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务发展趋势(精选5篇)

托县的家政服务市场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末,目前,全县注册登记的家政服务公司有5个,劳务中介4个,物业公司4个。据不完全统计,从业人员约700多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占80%以上,年龄一般在36—55岁之间,大部分为双河镇居民,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的占80%,主要服务区域为托县县城和电厂,涉及的服务项目有:室内外保洁、疏通管道、清洗抽油烟机,搬家、看护婴幼儿、照料老人等。家政服务的用工形式主要分为住家保姆和钟点工等,家政服务的工资水平概况为:住家保姆每周休息一天或不休息,平均月工资800元左右,钟点工平均每小时30元,每年年关将至时,保洁员的平均工资会有所上涨,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二、存在的问题

家政服务业作为一种新型行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政服务人员普遍缺乏专业训练,难以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由于大多数服务人员文化程度偏底,又缺乏专业训练,她们的卫生习惯、生活方式和家务达标要求与雇主的期望有较大差异,对老人和孩子的照顾更是缺乏必需的护理知识,很难满足和适应雇主的需求,造成供需之前的现实矛盾。

2、家政服务队伍不稳定。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县家政服务人员中,保洁员占较大比例,但保洁工作一年中只有两三个月为旺季,其余的月份收入较微薄,导致部分人员转行从事其他工作;二是社会对家政服务业的认识不足。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仍然把家政服务视作“服侍人”的低人一等的行业,因此,碍于面子,部分下岗失业者宁愿赋闲在家也不愿“屈就”于家政服务,加上社会对家政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宣传不够,致使家政服务行业的社会地位偏低;三是有些家政服务需要从业人员长时期离开家庭,这对于有家、有子女的下岗女工来说,有较大困难,她们不易接受。

3、家政服务市场管理混乱,呈现无序状态。由于目前我县家政服务行业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没有法律法规的保护和制约,使得家政服务市场良莠混杂,从业人员的可靠性和诚信度被大打折扣,严重制约着家政服务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对发展家政服务业的几点思考

将开家庭服务人员培训班

穗家政服务平台免费找保姆

事实上,为了方便市民找保姆,去年起,广州市妇联便联合省人力资源研究会、广州市家协,对广州市家庭服务业现状进行了摸查研究,同时充分利用市人力资源市场妇联分市场和市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中心两个阵地打造了家政服务综合服务平台,集家政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推荐、O2O平台等多功能于一体,该公共平台自今年三八期间开通至今两个月,已有近百家广州大中型会员企业进驻,注册进入人数达30万人,免费为550多位市民寻找到合适的保姆,下一步将拓宽平台的普及使用,建立广州市家政服务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诚信管理系统,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市民,服务企业。

昨天的新闻会上,对于市民找保姆的问题,广州市妇联主席苏佩回答了记者提问。

建诚信系统,好差评都记录在案

羊城晚报:不少市民反映在雇佣家政服务人员的时候,往往对他们的个人情况、健康情况不清楚,家政服务行业能否建立网上的规范档案,有便于雇主查询

苏佩:雇主找保姆,最首要的条件就是可靠,建立网上档案,即诚信系统,是非常重要。我们设立了一个三方互认、互评的系统,雇主、企业、从业人员三方互相评价,雇主请了保姆可以进行评价,企业可以对这个保姆进行评价,从业人员也可以对企业和雇主进行评价,综合评价之后,会建立一套星级的系统,最终形成规范的档案,只要打开之后就可以知道,这个保姆的一些什么记录。他是好的记录,还是差评。

岗位缺口大,需求得不到满足

羊城晚报:广州目前家政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苏佩:广州家庭服务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是缺乏统筹、协调、配合,多个部门可能都管一点,但整个行业怎么管理,还得协调。此外,广州市的家庭服务企业小、弱、散,整个行业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并很高,大多数的家政服务停在比较简单的劳动、家务的模式,也有一些对高素质家政服务的要求,但能满足这方面需求的不多,整个行业竞争不足,导致了竞争市场疲软,岗位的缺口比较大,很多个性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从雇主来看,自身需求得不到满足,会对整个行业产生不满,保姆某一件事做得不好就会怪罪到整个家政企业或者是整个行业。而且不少人对家政企业乱收费的问题不满。

