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024年申请季,英国教育改革动作频频。近日,英国首相苏克纳正式宣布将对A-Level考试进行全面改革,拟采用名为“英国高级标准”(AdvancedBritishStandard,简称ABS)的资格证书考试。面对国际考试大变天,中国的国际学校师生将面临哪些挑战?
01“学习科目”三变五?数学、英语必修?
在英国首相苏克纳的一揽子教育改革计划中,A-Level更改为AdvancedBritishStandard的提议赫然在列。有着“英国高考”之称的A-Level考试面临着近二十年来最大幅度的调整。
针对英国中学阶段16至19岁学生的教学大纲和测评考试标准,此次改革后的方案包含以下几大重点:
1.“英国高级标准ABS”考试将把现有的高等院校招生考试A-Levels,和同年龄段职业培训考试T-Levels,合并为一个单一的教学和资格证书考试,平等对待学术知识和技术技能教学测评。
2.16-19岁的中学生将增加学习科目,从此前的三门变为五门。
3.在这五门科目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特长,选择三门为主修,两门为辅修,但这五门科目中必须包含英语和数学。
4.相比于现有的A-Level,ABS更加侧重学生的技术和创造等职业能力,除了学术科目外,将增加信息科技、数码、创意、人工智能开发、设计、农业、建工、测量、商业管理等科目。
02英国数学教育成“洼地”,新政是急救包?
自汤姆林森报告首次提出废除A-Level,以单一的、基础广泛的中学教育取而代之,已经过去了二十年。此前,布莱尔政府曾征求过教师们的意见,最终不了了之。那么,为何此次的“教育新政”横空出世?
据了解,苏克纳此前曾表示,英国所有学生在18岁之前都应学习某种形式的数学,并批评了"数学不好没关系”的文化意识。很多英国学生不具备基础的读写和计算能力,因此18岁之前英语和数学都应该是他们的必修课,但现行的A-Level考试制度下,这一想法几乎无法实现。
不仅如此,现行A-Level课程的学习范围太窄,近几年备受争议。在2021年,EDSK教育智库认为,A-Level课程已经将应用和技术课程降为二等课程,这对于学生的全面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EDSK得出结论:A-Level课程应该被3年制的、涵盖学术、应用和技术的“文凭”课程代替。
对此,剑桥A-Level经济学、商学阅卷官,北京王府学校AP经济学老师傅莹同样认为,相比于IBDP申请大学需完成六门课程,A-Level仅需三门,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英国或许逐渐意识到“三门高分”极有可能引导学生在高中阶段就过于“专精”地学习,助长“偏科”,不利于学生多元化视野的发展。
03数学、英语双管齐下,加强技能学习
长期以来,A-Level都被称为“最适合中国学生的国际课程体系”,而国内大批国际学校主打A-Level课程,其中不乏北上广的知名国际学校,这些学校凭借优异的大考成绩连年斩获牛剑录取。在这一“新政”下,中国学生将如何应对?
对此,傅莹认为,过去A-Level三科组合中可以不包含数学,一些学生认为自己不擅长数学便选择放弃,而当A-Level升级为ABS后,过去想要逃离数学的中国学生现在必须直面,对于国际学校而言,更需要早做准备。
严俊则认为,由于英国特殊的执政体系,这一政策的延续性尚未可知,且这一政策还存在十年左右的过渡期,未来发展并不明朗。但比较清楚的是,“新政”的适用范围暂时限定为英格兰,尚未辐射到中国大陆地区。
此外,严俊还表示,A-Level课程在中国一直有极大的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A-Level是最适配中国学生的课程,不论是A-Level,IBDP还是AP,每个孩子都有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需要家长和学生对不同课程体系进行了解与评估。然而,如果家长有将低龄孩子送往英国读书的长期规划,那么数学和英语必须双管齐下。此外,不仅是学术成绩,技能学习也要同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