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家里电器坏了,总能在小区附近街边小巷找到维修店,小东西,如电饭煲电磁炉等拿去店里维修,电视冰箱等大件上门维修,一般小问题几十块钱搞定。
不知何时,这群手艺人突然消失了,你的热水器已过保修期,当你想就近找个修理工时,你再也找不到他们,于是你在手机上胡乱的搜索着,互联网的发展使你习惯不了遇到问题就搜一下。
十分钟搞定,师傅确认收钱走人,看着换下来那小小的东西,再怎么脑洞大开你也不相信它值280块啊,打开某宝一看,热水器四脚温控,市场价5元一个。我想,这时你一定会默默地骂一句,这师傅太黑心。
想要不被坑,首先你得学会简单的故障检查,判断自己能不能修,怎么修?那家电维修怎么学?
家电出故障了怎么检查?
其实家电维修挺简单的。因为现在都是智能化的家电,而智能化家电又一个好处就是,基本都带有显示面板,也有相对应的自检功能。那么我们的思路也就来了。
1,家电自检功能
大部分带有自检的家电就是一个思路,首先呢,大部分家电是会报故障字母还是故障现象,那么它坏的地方呢,有哪几个?然后我们从损坏的故障现象去简单的开始去检修和替换相对应的原件,就可以了。
但是啊,电器的故障字母真的太多了,老师傅可以熟能生巧,但是新手呢,嗯,那么多的故障字母总不可能都背下来吧。
2,家电故障判断
我认为需要熟练掌握的也就是,各个家电的运行原理,比如说波轮洗衣机、滚筒洗衣机,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冰箱,等等一些基础的家电运行原理,我们也需要熟练的掌握。
3,家电维修工具使用
当有了故障代码和家电运行原理,我们就可以准确的判断出,家电是哪一个配件损坏了。这样就可以维修了吗?虽然的确可以解决一部分小问题,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这个时候呢,就不得不借助一些专业的工具。万用表,也是需要我们所熟练掌握的。
上面两个阶段都是我们大概的猜测,因为家电的运行是一整套的逻辑,和都离不开主板的控制。万用表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分辨,是配件的损坏,还是主板的损坏。
当我们知道哪里损坏的时候,我们直接更换相应的配件,就可以维修好损坏的家电了。
电器检修流程
对于熟悉电器的结构、电路的老手,知道电器的某部件出现故障会引起什么后果,产生什么现象。根据故障现象,联系机器的工作原理,通过逻辑推理分析,初步判断故障大致产生在哪一部分,以便逐步缩小检査目标,集中力量检査被怀疑的部分。
1.判断故障的大致部位
(1)了解故障
在着手检修发生故障的电器前除应询问、了解该电器损坏前后的情况外,尤其要了解故障发生瞬间的现象。例如,是否发生过冒烟、异常响声、摔跌等情况,还要査询有无他人拆卸检修过而造成的“人为故障”。另外,还要向用户了解电器使用的年限、过去的维修情况,作为进一步观察要注意和加以思考的线索。
(2)试用待修电器
对于发生故障的电器要通过试听、试看、试用等方式,加深对电器故障的了解,并结合过去的经验为进一步判断故障提供思路。
检修顺序为接通电源,拨动各相应的开关、接插件,调节有关旋钮,同时仔细听声音,分析、判断可能引起故障的部位。
(3)分析原因
(4)归纳故障的大致部位或范围
根据故障的表现形式,推断造成故障的各种可能原因,并将故障可能发生的部位逐渐缩小到一定的范围。其中尤其要善于运用“优选法”原理,分析整个电路包含几个单元电路,进而分析故障可能出在哪一个或哪几个单元电路。总之,对各单元电路在整个电路系统中所担负的特有功能了解得越透彻,就越能减少检修中的盲目性,从而极大地提高检修的工作效率。
2.故障的査找与排除
(1)故障的查找
对照电路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板布线图,在分析电器工作原理并在初步认定可疑的故障点后,应在印制电路板上找到其相应的位置,运用仪器仪表进行在路或不在路测试,将所测资料与正常资料进行比较,进而分析并逐渐缩小故障范围,最后找出故障点。
(2)故障的排除
找到故障点后,应根据失效元器件或其他异常情况的特点采取合理的维修措施。例如,对于脱焊或虚焊,可重新焊好;对于组件失效,则应更换合格的同型号同规格元器件;对于短路性故障,则应找出短路原因后对症排除。
(3)还原调试
更换元器件后往往还要或多或少地对电器进行全面或局部调试。因为即使新换入的元器件型号相同,也会因工作条件或某些参数不完全相同而导致电器特性差异,有些元器件本身则必须进行调整。如果大致符合原参数,即可通电试机,若电器工作全面恢复正常,则说明故障已排除;反之应重新调试,直至该故障机完全恢复正常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