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不是教育专家,我写的是我们自己的育儿之路,它只是对我儿子有帮助,所以我很开心地告诉我麻麻了。如果你觉得对你孩子不好,那么请你回家告诉你麻麻,不要来跟我较劲。
2.不推荐任何机构,不推荐任何卖家!(给我买橙汁喝也不推荐,我是有节操的百达仁诺娃哈哈哈)!
此外要感谢昨天所有给赖子小姐打赏的壕姨们,以及开放打赏以来,所有打赏的壕们,托大家的福,我用现有的打赏钱买橙汁,每天打着滚喝也得狠狠喝上很久很久,只是韩线绳表示很失落哈哈哈~再次感谢!开工干活。
1题海战术,只刷题不思考?
这是我们学公文以来,我思考最多的问题,也是我数次想终止的主要原因。
就此我跟公文中心的老师沟通过好几次,老师很耐心地跟我讲,公文是让孩子理解数序关系,让孩子打下扎实的运算基础,并且主要培养孩子遇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这些都需要通过长期坚持来看效果。现阶段并不需要孩子去理解为什么,只要根据运算法则知道如何做就可以,在学校随着年级的增高以及内容的具体运用,就会慢慢理清了。而到那时,不但原理明白了,运算能力已经很强了,孩子会很游刃,而且对数学的兴趣也会很强。
我问公文老师说:是不是说,公文的意思就是,通过做题来掌握方法,但其中的原理和数字关系主要还是要靠平日上学时候的老师来讲解?然后孩子慢慢寻找两方面的对应关系?公文老师没有正面回答我,只是又详细解释了下上面我提到的自学原理。
是以我揣测基本就是我说的意思。哈哈~~
我权衡了一下,发现孩子确实运算能力越来越强,这是不争的事实。200多道题,他半小时内基本就能做完,也并不觉得累。
可是他看上去也确实不明白对应关系且不思考,比如你给他一个算式8X9=72,你问8X9=?,他马上告诉你72。你马上问72÷8呢?他立刻傻眼,还要算,一八得八,二八十六。。。最后告诉你是9。
于是我和闺蜜商量了一下,觉得鱼和熊掌,兼得很难,之前我们也有了解过新加坡数学,根据初步了解是比较重原理,相对轻运算能力;同时我们又买了些奥数题回来研究了下。综合考虑我们认为运算能力是我们更看重的,所以还是决定先用公文数学把运算基本功打扎实,哪怕是通过大量练习让孩子成为下意识也没关系。等到三年级左右,开始给孩子加入奥数就可以中和一下。
当初出于这样的考虑,以及对于孩子能够坚持做一件事的认可,我们坚持了下来,没有中途中止学习。
然而做到最近,我发现钱儿开始有不同了。他从以前拿过题就做,完全不观察不思考的状态,到开始跟我们说他的一些想法。
比如某天他拿着作业恍然大悟地跟我说:妈妈你看这种题,我忽然想明白了,竖式乘法,比如27*60,只要右下角是0,那么得数就只有一行,如果不是0,就有两行。
比如某天他说158-49,60先减49再加100,或者58减去50,再加1个,再加100,怎么算都可以啊妈妈。
与此同时,乘除法之间的转换,他已经非常熟悉了,任何一组乘除得数,他都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
你可能会说,我举的这些例子,都是最基本的只是,可是我确认为,最重要的是,这些都不是我们讲给他的只是,而是他自己思考得来的。
2公文数学与奥数你怎么看?
其实我觉得公文和奥数都是一种超前学习,都快于学校进度。公文长于计算,奥数长于思考。我没有给孩子学过奥数,小时候我自己被选去参加奥数班,我经常听不懂逃课,所以我没有发言权。但是我跟公文老师聊天时,她给过我的信息是,之前他们接触过的学习了公文的孩子,因为有较好的运算能力,所以在奥数学习中,会上手很快,进步也很快。这两种学习方法,并不冲突。
3数学水平超前影响学校听课?