值得一提的是,从业人员本身素质不高,不少保姆都是从农村出来,经过短暂的培训就上岗,素质很低,而且负担很重,95%以上的从业人员需要自费购买社保、医保,流动性很大,风险也比较大,他们的工作普遍得不上社会的认同和尊重。权益得不到保障,现在三方的权益,在这方面都欠缺一些足够的保障,包括雇主、保姆、家政企业,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应该更为完善。可能制约到整个家庭服务业发展的几方面的因素。

关键词:延安市;产业选择标准;优势产业选择

良好的产业组合能够带动整个城市的持续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其中,优势产业识别和选择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对于那些能够具备优势地位的产业而言,通常需要满足特定的技术原则,如关联强度大、拥有长期而广阔的市场容量、具有较快的技术进步机制和吸纳先进技术的潜力以及能够发挥本地拥有的竞争优势和资源优势等。因此,本文围绕优势产业的技术特征,通过设定产业选择标准,对延安市主要的传统产业进行分析并最终确定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发展推动和促进整个区域产业的发展。

一、产业选择标准

1.发展基础

重点产业的选择和主导产业的形成,取决于当地产业发展的基础环境,而且考虑到五年规划的短期性,很多要素并不能实现快速转换,因此发展基础构成了产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具体地,考虑数据可得性和一致性,使用该产业营业收入占延安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

2.成长速度

除了发展基础这一因素,还有一部分产业虽然发展基础较差,但是成长速度很快,这部分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够促进生产要素从生产效率低的部门转向生产效率高的部门,带动地区经济结构的转换。具体地,使用该产业营业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来衡量其发展潜力。

3.产业利润情况

根据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产业发展是经济主体基于效用最大化的理性抉择,当某个产业利润率水平持续上升,说明该产业存在发展空间;而当某产业利润水平开始下降,则表明该产业成长空间有限。具体地,通过考察特定产业的利润率水平来衡量产业发展空间。

4.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

除上所述,重点产业还必须考虑另外一种情况,即有些产业尽管规模和速度在当地都不具备绝对优势,但其在更大地域范围内的同类行业中影响力却不断增加。具体地,使用该产业营业收入在陕西省同类产业中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进行衡量。

5.产业转入的可能性

6.地方政府的战略愿景

二、备选产业分析

1.餐饮产业

2010-2014年延安市餐饮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41.97%,在所有产业中增速最高;企业数量从2010年的97家增加到2014年的296家,净增加199家;吸纳就业人数从2010年的1285人增加到2014年的5445人,增加就业人数4160人;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0.09%上升到2014年的0.25%,营业收入占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0.29%上升到2014年的0.76%。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餐饮业保持了非常高的增长速度,但是餐饮业的利润率却在下降,从2010年的13.83%下降到2014年的13.75%。

2.酒店产业

2014年延安市酒店业企业511家,相比2010年的385家净增加126家;酒店产业吸纳就业人数从2010年的4802人增加到2014年的7830人,增加就业人数3028人;增加值从2010年的31411万元上升到2014年的90342万元,占GDP的比重相应地从0.35%上升到0.65%;营业收入从2010年的120005万元上升到2014年的29832万元,年均增速达到23.57%,占GDP的比重相应地从1.36%上升到2.02%;与此同时,酒店产业的利润率也在上升,从2010年的13.60%提高到2014年的16.21%。

3.批发零售产业

2014年延安市批发零售业企业2724家,相比2010年的2034家净增加690家;吸纳就业人数从2010年的29207人增加到2014年的33125人,增加就业人数3918人;增加值从2010年的179429万元上升到2014年的374256万元,占GDP的比重相应地从2.03%上升到2.70%;营业收入从2010年的869860万元上升到2014年的1851023万元,年均增速达到20.78%,占GDP的比重相应地从9.82%上升到9.35%;但受新兴电商的冲击,传统批发零售产业的利润率不断下滑,从2010年的11.63%下降到2014年的10.06%。

