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驾照先“站口子”,假志愿催生新问题
考驾照前先做交通文明劝导志愿者,是我国各地交通运输部门的一项创新型举措。然而在一些地方,这项举措在“落地”时却变了味。
“真没想到,交了学费后,教练又跟我收了3次费。”假期回老家桐乡市学车的大学生燕青(化名)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吐槽”,自己要考驾照,培训时被驾校收取了油费、空调费、模拟费等一系列费用。其中,最令人不解的是一笔100元、用来抵扣“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的费用。
根据浙江省桐乡市公安局交警大队2012年出台的“文明交通进驾校”活动的要求,驾校学员在常规科目学习、考试之外,还要额外增加2个小时的文明劝导活动。这两个小时,“未来驾驶员”要头戴小红帽、身穿反光背心站在路口进行文明劝导。当时《嘉兴日报》报道称,凡是在该市报考驾照者,在科目二考试前必须要上路参加一次两小时的文明劝导活动。
但这一原本旨在提高驾校学员交通文明意识的“新政”,如今却催生了一门新的“营生”。
100元“免站口子”
“所有人在科目四考试之前,必须要完成。”桐乡一家驾校的教练老罗(化名)说,桐乡各驾校将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列入教学计划,采取“包干到岗”的形式,挂钩市区主要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
记者同时联系采访了桐乡3所不同品牌驾校的学员,他们均表示交过100元费用后,即免去了“站口子”的麻烦。
据了解,完成交通劝导志愿服务后学员能拿到的两张纸质证明——“学驾人员‘文明交通劝导’联系单”和“学驾人员‘文明交通劝导’回执单”。联系单由学员完成志愿活动后带到交警大队,而回执单则是在执勤民警或运管所驾培科人员签名、盖章确认后由学员带回驾校。
一些教练向学员收取空调费、油费等
记者注意到,除了抵扣交通劝导志愿服务的费用,空调费、油费、吃饭钱、香烟钱……这些被冠以各种名头的收费对桐乡市的驾校学员来说已是司空见惯之事。
根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第五十六条,“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存在索取、收受学员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等不良行为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整改不合格的,予以通报。”
但近年公开被处理的驾校教练却极少见,也很少有学员敢于举报教练。“怕举报不成,教练给我穿小鞋。”燕青的顾虑,也是很多驾校学员的担心。
规范收费,一定程度上断了驾校的财路。据老罗介绍,一些在驾校任职的教练没有基础工资,只有驾校按上个月所带学员科目三的通过率或拿到驾照的学员数给教练相应的提成。而学员平时学习所开的教练车需要教练自己购买,油费也由教练个人承担。
“这些费用七七八八算起来,教练工资太低。所以会有一些教练向学员要一些油费、空调费……”老罗说。
有意义的“新政”如何避免“被志愿、假志愿”
此前,浙江省绍兴市交警支队就有内部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除了一部分志愿者“站口子”态度不认真、不负责外,还有一部分志愿者请他人代做志愿者,“还伪造身份证,曾被我们查处过。”
针对这一事件,记者致电嘉兴市12345市长热线,对方表示这是“驾校教练违规操作”造成的问题,“交警大队内部如果有人与驾校合伙,收取教练的费用,我们会进行查处。”
“这些路径肯定不是一方可为,需要社会协商和公众参与,这样才能杜绝被志愿、假志愿的现象。”闫加伟说。(记者王烨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