钱儿目前上一年级,而且国际学校环境很宽松,数学课谁做完题,就可以去图书角读书。
一年级上半学期家长会时候,老师跟我谈过,说钱儿每次都巨快无比地做完题,然后就看书去了,还给之后做完的小朋友讲故事,性格非常开朗。当然有时简单的题也会粗心出错,但整体水平确实是三年级左右,因为确实比别的孩子进度快些,所以很自信。但并没有发现上课不认真听课的情况。
从我的酵素来说,我也并不担心他在学校不好好听课,一来他是个胆小的孩子,老师或家长恐吓他一下,他就特别自律哈哈,不敢随便上课开小差。二来鉴于公文是通过运算来学习的,所以其中的原理孩子开始未必理解,所以老师的讲课并不冲突。
可能给他一个题,他能马上说出答案,但各种缘由,老师的分析会给他新的理解角度,有时钱儿会跟我说,妈妈,老师讲的我在公文没有见过,我觉得很有意思。当然是不是确实有孩子不好好听课,这个我没有统计,我只能说目前我家孩子暂时没有,身边十几个学公文的孩子也没有。别人,我不了解。
4运算方式不同影响后续学习?
之前大家看了我发的视频,就会有担忧,说加法和乘法从左往右算,这以后上学了跟学校学的不一样可怎么办?
其实除了这个问题之外,我还问了公文老师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公文的竖式运算中,不允许孩子做任何进位标记,不像咱们传统教育,进一是要写在竖线上方的。这样孩子在学校如何适应?
答案是这样的。从左往右的算法,其实是个例。是我们所在公文中心有孩子这么做过,老师觉得不错,就跟孩子们也会提一下。有的孩子觉得从左边方便,有的觉得从右边方便,这个没有定式。但实际上,钱儿从左边做了很久,最近也开始从右边做了,他自己说,其实都一样,换着做好玩。所以我想,这应该是运算的熟练程度有了提高,看一眼数字,大约就知道是否进位了,所以比较游刃。不过我发现从左往右的算法,对多位数的乘法比较吃力,因此我也会建议他还是从右往左做。
不明白这段话什么意思的同学,我再给你们一段视频看(点击放大更清楚)。这是去年夏天,钱儿学了8个月公文时的视频,当时他不到六岁半。
因此,运算方向差异,并不是公文的规定,而是孩子的个例。
关于竖式标记的问题,老师说主要为了锻炼他们的心算能力,如果学校有规定的话,老师会告诉需要标记的孩子,考试的时候养成这个习惯,没有这个要求的就不建议标记了。这是一种习惯,而非强制。
5都是关于运算?有应用题吗?
我们做到D级别,中间有的级别有应用题,很少而且很简单,没有思考的绕点,就是类似框里有20个桃子,又拿来55个,一共多少个,这种难度。
后面更高级别是否有应用题我不了解。但鉴于公文主要是培养运算能力的,所以我想应用题即便有,也不是主要培养方向。
6是否要背乘法口诀?
要背的,但不是咱们原本那么困难地背。这点是公文里我觉得很赞的一个部分。乘法应该是从C级开始,所以老师在B级中间的时候就会给乘法卡片,让孩子回去可以开始背,但那时钱儿马上要上一年级,我不确定他能明白乘法的意思,也不确定背乘法口诀对他能奏效,所以我就放在一边没让他背。
然后就进入C级了。我原本计划让老师先停一段,给他重复B级,但一看C级的题,就估计他问题不大。
乘法口诀大约是这样进行的。先是念口诀。
然后给数序。
然后给乘法。
循序渐进。一遍做下来,他已经明白意思了,但这么多口诀肯定是记不住的。
有一天他和小朋友玩,两人一组,一共6组,他说二六十二,哦,一共12个人。然后他特别激动地跟我讲这件事,仿佛是天大的发现一样。
7孩子做题总是错怎么办?
其实公文数学孩子有错题,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最初钱儿错三五个我有点焦虑,后来错几十个我都不焦虑了。找到问题改了就行,慢慢就会越来越少。然后进入新内容,又开始错了改,改了不再错。如此往复,不断进步。几十道或者一两百道题,大人也不能保证不出错。
8关于家长要扮演的角色
这跟人生是一样的,波折起伏,不会一帆风顺。所以如果家长有坚定的内心,鼓励孩子,与孩子一同往前走,而不是遇到难题就先帮孩子泄气,那么路途,应该不至于太艰辛。
此外,无论孩子学习什么,家长都不该是完全的放手状态,而要了解孩子的紧张。“不要扮演老师,而要扮演一个了解剧情的观众”,这是我给我和韩线绳一惯的定位。
同一阶段如果某些题老师让孩子重复的遍数太多,我也会跟老师及时沟通,看看我需要做些什么去配合。
9结语
我所做只是介绍一种学习方法,是经验介绍,而非产品推荐。其优劣与适用范围,需要各位自己去了解,去实践。坐井观天或凭自己固有的经验来评判,都是不科学也不负责任的。
任何一种学习,都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坚持,只是其中未必只有枯燥,一定也会有获得进步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