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14篇)

1.能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读数;掌握20以内的顺序;初步体会11-20各数的组成

2.通过生活化的实例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了解十进制;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参与实践过程,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体会引进十进制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体会引进十进制的必要

[教学过程]

(黑板上贴出数字卡片、花、蝴蝶)

一、学习新知

1、初步感知(猜一猜,数一数)

今天老师来和大家一起玩个游戏,比眼力。看看谁看得又快又准。

图上有几个巧克力呢?(五个)

我们再来,图上有几个巧克力呢?(六个)

再来,注意看要变多咯,有几个?(10个)

这是我们学过的10以内的数,10以内的数我们还学过哪些?

我们一起来从小到大数一数。

谈话小朋友:在生活中,像这样,满10根捆一捆的现象经常可以看到。昨天老师去买铅笔,我要买10根铅笔,营业员阿姨数都没数,就给我一捆,我很奇怪,一数这一捆正好有10根铅笔。满10根捆一捆,这样拿起来多简单啊!不要1根1根的去数。我又想买10本小本子,营业员阿姨又数都没数,给我了一包,猜猜里面有几本?这一条餐巾纸里面也有10包。

你能数出10根小棒捆一捆吗?满10根捆一捆,一捆是1个十,所以我们可以说,10个一是1个十。我们来轻轻读两遍把它记住了!

2.认识“十、十几”)

(1)12根

现在老师要你摆出12根小棒,你会用这种好方法摆一摆,能使人一眼就看出是12根。

你是怎样摆的?

生:左边摆1捆,右边摆2根,

师:1捆里面有多少根?对呀,学习数字10的时候,老师说过,满10根可以捆一捆。12根小棒,这样摆,使我们可以更清楚的看出是12根。这个方法真好!(课件出示)

(2)12根、11根、19根、20根

①12根:

刚才我们摆出了12根小棒,你能看着自己摆的小棒

②11根;

如果拿走1根,看看现在是多少根?师贴出11根,老师觉得这个数很特别,你知道特别在哪吗?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一样吗?(黑板出示小棒和数字)

③19根:你能快速摆出19根小棒吗(学生摆的时候,老师在上面摆)19根,先摆1捆,再摆9根,对吗?谁也摆对了?

④20根

如果我们在19根旁边再添一根,现在变成多少根了?对极了!满20根了!右边单根的满多少根了?满10根我们又可以怎样了?现在你桌上有几捆了举起来给我看看!2捆就是多少根小棒?把小棒轻轻的放在铅笔盒旁边,然后看上面.

2个十是多少?你们真聪明!刚才我们摆出了一个比较大的数:20。几个十是20?(20黑板出示小棒和数字)(板书2个十是20)

(3)草莓雨伞(1417)

数好了花儿蝴蝶,我们来数草莓小伞吧!估一估,草

莓多还是小伞多?猜对了!(如答案不同:到底谁猜对了呢,知道了它们的个数就知道谁多了!图上的草莓东西既不能像小棒一样满10个捆一捆,也不能像花儿蝴蝶一样先摆出10个,有什么好办法,使我们更快的看出有多少个呢?数一个就可以在草莓上划一下做一个记号,满10个圈一圈。

三、练习

(1、抓一把小棒,数数有多少根)

2、11-20

(1)补缺少的数13、15、18(教师贴出11-20各数)

看!在活动中,我们认识了很多新的数,-------,

它们都比10大,它们也想从小到大排排队!哪个数排在10的后面呢?

(2)揭示课题:这些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11-20的各数

(3)从7数到17,从11数到20

(4)提问题

师:这些新朋友乖乖的从小到大排好队了!一起来读一读。看到这儿也有很多数,小明有4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想一想。

比12多1的数是几

和18相邻的数是几和几?

10和12中间的数是几?

15在几和几的中间?

3、0-20

(1)我们以前认识了0-10,今天,我们又认识了11、12……

从0到20,我们都会一个一个数,那么从0开始,你会2个2个数吗?5个5个数呢?10个10个数会吗?100

(2)下面来数数生活中的物体

这是什么呀,鞋子!2只鞋子是一双,这里一共有多少只鞋呢这么快!你是怎样数的?

这是?香蕉,一把有几只香蕉?怎样数,更快!

(3)0-20,这些数,有大有小,你能帮他们从小到大排一排吗?谁最小?接下来是?

4、找生活中的数

(1)身边的数:尺、书

尺:看!老师学习上的好帮手尺子请来了。看到这些数了吗从0开始,越往后,数就越来越大?

数学书:15页19页

在我们的数学书上也藏着今天学习的数呢!我们来翻书比赛吧!我说一个页数,看谁最先找到。第15页,是小猴捞月亮的这一页,你找到了吗再翻到第19页,你怎么翻的这么快你是从15页开始往后翻还是往前翻为什么呀?

(2生活中的数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能见这到些数。

老师收集了几张图片,找一找这些图上面的数。

(图1)公交站牌

提问:这是18路公交车的站牌。你看到了哪个数

(图2)绿灯

提问:这是什么12是绿灯闪烁的秒数,根据你平时的观察,谁知道12后,下个数是几接对!红绿灯上秒数的变化是从大到小的,当从12变为0时,变为接下来绿灯会当到0时就显示黄灯了.一会儿马上要变红灯了.我们过马路的时候要知道,绿灯行,红灯停。

(图3)米袋

提问:见过这样的图吗大米重20千克,这里的千克是表示重量的单位。平时我们要节约粮食.

