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潇湘晨报记者卧底调查了号称“3600万家庭的选择”的啄木鸟家庭维修,套路花样繁多,令人大跌眼镜。
变身学徒的记者跟随啄木鸟平台的谭师傅上门做单,一户人家波轮洗衣机无法正常进水。谭师傅告诉客户是因洗衣机的排水电机出现问题,收费419元。事后,谭师傅“教”记者,其实问题和排水泵关系不大,主要是排水管掉地上了。
另一单客户的洗衣机排水泵被异物堵住了,谭师傅谎称要更换排水泵,其实并未更换,只是清洗,收费519元。
在黑猫投诉等平台,超千条投诉信息,大多都是质疑啄木鸟维修师傅花式“啄”客户,比如:
马桶堵了,啄木鸟维修师傅按“疏通及虹吸口清理”报价收费249元,而那马桶根本不是虹吸马桶,自然没有虹吸口清理一说;
厕所漏水,啄木鸟维修师傅给出两种解决方案:一是简单修理600元,二是彻底修理2000元。该消费者选择简单修理支付600元后,师傅使用铁网箍住了水管;
灯泡坏了,啄木鸟维修师傅换一个灯泡,收费196元……
种种维修的“坑”,眼花缭乱,但万变不离其宗——利用与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使用各种方式套路消费者,不看机器本身故障,选择收费更贵的故障报给客户,收取高价。
消费者被狠狠“宰”了一笔,往往还蒙在鼓里。记者揭露的另一个现象是,啄木鸟平台似乎不仅不加以制止,甚至打掩护,助长不良风气。平台对维修师傅的考核条件包含客单价,客单价低的维修师傅会被“清理”出去。因为平台与维修师傅的收益紧密捆绑,维修师傅的利润中,平台大约抽走一半。
“如果最后你客单价平均下来连100元都没有,别说你自己做不下去,我也不会留你,我留着你没意义啊,创造不出来价值,把这个单子发给你都浪费了。”啄木鸟家庭维修的一名区域经理给新员工培训时直接放言:“说不要虚报故障小病大修,信了你就是傻子。”
从家政维修的乱象来看,还可以进一步思考:对平台的第三方监管去哪儿了?如果平台从每一单中抽成一半,寄希望于平台本身监管乱收费行为,主动“割肉”并不容易实现。这要求平台拥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尤其作为知名企业,主动肩负起规范行业秩序的责任,促进行业良性健康发展,杜绝以欺诈为手段,获取不正当利益。
家政维修不应是平台监管的盲区,也不该是消费者为套路买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