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报—智能家居空气净化器领域爆出最大融资案,这家快速蹿红的神秘公司,能颠覆空净行业么?

4天前,空气净化品牌352环保科技(简称352)宣布完成2亿元首轮融资,此轮融资由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华泰基金、阿特列斯资本、经纬创投联合投资。

说起来,352拿的这笔融资金额巨大,堪称空气净化器行业迄今最大单笔投资,其投资方也是有头有脸的机构,可你却很难搜到关于这家公司的更多有效信息。

比如,你会知道其创始人名叫李劲松,却无法从新闻报道中看出他的出身背景;你会知道352极其看重产品研发,养了40多人的研发团队,却还是无法明白,这家成立于2014年的公司,为什么仅花了3年,其产品就能在京东、淘宝等核心电商平台发布的多个销售榜单中长期稳居榜单前三名。

除了感慨352是个低调实力派,坊间也传闻,这家公司颇有些背景。有行内人推测,352或在酝酿快速IPO,成为中国第一家主营空气净化器的上市企业。

今天的周报中,虎嗅就想为各位解读一下,为什么投资机构突然重金下注空净企业?为什么他们选择了352?在资本重金下注之下352又该如何布局未来,在众多老牌家电品牌中突出重围?

虎嗅解析

任何一个行业的兴起都必然要经历野蛮成长、到理性回归的过程,空净行业也不例外。

自2013年经历了几次大的雾霾之后,消费者由此进行了恐慌式购买,空净市场重新被点燃。2014年全年,空气净化器市场全年销售额规模达151亿元,同比增幅高达94.8%。到2015年,《空气净化器》国家标准正式公布,市场迎来一轮大洗牌。

经历了短暂洗牌之后的空净行业,竞争似乎才刚刚正式开始。很多不达标的产品或中小品牌被逐渐地淘汰,行业品牌集中度在进一步提高。

1.投资机构们为何选中352,这对行业又将产生哪些积极作用?

几家投资机构在此时进入空净行业并重金下注352,无疑是看好空净行业的巨大潜力,同时也看重352在空净行业的头部效应。

就目前市场而言,国内空气净化器产品市场占有率不足2%,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空净产品普及率超过40%,在韩国的普及率高达70%。据分析,预计到2017年我国空气净化器市场规模或将突破1000亿,2020年可达到3000亿元以上。可见,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资本又怎会袖手旁观呢。

而352本身,也不再是那个初出茅庐的空净领域新秀,在国内近千余家空净品牌当中,其销量在天猫、京东两家电商平台销售排行榜中长期位居第三,市场占有率可见相当,企业估值长势迅猛,想必,也是投资机构们快速出手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产品和技术方面,352目前已拥有一支超40人的技术研发团队,产品层面,已涵盖空气净化器、新风机、口罩、汽车空调滤芯、车载净化器和空气质量检测仪等囊括室内外的多品类空净产品。

总体来看,无论市场规模(雾霾还是很严重的)、产品体系还是技术优势,空净产品已从可有可无的产品蜕变为家家必备的刚需产品,同时资本的加入也将更加快速的推动市场洗牌。

2.三足鼎立格局初现:外资品牌占据优势、本土企业发挥不佳

纵观国内空净市场格局,以飞利浦为代表的外资厂商势头迅猛,在国内前15个品牌当中,外资品牌9个,市场占有率高达60%以上。而市场前五名中,除了亚都是国产品牌,其他四名分别是飞利浦、A.O.史密斯、三星与夏普。整体来讲,本土空净品牌表现有些不尽如人意。

前两天,又有互联网资深玩家染指这个领域。就在352发布融资消息的第二天,11月7日,锤子科技在新品发布会上发布了首款空气净化器。

3.竞争之余,空净行业的未来在哪?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空净品牌达600余家,部分空净行业乱入者逐渐被市场淘汰,外资品牌似乎更有可能主导市场,但空气净化器国家标准出台之后,外资企业表现出水土不服的问题,反而给了中国本土企业一个施展的空间。

