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求解电梯安全监管“私家车”或“公交车”由业主自选
11月24日上午,周文显给记者展示已建成的绵阳市电梯安全监管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对100部电梯的实时运行情况进行监控。
□本报记者祖明远文/图
日前,绵阳启动了两套电梯安全监管系统,王敏将其分别比喻为公交车和私家车,“前者成本低,但只解决电梯困人这个‘痛点’问题,算是公交车;而后者成本高,可以提前发现问题隐患,算是私家车,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主选择。”王敏说。
找根源:
价格战致电梯维保不断“缩水”
最近一年来,电梯安全事故频发,绵阳市质监局接到的投诉也越来越多——仅上半年就超过60次,相当于往年的四五倍。
为了实现盈利,维保企业往往要缩减成本。据周文显掌握的情况,有的企业会与电梯物管公司串通,通过伪造更换零部件的记录,来挪用房屋维修基金;更多的企业则会减少维保项目和步骤。“应该完成50步的维保动作,但只完成15步,肯定会有问题没有被发现。”周文显说。
而作为维保市场的监管者,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只有6个人,对上万部电梯采取人工监管的方式显然不现实。在经过考察学习后,绵阳市先后决定建立两套电梯安全监管系统,尝试从不同层面实现监管覆盖。
A平台“私家车”:
安全预警监控电梯的每个动作
目前,借助物联网,电梯企业已经可以实现远程安全监控:通过在每部电梯上安装传感器,可以将电梯实时动态传输给后方监控管理系统。但电梯厂家众多,技术规格千差万别,各建一套监控系统成本太高,也浪费资源。
针对这个问题,2014年底,绵阳市质监局与科莱电梯合作,尝试建设一个“兼容市面80%电梯品牌”的监控平台,对全市多部电梯进行动态安全监控。截至2015年5月,全市已有100部电梯安装了该平台的传感器。
更大的好处在于,这样可以减少维保工作“缩水”的可能性。安装在电梯内部的传感器“黑匣子”,可以如实记录下每一个维保步骤,监管部门只需调用日志,即可还原维保过程,从而督促维保单位严格按流程执行维修保养,从源头减少安全问题。
不过,这套系统费用不低。据科莱电梯售后服务部部长李勇介绍,安装设备加运行费用,每年需要3700元左右,增加了将近一倍的成本。“目前还主要在公共电梯上试点,未来希望可以进入市场,给更重视安全问题的业主提供一个多元的选择。”
B平台“公交车”:
应急处置自动分配救援任务
受成本所限,物联网监控系统一时难以推广,绵阳市质监局决定效仿杭州,建立全市电梯应急处置平台,从群众最关切的“被困电梯”这个“痛点”问题入手。
该套系统造价约为400万元,硬件成本相对而言远低于物联网平台。但缺点就是功能单一,仅能解决应急救援问题,无法解决日常维护保养的监管。
据悉,绵阳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年底将启动建设,或将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运作。
编辑:范斯腾
关键词:私家车;公交车;安全监管;安全监察;电梯安装
昨日一早,家住东湖高新区佛祖岭社区的居民吃惊地发现,停在地下车库的多辆私家车被砸破了车窗。昨日11时许,长江日报记者在东湖高新区佛祖岭社区D区车库看到,4辆私家车右侧车窗被砸破,车库地面上,玻璃碴散落一地,私家车车内则被翻得一片狼藉。
2015-11-2710:26:00
记者了解到,今早5点50分,快递车由虹桥往温州方向开,白色私家车由乐成往虹桥方向开,在一个三岔路口相撞,两车起火。救援人员在进行紧急灭火后,将私家车从货车车头下拉出,对私家车头部进行破拆,将卡在私家车驾驶室的驾驶人员抬出。
2015-11-2517:01:00
今天早上5点50分,在乐清104国道坝头村老收费站路口前,百世汇通快递公司的一辆快递车与一辆台州牌照的私家车相撞起火,造成4人死亡。记者了解到,今早5点50分,快递车由虹桥往温州方向开,白色私家车由乐成往虹桥方向开,在一个三岔路口相撞,两车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