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道宽度:通常等于轿厢净宽加上两侧与井道壁的间隙之和,再加上对重装置(如果侧置)所需的宽度。
井道深度:等于轿厢净深加上前后与井道壁的间隙之和,再加上对重装置(如果后置)所需的深度(如果侧置,则考虑对重架与轿厢之间的间隙)。
二、具体步骤
确定轿厢尺寸:
根据电梯的承载人数和载重量来确定轿厢的基本尺寸。
常见的轿厢尺寸有:宽度为1000mm1900mm,深度为1200mm1700mm。
计算间隙:
轿厢与井道壁之间的间隙通常根据电梯标准和安全要求来确定,一般在50mm~200mm之间。
对重装置与轿厢及井道壁之间的间隙也需考虑在内。
考虑对重装置:
对重装置的位置(侧置或后置)会影响井道的尺寸。
侧置对重时,井道宽度需增加对重架的宽度及间隙。
后置对重时,井道深度需增加对重装置所需的深度。
确定开门方式:
开门方式(如自动中分门、旁开门等)会影响井道的宽度或深度。
自动中分门通常需要更大的井道宽度以容纳门扇的开启。
计算顶层高度和底坑深度:
顶层高度需考虑轿厢冲顶时的安全距离、缓冲器行程及轿厢与井道顶部的间隙。
底坑深度需保证轿厢在底层平层时与缓冲器之间有合理的距离,并在轿厢压缩缓冲器后仍有最小空隙。
三、示例计算
假设要安装一部承载8人(630kg)的家用电梯,轿厢尺寸为1100mm×1400mm,采用有机房电梯(对重后置),则井道尺寸可大致计算如下:
井道宽度:轿厢宽度1100mm+两侧间隙(假设各100mm)×2+对重架宽度(假设为300mm,根据具体对重装置确定)=1700mm(此为示例值,实际尺寸可能有所不同)。
井道深度:轿厢深度1400mm+前后间隙(假设各50mm)×2+对重装置所需深度(假设为200mm,根据具体对重装置及布置确定)=2100mm(同样为示例值)。
四、注意事项
实际计算时,应参考电梯制造商提供的具体尺寸和要求。
井道尺寸应允许一定的正偏差,以确保电梯的顺利安装和运行。
在计算过程中,还需考虑电梯的控制系统、安全装置等附加设备的空间需求。
综上所述,电梯井道尺寸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因此,在选购和安装电梯时,建议咨询专业的电梯设计师或施工人员,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舒适和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