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共青团路的刘先生告诉记者,几天前,他的手机出了问题,刘先生就把它送到太白路的一家维修店修理。被告知30元钱给修好。王先生问是什么原因,维修人员竟说,反正给修好就是了,不告诉什么原因,他又拿着手机到了一家品牌手机售后服务店,工作人员称至少需要50元。
记者调查:价格印在脑子里
9日和10日,本报记者以顾客的身份,分别对任城路、太白路、运河路附近的6个小型家电维修点进行了暗访,发现6个维修点均没有按照规定公示家电维修的价格,而所有经营者都宣称自己对已实施4年的规定并不知情。
在运河路的一个手机维修点内,记者在店内仔细寻找了一圈才发现,门内的墙壁一侧上贴着一张已经明显泛黄的A4打印纸,左侧用小字标注着三星等十几款手机的型号,右侧则统一标注着一个维修价格。一位40岁左右的经营者用手指弹了弹直往下掉土的维修价目表,摇头说:“这价目表是哪年贴的我都不记得了。这上头标的那些手机,早就不卖了。”说着又用手指点了点自己的太阳穴,得意地说:“从来没听说修理电器还要什么价目表,价目表都在我脑子里呢。”而在其余5个家电维修点内,记者连“过期”的家电维修价目表都没有发现。当记者提出想要维修一部有自动关机问题的手机时,同一条街上的4个维修点竟然开出了3个不同的价格:从50元至200多元不等。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当前,济宁家电维修市场良莠不齐,不同维修店的维修价格也不一样,能够真正做到明码标价的维修店很少。在任城路一家维修店,当记者问及是否能够先对维修的电器进行零部件明码标价时,该维修店老板则直接回应:“零部件的价格都在脑子里,要是全列成价格表,一整面墙也贴不完啊。”
乱象原因:双方信息不对称
早在2006年1月1日,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家用电器维修服务明码标价规定》就已经正式实施,该规定明确要求家电维修服务经营者必须张榜公示价格,然而,这道“张榜令”几乎无人执行,这是为什么呢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消费者大多只关心家电的整体维修费用。为此,维修人员一般不会将检查费用进行另外收取,而是摊入零配件更换或维修的费用当中。所以,不少维修机构在报价上基本都是进行“统一报价”,而不会将每一项费用单独分开,这也给维修费用中猫腻的产生预留了更大的空间。商家想出了种种理由不明示价格,这就让消费者修家电无处琢磨价格。消协的工作人员介绍,家电维修中“被宰”,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消费者和维修方的信息不对称,由于消费者不太可能去掌握电器的专业知识,在电器维修过程中就可能遭遇维修人员的胡乱开价。
市民期盼:家电维修“明码标价”
采访中,市民们纷纷表示,希望家电维修公司能够明码标价。一业内人士表示,“维修部门应消费者的要求派人上门维修,必定要增加企业的成本,因此在保修期外收取合理的上门费、修理费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