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他在上小学时却是一个“笨小孩”。有一次老师叫每个学生做一个小板凳,当他拿出自己做的板凳时,同学们都大声嘲笑起来。他告诉大家,这个不象样的板凳,是他做的第五个,前几个比这个还要差。很显然,小爱因斯坦有一种自信心理,他相信自己能做好板凳,事实上也是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正是有这样一种自信心,才使得他在科学的道路上不停地攀登,最终取得丰硕成果。我把这个故事告诉学生,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
感受自我培养自信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我是集体中的一员,那么他们就会自觉地爱护这个集体,时时刻刻想着为这个班集体争光。要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每当班上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获得一点荣誉,我都会让学生知道,这个荣誉来之不易,都凝聚着全班每个学生的心血和汗水。还要开展经常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从小就热爱自己的祖国,给学生讲清楚,我们班是祖国的一个小小的分子,爱国就得爱我们班集体。平时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强化集体荣誉感意识。
思政目标的培养举例
方法:概括工作原理的主要内容,不能死记硬背,找出熟记的方法,记住核心部分。
举例:电冰箱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1.全封闭制冷压缩机
核心:蒸发器内低压低温的气态制冷剂→压缩机→高压高温气态制冷剂→冷凝器
电冰箱的冷凝器是制冷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它的作用是使压缩机送来的高压高温氟利昂气体,经过散热冷却,变成高压常温的氟利昂液体,所以它是一种热交换装置。
核心:压缩机→高压高温氟利昂气体→散热冷却→高压常温的氟利昂液体
按照制冷循环规律,流入蒸发器中的制冷剂应呈低压液态。为此需要一种节流装置,把高压液态制冷剂变为低压液态制冷剂。家用电冰箱普遍采用毛细管作为节流装置。
核心:高压液态制冷剂→低压液态制冷剂
在制冷系统中,冷凝器的出口端和毛细管的进口端必须安装一个干燥过滤器。
核心:除去制冷系统内的水分和杂质
核心:毛细管的低压液态制冷剂→沸腾蒸发→吸收冰箱内的热量
(二)教学实践情况
方法:让学生自荐,充当小组当中的组长、观测员、测量员、技术保障员和记录员。
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和特点,明确自己的职业条件和职业发展方向。以职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进而在目标的指引下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实训内容
电冰箱的拆装和参数测量
角色
姓名
任务
得分(100分)
组长
负责小组成员的实训安全、协调各个组员完成实训内容,并汇报实训情况。
观测员
试运行时开启电冰箱,判断压缩机电动机、照明灯、门灯开关及温控器等工作是否正常。
测量员
测量压缩机的绕组阻值、PTC启动继电器常温下的阻值和热态阻值、过电流过温升保护继电器的检测和温控器的检测。
技术保障员
1、拆温控器、接线盒、过载保护器、启动继电器、卸下灯泡、箱门、液晶显示器、主控板、变压器、化霜加热器、感温头;
2、将电气件按原来的形式连接并安装好。
记录员
记录技术保障员对每个部件的拆卸步骤。
实训情况说明
压缩机不启动的检修
故障设置:保险丝断熔断
方法1:
检查压缩机:检查绕组(没问题)→检查内引线(没问题)→检查高压侧受阻(没问题)→电动机受阻(没问题)→检查保护器(没问题)→检查启动器(没问题)→检查温控器(没问题)→检查插座(没电)→检查电源发现保险丝熔断。
判断:保险丝熔断
方法2:检查温控器(没问题)→启动继电器(没问题)→检查热保护器(没问题)→检查压缩机(没问题)→检查灯泡(不亮)→检查电线(没断路)→检查插座(没电)→检查电源发现保险丝熔断。
方法3:检查灯泡(不亮)→检查线路(没有断路)→检查插座(没电)→检查电源发现保险丝熔断。
方法4:检查灯泡(不亮)→检查插座(没电)→检查电源发现保险丝熔断。
二、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内容设计
1.知识点:
(1)了解电冰箱故障的检修方法;
(2)常见电冰箱故障与维修方法;
(3)掌握电冰箱制冷系统故障的维修;
(4)懂得电冰箱电气系统故障的维修。
2.技能点:
(1)掌握电冰箱的性能测试;
(2)懂得电冰箱门封的更换;
(3)电冰箱压缩机的更换;
(4)制冷式电冰箱的故障判断与排除;
(5)风冷式电冰箱的故障判断与排除
3.教学重点:
(1)电冰箱所有常见的故障现象;
(2)电冰箱所有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
4.教学难点:电冰箱故障的判断和排除;
5.思政映射与融入点:分组进行电冰箱的性能测试、部件更换、故障的判断、故障的修复实训,设立组长制,组长分配任务,承担整组责任,帮助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同学;
6.预期成效:能对电冰箱性能的测试,懂得电冰箱各个部件的更换,并会判断出电冰箱的故障,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思路
