:30-13:00吃午饭、午休
13:00-14:30做《寒假乐园》数学部分
14:30-15:00户外活动
15:00-16:00看课外书
21:00睡觉
二、实现的目标:
1.帮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读几本好书,看几部好的电影;
3.试着克服几个自己曾经不敢做的事;
4.完成假期作业,并努力做到最好;
5.一个星期至少去一次到书店看课外读物;
6.每天要做适量的户外运动,不因为天气寒冷躲在家里;
7.天天看电视新闻报道,多知道点国内外大事;
8.注意安全,尤其是春节期间的安全。
起床:6:00晨练:6:20—7:00
学习:英语从7:00到7:50
早餐:7:50—8:20
学习:8:30—10:30数学、物理和化学
休息:10:30—14:30(上网或看电视)
学习:14:30—16:30语文,英语(历史或地理,政治)休息:16:30—19:30(看小说)
学习:19:30—21:00复习总结白天学到的知识,记日记
周日全天关闭
二、学习计划
1、预习下学期所学的新课,制定严格的预习计划,然后坚决执行。计划的实施以自学为主,要尽可能了解;如果没有,那就做好标记,以后再解决,或者叫别人马上解决。尽可能多的预习新课,争取下学期预习新课的三分之一以上。
2、复习旧课以前学过的旧知识一定要经常复习。复习旧知识需要10天左右。复习的时候尽量用目录复习法,尽量把学不到的知识提取出来,留着以后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