(图4)电梯图

提问:这是电梯的按钮。如果小红家在10楼,她想去16楼的好朋友家去玩,小红就按了数16,那电梯开始是往上还是往下我们一起说一说电梯里数的变化,10接下去是-------.

四、课堂总结

在生活中你见过这些数吗?我最喜欢其中一个数,它比12大,你猜猜是哪个数(大了小了----)是18,现在大人的身份证号码就是有18个数字组成的,同时,它也是一个很吉利的数!你最喜欢哪个数请你用这个数说一句话。

我们的周围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数字世界,数字无处不在!希望我们每个小朋友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和思考,这样我们会越来越聪明的!

[板书设计]

认识11~20各数

(10)个一是1个十

(2)个十十20

1、注重复习导入,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2、注重通过充分的动手操作,帮助学生掌握数的组成。

教学中从学生现实起点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如:在理解计数单位“十”,初步感知“十进制”的概念时,我先让孩子自己数出小棒,孩子有1根1根数的、有2根2根数的、有5根5根数的等不同方法;然后带领学生认识1根小棒表示1个一,接着师生一起一边摆一边数,数出了10个一,这时教师说明有时为了方便把10根小棒捆成1捆,通过提问“1捆有几根”得出10个一就是1个十,这时教师要求孩子利用身边的皮筋去实际动手捆一捆,加深对1捆表示1个十的认识。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这个重点的理解,我还请一位学生当小老师上台演示,让孩子们去说一说,从而突出这个重点。

在接下来的12的认识上,我让孩子先自己思考、再同桌交流,最后实际动手摆一摆。通过对不同方法的展示,让学生讨论:“怎样摆能看得很清楚?为什么?”从感知到理解,到再次借助小棒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比较、解释原因,充分感受到“十进制”的优越性。巩固“十”的知识形成过程。最后通过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完成对11、13、19的认识,理解2个十是20。掌握了它们的组成。并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和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感在《新课标》中是非常重视的。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我通过猜数游戏提高学生的估数能力,在充分动手操作的认知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学生的估数意识。让学生猜一猜铅笔有几支、再实际数一数,再让他们思考怎样能让别人看得更清楚?还可以让其他孩子给出一些建议,如果我想让他抓得比这个数多一点或少一点,你有什么建议,让孩子提出合理的建议后再去抓,培养学生的数感,也给他们以成功的喜悦。为了进一步培养估数意识,我让孩子去估草莓图、雨伞图,再教给具体数的方法,看谁估数和数数的结果比较接近,向学生渗透估算意识,巩固了对“十”的认识。

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还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也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

每节课都会有“意外”,每节课也都会有生成、有收获。通过这次课堂评比,我从中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但是我将以“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大的发展为目标”,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

教学内容:

数学教科书59--6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学生学会数数、读数、写数,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能区分序数及基数的含义,掌握10的组成,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2、经历认数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初步建立数感。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掌握10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2、数字故事:星期天,数学乐园里来了许多数字宝宝,1来了,2也来了,一下子来了这么多,9走到1对面,对1说:你瘦瘦的,只表示一个。又走到0面前说:你更小,没头没脑的,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这时1和0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你们猜一猜1和0想出了什么办法?

3、10究竟是多少?它比骄傲的9多几呢?这节数学课我们就来认识10。(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儿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师:今天10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但是它藏在我们数学书59页的主题图中,想找到它吗?那就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翻到第59页,仔细地观察主题图,看看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2、学生汇报从主题图中发现的数学信息。

3、数小棒。师把这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一捆就是1个十,所以我们说10个1是1个十。

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呢?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景教学感受社会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培养学生数感,并提高学生的心算能力,

3、通过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逆向思维。

教学重点

灵活解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1

20+6080+1020+50

70-2060-3090-60

2、连加连减口算

3+2+41+3+47+2+10

10-5-26-2-315-5-2

指明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上学期我们还学过连加连减。那你会算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吗?

今天我们就来试着解答这样的题目。

二、自主探索

1、课件出示第五题,小猴分花生图

要求:

(1)看图说出图意,要求还剩多少个花生怎么计算?

(2)列出算式并独立解答

(3)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2、基础练习。出示第四题基础练习

(1)独立计算,全班订正

(2)比较上下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讨论,整十数的连加连减怎么计算?

(4)师总结算法: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一样,只是要加在在十位上。

3、情景模拟,出示第6题

师模仿售货员一个学生上来模仿买东西的人,先示范给其他学生看,后要求学生分组模拟。

(1)说清楚自己要买的东西,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根据自己的要求买东西并算出要用去多少钱,付出钱后还要找回多少?

(3)口头列式,并回答。

(4)全班反馈,说一说,你想怎么买,是怎么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第7题,

师:看小熊想邀请大家到它家里玩,可是只有算的又对又快的孩子才能进它的家,你有信心和它交上好朋友吗?