4.交通运输及仓储业

2014年延安市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企业294家,相比2010年的242家净增加52家;吸纳就业人数从2010年的6912人增加到2014年的8059人,增加就业人数1147人;增加值从2010年的116497万元上升到2014年的141889万元,占GDP的比重相应地从1.32%下降到1.02%;营业收入从2010年的390670万元上升到2014年的529334万元,年均增速为7.89%,占GDP的比重相应地从4.41%下降到3.82%;尽管交通运输及仓储业营业收入占GDP的比重在下降,但是其利润率有所上升,从2010年的14.12%提高到2014年的14.95%。

5.建筑、房地产业

2010-2014年延安市建筑和房地产企业数量从264家增加到401家,净增加137家;吸纳就业人数从2010年的12827人增加到2014年的16233人,增加就业人数3406人;增加值从2010年的191053万元上升到2014年的430759万元,占GDP的比重相应地从2.16%提高到3.11%;营业收入从2010年的652518万元上升到2014年的1559897万元,年均增速24.34%,占GDP的比重相应地从7.37%提高到11.25%;但是受资源型经济下行周期的影响,房地产价格回落,相应的其利润率亦有所下滑,从2010年的13.23%下降到2014年的12.61%。

6.装备制造产业

2010-2014年延安市装备制造业企业从432家整合到335家,经营主体减少97家;吸纳就业人数从2010年的3432人增加到2014年的4269人,增加就业人数837人;营业收入从2010年的83932万元上升到2014年的164425万元,年均增速为18.31%,占GDP的比重相应地从0.95%上升到1.19%;在陕西省装备制造产业中所占比重则从2010年的0.32%上升到2012年的0.59%;但是得益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红利,以及技术进步对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延安市装备制造产业利润率有较大幅度提高,从2010年的10.73%提高到2014年的12.59%。

7.食品产业

2010-2014年延安市食品企业从1396家增加到1695家,净增加299家;吸纳就业人数从2010年的7369人增加到2014年的11045人,增加就业人数3676人;营业收入从2010年的122754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302530万元,年均增速为25.29%,占GDP的比重相应地从1.39%增加到2.18%;在陕西省食品制造产业中所占比重则从2010年的1.39%上升到2012年的1.52%;受国内消费升级对高端食品需求增长的拉动,延安市食品产业利润率有较大幅度提高,从2010年的11.62%提高到2014年的13.49%。

8.建材产业

2014年延安市建材企业627家,相比2010年的500家净增加127家;吸纳就业人数从2010年的11192人增加到2014年的11335人,增加就业人数143人;营业收入从2010年的138831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268308万元,年均增速为17.91%,占GDP的比重相应地从1.57%增加到1.94%;在陕西省建材产业中所占比重则从2010年的3.64%下降到2012年的2.69%;尽管如此,但产业利润率却从2010年的12.36%提高到2014年的15.22%。

9.医药产业

2010-2014年延安市医药企业从1家增加到2家;吸纳就业人数从2010年的112人增加到2014年的449人,增加就业人数337人;营业收入从2010年的2535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8378万元,年均增速为34.83%,占GDP的比重相应地从0.03%增加到0.06%;在陕西省医药产业中所占比重则从2010年的0.13%上升到2012年的0.28%,产业利润率从2010年的6.00%略微下降到2014年的5.58%。

10.手工艺产业

在手工艺产业发展方面,近年来延安通过兴办专业合作社,用传统民间手工艺创业就业、增收致富,手工艺品合作组织日益壮大。粗略统计,延安市具有一定手工艺品制作能力的妇女达10多万人,其中以安塞县、延川县、延长县、洛川县最具代表性。在当地妇联组织下,各合作社定期为下岗失业妇女、农村妇女提供手工艺术培训,学成后她们既可专职创作,也可在种地干家务活之余创作,合作社则负责产品的开发、包装、销售等。目前,延安共成立了各类手工艺品合作社13个、公司3家,培训妇女手工艺骨干1000多人,推动了延安手工艺品走向商品化、市场化和规模化,进一步提升了延安市的文化软实力。

