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驾照需求愈加旺盛。据公安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最新数据,全国机动车驾驶人达5.32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4.96亿人。同时,东莞市机动车保有量也在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7月,机动车保有量突破412.48万辆,日均新增机动车数量为371辆,同比往年增加了约四成。
如此庞大的汽车保有量及机动车需求,也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近年来东莞市各大驾校培训市场愈发火爆。然而,一些驾校利用消费者迫切拿证的心理,打着低价报名、快速拿证、“包过”、“绿通”等服务噱头,让众多消费者不慎落入了消费陷阱,成为其利益背后的买单者。
【问题】报名前低价承诺,报名后续费用不断
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多数一线和新一线城市C1驾照报名费用普遍增长到5000元到8000元左右,往年东莞地区多家驾校C1驾照收费价格也在5000-6000元。然而东莞不少驾校一反常态,打出了低于4000元报名费标准,并承诺免除考试费、通勤费等优惠条件,招揽了大批消费者。
低价报名网络图片及宣传单页
市民李先生报名东莞洋江驾校时,客服承诺免费接送、快速拿证,甚至提供“绿色通道”。然而,报名后,李先生发现这些承诺只停留在口头上,实际操作却大打折扣。报名后的两个多月里,李先生连科目一考试都未能顺利安排,所谓的“快速拿证”变成了漫长的等待。“报名的时候说45天内拿证,但从报名到科目一就用了近一个半月,而且后来发现还要自己支付食宿、交通等费用,这些在报名时根本没有提到。”李先生对此非常的气愤。
低价报名合同
“报名之后,到河源考试需要缴纳车费500元,住宿费每人140元一天,餐食费45元一餐,考场模拟费1900元。这些都是自行承担的,并且报名前是没有告知的。消费时还要进行登记。”
业内知情人向凤凰网广东东莞表示,东莞存在隐形消费的驾校不在少数,之所以诱导学员去外地驾校考试,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与利益挂钩,学员的食宿、车费、场地模拟费都是可以进行利润分成。凤凰网广东东莞在河源连平考点的门卫处,发现了诸多驾校的专属箱子。
河源连平驾校门卫
资深律师表示,隐形消费往往涉及欺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调查】考试过程一波三折,暗箱操作频繁
阳光问政网站截图
东莞目前驾校报考的现状受到市场供需失衡、驾校内部管理问题以及自主约考制度实施中的协调问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报考约考难的现象。
针对东莞驾校的现状,众多驾校就极力推荐广大学员到江门、韶关、肇庆、清远、河源等外地进行驾考,当学员进行后续考试流程时,再不断增加考试收费项目,不仅考前的承诺化为了泡影,更为后续的分润埋下了伏笔。
在调查中得知,为了顺利拿到驾照,学员还被迫缴纳“保过费”、“模拟费”等类似的费用,已成为了行业的普遍现象。例如,广州“猪兼强”驾校破产,暴露了驾考培训行业收费标准不透明。
“我第一次考试没有过。就是因为没有缴纳教练口中的模拟费。在考试的时候,考场的要求和练车时教练的要求根本不一致。科二考试的顺序也不同,科三路线图的标记也不同,想要通过考试太难了。”很多洋江驾校学员都遇到了这样的窘境。
【焦点】“包过”“绿通”等特别服务,实际可行吗?
在调查中发现,东莞地区很多驾校都向学员提供“包过”、“绿通”等服务,但需要缴纳3000—5000元不等的费用,这样在考试中会得到特别的关照。表面上看,是学员为了顺利拿到驾照才交“保过费”。但是,很多情况下,这并不是学员的主动选择,而是某些驾校与考场安全员等互相勾结,变相逼着学员不得不交“保过费”。有学员透露,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交“包过费”,考科目三时,旁边的安全员“使坏”,第一遍、第二遍考试没合格,最后无奈缴纳了“保过费”才顺利通过。有驾考中心教练也指出,考场安全员会在摄像头看不见的地方打手势指导考生行车。
在其他地区,还会额外收取诸如“练圈费”等。同样额外费用往往没有统一标准,且不透明,导致学员在学车过程中承担了额外的经济负担。例如,在西安,有驾校收取高额的“练圈费”,声称只要交钱就能通过考试,这种现象在驾考行业中并不少见。
驾校“包过”“绿色通道”行为真的合情合理吗?
资深律师明确表示,驾驶证包过属于违法行为。首先,包过行为破坏了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损害了其他考生的利益;其次,即使通过包过手段获得了驾驶证,由于未经过正规培训和考核,驾驶者的驾驶能力和安全意识可能存在严重不足,极大增加了道路交通的安全隐患。第三,一旦包过行为被查实,不仅驾驶证将被吊销,还可能面临法律制裁,严重影响个人前途和信用记录。
【出路】驾校谨慎选择,维权不易
据媒体报道,东莞不少驾校有“培训一学时可转学外地”的业务,甚至有驾校声称“我们和外地车管所有合作,对学时采取宽松审核”,以此来招揽学员。这种行为存在“学时漏洞”,无需按广东省统一规定培训足额学时,就可以转学约考。部分学员通过此种方式已取得驾照。
业内人士坦言,没有培训足额学时,学员即便取得驾照,对驾驶技能的掌握也大打折扣,变相培训一批“马路杀手”。
众多消费者报考的洋江驾校成为了投诉的焦点,东莞市交通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24年7-10月的驾校投诉率排行榜上,该校投诉率节节攀升,每月都在投诉率排行榜首位,在10月投诉率甚至高达264.86%。
由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的2024年7-10月驾校投诉率榜单
近年来,为了规范驾校的培训和收费行为,国务院部门文件《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驾校必须具备相应的教练员、教学车辆、教学设施等条件,并且必须在经营场所公示收费项目和标准。此外,还规定了驾校不得采取异地培训、恶意压价、欺骗学员等不正当手段开展经营活动。
例如,吉林通过公开通告驾驶培训机构的考试合格率、三年内驾龄驾驶人交通违法率和交通肇事率等信息,间接影响学员对驾校的选择和驾校的收费标准。
2022年3月,四川省公布了驾校培训质量排名,其中包括3年内驾龄交通违法率、科目一考试合格率和科目二考试合格率等数据,为学员选择驾培服务提供数据参考。
杭州通过“淘宝式”点评方式,让学员对每次培训课后的教练进行评价,以此提高驾培机构和教练员的服务质量。
资深律师表示,对于已经遭遇驾校乱象的学员,应保留合同、付款凭证、聊天记录等证据,并及时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或交通运输部门投诉。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消费者还可以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在涉及众多消费者权益的情况下,可以由省、市消费者协会提起民事公益诉讼,集中处理多个消费者的投诉,节省资源并提高效率。
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驾校作为提供驾驶培训服务的机构,其主要受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监管,但如果是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如驾校存在欺诈行为、乱收费、服务质量差等,消费者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投诉。
凤凰网广东发自东莞
撰文:张严
编辑:袁方其
应广大读者的要求,为了给一直喜欢我们、支持凤凰网广东的小伙伴们提供一个及时交流的场地,实时回应读者关切,凤凰读者群成立啦!
【独家资源】共享独家、重磅、优质的资源;
【优质社群】与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工作者谈笑风生,理性讨论、碰撞思维;
【新闻爆料】回应社会关切,欢迎大家把你身边发生的社会热点或突发事件等通过文字、照片或视频的方式发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