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平台上,部分用户对于上门维修的评价
“维修刺客”坐地起价
黑猫投诉平台截图
定价谁说了算?
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47.5%的受访者认为市场上家政维修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漫天要价怎么治?
“小”服务并不必然与低价绑定,这类收费之所以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根本原因在于消费者对服务透明性的质疑:该用多少材料,费用如何收取,事先没有沟通,事中也显得随意。目前,已有多地多部门从不同层面展开探索。比如北京起草了《北京市家用电器维修服务明码标价规定》,明确家电维修服务项目、内容、价格及计价方法都应明码标价,不明码标价最高可罚5000元。还有上海市物业中心开通了第三方特约维修服务热线,让需要更换灯泡、维修水管、疏通马桶的居民有了靠谱选择。这些因地制宜的创新做法,值得其他地方参考借鉴。防止“维修刺客”,让消费者更放心、安心,除了需要创新方式方法,还需要多方形成合力。例如,家电企业要提供更加完善、规范的售后服务;维修服务平台建立完备的入驻企业资质审核机制,完善用户反馈、举报、回访机制,及时发现清除虚假信息;社区等可以推荐一些可靠的维修渠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立“便民服务维修中心”,完善社区便民生活圈;消费者本身也要睁大双眼,掌握基本的家用电器维修常识,避免当“大冤种”。“维修刺客”刺伤的不仅是消费者的钱包,更是消费者对维修服务行业的信心。一旦遭遇“维修刺客”,请积极维权、正确维权。
海报新闻编辑俞春红实习生刘笑非综合中国发展改革报、红星新闻、南方日报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