要求:独立解答。

三、回家帮妈妈算酸她今天买菜用了多少钱,并说出一些整十数连加连减的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比一比谁是细心的孩子。

1.使学生坐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个数,会读、写数字10.

2.使学生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1.会数数量是10的物体,会读、写10.

2.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比较及10的组成.

10的组成及写10.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投影仪、计数器、直尺、点子图、小棒、红花、学具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从1数到9,从9数到1.

2.填□

1.出示主题图,进行有关的思考教育.

学生观察图,看懂了什么?使学生明确:有10个人,10个气球.

2.出示有关印刷体10,启发学生10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用学具摆10个物体,多次感悟10是数出来的.

3.出示计数器,启发学生10是怎样得到的?

同桌或小组进行操作,使学生明确9再添1是10.

4.出示尺子,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

同桌或小组进行操作.然后从1数到10,从10数到1,从2数到10,从10数到5……

5.比较数的大小.

观察点子图,互相交流,并在○填写,用手势表示.说一说9小于10,10大于9.

6.10的组成.

(1)同桌同学用小棒摆一摆,把10根小棒分成两堆.学生填书.学生说一说,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

(2)进行对口令练习.

7.10的书写.

(1)教师指导10是一个数,由1和1组成,写成两笔.

(2)电脑演示动画“10的写法”,学生在书上田字格里练习写10.

三、巩固发展.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连线.

3.出示组成卡片.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数数量是10的物体个数,知道了9添上1就是10,10在9的后面,9在10的前面,10比0~9这几个数都大,写10要占两个日字格,左边写1,右边写0.通过摆小棒,我们还知道了10的组成情况,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6□8□□

□9□7□

2.如果有10个草莓让你和爸爸、妈妈三人分吃,你会怎样分配呢?看有几种分法?

板书设计

10的认识

教案点评:

本节内容是在9的认识的基础进行教学的,因此在教学前先安排复习9以内的和9的组成,为学习新知识准备。

教学时注意抓住新旧知识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经验,体验新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直观到抽象,学生边摆小棒,边填写组成,并用语言表述使操作-思维-语言表达有机结合,发展学生的思维。

练习时运用不同形式进行巩固发展,学生多次体验,有利学生掌握新知,并且激发学生学习数字的兴趣。

探究活动---手指游戏

游戏目的

熟练数10以内数.

游戏过程

教师与学生一起数手指,边数边比边说: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个好朋友,花样变不完.伸出大拇指,我俩一样粗;伸出小拇指,你俩一样小:伸出一只手,中指最最高;伸出两只手,十指排排队.

一、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

2、过程方法: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两量间的大小

3、情感态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熟练应用〈、〉、=

难点: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体育老师刚才跟我说要组织几次跑步比赛,男生和女生跑接力赛,谁愿意参加?

二、新知

1、师选三名女生四名男生说:认我已经选好了准备比赛。

2、让生发现还不能比,因为男生女生的人数不一样。

3、师板书:43引出“〉”、“33==<”表示的过程,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课题:顺序

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

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课题:有趣的数字

有趣的数字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介绍了各种有趣的数字,包括印刷体、手写数字、中国数字、计数器上的数、以及古代石块和结绳记数等内容。还安排了用小棒

(火柴棒)拼方块字的游戏。

第三单元认识物体

分一分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了解它们的外部牲,能辨认生活中较简单的物体形状。

搭积木

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与球。

经历摆一摆、推一推、搭一搭等实践活动过程。

玩泥巴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观。

经历“玩泥巴”的全过程

第四单元合与分

课题:合与分

在动手摆的基础上,了解5以内数的组成。

课题:7的组合

1、进一步经历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的操作过程。

2、知道并能写出6、7的组成。3、使学生在数学游戏中获得积极的体验。

如:1和6组成7,2和5组成7,3和4组成7,6和1组成7,5和2组成7,4和3组成7.

课题:分一分

经历把一个整体分成任意两部分的过程。能根据分的过程和结果,说出8、9的组成。

让学生在摆一摆、分一分、数一数等动的情境中,经历8、9的分解过程,根据“分”的结果体会“合”的情况

第4课时

教学内容:10的组成。教材第40—41页

第五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1课时

认识“+”会读加法算式,会根据直观图在加法算式中填数。

第二课时:五以内的加法

教学内容:⒈能根据具体情境和问题写加法算式,会口算5以内的加法。

⒉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熟悉的情境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经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提出加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⒊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意识。

例题:4只灰兔和一只白兔,合起来是5只兔子。

板书:4+1=5或1+4=5

第三课时:五以内的减法

教学内容:⒈认识“-”,会读减法算式,会计算5以内的减法。

⒉通过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情和操作活动,体会减法的意义。

⒊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游戏活动。

例题:从5个里面拿走2个,还剩3个,可以用算式表示。你知道怎么表示吗?

