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家电、家装……一批批大宗商品的潜在更新需求正进入集中释放期。跟常规消费品相比,作为大宗商品的房子如今也加入以旧换新行列中。据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统计,截至5月6日,全国已有超50城表态支持住房以旧换新。
家电、手机等以旧换新十分方便,但房子以旧换新如何操作?怎样换划算?市场接受度如何?《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全国多地纷纷加入
出台政策支持住房以旧换新的城市越来越多了,已经从二三线城市扩散到了一线城市。
5月3日,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上海市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联合倡议,在上海全市发起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活动。首批参加倡议的房地产开发企业20余家、房地产经纪机构近10家,参加活动的项目有30余个,主要分布在嘉定、松江、青浦、奉贤、临港等区域。
4月23日,深圳市房地产行业协会与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联合发起商品住房“换馨家”活动,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积极参与,与计划出售二手商品住房并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购房居民签署协议。
操作模式各有特色
经过记者梳理,各地住房以旧换新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帮卖、回购和补贴三种。
二是回购。其又分为出售新房的房企回购消费者手中的二手房,国企或政府收购旧房用作保障房、安置房等方式。开发商或地方国企收购旧房可以获得财政补贴,这种方式是今年以来住房以旧换新的主流。比如浙江海宁表示,鼓励房企购买意向购房人的存量房,对房企购买存量房的,给予企业总购房款2%的财政补贴。“这种方式更加直接,旧房有人帮你收了,不怕卖不出去。但也可能存在收购价达不到预期,以及房屋所在区域不在收购范围内等问题,需要仔细核对当地政策的具体条款。”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记者表示。
还有的城市以“带押过户”(不需要提前归还旧贷款、注销抵押权,即可完成过户、再次抵押和发放新贷款等手续)、放宽首套房认定标准等政策配合以旧换新,以更好地打通换房链条。如武汉市表示在当地仅有一套住房且正挂牌出售的家庭,办理新购一套个人商业性住房贷款时认定为首套住房。
实际操作难点不少
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玉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住房以旧换新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不少难点:其一,新房选择范围小,不具备吸引力,购房人的参与意愿就不强。如果新房的品质不佳、位置不合适等,购房人参与的意愿也会大大降低。因此,需要引入范围更广、品质更优的小区参与到以旧换新活动中。
其三,新旧房价格差距过大,可能会影响换房意愿。如果旧房售卖的价格过低,新房的价格过高,相应的价格差和贷款可能会影响购房人的换房意愿。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记者表示:“未来通过消化存量房产的方式来满足配租型或者配售型保障房需求,或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式,其中关键是要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和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开发商、政府要把房价、金融、税收等该让的利让出来,尤其是对开发商来说,要把品质好、性价比高的好房源拿出来,不能把以旧换新当作去库存、去尾货的机会。要让买家真正感受到,要买的新房是能改善居住品质的好房子。”
潜在纠纷不容忽视
王久成进一步分析指出,可能导致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或者产生消费纠纷的原因有五个方面:
一是住房以旧换新政策细则不完善,无法真正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二是开发商、中介机构可能利用政策信息不对等对房源信息进行虚假宣传,甚至欺诈;三是如果所购新房为期房,可能存在逾期交房、烂尾的风险,购房资金退还难保障;四是旧房出售款如逾期支付,可能导致新房交易纠纷;五是旧房出售时隐瞒真实信息,可能导致合同无法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