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3个城市,从广州到上海,再到北京,经历了两次跨省搬家、一次同城换房后,对于「搬家」这个词,我已经从不知所措无处下手,到现在游刃有余不慌不忙。可以说是用亲身经历踩过了一些坑,也学到了一些经验。
我的形象很简单,大城市打拼的社畜一枚,普通的租房人群,房间的物品很符合女生该有的数量,但也没有多到夸张(至少化妆品一类真的没有很多),也不是极简生活实践者(因为还有点收集癖),所以本文的适用对象面对的是大部分租房青年。
我认为「搬家」这件事从开始准备到最后完成,就像打王者一样,1塔2塔逐步攻下,最后水晶前火力全开,VICTORY!
一般不管是跨省搬家还是同城,基本都是会先把落脚点找好后,再开始准备搬家事项。毕竟有了目标以后,会更有方向性的整理。
像我之前去广州和上海,都是在家里通过网上资源(豆瓣/zuber)来找个人房东和合租室友。缺点就是没法去现场看房,有些细节没法核对。
现在基本都是住的自如,虽然房租会贵一点,但是会比较省心吧。不用自己单独再去办宽带什么的,维修也可以直接线上保修(或者贝壳找房)。
终于有自己的房间了,觉得新鲜好玩的都会买回来,甭管用不用得上,「新房间就该配新的」。然而搬家整理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好多东西买来就是占地方的,基本没用过。
像以前我买过的:放在床上的小桌板/可夹在床板的看平板神器,虽然可能花费不怎么多,但是使用过后自己觉得利用率不高,属于没必要带走的东西,遂搬家时弃之。
线上衣服捐赠平台比如:飞蚂蚁、白鲸鱼等,都可以线上提交后上门回收,这些平台在支付宝里「旧衣物回收」也可以便捷使用。
另外一些物品,比如小桌子/台灯/部分碗筷厨具等,像我这个宜家的小桌子,如果快递的话,打包装箱难度挺大,还得考虑半路磕碰等,不如忍痛割爱留给下一个住户或者送人。但是同城搬家的话,还是会带上这个小东西的。
这种会额外增加运输途中的风险和难度的物品,不如用物流省下的钱,去购买一份新的,何乐而不为呢。
首先搬家必备——淘宝搜索「打包纸箱」即可,会有各种尺寸/有无把手扣等规格的纸箱。
尺寸的话,针对个人搬家我比较推荐「60x40x50」或者「50x50x50」这两种规模的纸箱。比他们大的不方便拿,比他们小的随时都可以找到替代品。有无把手扣主要是方便搬运,有放手的地方总比一个箱子不知道抓哪发力更好一些。
数量建议3-4个。其中一个用来装鞋子,鞋子多的也可以用两个纸箱。尤其是篮球鞋、商务通勤鞋都非常怕压。买鞋的鞋盒我都不会扔,就是为了搬家时保护鞋子。所以这种时候把他们都码到合适的鞋盒里,再通过形状穿插,最大程度的利用好纸箱空间。其余的见缝插针填补好即可。
还可以再拿出来一个放书本类等规则型物品/收藏品等。需要注意的是,尤其是书本这种怕水或者部分怕碎的物品,都需要再进行额外的单独包装。
其次,小体积的纸箱,完全可以利用一些平时收完快递没扔的快递盒子,在确定搬家日期前,刻意收集一些形状完好/干净的。用来装一些桌子上的物品/厨房里的调味品/卫生间的洗浴用品等中小型零散类,相比一整个大纸箱,这种会更方便搬过去后快速分类物品。
一般这种可以合盖的/或者是一些零食带有分隔空间的包装盒,都可以利用起来。
首先外购打包袋必备,一般用来装一些床上用品和不太重要的衣物(不怕压),所以一定要买防水材质的。
尺寸方面,购买2-3个图下这种105升/126升即可,其中一个用来装床上用品。
如果想要更精致地打包,可以再购置一些真空打包袋,对床品和衣服进行密闭封装后,再放入打包袋中,最大程度的利用打包袋「无形状包装」,可以塞更多东西。