5-2=3

第四课时:童话故事

⒈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⒉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会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⒊结合童话故事,使学生受到做事专心和关心长辈的教育。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口算卡片、数字卡片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根据情境图提出简单的问题,会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一共有几个人”。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根据情境图提出简单的问题,会计算得数是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一共有几只猴子”

观察情景图,能根据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有关10的简单加减问题,并会计算。

第八课时

通过计算和观察,使学生了解在加法算式中调换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一样,巩固所学知识。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整理加法表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加法表中。能够发现加法表或点子图中的简单规律。

第十课时整理10以内减法表

能把10以内的减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减法表中,能发现减法表的简单规律,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第十一课时动物乐园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能选择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并写出算式表示,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第六单元分类

第一课时

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了解分类的含义,能按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会按不同的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

1.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按自己确定的标准对立体图形进行分类的过程,体验分类的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培养善于观察的品质。

第七单元认识11—20各数

在数实物的过程中,认识并能准确的读出11-20各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动”的情景中,通过数一数,说一说,做一做等达到熟练的数11-20各数,然后进一步学习认数。

教学内容:认识11~20各数

让学生在操作和尝试过程中,体验“10个一是一十”的合理性。知道10个一是一十和11~20各数的组成。

第三课时

了解11~20各数之间都有哪些数,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知道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认识钟表,会看整时、半时。

1.区分时针和分针呢?2.整时、半时的时候分针、时针的特点。3.画时针,分针

第二课时:大约几时

认识钟表上表示的“几时刚过”“快几时啦”和“大约是几时”等。

第九单元20以内的加法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使学生掌握10加几,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的计算。

(一)初步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和认数情况。

(二)使学生初步了解分类的含义,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三)对学生进行爱学习、爱学校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难点:学会分类方法。

(一)教具:

三幅教学图及1~10数字卡片。

(二)学具:

1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师谈话

同学们,我们今天开始上数学课。我们在数学课上会学到好多好多知识,比如:认识数字、认识图形、会计算等等。现在请同学们看一幅图。

(二)学习新课

1、初步建立方位概念。

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都有什么?

图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左边是什么?

右边是什么?中间是什么?

数一数:图的上面有几架飞机?下面有几辆汽车?图的左边有几个萝卜?右边有几棵白菜?中间有几只灯笼?

小结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不但能认真看图,还能分清上、下、左、右。今后我们看图、看书、做事都用得上这些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做认识新朋友的游戏:说一说:你座位四周的同学都是谁?(要说清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是谁)

2、学习数数:

出示学校新学年开学图。

师说:这幅图画的是开学了,同学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大家仔细看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数数:

图上有几位老师?几个同学?(一组一组地数)一共有几个人?

图上面有几朵向日葵?几棵树?几只小鸟?(从左往右数)

(2)数周围的实物:

数一数你们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数一数教室里有几盏灯?几扇门?几扇窗户?

数一数自己的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衣服上有几个扣子?

3、学习分类。

(1)看书上图提问:

图上画的是什么?(铅笔和球)

为什么大球小球圈在一起?(大球小球都是球)

师说:大球小球都是球,是同类物品,所以圈在一起。铅笔是写字用的,和球不是同类物品,所以不和球圈在一起。

(2)出示图片:

请你们分一分,哪些是同类物品,学生回答后,教师圈上圈。

(3)学生看书上图:

师问:图上都画了些什么?(书包、小鸡、母鸡、公鸡和气球)

可以把哪些东西圈在一起?(可以把小鸡、母鸡、公鸡圈在一起)为什么?

师说:你们说得对!小鸡、母鸡、公鸡都是鸡,所以把它们圈在一起。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圈一圈。

4、了解学生认数的情况。

(1)看图回答问题:

师问:每个圈里画的是什么?有多少?它旁边的数是几?

(2)指名几名学生分别数出1~10实物的个数。

(3)教师带领学生打乱1~10各数的顺序数数。

(三)巩固反馈

(1)看数摆小棒:

教师出示卡片,学生摆出5根小棒。

教师出示卡片,学生摆出7根小棒。

(2)做拍手游戏:

教师出示卡片,同学们拍手表示。

教师出示卡片,,同学们拍手表示。

(3)做练习一第1题,把同类的圈起来。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数10以内的数。学会了把物品进行分类。这是为我们以后学习数学的一节准备课。(板书课题)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螽铁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单元课时安排:约12课时

例1………………………………3课时左右

例2………………………………4课进左右

例3………………………………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3课进左右

NO:1

教学内容:第10-----12页的内容(十几减9的减法)

A:知识技能性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B:过程性目标

1、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理解数学的价值

2、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3、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小鸟卡片房子卡片题纸一张一支彩笔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前几天,我们刚过完了“正月十五”,小精灵那天也参加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游艺活动,活动中有一些奖品,你们想去看看吗(电脑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观察后指名回答)

点击电脑出现画外音:

泡泡:同学们,在这幅图里,我发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解决吗

那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干什么(电脑出示套圈图)

师:这是什么活动让学生介绍。

泡泡:小明投了14个圈,有9个圈没套中,套中了几个师:泡泡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你们能帮助他解决吗如何列式为什么要用14-9呢14-9怎样算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看哪一个小组的计算方法最多

2、小组交流,探讨算法

指名回答,教师将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说一说这道题。

师:今后在计算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电脑出示泡泡伴有画外音)

泡泡:咦,那边怎么那么热闹,同学样,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电脑出示汽球图)

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

(出现画外音)