11.家政服务产业

三、重点产业确定

1.酒店餐饮业

根据上面的分析,餐饮业得分为三颗星,酒店业得分为四颗半星,考虑到延安市的实际情况,以及餐饮酒店产业的自身关联关系,拟将餐饮酒店业一起作为延安红色文化大旅游战略的重要环节,在政策扶持和市场运作上协同推进。

2.现代物流业

如上所述,批发零售业得分三颗半星,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得分三颗半星,考虑到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的普及使得传统批发零售业和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因此,拟将批发零售业和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一起整合为现代物流业,如此不但有利于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还可以集中资源共同推进“互联网+”战略的实施,有效提升传统物流产业运行效率。

3.建筑、房地产与建材业

在上面的分析中,建筑、房地产业得分四颗星,建材业得分三颗星,由于建筑、房地产与建材产业之间的天然关联性及其之间的相互依赖,拟将二者合并作为延安市“十三五”时期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集群之一,如此既可以集中有限资源,又有利于政策的协调统一。

4.装备制造业

2013年是万勇来到360公司的第四年,他负责的360安全浏览器产品早已稳定,大多是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这一年,万勇步入而立之年,他决定辞职创业,目标锁定在家庭服务领域。

当年6月,万勇开始调研家庭服务市场。他发现,光北京的市场就在1000亿元以上。“北京的1000万户家庭中,有小孩或老人的家庭占了10%左右,家庭服务一年开支在3~5万元;20%用户追求家庭生活品质,长期使用钟点工,年开支在1~1.5万元;70%用户偶尔使用家庭服务,比如搬家、擦玻璃或者清洗羽绒服等,年开支2000-3000元。”万勇告诉《创业家》记者。

家庭服务市场看似很大,但细分市场繁多,万勇必须找好切入点。他拜访了几十家家政公司,发现传统家政公司的阿姨基本以保姆、月嫂为主,家庭服务的小时工(保洁方向)并不是重点,既不专业,用户体验也不好。他决定从保洁入手,切入家庭服务市场。

产品有了,但阿姨从何而来?

万勇的做法是通过三个渠道招聘兼职阿姨,一是采用贴海报的地推模式,二是线上招聘,三是阿姨之间相互推荐。阿姨帮建立了自己的培训体系,新入职的阿姨都会接受一轮培训,培训内容从接单、联系用户开始,贯穿整个服务过程。阿姨帮还通过用户评价系统和回访制度来保障和提升服务质量。

改变发生在2014年1月。万勇发现,有些阿姨来了几天就下线了,逃单率达50%,有时甚至高达70%~80%。他把招聘的阿姨从兼职变成了全职,才把逃单率控制在了15%以下。

随着全职阿姨数量变多,阿姨帮的业务慢慢趋于稳定增长,有了七八万客户,单月复购率也提升到40%。万勇趁势把业务拓展到了上海和成都,业务种类也从保洁扩展到干洗和增值业务(包括维修、搬家等十几项服务)。2014年10月,阿姨帮获得祥峰投资领投的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此前,阿姨帮于2013年8月获得顺为基金的数百万人民币天使投资,同年12月获得联创策源的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

就在万勇扩张业务的同时,其他家政服务公司也没闲着。云家政先后进驻广州、深圳、北京等地,e家洁和阿姨来了也在上海等城市增设了分点。2014年11月,市场争夺战进一步扩大,58同城推出“58到家”品牌,服务模块主要以家庭保洁为主,还包括清洗/养护、上门做饭、上门美甲、车内空气净化、搬家、维修、开锁换锁等。

这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据阿姨帮一位离职高管透露,58到家的进入对阿姨帮的影响还是蛮大的。“它的入口比我们凶悍很多,在(用户)存量的保有上,阿姨帮是占劣势的,速度和规模远远不及对方。”

58到家刺激了阿姨帮扩张的步伐。去年12月底到今年1月,阿姨帮在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天津、武汉、青岛和西安等一二线城市纷纷开通业务。万勇也坦承,目前58到家开通了20多个城市,而阿姨帮是12个,阿姨帮要尽快跟58到家追平,今年也要开到20个城市。

