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山东平均工资标准是多少?2022山东平均工资出炉,2022年山东平均工资公布,2021-2022山东平均工资水平最新数据。2020年山东省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14740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12510元,教育行业106901元;2020年山东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为金融业138976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15499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13452元。
分行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单位:元
行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全省8774990661(一)农、林、牧、渔业6696667515(二)采矿业103837105919(三)制造业7502475116(四)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14740115499(五)建筑业7296974141(六)批发和零售业6732267601(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9442795532(八)住宿和餐饮业4696648272(九)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05284105640(十)金融业93192138976(十一)房地产业7468276425(十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7371175989(十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12510113452(十四)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4556757469(十五)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5509255819(十六)教育106901108452(十七)卫生和社会工作106272108425(十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9649097891(十九)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01467103679(二十)国际组织————
2021-2022年吉林最低工资多少,吉林养老最低工资标准
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
2020年山东省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06784元,其中,2020年山东省国有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8928元。
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2020年山东省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06784元,其中,2020年山东省国有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8928元。
分行业看2020年山东省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为金融业130624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29794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26669元;2020年山东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同上,分别为138388元、130195元和127458元。
分行业国有经济单位平均工资单位:元
行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全省106784108928(一)农、林、牧、渔业8021381913(二)采矿业7432675408(三)制造业9158592576(四)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29794130195(五)建筑业8270586573(六)批发和零售业7566075993(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9687097949(八)住宿和餐饮业5050751015(九)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24298124824(十)金融业130624138388(十一)房地产业6982977307(十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7466476407(十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26669127458(十四)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7814983766(十五)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7787380152(十六)教育113686115208(十七)卫生和社会工作111130113526(十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03910105584(十九)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01506103721(二十)国际组织从2017-2020年山东省市场化平均薪酬及涨幅变化来看,山东省市场化平均薪酬呈平稳上涨趋势。
2017年市场化平均薪酬为4924元;
2018年涨幅达12.96%,市场化平均薪酬为5562元;
2019年涨幅为9.49%,市场化平均薪酬为6090元;
2020年涨幅为7.72%,市场化平均薪酬为6560元。
有业内人士分析道,2019-2020年山东省市场化平均薪酬涨幅有所下降,一方面是2020山东主动放慢了经济发展的速度,来换取经济发展的结构和质量优化;
另一方面新旧动能转换已经取得明显成绩,但经济转型还尚需时日。
疫情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不少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与压力,利润与规模压缩。综上所述,山东市场化平均薪酬涨幅呈减缓趋势也就不难理解。
02
二季度市场化薪酬同比上涨515元
从上图走势来看,疫情给山东带来的冲击通过一季度市场化平均薪酬直观反映出来,一季度山东省市场化平均薪酬全年最低,为6223元;
二季度薪酬为6450元,上涨明显;
三四季度薪酬分别为6508元和6679元依旧持上涨态势。
就薪酬涨幅来看,2020年二季度创季度最高涨幅,薪酬同比2019年同期上涨515元。
2020年山东省上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八大发展战略,强力实施九大改革攻坚,加快培育“十强”产业集群,突出抓好“一守六保三促”,经济运行呈现全面恢复、回升向好的态势。
虽然受疫情影响,山东省市场化平均薪酬涨幅不降反升,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经济发展全面加速,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也更加理性,山东省市场化平均薪酬将继续稳步上涨。
03
“高薪区间”上涨,月薪5-7k为主流
数据显示,5000-7000元区间占比高达42.7%,成为人群最多的收入区间;
排名第二的为3000-5000元区间,占比为32%;
当前薪资7000-9000元的人数占比为7.8%;
薪资9000-11000元者占比为6.3%;
另有7.1%的职场人薪资在11000元以上;
除此之外,薪酬在3000元以下者占比最低仅占4.1%。
04
青岛以7005元蝉联榜首
根据2019-2020年山东16地市市场化平均薪酬同比分析来看,青岛以7005元蝉联榜首;济南紧随其后,以6970元位列第二;
临沂以6920元排在全省第三位;聊城市6807元排在第四位;第五位是潍坊市,薪酬为6732元。
2020年山东省仅有1座城市平均薪酬低于6000元,突破6000元的城市较2019年增加11座。威海和滨州两市薪酬涨幅较小,较2019年排名有明显下降;
在新旧动能转换中,菏泽大力发展“既好看又好吃”“既发光又发热”的产业,着力构建优势突出、相互支撑的“231”特色产业体系,全流程打造生物医药和高端化工“两大核心产业”,市场化平均薪酬提升也十分明显。
05
青岛硕博学历人才薪酬均排行第一
从2020年山东省16地市硕博学历人才市场化平均薪酬来看,“济青”两地硕博学历人才平均薪酬均领先其他城市。
青岛是山东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国家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其中硕士学历人才市场化平均薪酬为10550元,博士学历人才市场化平均薪酬为17681元,两者均排在全省第一位。
人才政策是薪酬保障的重要支撑,经济发展是薪酬保障的根本所在。青岛实施青年人才“留青计划”,为符合条件的博士、硕士提供15万、10万元的安家费;建设10万套人才住房,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形成对高层次人才吸引的合力效应。
06
无工作经验平均月薪5000元出头
由2020年山东省提供给不同工作经验求职者的市场化平均薪酬可以看出,无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市场化平均薪酬5073元垫底,较拥有1-2年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市场化平均薪酬低684元;
拥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求职者市场化平均薪酬高达12318元,比拥有6-10年工作经验求职者薪酬高2641元。
07
医疗/卫生行业“最挣钱”
如上图所示,医疗/卫生行业的市场化平均薪酬排行第一位,高达10832元,成为唯一“破万”的行业;教育/培训和互联网/电子商务排名二、三位,市场化平均薪酬分别为9785元和9543元;
医疗设备/器械和中介服务行业分列第四、第五位,薪酬分别为8987元和8534元;排行第十的环保行业市场化平均薪酬也突破7000元,达到了7211元。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的复杂局面下,山东省医药产业加速高质量发展。高端平台聚集,医药科技支撑能力强,产业实力雄厚,医药工业规模占全国七分之一,齐鲁制药等13家企业进入全国药企百强,数量全国第一。
同时医养健康是山东“十强”产业之一,为打造万亿级医药产业群,山东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重点培育济南高新区、烟台开发区、菏泽高新区等14个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涌现出一大批医疗/卫生行业的知名实力企业,为行业人才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薪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