(1)泡泡:哦,原来老师正在发奖品,数一数,老师手中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电脑演示分气球的过程)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列式板书:15-9=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并让几个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原来泡泡在猜谜语,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能试着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同桌互相说一说,并列式

(有13条谜语,猜出了9条,还有几条没有猜出或者说:还差几条就猜完了然后指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三、熟练算法,进行应用

1、看图列算式(第12页)

要求:看懂图意,独立列式,指名上台进行订正

2、圈一圈,算一算(第13页)

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圈

四、观察算式,找出特点,发现规律

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2、除了这些,你还能写出十几减9的算式吗谁能给这些算式排排队,让它一个也不少。(指名板演)

3、再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

师:那我们找到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处呢

4、抢答练习

利用找出的规律,同桌进行练习

如:学生A:13-9学生B:4

五、游戏小鸟找房子(第13页的图)

游戏要求:先让学生计算出小鸟身上的算式,然后和房子上的号码一一配对;

游戏形式:小组合作,全班订正;

游戏结果:有一只小鸟没有房子,同学们帮它建造一座。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8-21页信息窗4,第1、2个红点

教材分析:

学生在前面刚刚认识了1-10各数,这部分内容是在数数的基础上学习数的大小比较。教材呈现的是拔河比赛的场面。首先利用两边拔河人数不相等,引导学生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接着利用跑过来的同学加入到比赛中,使两边人数相等,学习两数相等的关系。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比较方法,最终要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1、在拔河的情境中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会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

教学难点:

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学关键:

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圆片、课件、小圆片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玩过拔河比赛吗?谁能说说应该怎样进行这个比赛?那今天组织我们班的同学来进行拔河比赛,分为两组,一组10个人,二组9个人,我们一起去玩吧!(课件出示情境图)

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

[设计意图:由拔河的谈话引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交谈中明确拔河时两边的人数要相等,从而为本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

二、认识大于号、小于号

1、比赛怎么还没开始呢?怎样才能知道哪边人数多,哪边人数少?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思考后交流)

2、汇报展示:谁能说说你的好方法?(老师利用教具与学具组织学生自己来摆一摆,找出比较的方法。并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通过摆一摆的过程让学生们自己找到最好的方法,最后教师给予指导。)

3、由拔河比赛以及上面的展示来引出9比10小,10比9大。在数学上有一对符号可以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出示课件

10比9大可以写成:10〉9,读作:10大于9

9比10小可以写成:9〈10,读作:9小于10

4、接着仔细观察这两个式子,你有什么好办法区分大于号和小于号呢?

(引导学生交流,可以用儿歌如: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可以用手指如:把左手食指和中指撑开,形成一个小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把右手食指和中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号,“大口朝左大于号”,等等。)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注意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围绕同一个问题,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想出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法,树立这种意识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很关键的。同时还注意了引导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给学生思考、探索与表达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再次,记住“>”、“<”对孩子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张开想象的翅膀,用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三、认识等于号

1、现在我们再回到拔河的场地看看,现在可以比赛了吗?为什么?同桌之间讨论,并派代表自愿的将结果进行展示。

2、你能像刚才那样用圆片摆一摆,使别人一眼就看出两边的人数同样多吗?

3、同样多用哪个符号表示呢?你知道吗?

出示课件:10等于10可以写成10=10,读作:10等于10

[设计意图: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所以在认识同样多和“=”的过程中,应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只要是学生能说的让他们自己说,能做的让他们自己做,能教的就让他们自己来当小老师,教自己的小伙伴。]

四、练习与拓展

第一题:比一比:谁更多呢

第二题:比较大小

第三题:练习使用“<”“>”

在比赛现场还有许多啦啦队员,哪边的人数多呢?你能用大于、小于表示吗?试一试!同桌相互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图形的形象记忆,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弹性练习空间,满足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需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通过汇报交流,又给了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使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

五、总结与延伸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师:下课后请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或者回家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谁和谁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几等于几?我们下节课交流,比比看谁找得多!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

【教材简析】

1.贴近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鱼水之亲”。

2.重视动手操作,在主动探究中获取新知识。

【教学目标】

1.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并结合生活经验会看整时。

3.活动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归纳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识钟表

(一)听音乐《在钟表店里》

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好像是敲钟的声音。

生:是寺庙里和尚敲钟的声音。

师:我们听到的是钟表店里的声音,这节课我们就来和钟表兄弟们交朋友。

板书:认识钟表。

[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听一段美妙的音乐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亲切感,在听、猜、议中营造积极、活跃、民主的学习氛围,利于孩子们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看主题图,感受生活中的知识应用

师:听完了音乐,我们去小红家看看。

(课件展示:时针和分针走到7点整,小女孩起床了。)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见小女孩起床了。

生:我发现墙上的钟滴答滴答到7点时,小女孩就起床了。

生:早上7点时,爸爸就催小红起来上学了。

二、认识钟面

(一)看钟面

(以小组形式观察、讨论,每组一个实物闹钟。)

师:刚才小朋友通过看钟,知道小红是7时起床,那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钟表兄弟的脸上到底有些什么呢,请组长拿出闹钟,我们一起来观察钟面。

(二)说钟面

生:我们看到有三根针在工作,我们还知道它们叫时针、分针和秒针。

(请这一组到投影仪下指出三根针)

师:那谁能告诉大家三根针分别是怎样的?

