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2022年最有价值的行业(一)》中分析了家电的现状和趋势,我觉得最近两年家电的低迷动摇了很多持有或看好的人,每个行业都有一定的波动性和周期性,往往在挣扎的底部,更需要冷静分析,准确判断。
(1)今年行情
(2)估值回落
这也意味着,国内对基本消费品有着很大的需求,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中高端消费品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
(1)白酒
1、产量下滑
国内白酒从2005年开始快速扩张,整个行业呈现供需两旺的格局,期间虽然有2012年限制三公消费的政策,以及后来发生塑化剂事件,但白酒行业产量仍然达到17.8%的年复合增速。
国内白酒产量从2016年以后开始出现下降,这一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但白酒行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并没有出现下降。尤其高端白酒,虽然高端白酒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比重不到10%,但却贡献了50%以上的销售额,并且这一比例在最近几年还在不断提升。
2、高端为王
高端白酒和次高端白酒是整个行业的稳定剂,未来白酒的市场容量有限,利润的提升主要还是依赖涨价。
一方面是品牌限制准入,高端白酒需要历史的积淀,否则即使价格涨上去了,也很难带动销量的增长;另一方面是白酒企业的马太效应,高端酒企转向稳健长线增长,市场策略准确,会形成强者恒强的局面。
(2)啤酒
1、存量市场
2、提价空间
啤酒在我国一直以来都属于低价消费品,单价普遍在7元左右。
根据百威英博(亚太)最新招股说明书显示,依照亚太地区各国家经济发展程度、对酒类的限制及人均酒精消费量等因素制定的啤酒市场成熟度模型中,中国位于中档偏低水平,和成熟的市场和国家仍然有明显差距。
我国啤酒产量在2013年见顶后开始下滑,结束高速发展后,通过收购的方式使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同时地区品牌被更大的全国性品牌所替代,市场格局也开始日益清晰。
啤酒目前的格局是存量竞价,头部公司通过提升高端产品的市占率扩大自己的行业统治地位,而且从历史规律看,啤酒提价季节一般在淡季,今年底到明年初啤酒企业大概率会陆续提价,疫情好转后,会为企业带来很大的利润增厚。
(3)乳制品
1、低速增长
我国乳制品市场在2005年达到千亿规模之后迅速扩容,在之后的十年里,复合增长率达13.9%,但在2014年之后行业开始转向个位数增长。
从行业增速看,乳制品市场已经步入成熟发展阶段,但和其他国家比较,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从细分子类看,低温乳制品的成长性要远高于其他品类。最近几年巴氏杀菌乳逐渐发力,奶酪因为低基数的原因,增长潜力巨大。尽管今年行业面临上游成本压力,但在竞争格局良性的前提下,未来随着原奶价格的回落,龙头企业利润可能会加速释放。
2、奶源+渠道
乳制品我觉得有两点比较重要,一个是上游的奶源,一个是销售渠道。
奶源的重要性在于安全和成本,当初的三聚氰胺事件依然历历在目,安全是所有食品企业的生命线,是绝对不容许出现问题的。其次,奶源是乳制品企业的最大成本之一,如果自己没有牧场,会受到很多限制。
稀缺牧场资源早就成为乳企的兵家必争之地。一方面,原奶成本上行是长期趋势,另一方面,牧场在我国属于稀缺资源,为了保成本稳定、把控上游资源,牧场就成了乳企的布局重点。
(4)调味品
1、至暗时刻
最近两年是调味品的至暗时刻,2021年1到9月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同比增速从34.2%回落到4.4%,总体消费需求很疲软,而且疫情对餐饮业的影响直接痛击调味品企业,增速与2019年同期相比也远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疫情的影响不止在消费端,成本上涨对调味品也形成很大压力,比如原材料和包材成本占调味品公司成本的85%-90%,这两块今年都在延续涨价趋势,降低了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
2、前景无忧
看好调味品是因为国内大众消费有3个特征:
①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消费升级趋势将持续;
②随着经济逐渐步入成熟发展阶段,行业马太效应将持续;
③随着消费主力与习惯的改变,细分赛道将加速发展。
最近几年受到疫情扰动,总体表现虽然低迷,但随着新一轮提价周期开启,调味品板块很可能在疫情结束后迎来估值和业绩双升。
调味品的第一个转机:在一定通货膨胀率下,调味品价格上涨一般具有周期性,一般这时候会迫使企业进行直接提价。
调味品的第二个转机:疫情过后,良性的经济增长会带来明显的消费升级趋势,同时产品的结构化调整也会带来价格的提升,调味品行业零售价增速将高于同期物价指数变动幅度。
(1)今年食品饮料调整后估值中枢有所抬升,但逐渐进入长期投资区间。
(2)白酒的高端化趋势依然不变,尤其产量下降后,千元级别的高端酒是行业未来确定性最高的领域,比较看好的有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
(3)啤酒已经进入存量博弈阶段,未来要靠新产品+提价打开啤酒行业天花板,比较看好重庆啤酒、百威亚太、青岛啤酒等。
(4)乳制品看好头部乳企,牧场+渠道是经营稳定的重要因素,比如伊利、新乳业、妙可蓝多等。
(5)调味品经历疫情影响后终会恢复,未来会迎来估值与业绩双升的局面,比较看好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千禾味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