新的问题随之而来。上述阿姨帮离职高管坦言,家庭保洁服务市场的存量是一定的,在e家洁、58到家、依靠政府关系建立起来的95081等新老对手的抢食之下,存量市场基本已被瓜分完毕。同时,保洁服务地域性特点很强,扩张城市并不是简单复制就可以,难度不容忽视。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根据智研咨询出版的《中国家务清洁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2年中国家务清洁市场尽管同比增长了20.19%,但规模只有125亿元。

另一组数据更为直接。懒人家政的市场调研与统计表明,2013年中国家庭服务行业整体规模接近1万亿元,但细分领域众多。其中,保姆占1788.08亿元,育儿嫂占2247亿元,保洁服务仅占682.64亿元。这意味着,与育儿、保姆等家庭服务热点领域相比,保洁服务的本源市场相对要小得多。

正如易凯资本创始人王冉所言,企业会从不同的细分市场进入到家政服务大领域,有人从南坡,有人从北坡,有人从西坡,有人从东坡,但是每个坡的市场大小并不一样,这就意味着有人走得快,有人走得慢。就像打车领域的滴滴、快的和易到,南坡和北坡最后的速度并不一样,谁的坡大,市场更成熟,速度自然就快。

而在本世纪末,我们所有的读者都不可避免地要成为一个老人,面对同一个问题:选择怎样的方式,来使自己“老有所养”。那么就让我们未雨绸缪,在积极工作、生活的同时为自己早做打算――本世纪,我将成为一个老人,并将拥有一个安详快乐的晚年。

居家养老:我的快乐你也能懂

住养老院不必要,也不可行

据统计,目前世界发达国家老人入院养老的比例只在5%左右,最高的如荷兰也只达到了8%,而我国的这一比例目前只有1%-2%,这还是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的统计数据,一般地区的比例更低。如果每个进入老龄的人都入住养老院,按我国现有养老院的床位数来计算,供应将远不能满足需求。为此,我国政府在加紧养老设施扩建的同时,提倡老年人自主选择居家养老或入院养老,对于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更是大力倡导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的优势:住在家里的老人,有更大的生活空间和自我支配感,也能更经常更方便地和子女接触、相处、共享天伦。只要有充分的条件,保证在社区内就能满足日常所需,又何乐而不为呢?

实现基础:以上海为例,上海目前每个街道都设有老年活动室,供社区老年人聚会活动之用,这是政府硬性规定必须配备的设施,各社区的条件有好有差,而上海正在抓“100个标准化的老年活动室”项目,力争提高老年活动室的数量和质量。有些居委还设有老年谈心室,老人有什么困惑和烦恼,都可以在这里向专门的工作人员倾吐,必要时还能得到法律援助,上海市级、区级的老年法律援助中心就是为此而设。现在上海的很多地段医院都已换牌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也让老年人的日常病痛在社区内得到解决。小病小痛,社区医生可以送医上门,这种全科医生式的服务发挥了近似于国外家庭医生的功能。作为终身教育工程的一部分,社区的老年教育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除了市、区级的老年大学外,社区内的老年学校和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知识讲座正蓬勃发展。另外,对于经济困难的老人,地方政府已开始出资购买家政服务,为老人安排社区钟点工;有经济能力的老人也可在社区内自愿购买家政服务。

心理准备:在家千日好。不过要坚持居家养老,脆弱的精神状态和对子女的过分依赖万万要不得。还有一点,随时做好入住养老院的思想准备,一旦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也不会感到孤苦无告。

入院养老:夕阳无限好,哪怕近黄昏

养老院知多少

上海是目前国内社会养老设施较为健全的城市之一。市级养老院有第一、第二社会福利院等;各区、街道也都有政府出资兴办的养老院,而且尚在继续扩建。上海的民办养老院也已经有100多家,因为没有政府补贴,也没有固定的慈善捐助,具有较大的商业性,所以民办养老院的收费一般都比公办的要高。98年上海出台了养老计划管理办法,努力将原有的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养老体系转向市场经济模式。当前政府主张“多管少办”养老院,长远的趋势是从“少办”到“不办”,转为鼓励社会力量兴建养老院。本世纪,政府在这方面将主要发挥管理职能,并引导慈善经费的更多加入。