生:短短胖胖的是时针,再长一点的是分针,最长的走得最快的是秒针。

师:哦,今天我们得委屈一下秒针弟弟,我们暂时不去理他,先来和时针和分针交朋友,好吗?

生:我还看到钟面上有12位数字宝宝。

生:老师,我们组发现钟上有一格格的东西。

归纳小结:钟面上有12个数,长长的针叫分针,短短的叫时针。

(课件画面钟的12个数,时针、分针闪动。)

三、认识整时

(一)会看整时

1.教师在钟上拨一个时刻5时。

师:你知道这是几时吗?你是怎么看的?

生:5时,我看到时针在5上嘛。

生:他讲得不好。先要看分针指在12上,然后我发现时针指着5,就说明是5时。

师归纳:很多小朋友都会看,真能干!

当长长的分针指12,时针指5,就是5时。

(教师贴上5时的钟面,板书:5时)

2.巩固:教师拨2时、12时,分别问学生表示几时。

(二)会拨整时

1.师:我们每天在上午10时开始上第三节课,请你在自己的学具钟上拨出10时。

(反馈:投影下展示操作结果。)

师:你是怎么拨的?

生:我先把分针拨到12上,再拨时针指着10。

2.师:请同桌两个小朋友一个拨,另一个说出是几时;也可以一个小朋友说自己喜欢的时刻,让另一个小朋友拨一下。

反馈,抽2对同学展示活动过程。

[基于知识点的浅显,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怎样看、拨整时,由感性到理性,自然流畅,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位地位,而且培养了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会认电子表

1.创设生活情境。

师:今天早上老师要在7∶00上班,到校门口时看了一下手机(课件显示手机“7∶00”闪动),你知道老师有没有迟到?你是怎么想的?

生:没有迟到,刚刚好。

生:没有。手机上说现在就是7时。

师:你是怎么看的?

生:中间两个小圆点,后面有两个0,说明是刚刚好,没有多出来,前面是7,就是7时。

师:你的意思是说小圆点后面两个0,是表示整时,对吗?

生:是的。

师:这位小朋友知道的知识可真多,对的。我们在看手机上这样的时刻时,中间有两个小圆点,如果后面是“00”,那么前面写着几就是几时。

板书:7∶007时

(课件显示电子表11∶001∶00)

师:你知道这表示几时?

2.联系生活。

生:我的电子表上。

生:我爸爸的电脑上也有。

生:我们家的VCD上也有。

生:我发现新的“83路”车上也有这样的钟。

(投影展示一些票据如船票、超市收银单、银行结账单等)

[让数学走近生活实际,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如“老师有没有迟到?”“你还在哪里见过?”促使学生联想,在生活经验中搜集信息,体验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感悟数学的作用,体验数学的乐趣。]

(四)游戏:找朋友

用录音机放音乐:《找朋友》

师:请每一小组内表示同一时刻的小朋友走到一块儿握手。

1.通过复习让同学进一步熟悉10的组成。

2.通过精心设计活动,组织教学,让同学独立与合作相结合,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掌握10的加减法。

3.在活动中培养同学的使命交流意识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6页的内容和“做一做”。

教具、学具准备

图片、红星图、数字卡片、动物头饰、小红花、小红旗等。

复习10的组成

1.拍手背儿歌:“9和1真淘气,7、3、8、2也调皮。吹6(看做口哨),升4(看做红旗),小手小手真伶俐……”

[此处采用儿歌形式进行10的组成的复习,同学喜闻乐见,边背边做动作,他们非常感兴趣,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知识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课堂气氛也很快活跃起来了。]

2.对数组成10。

教师扮作小熊猫:“小朋友,我想和你们做10的组成的游戏。我出1……”生:“我出9”(同时出示9的数字卡片);师生:“1和9组成10”……

[通过“对数”游戏,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全体同学参与到复习过程中来,体现了面向全体,让每个同学都有学习的机会的教育理念。]

7页0的认识,例1例3,8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的:

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索0在直尺上表示起点。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

4、正确书写0。

5、能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教学重难点:

1、0在直尺上表示起点。

2、正确书写0。

一、谈话引入

每当节日的时候,人们总会放飞许多美丽的气球,你们见过吗?(幻灯演示)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防飞前是几个?用数字几表示?放飞后小朋友没有气球了,用用什么表示呢?

这就要用到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的数字0(板书)

二、教学例1

小朋友一个气球也没有了,佣0表示,0表示什么?一个也没有用什么表示?

出示吃鱼图:

(1)这图话的谁?在赶什么?

(2)原来有几条鱼?现在呢?

(4)原来有3条鱼,用几表示?现在一条也没有,用几表示?

三、教学例2

1、出示直尺图

观察:直尺上有什么?0在什么地方?0在直尺上表示什么?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2、小结:直尺上开始这一段叫起点,用0表示,也就在直尺上,0表示起点。

四、教学例3

1、老师示范书写0

2、学生书空

五、课堂活动

1、8页12

2、老师出示放大的方格图、引导学生认识方格,0在这里表示什么?