该单元采用理论+实践教学,主要围绕电冰箱的检修方法、常见的故障现象、如何判断故障和如何修复等内容进行教学,课堂会结合实训演示。课堂会设置师生互动环节,分组实训,分组讨论,设立组长制,组长分配任务,承担整组责任,帮助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教师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以此掌握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最后老师小结并根据学生的课堂评价情况制定下节课的课程复习内容。
教学策略设计
(一)教学模式设计
采用“教中做,做中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方法设计
a.采用多媒体和现场教学相结合;
b.现场教学采用分小组进行,教师现场讲解,学生现场分解;
c.采用“整体-分解-组合-比较”的认知步骤;
d.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
e.由教师参与,在小组成员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的基础上,与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对话,师生共同评价学习成果。
(三)教学流程图
课前准备:
课堂实施:
讲解本单元知识要点,设置互动环节,进行分组实训,分组讨论,老师辅助讲解;讲解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法,分析电冰箱的故障的判断、检修思路。
课后拓展:
学生根据实训内容思考R134a电冰箱的制冷系统的维修,对教师上课以及自身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手段
(信息化技术
应用等)
教学资源
(包括思政元素等)
教学方法
(行动导向等)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家用电冰箱的故障与维修
提前布置预习课内内容
利用教材、网络、图书馆等查询资料
书,网上资料
讲授法、分组讨论法
引导学生利用学习资源自学
课堂实施
讲解要点
记录、思考
多媒体
视频,PPT,图片
讲授法
阐述电冰箱常见的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检修方法
提炼出一套检修步骤
思考、回答
手机
基于工作过程
让学生大概了解电冰箱的检修步骤
分组讨论
电冰箱制冷系统和电气系统故障判读思路,并会维修
思考、提问、回答。
讨论法
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学生根据教学情境进行思考。
课后拓展
课程评价
制作评价表格
对上课效果进行评价。
/
掌握学生课程掌握情况,制定复习计划。
作业
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
知识点巩固。
考核评价
1.考核方式
本单元的考核是过程考核评价。其中包括作业考核评价、小组活动考核评价和考勤考核评价三个部分组成。
2.课前评价
设置多个问题,让学生主动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评价
3.课堂实施评价
小组讨论环节,根据各小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4.课后作业完成评价
根据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情况,进行打分评价。
学习任务1
制冷与空调技术基础知识
班级
学号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分值
得分
考勤
学生是否有迟到、旷课、早退或课堂纪律不好
学生进行回答,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小组讨论
根据各小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课后作业
三、特色与创新
教学过程加入课程评价环节,可以让学生思考该课程有什么收获,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地教学提供依据和教学思路。
四、建设成效
1.思政教育效果
让学生具备分析、解决专业工程实践过程出现实际问题能力,跨领域解决所从事电子信息领域的实务技术问题。
2.信息化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
1.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1)实训设备老旧,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无法完成相应的实践教学,常需要借助相应的实践教学视频,学生无法达到真真动手的实践训练。
(2)制冷设备的维修中,需要用到可燃性气体和明火,实验室中没有配套的设施,实践教学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
(3)大班实践教学,人数较多,小班研讨,学生主动性不强,常常衔接不畅,个人经验不足。
(4)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积极性不高,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效果不好,而且学生课后主动查阅资料情况不好。
2.今后的改进思路
(1)建议提高制冷实训室的建设力度,围绕人才培养,配套配齐相应的实训设备和配套设施。
(2)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如雨课堂等,优化课程设计,进一步提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