首先,国内外空净标准略有差异,而国内外空气质量有很大不同。国内更注重在除甲醛、降噪等方面的诉求,而国外在除甲醛等方面并没有严格标准;美国则更注重在细菌病毒防治上的需求,日本则是因“花粉症”患者的需求实现产品的市场导入。

从消费人群的角度再来看,随着国人健康意识增强,空气净化器变的越来越普及,加之消费主力也已由老一代转变为80、90后新生代力量,伴随着三四线城市消费崛起,中产及富裕阶层范围逐渐扩大也将带动新一轮的空净消费热潮。

这两个前提之下,国内空净品牌也越来越注重技术研发的投入,健全空气净化器行业产业链,意在提供更加智能化的空净产品成为必需。同时,专注空净产品研发的企业也开始布局线下体验店,不过目前从比例来看,空净产品线上消费依然占据相当大比例。

4.产品代工企业面临淘汰,自主研发成主流趋势,产品同质化现象又该如何破局?

行业洗牌之际,产品代工优势将不复从前。尽管早期价格战中一些品牌商利用品牌优势,在缺乏核心技术优势的情况下代工生产、压低产品价格,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但当下空净行业已发生明显变化,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不得不转变思路,提高自身技术研发实力,走差异化道路。

同时,应用场景和用户体验的转变(由单纯空气净化到全效净化的演变)推动产品改进、技术革新,产品同质化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业内人士指出“空气净化器厂商逐渐从价格战层面转向技术实力的比拼,这是行业优胜劣汰的必然趋势,也印证了唯有掌握核心技术的空净品牌才可以赢得市场。”

5.新入局者的机会在哪里?

随着资本的入局行业加快洗牌,空净赛道格局初定。

据消息称,352已开始结合线下一起销售,在北京已经有一家线下体验店开业,整个供应链环节也都由自己把控;空净行业壁垒进一步提高,留给新入局者的机会似乎不多了。

经过市场重新洗牌之后,2015-2017年间,大部分空气净化器的生产厂家逐渐退出空净市场,市场趋于理性,部分具有核心技术优势、产业链优势的品牌成为市场的主导者。

行业速览

1.从代工生产到专注技术的过渡

最初,净空产品制造商们将争夺中低端市场成为入局的首选。与之相应,小米等互联网企业开始推出适用于中低端消费人群的空净产品;传统家电品牌也开始纷纷降价,推出千元以下空净产品,抢夺中低端市场流量。尽管市场空间巨大,但多数企业缺乏核心技术,采用代工方式,品控难以保证,伤害用户体验。

此时,有专业空净产品研发能力的企业快速抓住市场空间,以垂直细分的优势获得市场认可。最为典型的当属“三个爸爸”,专注研发儿童室内空气净化器,在众筹及微商模式上的尝试均取得较为成功的营销。

进入2017年之后,我国空气净化器行业发生巨大变化,空净行业逐渐回归理性,由价格竞争转向科技研发投入的竞争。资本的入局加之行业越来越规范,高端市场逐渐成为各厂商瞄准的下一个竞争高地,技术实力成企业竞争的关键。

2.空气净化器主要性能指标

3.根据中国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空气净化器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未来我国空气净化器销量将保持30%-35%的高速增长,预计到2017年我国空气净化器市场规模或将突破1000亿,2020年可达到3000亿元以上。相比之下,我国空气净化器家庭使用率不足1%,渗透率远低于日韩和欧美发达国家。

据公开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2017年新成立的空气净化器企业数达百余家,近半数企业获得融资。

部分空净研发商融资情况:

作者|寓扬

消费者市场还没有反应过来,智能音箱却在厂商和投资圈中热的发烫。

走访过后,作者不无伤感的预言,这些人将在不远处的一场大变革中,成为产业升级的“牺牲品”,为时代所抛弃。

智能音箱行业的“二八法则”

智能音箱是一个链条很长的行业,包括芯片商、软件商、方案商、零部件商、代工商、品牌商,以及语音交互系统商、内容服务商等等。

而经过深圳的品牌智能音箱,无论是面向国内还是国外的就有上百家,其中外销品牌至少占到8成以上。如中国出海品牌排名第八的Anker,其智能音箱就接入Alexa销往海外。