从左3往右数,你发现了什么?

还可以怎样看?

1、在观察农家小院图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1~5的写法,初步建立数感。

一、给出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同学们知道,一年四季是那几个季节吗?

学生:知道。春夏秋冬。

教师:那现在是哪一个季节啊?

学生:秋天。

教师:对了,现在是秋天,秋风送爽,硕果累累,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我们看看这位老奶奶,家里是不是收获了很多东西啊?

学生:是。

教师:同学们瞧瞧,这幅图里面都有什么东西呀?

学生:南瓜/花朵/老奶奶

二、进入新课

教师:有多少个南瓜呀?

学生:5个。

教师:有多少朵花?

学生:3朵/4朵。

教师:这样一会儿3一会儿5又一会儿4的,老师听着觉得很乱。我们应该按顺序来,老师教大家,我们可以从小到大数。最小的数量是多少啊?

学生:1。

教师:图中有什么数量是1的呢?

学生:一个老奶奶/一只小狗/一串玉米。

教师:对啦!老奶奶、小狗和玉米的数量都是1,可以用数1表示。那我们数量1的东西数完了,接下来应数数量几的呢?

学生:2。

教师:那就请同学们数出图中可以用数2表示的东西。

学生:2只鸭子/2个筐/2个盘子。

教师:很对。它们的数量都是2,可以用数2表示。2数完了应该数几呢?

学生:3。

教师:那就请同学们数出图里面可以用数3表示的东西。

学生:3只小鸟/3盆花/3只蝴蝶。

教师:很棒,它们都是数量为3的东西,可以用数3表示,3数好了接下来应该怎么数?

学生:数4。

教师:请同学们数数,图中有什么可以用数4表示的呢?

学生:4只小鸡/4朵向日葵。

教师:很对,小鸡和向日葵的数量都是4,可以用数4表示。接下来我们应该数?

1、亲历整理知识的过程,感受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别

2、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创新精神

3、让同学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一、基本练习

1、口算卡片出示

10-34+410-62+55+3

10-58-77-49-09-8

6-69-28-24+63+6

9-02+39-50+74+2

二、整理知识

1、前面俺们学习了哪些计算题?

分组看书整理后汇报

2、观察

A出示10以内加法题

这是俺们学过的10以内加法题,它们按一定的规律排成这个样子,你能看看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吗?

B练习,师任点几题让生回答

C照刚才的观察方法再观察减法表

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同座互相点一题考问对方

3、除了加减法式题,俺们还学了图画式应用题

师出示P79熊猫图和书包图。

你能说出图意吗?大括号里表示什么意思?

1、看图写出两个加法和减法

2、图画式应用题

3、填括号

4、口算计时完成

5、连续加2

3连续加3:3、3、3、

1连续加2:1、1、1、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进一步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1、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探索百数图中的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

幻灯机、幻灯片、数字卡片。

一、复习:

1、指名回答:说出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相同的两位数。

说出十位是5的数。

开火车答:说出27后面的5个数。

说出各位是0的数。

2、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指名回答:

16〇198〇1815〇15

11〇1210〇209〇6

二、新授:

1、出示幻灯片,学生观察母鸡下蛋图,比较左右两边图有什么不同。可以怎样比较呢?

(1)根据鸡蛋图来比,只看最后一行,左边有3个,右边有1个,所以28大于26。

(2)根据数的顺序比,28在26的后面,所以28大于26。

(3)根据数的组成比,28由2个十和8个一组成,26由2个十和6个一组成,所以28大于26。

2、用计数器比较数的大小:

39和45比较,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比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比较小,指名回答,说说小组讨论结果。

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教师板书:十位不同看十位,十位数字大的数就大;十位相同看个位,个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同理,所以用同样的方法,或用老师归纳出来的方法学习比较图。

