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我没注意,维修工把号称四五百块钱一瓶的疏通剂哐哐往管道里倒,足足有十几瓶!”最近,上海王女士通过“58同城”网络平台,联系了一家家政维修公司提供马桶疏通服务,没想到,竟然花了近5000元。
家中的常用电器损坏本就是糟心事,但在请专业服务时还遭遇“套路”,这让消费者大呼“伤不起”。很多人说家电维修“水太深”,那么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如何躲开套路呢
28元成本价的空调电容,维修竟要价800元
近日,上海警方捣毁一“以疏通管道为名,推销高价管道疏通剂牟取暴利”的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7名,涉案金额逾600万元人民币。在该团伙“运作”下,消费者往往需花费3000至5000元为管道疏通服务买单,最多一单竟高达19000元。
王女士的案例在网络上引起不少网友共鸣。
网友“家有luky小朋友”直言自己也遇到过相似的情况:“上次阳台下水管堵了,在‘58同城’上找了一个维修工。维修工一来就说要切开整栋楼的主管道,还不保证修好!我直接把他赶走了,自己稍微掏了毛碎碎出来,就通了!”网友“倩倩倩婷儿”也发出疑问:“究竟这类问题去哪儿找工人”
唐先生想着那台空调购买时价格3000多元,用了才4年,维修一次800元太不划算,于是没同意。随后,他通过朋友推荐,请了另一品牌空调的维修师傅上门检查,发现只是空调电容损坏。于是,唐先生从该品牌购买了一个同等型号的电容替换,“师傅给我看的电容成本价仅28元,加上上门检测费、安装费,一起花了100元就把问题解决了。”
专业人士提醒:这样避开3大服务套路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在黑猫投诉官网以“管道疏通”“家电维修”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截至11月28日,分别显示结果有384条、486条,投诉理由大多是指责“故报低价”“三无产品”“引诱消费”等。
记者查询《家电维修服务业管理办法》(商务部2012年第7号)了解,各类家政维修服务都应明码标价。在实际服务中,这一规定已基本落实到位。在各大平台可以看到,企业都能提供清晰明了的收费明细。但争议在于,家政维修服务存在一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部分维修人员上门之后会利用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或巧立名目,或小病大修,将实际维修费用推高数倍甚至数十倍。
低价敲门,中途加价
个别非专业团队为了抢客源,会以低价为诱饵先上门,然后在服务过程中再找各种理由加价,比如材料费、换件费,声称清洗剂用的是最好的、换了几个零件等。或是本来一个人就能完成的服务,故意安排多名人员进行服务,从而使消费者支付更多的费用。
偷工减料,服务打折
支招:平时要积累一些家电维护的基础常识,清洗前要先让清洗人员试机,确认机器是否完好;清洗时,在旁边监督拆机过程、清洗过程;清洗完成要留心装机过程并试机,一旦发现有问题,要立即提出。
伪造证件,以假充真
个别中介为了敛财,会临时聘请一些“游击队”师傅,帮其伪造或购买证件以谋取高价,或者中介对派去服务的人员根本不认识,一个订单转手几次,很难直接溯源。加上家电清洗经常需要拆卸机器,非专业人员缺少专业培训,靠话术骗取客户使用高价的耗材、骗客户加氟等,不仅没解决问题反而让客户花冤枉钱。
支招:不要仅用“星级”“高级”“金牌”等简单表述去衡量服务人员,要根据自己的要求仔细寻找合适的人选。严格核实上门服务人员的保险、健康证、身份证、上岗证是否与所聘公司统一。最重要的是,通过正规的家政服务平台预约正规公司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