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黑维修”猖獗,让消费者既“头疼”又“心疼”。一来普遍存在价格不透明、服务质量差、事后维权难等问题;二来往往使用劣质配件或不规范的维修操作,易引发电器故障甚至安全事故,给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埋下隐患;三来会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影响正规维修企业的经营,拉低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
究其根源,首先是信息不对称。家电维修涉及较多专业知识,消费者往往难以准确判断故障原因和维修难度,只能依赖维修人员的判断和建议,这为“黑维修”提供了可乘之机。其次是技术水平不高。一些不良商家和个人仅受过简单培训甚至无证上岗,维修质量难以保障。此外,家电企业售后服务投入不足,有的把售后服务外包给第三方,且缺乏管理监督,导致维修质量良莠不齐。
平台应对商家严格把关
那些“维修黑店”之所以能坑到消费者,导航平台的“锅”也甩不了。平台要么是信息更新不及时,留下了漏洞;要么是没尽到审核义务,纵容商家虚假维修,为它们引流“背书”。考虑到该行业的专业性,平台更应对入驻商家进行严格审核和把关,确保商户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此外,还可通过调整权重分配,强化用户评价权,给后来者多点提醒。
坚决向家电维修乱象说不
对家电生产企业而言,应在线上线下畅通正规服务渠道,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例如,企业可在产品包装明显位置设置提示信息,以避免消费者掉入陷阱。还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统一的售后服务平台和信息系统,实现维修的标准化、透明化和可追溯,提高售后服务质量。(综合)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