3、教师可多写几个数,让学生直接比较(不用计数器)。

4、教师写出三个数让学生比较大小:可先找出和最小的数,再决定中间数。

THE END
1.2024年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pdf2024年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pdf,2024年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12 总计 个单元,分别为: 1.第一单元 《数一数》 2.第二单元 《比一比》 3.第三单元 《分一分》 4.第四单元 《认位置》 5.第五单元 《认数 (一)》 6.第六单元 《认识物体》 7.第七单元 《分https://m.book118.com/html/2024/1016/5023211134011333.shtm
2.资讯2024年秋广东省小学数学教材分析活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落实《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等文件精神,引领我省小学数学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改进教学,全面推进我省小学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于8月29日—30日开展了小学数学教材分析活动,包括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上册和北https://m.163.com/news/article/JC046R7O0516A1SJ.html
3.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通用18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比较100以内数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懂得在遇到问题时学会分析、判断的能够,感受到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能够自主探究比较100以内数大小的方法。http://www.jiaoyubaba.com/shuxue/83353.html
4.新教材新解读新起点——西南大学出版社成功举办四川省2024年“一年级上册”内容编写的思考及教学建议》;西南大学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主编、甘肃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炳意,主讲了《基于课程理解的小学数学教材编修与教学实施——西南大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西南大学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编委、重庆市江津区教师发展中心重庆市名师张健,主讲了《2024版西大教材一年级https://www.sinobook.com.cn/press/newsdetail.cfm?iCntno=38742
5.2024年徐州市小学数学一年级新教材使用调研培训(云龙分会场)活动为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新教材,切实提高云龙区小学数学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9月12日下午,2024年徐州市小学数学一年级新教材培训活动(云龙分会场)在徐州市汉源小学举行。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苏教版小学数学分册主编郭庆松老师、徐州市教育科学研http://www.pcscedu.com/news/newsinfo309687.html
6.小学2023小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研究课、教材分析公示名单 小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研究课、教材分析公示名单http://jiaoyan.bjchyedu.cn/zwgk/jwtz/202309/t20230912_87484.html
7.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024年最新版)数学电子课本电子课本网提供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024年最新版)数学电子课本导航,义务教育教科书,目录:数学游戏 一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1.1~5的认http://www.dzkbw.com/books/rjb/shuxue/xs1s_2024/
8.2024年新版教材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简介:2024年新版教材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上册数学 教学课件, 欢迎下载! 催更 已选27份,共230.17MB; 下载扣费400学币 免费下载(校网通专属)立即下载 我的幼儿园 0.1 画幼儿园课件(共16张PPT)2024-2025学年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上册 2024-09-1810 学币详情下载 https://book.21cnjy.com/store/277637.shtml
9.一年级上册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年秋季新版教材同步基础当当网关于实验班提优训练 一年级上册 小学数学 北师大版 2024年秋季新版教材同步基础巩固思维拓展专题提优中考提分辅导练习册短评+宝贝收到,物流很快,描述相符,比较满意,好评,推荐http://comment.dangdang.com/comment/detail/0/29721869/378323176
10.小学数学教学网电子教材 教材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视频 课件共享 评价样例 微课展示 第94页 第93页 第92页 第91页 第90页 第89页 第88页 第87页 第86页 第85页 第84页 第83页 名师空间 顾娟 王文英 刘玮 魏光明 张齐华 张冬梅 贲友林 李其进 张辉 李新 聂艳军 《小学数学教育》下半月刊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http://www.xxsx.cn/
11.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正版]2024新版试卷小学一二三四五六年级¥57.00 【7-9年级】几何模型 初中通用 【正版】初中计算题专项训练七八九年级中考数学计算题满分训练上下册人教北师大版初教学北 查看商品参数 图书 建筑 建筑 建筑教材/教辅 江西人民出版社 数学[苏教版] 一年级上 [正版]2024新版试卷小学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考试重点梳理时习卷小学生人教版语文数学英语苏 https://m.suning.com/itemcanshu/0071512627/12428758975.html
12.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新旧教材的对比(二十):10的认识数学梦想园 2024年08月03日 18:22湖南上一篇内容,我们说了第52页练一练的内容,这一篇我们对比《10的认识》,这在新版中属于第2单元第3节《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一小节的内容。它在新旧版的编排如下: 左边新版,右边旧版 左边新版,右边旧版 新旧版都编写了两个版面的内容,在编写的思路上差别不大。新旧版https://www.wuhaneduyun.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id=1617354941
13.《2024新版同步解析与测评数学一年级下册人教版重庆专版1年级下册数学> 2024新版同步解析与测评数学一年级下册人教版重庆专版1年级下册数学同步解析版小学数学同步练习册同步解析与测评人民教育出版社 驻足图书专营店 2024新版同步解析与测评数学一年级下册人教版重庆专版1年级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请选择-- https://item.jd.com/10068579122568.html
14.问答:2024新版首单+签到!年级任选!2024新小学课堂笔记值不值得买[最佳答案]:2024新版课堂笔记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人教版小学随堂课本同步讲解教材全解读书贴状元大七彩黄冈学霸辅导资料预习是来自浙江 湖州的【儒言图书旗舰店】在售书籍/杂志/报纸:小学教辅,可领13元优惠券后6.8元,首单+签到!年级任选!2024新小学课堂笔记,2024新版!年级科目任选!内容贴合教材,题型丰富https://www.dzlo.com/ask/1ad4nh.html
15.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新教材的变化与调整从今年秋季开始,人教版一年级小学数学将推行新教材。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从结构和内容上做了不少的调整,对许多知识点进行了微调、增添与删减处理,使之更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识特点。这些调整和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结构上的调整 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内容与要求的变化和实验教材实施的情况http://epaper.sxjybk.com/jsb/20240804/html/content_20240804001003.htm
16.2024年教材课本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注:目前有些书本章节名称可能整理的还不是很完善,但都是按照顺序排列的,请同学们按照顺序仔细查找。练习册2024年教材课本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答案主要是用来给同学们做完题方便对答案用的,请勿直接抄袭。 2024年上册 2023年上册 2022年上册 2021年上册 http://www.1010jiajiao.com/daan/bookid_591799.html
17.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4年秋新版教材)内容提示: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 (配 2024 年秋新版教材) 第第 1 1 课时 在校园里找一找 —— 发现数学 教学目标 1. 在校园环境中识别和使用基本数学概念,如数字、形状、大小等,并理解这些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观察力、记忆力、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https://www.doc88.com/p-60359627251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