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零工经济中心发布《2023年中国到家服务行业发展情况蓝皮书》,该文件系统性梳理我国到家服务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和细分领域的发展状况,透过企业案例深入剖析各领域商业模式,并对行业经营痛点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从上门保洁到上门整理收纳、从上门清洗家电到维修智能设备;未来,年轻人“上门代厨”,老年人“上门护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家服务正在不断升级扩容。受益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移动互联网和在线支付的普及,到家服务让国人家庭生活更加便捷。
01、规模:到家服务进入万亿级市场行列
到家服务行业是指为客户提供上门服务的企业,其服务领域包括到家维修、家居服务和家政服务等。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在线支付技术的普及,以及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能力提升,中国到家服务行业得到了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到家服务行业发展情况蓝皮书》显示,通过在线平台,用户可以方便地预约和支付服务,而服务提供商则能够通过互联网拓展服务范围和提高服务质量。这种便捷的服务模式极大地降低了客户的寻找成本,提升了供给与需求的匹配效率,到家服务的兴起正是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
在过去十年间,随着经济增长、人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居民消费能力得到提升,为到家服务行业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推动了行业的蓬勃发展。
调查显示,到家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在2017年为4400亿元,2021年起已进入万亿级市场行列,并仍在不断增长。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的转变,对到家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使得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渐形成多元化、多层次、高质量的发展格局。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智能设备在到家服务行业中的应用,行业与平台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内容更加丰富,预计市场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家政、洗衣、装修、教育、按摩、美容、美甲、美发、厨师、二手回收……如今,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传统领域服务,都可以到家。
02、人员:从业人数增加,人员缺口仍大
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中国到家服务从业人员数量规模逐年稳步增长,其中约90%的人员来自农村地区。2021年我国到家服务人员数量为3760万人,同比增长7.30%。但目前到家服务行业人员缺口仍然较大,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03、场景:服务场景不断扩展需一定专业性
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到家服务行业围绕“家”的场景充分挖掘消费者需求,逐步覆盖家电维修、家居服务、室内保洁等静态服务场景,同时向月嫂、家教、老人陪护等动态服务场景拓展,囊括了消费者在家的饮食起居、养老育儿等需求。而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则有效的降低了到家服务客户的寻找成本,增加了客户与到家服务企业之间信息的透明度,有效提升行业供给与需求的匹配效率。
根据场景细分,到家服务目前市面上有以下类别:
到家维修
传统维修服务正在迎来变革,与互联网深入融合,逐渐触及家庭情景,由线下实体经济逐渐转为“家”经济。消费者趋向寻求简单、快捷、高效的维修服务体验,上门维修就成了省时省力的新选择:小程序下单,半个小时后师傅拎着工具箱登门,修家电、修手机、修家具等等。
目前互联网家庭维修,在80、90后中较为普遍,25-44岁的中青年用户成为家庭维修服务消费的主力。
在这个充满潜力的市场中,诞生了许多到家服务平台,如闪修侠、Hi维修、91畅修保、神州联保、快可立全国联保、啄木鸟家庭维修、叮叮快修等。每个平台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商业模式,为消费者和服务提供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机会。
家居服务
新时代年轻消费群体在家居家装消费上表现出一站式、一体化、个性化的需求特征。家居服务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平台企业陆续进驻市场,如:万师傅、灯师傅、快可立、鲁班到家、匠多多、平云小匠、十分到家、骆驼维保等。
家居服务平台从业者数量庞大,2022年我国服务业蓝领工人数量达到1.2亿,庞大的蓝领工作人群几乎构成了家居家装等服务平台的主力军,而个体的技能熟练程度、服务提供能力、服务质量等并非在他们入驻平台之初就能够被精准识别,这给家居服务平台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家政服务
随着人们精致生活理念的转变,及懒人经济的兴起,家政服务由原来传统的保洁和保姆等,到今天Z时代又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服务,如:家庭收纳整理、家装保养、整理收纳师、上门代厨、上门宠物喂食、儿童陪护、上门护理等等。
2021年人社部公示的新职业目录中,“整理收纳师”被纳入“家政服务员”类别;2022年,“上门代厨”“上门护理”等新兴到家服务开始走红。虽然依旧面临风险和争议,但作为社会分工细化新职业,其发展前景仍然被业内看好;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1年,我国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已经超过1.8亿,占老年人总数的65%。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上门护理服务需求激增。
2022年有93.8%消费者使用过家政服务。家政服务在消费者中渗透率极高,家庭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强烈。随着互联网家政服务的规模化效应,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4月我国共有超过200万家企业的注册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家政服务”。
目前这类头部平台有:轻喜到家、阿姨帮、好慷到家、到位上门、云家政、天鹅到家、家政无忧、51厨师、格尔护士等。
04、模式:模式各异,行业标准待建立
《报告》对各个场景的平台模式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01.到家维修商业模式对比
02.家居服务商业模式对比
03.家居服务商业模式对比
通过对比各个场景的平台模式,目前我国在到家服务行业标准尚不完善,服务内容、规范、收费标准都没有统一的规定,随着到家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增加、流动增大,从业人员成分更加复杂,容易导致降价抢占市场、服务过程增加收费等恶性行为出现,亟需行业标准及监管办法来有效规制平台企业和从业者行为。
从最初的萌芽起步,到扩张发展,再到“互联网+到家服务”遍地开花,家政业的飞跃式发展有目共睹。可以预见,2023年中国家政服务业依然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竞争赛道细分将愈发明显,年轻化、专业化、高学历化的家政人员更受青睐,行业也将在标准化、品质化的道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