在国内智能音箱的产业链中,同样遵守的“二八法则”,其中只有领域的顶尖玩家才真正参与智能音箱的打造,并获得头部80%的利润,众多的产业链玩家更多的是配角,靠着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利润微薄的配件,瓜分剩余20%的利润。

摩尔声学总经理吕延海谈到,几乎所有的智能音箱都是在深圳一代生产,各大公司在深圳都有研发中心,足见深圳地位的重要。但他话锋一转,涉及智能音箱的玩家很多,但是核心参与智能音箱的玩家在每个领域大概只是10家左右。

在上游的芯片端,主要就是MTK(联发科)、Amlogic、全志科技、君正、瑞芯微、杭州国芯等公司,芯片的研发需要大量的投入,能够真正做的玩家并不多。

在代工厂方面,在珠三角一代大的代工厂也只有10家左右,如富士康、通力电子、台德实业,深圳的三诺、奋达等。但如果扩展到整个音箱领域的代工厂,深圳福永、沙井、龙岗几个地方就有上千家的小代工厂。

可以看出,在以深圳为中心的智能音箱产业链中,主要集中在方案、代工以及外销品牌几个领域,核心的头部玩家每个领域不过10家左右,产业链整体的核心玩家不过百家。他们是智能音箱的核心玩家,占据着智能音箱市场的头部利润。

中小音箱工厂的生存危机

当智东西到达西乡时,发现这里已由原来的工厂升级改造成了写字楼、商品房。“因为临近市区,这里的租金也越来越高,都被改造成了商品房,我们工厂之前也在这里,因为承受不了高租金就搬迁到福永了。”从业者王宝川说。

