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06亿辆,其中汽车3.10亿辆,新能源汽车1001万辆;机动车驾驶人4.92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4.54亿人。2022年上半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1657万辆,新领证驾驶人1103万人。
襄阳市车管所为了应对暑假的,推出了工作日延时服务、周末加班等措施,同时最大限度增加考试名额,比如科目一的考试名额由原来的300个增加至500个,考生考到几点驾校就几点下班。
根据不完全统计,自高考结束以来,该地区车管所共增加驾考56个场次,共计16000人次参加考试,14000人左右通过考试。
近年来互联网学车的进入也并未让驾照报名价格的上涨势头有所缓解,交通运输部曾发布了《机动车驾驶培训先学后付、计时收费模式服务合同》,不仅标志着计时收费模式的开启,更让各大驾校迎来改革前奏,驾考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
根据数据统计,广州、深圳、上海的驾考报名费在6000-7000元左右,福州、厦门、昆明在5500-6500元左右,北京4500-5500元左右,苏州、无锡、镇江的报名费用在4000-5500元左右。
昂贵的报名费确实让人望而却步,因此不少大城市的人选择下沉三四线城市去考驾照,节省自己成本的同时还能旅游,他们将此称为“旅游考驾照”,说白了成本并没有减少,但心态会好不少。
比如重庆的驾照价格在3000元左右,河南、桂林2000元,别看报名费考试费交的多,驾校教练的工资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
公教和私教的工资构成不同,以重庆地区为例,公教的工资由驾校发放,教练只负责带学员,工资固定在4000元+学员通过率奖金,一个月的收入在6000元左右。
私教则是租用驾校的场地,自己招学员,招的学生越多,学生学的越快,私教赚的钱就越多,以一个学员的学费4000元为例,一个月招到5个就有20000元的收入,尤其是每年的寒暑假,和学生打好关系的私教收入高到我们想不到。
公教与私教除了工资的区别还有对待学员态度的差别,所谓的“驾校江湖说”也并非空穴来风,低价噱头、隐形消费陷阱的报道层出不穷,避坑指南帖漫天飞,驾校与考场穿一条裤子的舆论导向严重,驾校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潜规则?
02.乱象丛生的驾校江湖
“不给好处,就不给我排表练车!”30岁的宝妈焦焦哭诉到,在她报名的这所县城驾校中,送礼是不成文的规定,但焦焦认为自己交了报名费,就应该理所当然的享受驾校的服务,而不是这些虚假的“礼尚往来”。
送礼情况出现在小驾校的情况多一些,而小驾校通常由于收费低导致管理不够规范,新联场地较为破旧,教学质量差,设施不齐全,影响学生考试的通过率。
因此选择一个正规的好驾校是学车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环,无资质的黑驾校和互联网招生平台最为高发,广州日报曾报道过这类驾校并未取得交通运输部门和颁发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资质,而是“招生中介”,通过与消费者签订协议送去其他驾校培训赚取“中介费”。
以下是官方部门整理出的部分“非法驾校”名单:
其次不少驾校会打着低价噱头抢夺生源,以缴费时不签订培训合同或合同内容含隐形条款,在过程中巧立名目收取各种费用;此外用“包过”、“45天快速拿证”的噱头迷惑消费者心智,最后却根本无法兑现承诺......套路满满。
不久前,林志颖代言的YY学车暴了雷,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的总部已经人去楼空,不同于传统的互联网驾校本前途明朗,怎会落得如此田地?
早在2015年互联网驾校呈现井喷状态,除了YY学车,还有猪兼强、凸凸学车、OK学车,但现如今这些驾校早已没了风声,一家接着一家跑路,原因却出奇的一致: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
但实际上,他们只是给驾校做了个互联网包装,将招生环节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以超乎同行的低价报名费扩大知名度,这本就让公司周转困难,教练、工作人员的未来增益又该如何实现呢?
最终,互联网驾校还是沦为时代的泡沫,再也没了声音。这告诉我们传统驾校被人诟病的同时,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产业链和行业壁垒,从报名到约考到拿证,就算再不人性化,体系再不健全,也抵挡不住全国近4亿人对驾考的决心。
根据《中国道路运输发展报告(2020)》数据,2020年我国完成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人次达2,452.8万,其中培训合格人次达1,971.0万,合格率为80.4%。在未来几年,我国每年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人数都将持续走高,驾考培训的需求将不断扩大。
乱象丛生的驾考培训,每一步都举步难艰,第三方监管的同时急需大力打压黑心驾校的存在,保证每位驾考人士的财产、人身安全,保证每位人士的驾驶证都得的安心、顺心。
参考:
2022年中国驾驶培训服务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分析——中商情报网
“科一还没过驾校就爆雷了”,互联网+学车到底行不行得通?——新周刊
为什么驾考总是预约不上?你想了解的规则和疑问都在这里——驾驶员考试
学车“避坑”看清这些套路警惕驾校低价噱头和隐形收费——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