同时这种拉链口的,不用太担心会散落。因为在物流打包时,师傅会专门在外边再套一层编织袋的,然后再用胶带固定。而且这种拉链款,对于后期我们拆开收拾也会更简单一点。
如果在打包后期有一些随身现在用着的物品,不想放进各种封口箱子等,你也可以放置在自己的包里/日常购物用来装衣服的手提袋等,
防震泡沫垫的话,如果个人搬家,倒也没必要买那么大一卷,可以买这种方形的防震泡沫一打,然后塞在各个需要的角落,或者是套在外面。如果需要防震的物品很多且中型以上的偏多,那么可以考虑买一卷。
推荐用途:隔离厨房用品/洗浴用品、包裹书本/中型摆件等易碎品,或者在每个打包盒底层放置,做好充足的减震措施。
跨省的话,推荐用物流。这个物流不是说毕业时学校楼下那种物流,哪个便宜用哪个。自己搬家的话,还是找点运输站点都比较多的牌子。
我跨省搬家一直用的是德邦物流。德邦有个专门运大件的业务------大件快递3.60。具体的服务可以看下图的官网介绍,选择这个服务就是因为可以直接运送到家门,就很nice。
参考距离:上海到山东参考数量:三个纸箱(505050)+三个打包袋(105升*3)全部装满参考价格:430元
同时也叫师傅准备好多个胶带,对于有多个打包袋的情况,让他用胶带将几个打包袋多绕几圈固定在一起,这样就会减少出现快件丢失的概率。
同城的话就比较省心一点了,自己有车并可以搬运的话,当然可以自己搞定。对于租房一族而言,还是从网上找个搬家师傅来更划算一些(如果是这种个人租房,没必要叫搬家公司,我们只有运输的需求),推荐用「货拉拉」,比较实惠。
如果你是租的自如的房子,也可以直接在自如APP里用「自如搬家」的业务,不管是价格还是车型规模,跟货拉拉也差不多(我这次搬家就是体验的自如小面包车,20公里花了135元,其中用了20元优惠券。师傅全程帮忙搬运的,都很放心)。
日常租房(合租)搬家的话,1~2人一辆小面包车完全可以搞定。如果是整租的话,可以根据物品数量以及常住人口数,选择面包车/大一点的货车进行搬运。3人以上就可以考虑中型面包车。
一般北上广的话,同城基本都是100-200间就差不多可以搞定。可以提前在软件上输入距离和部分需求进行金额的预估。
不管住的地方有没有电梯,都要跟师傅提前沟通好搬运时能否上楼帮忙(搬走和搬入都需要),加多少钱可上楼搬运,除非你想借此锻炼身体,其他情况下真的建议能帮忙就帮忙吧。血的教训,太累了。
当然也有那种「一站式搬家服务」,会有专门的人来上门帮你收拾整理,然后按照日式风格分箱打包,后期再帮你布置还原。
之前在微博看钟文泽老师就使用的这种搬家方式,搬一趟人力花费大概是3000-6000之间。国外YouTube上也有类似服务的实拍视频,如果你是那种害怕整理和恐惧搬家的人儿,可以去油管上看一下。
当你确定了「快递师傅会把行李送到家门」「搬家师傅帮你抬行李到家里」的话,后期收拾的过程你会轻松一些。
其实我个人而言,对于搬家前的整理,我会更头疼搬家后的整理。因为看到那满屋子的东西,我就觉得跟无底洞一样。
在真正撸起袖子开干前,我们需要先对自己的新住处有个大概规划,提前规划好各种物料的摆放布局。你可以根据之前的房间摆放去还原位置,也可以根据新环境重新布置。
我建议是每次都重新规划一次,就像重置新鲜感一样。有时候同一件物品,因为摆放角度不同,都会让你觉得耳目一新的波动。
我在这几次的搬家整理时,会慢慢发现自己的一些整理短板。我有很多物品都处于「存在好像也没什么用,丢了又觉得挺可惜的」状态,然后我的处理方法就是:全都留下来,早晚有一天会用到。
学会舍弃一些当下「不需要的物品」,才会有更多的空间去容纳真正让自己提高效率和幸福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