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广西公务员考试已经吹响备考的号角,根据其他省份公告,预计在3月下旬考试,所以备考周期已经比较紧张,各位考生应紧锣密鼓的着手备考,方能在广西公务员考试中有收获,中公教育将针对备考科目中的申论学科进行一一指导,希望能给考生提供备考的思路。
一、申论考试分类分卷进一步拓展,精准把握更有针对性。
2020年广西申论科目采取分级考试,自治区级的职位(以下简称“A类职位”)使用A卷;市级、县级的职位(以下简称“B类职位”)使用B卷;乡镇级的职位(以下简称“C类职位”)使用C卷。所以考生需要精准掌握分级试卷的特点,精准备考才能够有掌握考试规律,提高备考的效率。
二、A、B、C分级分类考试分别对应的考试能力。
目前广西申论的A卷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B卷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C卷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应用写作能力等。每一张试卷的备考重点都不一样,需要做好了解每一类的重点备考题型和难点。
(一)自治区级(A卷)重难点在于申论的写作能力。
《申论》A卷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二)市级、县级(B卷)重难点在于提出对策和写作能力。
《申论》B卷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对给定资料中所涉及的理论、政策、观点及事实本质等有明确的认识,并进行准确分析和解读。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三)乡镇级(C卷)重难点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公文写作能力。
《申论》C卷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应用写作能力等。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站稳政治立场,准确理解上级要求和工作目标,依据法律、法规、政策等,结合基层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落实措施,有效完成任务。
群众工作能力——要求能够站在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善于了解群众真实诉求,以有效手段组织动员群众,灵活运用各种措施和办法化解复杂矛盾,解决实际问题。
应用写作能力——要求能够结合给定资料,根据工作任务,恰当组织语言,准确、得体、有条理地进行书面表达。
三、各大题型重点备考才有方向。
(一)申论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是一种应对申论考试最基础的能力,需要考生读懂读透每一则材料的内容、段落逻辑,而这恰好是最容易被考生忽视的能力。
当前申论材料的命题趋势,多以时政热点为材料趋势,小微化、具体化、精细化。综合概括:材料以案例为主,需要对案例进行整体把握。过去:70%以上的要点是通过抄关键词基本可以搞定;现在:50%-70%都需要综合概括。归纳概括材料表述要点多且杂乱,不再是仅仅打点,更加展现“综合概括”特色。
所以需要考生能够对申论的材料秉持句句阅读的原则细找要点,此外要学会通过掌握段与段之间的逻辑结构整合材料的内在逻辑,最后有些要点难以通过卷面找到关键词,需要考生掌握当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主要内容,这样对于材料内容的概括才更有思路。
(二)归纳概括题是基础题型,要点尽量齐全。
【特点】
1、试题考察重点与岗位要求贴得更紧了,“岗位职责干什么,命题就考什么”
2、提问变化多,不再局限传统的概括问题、原因、影响等,会出现概括特点、优势、变化。
3、材料内容更加接地气,以案例型材料为主,要求考生透过案例概括事件本质。“打点”得分有限,更加趋向于综合概括。案例多为平实口头语,所以考生要有综合概括出书面化的要点,这非常考查考生政治术语的储备量。
(三)提出对策题是重点题型,对策尽量结合实际。
1、材料中基本不给解决问题的措施,需要考生先概括材料中的问题,依靠自身的储备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2、对策的表达尽量能够从政府处理日常事务、突发事件中储备,避免天马行空的乱想,多看政府日常的工作方式、方法进行储备常用的对策是备考的重点。
(四)综合分析题要点多,掌握逻辑是关键。
1、区考趋势越来越重视考察考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该题型难度较大。
2、书写字数少,材料要点多与杂,分值重,精准提炼难度提升,学生丢分多。
3、考生需要多练习概括材料所有要点的能力,把给定资料的逻辑按照段落逻辑整合书写。
(五)贯彻执行题文种类型多样,找到内在规律是难点。
2、本质依旧是归纳概括题,所以需要考生归纳材料的所有要点,并且能够掌握材料内容逻辑,按照开头、主体、结尾的形式整理出要点,考察的本质依旧是概括能力。
四、备考列表总结:
1.欣赏50篇议论范文;
3.要强化训练,归纳概括题,提高综合概括能力;
4.要学习作答核心方法,并要灵活运用;
5.熟悉综合分析题常见考察类型;
7.背诵5篇高频范文
8.积累30个论证小案例
(一)真题练习:近5年的真题做一遍,然后对真题答案和自己的答案进行分析,总结规律。大约7-10天,作文建议也写。
(二)基础理论学习:每个模块大约学习3到5天,阅读、归纳、对策、公文、作文;一共20到30天完成
(三)模拟练习:半个月,大约做6-8套卷子,建议写作文。
(四)考前半个月,做理论的学习,可以涉猎一些国家的基础政策理论,例如:两会热点话题,我国近几年的主要任务与规划。用于提高申论作文的深度。
(五)日常热点积累:每周看3到5个热点新闻,主要为社会民生和文化、社会管理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