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陈先生没有接受该回收人员的价格。随后,陈先生又接连找来三位不同的回收人员,给出的价格却各不相同,“最高的给了200元,我也不想再找了,就按这个价卖了。”
记者了解到,陈先生所说的“家门口”的回收人员,多是一些传统的个体流动回收人员,他们主要采取在居民小区附近“蹲守”,等待市民招呼他们便上门“评估”废旧家电,给出回收价,双方议价同意后,便回收其家电,随后再倒卖给一些较为固定、专业的废旧家电回收商,从中赚取差价。
“现在我们的生意也没以前好做了,以前我们算是垄断了整个市场,居民要卖旧家电都找我们,现在竞争可大了。”走访中,记者从不少个体回收人员口中得知,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废旧家电回收的渠道也从传统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市民有了更多的选择。不过目前仍有近7、8成的废旧家电被传统的个体回收人员收走,比如一些老年人更青睐于传统回收方式。
近日,记者走访成都、德阳等地多家知名连锁家电卖场时发现,不少卖场针对选购家电商品的消费者推出以旧换新活动,“以旧换新”的宣传海报在各品牌专区内显得十分醒目。
“购买我们的电视机、冰箱、空调等家电产品,如果你有旧家电可以参加以旧换新活动,最高补贴600元。”德阳市某大型家电连锁卖场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以旧换新活动开展了多年,消费者若参加此活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其废旧家电经线上某专业平台在线评估后,安排工作人员上门回收,另一种就是针对消费者选择的部分型号商品,可直接作价格直降活动。
“‘以旧换新’活动很好,既刺激了消费,也解决了我们消费者处置废旧家电的难题。”前来选购家电产品的王女士说,“不用消费者自己去联系旧家电回收人员,卖场直接去联系,省了我们不少事。”
而在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线上商城,随着“6·18”的到来,线上商城也在其网页显著位置标注了家电以旧换新的活动宣传。以京东商城为例,其宣传的以旧换新回收商品包括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烟灶等,消费者参加该活动仅需4步就能完成回收全过程。有的还可以享受以旧换新折上再省1000元等优惠。
据了解,线下商超开展的“以旧换新”活动,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旧的家电可以卖掉,新的家电产品买回来,新旧更替,节能环保。最主要的是整个环节消费者不用像原先那样由自己联系传统个体回收人员去估价、议价、出售,方便了消费者。不过,该活动也只是针对准备购买新家电产品的消费者,对于暂时不购买或仅打算处置废旧家电的消费者而言却不那么“友好”。
其实,早在2016年,国家商务部就号召大力推进创新回收模式,包括“互联网+回收”、智能回收模式等,完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体系。起初“互联网+回收”主要以手机为主。到2017年,“互联网+回收”扩展到大家电产品,均以废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为主要回收对象,并在全国各地广泛布局。
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种“互联网+上门回收”的废旧家电回收新模式与市民贴得更近了。众多互联网平台企业纷纷尝试“互联网+上门回收”模式,这是对传统回收模式的补充与完善,既符合信息时代市民的消费习惯,也解决了市民交、投不便的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一次叠加的行业利好,一方面鼓励家电更新消费,但又不同于之前的以旧换新直接补贴模式。此外,意在依靠社会化企业整合的力量完善、打通家电正规回收渠道,释放存量市场的消费潜力。
□本报记者李鹏飞文/图
原标题:《【经济】废旧家电回收市场“蛋糕”大渠道多消费者更青睐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