养老院里的老人与服务

上世纪80年代起,各福利院开始对社会老人开放,现在我国养老院里的老人种类比较杂,既有由政府包管的五保户老人,也有自费寄养的社会老人,后者中既有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也有身体还十分硬朗的。但从发展趋势来看,今后养老院的主要对象将是生活自理有困难的老人。相应地,养老院的功能分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两方面,硬件如类似于医院病床的半截摇床,软件主要是院内提供的一、二、三级护理服务(目前许多养老院已开始向院外老人――也就是居家养老者――提供收费的护理服务)。养老院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是家庭化,很多养老院已开始试行,本世纪的入院老人将能方便地住进个人单间或夫妻包间。

经济准备:目前上海各养老院的收费差异较大,从每月5、6百元到1千多元都有。费用主要分床位费、膳食费和护理费等几方面,有的还有空调费。如果想住单间,床位费自然要提高;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可以不用交纳护理费;养老院都设有卫生室,医药费用不可报销,但相信今后会逐步纳入正常的医疗保障体系。和居家养老相比,入院养老的费用似乎是凭空多出来的一笔(实际计算起来也不尽然),所以有必要早做预留。

老年公寓:犹抱琵琶半遮面

在国外,有专门的老年公寓楼盘,而且发展颇为完善,形成了特定的居住群体。国外很多老人希望住在老年人自己的社区里,社区完全家庭化,住房硬件符合养老机构建筑设计标准,无障碍设施,地坪、扶手、楼梯高矮都方便老年人,强调室内的通风与采光,有的还装有安全设施,如紧急呼救系统。此外,食堂等公共生活、娱乐、医疗设施也是必备的。按理说,中国目前已具备类似的潜在市场,一些暂时无须入住养老院又有一定经济能力的老人,想要提高晚年生活的质量,房产商完全可以抓住时机,把这种潜在需求变为真正的消费。如果发展得好,这将是居家养老的一种新方式。

杭州有老年公寓

上海老龄科研中心的专家认为,上海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老年公寓。许多地方名为老年公寓,其实只是又一家养老院而已。浙江的一些城市如杭州,已经有了只向老年人出售的公寓,由民间资金运行,地段相对差些,售价也较低。国内的老年公寓之所以发展不迅速,和缺乏有效的房产退出机制有关,因为专为老人设计的房产如果要放到通常的房产市场上进行二次交易,必将损害其价值。在这方面,国外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如公寓可以购买也可以租赁,老人不想居住了可以退房,老人去世后房屋可由60岁以上的子女继承,也可退房。还有俗称“反按揭”的金融工具被运用于老年公寓的销售,也完善了房产的退出机制。其具体操作方法是老年人向房产商购买房产,一次性付清房款,然后和某机构签定一份合同,由机构来评估房产的价值并且测算老年人的人均寿命,然后按照计算数字,每月向老年人支付一定数目的生活费,以此把老年人的房款逐步还给老人。当老人逝世后,房产即归此机构所有,再把它转卖给另一个老人。

浙江的一些房产商则想出了符合国情的做法,如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小区中设置几幢老年公寓,使一些家庭从三代同堂变成三代同区,从而适应国人日益现代化的居住需求。

