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互联网+”飞入寻常百姓家,互联网技术正在让信息变得更加透明。在科技创新路上,技术迭代以及与各行各业加速融合,带动了创新应用百花齐放,众多新型服务直击行业痛点。如果把驾培行业看做是一片蓝海的话,驾考宝典等诸多互联网驾培服务平台正在乘风而起,从当初的“题库软件”发展衍生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业务,与驾校教学培训形成优势互补。
“随着信息化体系日益完善,互联网驾培服务平台必将有效推动机动车教学培训发展,为全社会交通安全保驾护航。比如,平台网络课程教学完善、习题丰富等,可以帮助学员快速完成理论学习,充分掌握各种交通安全法规。”公安部特聘交通安全宣传专家、国内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和交通安全资深专家范立说。
从痛点出发,把“不透明”做到“透明”
从近年来的趋势看,机动车数量变化与驾驶人增长互为促进。《中国驾培行业发展报告(2021)》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81亿辆;全国有70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截止2021年6月,2021年上半年全国新领证驾驶人数量为1390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62万人,增长90.93%;与2019年上半年新领证驾驶人数量基本持平。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总数达到4.69亿人。以“七普”总人口数测算,当前国内驾驶员渗透率约为33.2%,与美国、日本等约70%的驾驶人口相比,还有超过一倍的增长空间。
此外,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许多驾校面临着资金和管理上的双重压力。对驾培机构而言,探索精细化、信息化的管理方法,以代替原有的粗放管理模式迫在眉睫。
而随着Z世代消费力的增强,原有诸多垂类市场格局逐渐被打乱。这些“互联网原住民”从生活到学习以及日常工作,已经从“触网”向网络生存转变“95后”“00后”年轻学员逐渐成为学车主力军,他们更习惯使用互联网客户端学习。
因此,用户习惯也倒逼驾校转型升级,驾校需要借助智能化、数字化、共享化的学习平台,满足公众在新消费习惯下的学车需求。因为互联网化的驾培服务平台,不仅提供视频讲解、直播课、3D模拟练车等形式丰富、模拟现实等培训服务,改变以往“刷题”式的应试学习方式,还能公开、公正、透明的展示驾校的真实信息,帮助学员合理甄选最适合自己的驾校;对驾校而言,通过引入信息化平台,通过数据化高效管理,即实现了降本增效目的,还提高了服务质量。
新技术赋能驾培行业智能化转型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AI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加持下,“互联网+驾培”业务模式逐渐跨越了以驾培类App诞生为代表的初始时代,进入到以智能硬件辅助教学为代表的智慧驾培时代。
以今年7月份驾考宝典重磅发布的智慧驾校解决方案为例。方案从智能应用、智能平台、智能硬件方向,阐述了驾校如何打造三“智”一体运营体系,并推出机器人教练、智能模拟器、路考仪、驾校智慧管理PaaS平台等智能新品。
其中,智能模拟器采用仿真车座舱,通过VR、三屏等各种形式,进行各种复杂路况包括天气等场景的模拟和渲染,让学员在学车阶段就能体会到各种情景下的驾驶感受和处理经验,有些是驾校无法提供的实际特殊场景的操作技能,还能根据学员水平进行教学调整,准确掌握学员弱点做到个性化施教,助力驾校走向AI化、智能化。
此外,驾考宝典产品VIP也包含精品课程、知识点详解、预测通过率等权益,这些服务体验也备受用户认可,体现了打造更安全、更智慧、更有温度的产品主旨,以及互联网平台技术向善、技术惠民的核心价值。
“就行业而言,并存的多家创业平台以及与各个合作的驾校之间,基本是‘分蛋糕’的关系,但我们各自的切入点不一样。我们的用户有三类:驾考学员、驾校、教练,它们都是我们的用户。”王坤说。
可以预见,未来驾校一定会朝着智能化发展,这对于智慧驾培平台来说,无疑是莫大机遇。与此同时,自动驾驶等应用也在不断发展。因此,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如果大家在近5年甚至10年内有驾驶需求,那么现在还需要考驾照吗?自动驾驶是不是利空驾校?
事实上,自动驾驶划分为6个等级,也就是从L0到L5。当前车厂正处于超过L2阶段,且集中突破L3的阶段,不过即便到了L4阶段,仍然需要人类驾驶员。也就是说,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没有想象中地那么快。
“驾培行业仍属于传统行业,毕竟有交通就有车辆,很多人还会觉得学习驾驶技能有价值,并且会把它当做一种乐趣。”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确实可以看做是对“智慧驾培”的挑战,但至少10年内这个挑战将不会明显成为驾培行业发展的瓶颈。尤其从近年来因自动驾驶、辅助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看,要想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相对直接有效的办法依旧是不断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文/光明网记者李政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