本周融资事件分布情况:以获投数量论,生产制造领域公司领衔,企业服务领域和文化娱乐领域分别排名二三,医疗健康和硬件领域也有不错的融资表现。

THE END
1.2024十大家电品牌排行榜家电排行榜前十名→Maigoo品牌网家电 2024十大家电品牌排行榜是CN10排排榜技术研究部门和CNPP品牌数据研究部门重磅推出的家电十大名牌,榜单由CN10/CNPP品牌数据研究部门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并基于大数据统计、云计算、人工智能、投票点赞以及根据市场和参数条件变化专业测评而得出。旨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并推动更多家电品牌快速发展,为众多https://www.maigoo.com/best/18261.html
2.2024年家电十大品牌家电品牌有哪些入选《 2024年CNPP家电行业十大品牌榜中榜名录》的有:海尔、美的、西门子家电、海信、三星SAMSUNG、TCL、小米、卡萨帝、松下、创维等,该名录是以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客观真实公正统计计算为基础,通过广泛收集整理汇编全球权威资料,综合多家机构媒体和网站公布的排行榜单数据,结合专业独立的调研测评以及人为根据市场和参https://www.cnpp.cn/china/list_92.html
3.2016年十大品牌冰箱市场占有率排名情况是怎样的?2016 1、品牌: 海尔Haier 海尔冰箱全球销量夺 市场占有率32.4% 品牌说明: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https://m.to8to.com/ask/k2756000.html
4.揭秘家庭必备小家电一线品牌挂烫机(2023年市场占有率高的一线品牌挂烫机市场发展迅速,其中一些品牌已经成为行业领先者,它们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客户评价。 六、结语 挂烫机作为家庭必备小家电之一,其方便快速、熨烫效果好的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挂烫机也成为了不少消费者关注的问题,选择一款性价比高、品质优良的一线品牌挂烫机,不仅可以提高生活品质https://www.yixianpinpai.com/news/detail/14850.html
5.电器国内销量前十名排行榜2021年电器排行榜家居排行家电销量十大排名情况如何 1、华帝 华帝成立于2001年,前身为中山华帝燃具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华帝主要从事燃气用具、厨房用具、家用电器等的生产,产品销往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化品牌。 松下 松下创立于1918年,拥有百年历史,在日本本土厨电市场占有率高。 http://www.yihuajiaju.cn/post/14613.html
6.青桐资本观察:小家电,新品牌如何撬动千亿市场?3.新品牌玩法:网红爆款,抢占长尾市场 国内小家电头部品牌美的、九阳、苏泊尔在传统小家电领域优势明显,被称为“美九苏”。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美九苏在传统小家电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1%。那层出不穷的新品牌,如小熊、摩飞、北鼎,为何能在传统小家电市场里分一瓢羹? https://36kr.com/p/855634605431431.html
7.宏发股份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2021年,公司在中国电子元件企业经济指标综合排序上升到第6位,在电子信息竞争力前百强企业排名89位,均创历史最好排名;公司在全球继电器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较2020年提升近3个百分点,进一步巩固继电器产品全球第一的行业地位。 (一)、《宏发股份“十四五”规划及未来二十年发展设想》正式发布实施,为公司长远发展指明方向。 http://yuanchuang.10jqka.com.cn/20220426/c638716334.shtml
8.快充头品牌排行榜(快充市场前景大好,45家主流第三方快充品牌盘点)多年来,aigo以用户体验为根本,根据市场环境及产品变化制定了完善的发展战略部署,品牌旗下系列产品在各自领域市场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深受消费者信赖。 代表产品: 1、拆解报告:aigo突破混合充电器TM1305 2、拆解报告:aigo魔方转换器MN331PD(无线版) AKAVO爱否开物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648836-1.html
9.海信着眼拓展日本白电市场,谋求品牌占有率提升新突破据日本相关媒体近日消息,海信日本株式会社社长李文丽于近期受访时表示,海信公司拟定计划大力强化在日本的白色家电业务板块。 报道指出,在电视机领域,海信于 2018 年成功收购东芝的 “REGZA” 品牌后,其包括海信自身产品在内的市场占有率实现了显著增长,合计已超 40%。而在白色家电领域,收购日本厂商业务也被纳入公司的http://news.cheaa.com/2024/1009/641672.shtml
10.统计局调查显示:我国家电市场品牌集中度最高新华社北京3月18日电(记者刘铮)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18日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全国80多种主要消费品中,家电类品牌集中度最高,前十位品牌市场占有率达77.64%。 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对全国重点消费品市场2006年度调查结果显示,在家电类消费品中,冷柜品牌集中度最高,前十位品牌市场占有率为97.65%;https://www.gov.cn/jrzg/2007-03/18/content_553615.htm
11.自主品牌+技术创新看中国家电高端市澈风流财经作为全球充分竞争的行业,近年来,拓展海外市场成为中国家电企业寻求增量的重要途径。为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和话语权,家电企业不断创新,推动品牌竞争优势逐步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受访专家称,在当前欧美“精品消费思维”模式下,中国家电产业将迎来一个高端化市场、精品化定位的转型升级窗口期,高端家电产品出口将会持续增长。https://www.workercn.cn/c/2024-05-22/8262730.shtml
12.海尔智家雄霸全球家电市场的巨头海尔作为中国白色家电领域的三巨头之一,在国内市场做到了第二把交椅,在全球市场中更是连续11年市场份额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16.5%。 从产品来看,公司传统的强势产品---冰箱、洗衣机,牢牢占据着国内最高市场份额;而在美的、格力占据优势地位的空调领域,海尔的卡萨帝品牌也夺得了30.3%的高端市场份额。另外,在酒柜、https://emcreative.eastmoney.com/Fortune/V/Share_ArticleDetail/20230314113127613416880
13.B2B,B2C,C2C,C2B,B2Gb2gc2basp●竞争对手太强:选择行业的竞争对手太强,以自己的资金很难去超越或与对手抗衡,比如对手已经做了5年,无论团队、资金和市场占有率,都很难超越。 ●缺乏充足资金:是否缺乏充足的资金,比如:有的行业,需要比较多的资金才能与对手抗衡,或需要大量的资金才能开拓市场,建立品牌。 https://blog.csdn.net/zgycsmb/article/details/6579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