THE END
1.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扫码下载 法律效力位阶: 制定机关: 时效性: 施行日期: 公布日期: WPS版本 网页版 公报原版https://flk.npc.gov.cn/detail2.html?ZmY4MDgwODE2ZWIxYWZiODAxNmVjMDAwOTU0YjY3Nzc
2.详细政策解读图解: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珠海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通知(珠府〔2024〕102号) 来源:珠海市人民政府 请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珠海政企通公众号了解更多https://www.zhsme.org.cn/newWebchatService/toPolicyInterpretationDetail?id=1bbe2b59-0eef-4749-b8ad-23e49383bb45
3.珠海市服务业环境管理条例.doc(含常委会)珠海市服务业环境管理条例【法规名称】 珠海市服务业环境管理条例【颁布部门】 珠海市人大(含常委会)【发文字号】 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2号【颁布时间】 2006-04-24【实施时间】 2006-07-01【效力属性】 有效【法规编号】【正文】珠海市服吏堂横宦仓嘎徒逝耕缀领瑟瞳挪沧纳妓勿扭宫https://www.taodocs.com/p-180248858.html
4.数字供应链年中回顾,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政策法规■《深圳市服务业发展的“十四五”规划》 发布日期:2月9日 重点内容:支持金融业围绕供应链、文化、海洋等领域需求,创新发展智慧供应链金融、文化金融、海洋金融。支持物流业企业强化资源整合,推动物流、贸易、金融、交易等业态集成融合,打造一站式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 https://www.cebc.cn/4698.html
5.珠海市排水管理条例6篇(全文)珠海市排水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排水管理,保障城市排水设施完好和正常运行,防治水污染和洪涝灾害,改善水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排水,是指对城市产业废水、生活污水(以下统称污水)和雨水的接纳、输送、处理、排放及https://www.99xueshu.com/w/filers6b5xz2.html
6.(实用)环评的报告14篇项目公建用房即商业用房建筑面积6347.6m2,竣工后具体从事哪种商业活动现在无法确定,因此,在报告书中仅对污染因素进行了原则性分析,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比较笼统。项目竣工后进驻的服务业应当遵守《长春市服务业环境污染防治条例》和《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听证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 https://www.ruiwen.com/baogao/8353261.html
7.低空经济国家与各地方政策方案实施意见!2024近半年最全汇总近日,广东省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就《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条例》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意见建议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低空基础设施布局建设,低空飞行活动申请与服务,低空试飞区建设服务,产业集群、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行业协同创新等产业支持,拓展场景应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保障基金设立和保险创新领域等。 http://www.kkeji.cn/662.html
8.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规范1 为实现现代化城市的建设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根据《珠海市城市规划条例》以及其它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标准与准则。 1. 2 本标准与准则以国家和广东省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参照经济发达地区同类城市的技术标准与https://doc.mbalib.com/view/2165d8ffa8d6b4d938a783d6ca6fdbf1.html
9.《珠海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出台》下发(附项目)珠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必须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面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着力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区域生态服务功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打造成珠江口西岸经济核心城市与和谐宜居城市提供坚实环境基础。http://wx.h2o-china.com/news/view?id=254878
10.城市管理情况的汇报(精选18篇)(二)完善保障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在城市管理和执法公开、公正、公平的基础上,加强司法保障体系建设,解决城市管理执法难问题。同时,进一步完善文明执法制度,增强为民服务意识,让人性化管理融入城市管理和执法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城市管理执法环境的优化。 最后,我相信xx这座新兴的“口岸城市”一定会在我市广大城市管理干部https://m.hrrsj.com/wendang/gongzuohuibao/464831.html
11.珠海城管领域自由裁量基准更新!新标准于12月底实施南方+《珠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行政处罚免罚清单》主要涉及城市生活垃圾领域以及服务业环境管理领域的5种初次且轻微违法行为,对每种违法行为都分别明确了免罚适用条件。 撰文:谢静怡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刘梓欣 本文作者 谢静怡 没有被听见不是沉默的理由 联系TA 17 +1 分享到: 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411/26/c10285649.html
12.人事管理篇:管好搞活人事管理迈入新时代条例的出台为提升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水平、增加优质高效的人力资源服务供给提供了法制保障。人社部专门印发关于学习贯彻《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的通知,要求各级人社部门要把条例的精神和要求,充分落实到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各方面工作中。 各地积极贯彻落实条例,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作。上海升级建设新的https://www.zuzhirenshi.com/detailpage/aaaed369-aa50-4062-9b44-2cd53c3bfff5
13.珠海物业管理条例2022年新法规(全文)第一条 为了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服务人的合法权益,营造和谐、安全、文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珠海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物业管理活动及其监督管理。 本条例所称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人,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人按照物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621/17/57435831_1036896675.shtml
14.公益观察丨一周养老动态(第48期)根据《条例》,适用范围为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居家养老服务及其监督管理相关活动。 《条例》所称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基础,以城乡社区(村)为依托,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由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专业化服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志愿者公益服务共同组成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的社会化养老服务。 http://www.bnu1.org/show_2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