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内涵在中学教资科目一考试中常以例子型单选、材料分析进行考查,同学们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所以,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地位:根本宗旨
做题关键:百年大计,教育先行,科教兴国
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我们强调的是“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因此,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反面表现: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优生与差生;男女有别;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生产需要全面发展的新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反面表现:唯分数论;主科与副科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人与人之间在基本素质大体相同的基础上,每个人由于先天禀赋、环境影响、接受教育的内化过程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存在多样的个性,我们把人的个性看作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反映,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
正面表现:发展学生特长;突出学生优势领域;因材施教;
反面表现:忽视差异性;扼杀独特性;用统一标准衡量所有人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正面表现: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
反面表现:扼杀学生独特性
总:
xx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体现/违背了素质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反思:
分:
理论+理论解释。材料中,……(主体+主体行为+效果/影响)
【小试牛刀】
A.马老师的说法合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B.刘老师的做法得当,有利于培训学生创新意识
C.马老师的说法欠妥,不利于维持课堂教学秩序
D.刘老师的做法欠妥,不利于保证正常教学进度
1.【答案】B。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
2.【参考答案】
李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符合素质教育的内涵,值得肯定。
首先,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育应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材料中,李老师在教授学生美术知识的同时,还积极组织活动,拓展了学生视野和其他领域的知识,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材料中,李老师让学生自己改造旧衣物,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创新想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最后,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人和人之间有差异性,有自身的独特性。材料中,李老师开展“变旧为新”等个性化教学活动,有利于展示个性,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