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公司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预防和遏制火灾事故发生,杜绝因发生火灾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排查整治火灾安全隐患,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着力提升消防安全意识和灭火应急救援水平,确保今冬明春,尤其是“两会”及元旦、春节、元宵节等重大活动和重要节假日期间不发生火灾事故。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公司成立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保卫部,负责工作情况的收集汇总整理及报送。
从2020年12月01日起至2021年03月31日,分为3各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0年12月30日前)。制定工作方案,成立组织机构,建立工作机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广泛宣传发动,逐级动员到位,将工作责任落实到责任部门和个人。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1年全国“两会”闭幕前)。按照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全力抓好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任务的落实。要依据本方案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全面开展自查整改,针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查漏补缺,及时整改,确保万无一失。
(三)总结考评阶段(2021年03月31日前)。对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分析、自查、自评,总结经验做法,建立消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推进消防工作常态管理。
四、工作内容及措施
今冬明春期间,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要结合公司实际,积极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要将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纳入近期重点督导检查工作,切实加强对各部门火灾防控工作的督导检查,全面提升火灾防控水平。
(二)仓储物流场所专项整治。组织开展仓储物流场所安全检查,对容易产生消防车道堵塞、消防设施损坏、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安全责任制度不落实以及违规储存与仓库火灾等级不相符物品等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要敲响警钟。
(三)做好重大活动和法定节假日安全工作。要紧盯“两会”等重大活动以及圣诞、元旦、春节、元宵等重要节日,加强消防等安全工作,深入开展消防等方面安全检查。
(四)加强消防宣传培训。将消防宣传教育纳入公司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针对冬春季节安全特点,继续深化消防安全“三提示”和员工“一懂三会”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活动。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公司各部门要充分认清当前消防安全形势,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司其责,扎实做好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
(二)突出重点,落实工作责任。要结合公司实际,进一步明确消防检查整治工作重点,将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确保工作责任得到落实。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在元旦到春节期间组织开展一次电气、消防及安全大检查,在春节后正式复工复产期间组织全体员工开展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三)强化督查,确保取得实效。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将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纳入近期重点督查工作,公司各部门要积极配合落实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为切实加强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预防和遏制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发生,维护消防安全形势稳定,根据xx市交通运输局安全生产委员会《2017年xx市交通系统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方案》(x交安办〔2017〕x号)的要求,现制定我系统的冬春火灾防控工作方案,请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关于加强公共安全的重要讲话要求,在局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深入推进电气火灾防范专项整治、大力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做好重大活动和重要节日消防安保、全力整治重大火灾隐患、夯实消防基层基础、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确保系统中不发生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为全国“两会”以及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2017年11月15日至2018年3月31日。
三、组织机构
局成立以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安全监督科,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系统内消防工作。各单位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认真推进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
四、工作内容
(一)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
突出人员密集场所、车站、桥梁、隧道等容易发生火灾的场所单位,落实严管严防严控措施,降低火灾风险。以客运站场为重点,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实行实名制购票乘车,落实货运实名制和查验制工作,严禁携带、托运易燃易爆物品。对消防设施状况及消防安全管理履职情况进行登记,建立花名册和台账。加强日常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二)推进电气火灾防范专项整治
按照杭交安办〔2017〕59号关于印发《xx市交通运输局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一是严把交通运输电器产品质量关口;二是严查建设工程违法行为;三是强化使用领域隐患治理;四是推广应用“智慧用电”技术;五是强化安全用电宣传教育。加强出租房消防安全检查,落实电瓶车一律不停放楼道间等区域,电瓶车一律不过夜充电的“两个一律”要求,落实电动车火灾防控工作。在全国“两会”前,开展一次消防设备维护保养、一次电气线路检测。
(三)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培训
五、工作步骤
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自即日起至2018年全国“两会”结束,分三个阶段:
(一)部署阶段(2017年11月15日前)。各单位要制定实施方案,成立组织机构,建立工作机制,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任务,部署工作到位。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8年全国“两会”闭幕前)。各单位要按照确定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精心组织实施,分析隐患问题,组织联合督查,从严从细从实抓好工作落实,定期上报工作情况和详细数据,统筹推进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消防教育培训等工作。
(三)总结阶段(全国“两会”结束后3日内)。各单位对冬春火灾防控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汇总,认真总结经验做法,研究建立完善火灾防控长效工作机制。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要保持清醒认识,增强忧患意识,加强紧迫感,树立底线思维,克服麻痹和侥幸心理。冬季气候干燥,是火灾高发期,也是重特大火灾多发的季节。单位和家庭用火、用电大量增加,春运人流高峰也将来到,容易引发大的火灾和安全事故。特别是客运场站和车辆要落实安全检查,要保持期间的好的做法和好的经验,确保安全运营。
特别是公路道工焚烧垃圾、落叶的行为要禁止;野外作业烧火取暖以及冬至、过年祭祀必须做到人走火灭,积极宣传、提倡文明祭祀。
一、2020年上半年机电工作总结
1、设备接续保障情况(购置、租赁、大修等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①完成1307工作面采煤机、前部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大修及电液控升级改造工作,支架电液控系统采用北京天玛电液控系统,系统具备立柱压力采集分析、采煤机位置识别、推移油缸行程监测、自动跟机、自动移架、自动推溜等自动控制功能,达到减人提效目的,为下一步建设智能化工作面提供有力保障。
②督促完成后部刮板输送机、转载机、变频一体机等设备到矿工作,实现1307工作面了由传统电机、偶合器驱动方式升级为高压变频一体机驱动,提高装备可靠性。目前1307接续工作面设备已入井并完成安装调试工作,进入试生产阶段,圆满完成矿井600万吨/年井下设备升级改造任务,提高了矿井价值创造能力。
③大南湖一矿地面生产系统EPC总承包项目进展顺利,4月份完成EPC施工总承包合同的签订,5月17日已完成破碎机、除铁器、给料机的招标工作,6月29日完成皮带机、变频器等设备招标工作,主体设备已全部招标完成,土建设计完成,土建施工管理人员已进驻并办理了入场手续,受疫情影响现场施工人员无法入矿。
④大南湖一矿4台5吨车大修项目7月份已挂网招标,8台5吨防爆无轨胶轮车和2台8吨车采购项目正在挂网招标。
2、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情况(机电、运输部分)
①建立健全机电、运输专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大南湖一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每月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组织一次机电、运输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检查验收工作,每月对各单位标准化进行打分,评比、考核,营造了机电、运输专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氛围,使机电、运输专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稳步提升。
②提升装备技术水平,助推机电、运输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1307工作面前、后部刮板输送机驱动升级为永磁同步变频一体机,具有启动转矩大、节能效果好、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等优势;1307工作面液压支架升级为电液控,具有自动跟机、自动移架、自动推溜,达到减人提效目的;
③加快地面生产系统改造工作,提升运输能力。地面生产系统改造项目4月份完成合同签订工作,5月17日完成进口破碎机、给料机等主要设备招标工作;目前土建设计已完成,正在办理入场手续。
④矿井防失爆管理卓有成效。2019年12月25日下发了“关于开展大南湖一矿设备防失爆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2月14日-19日由机电管理部门组织针对井下电气设备进行逐台开盖检查,共计检查问题89条;5月份组织电气设备防失爆专项验收工作,查出问题18条,失爆问题大幅减少。
3.上半年机电业务专项活动开展情况(包括公司开展的专项活动和煤矿自行组织的专项活动)
①2019年12月25日下发了“关于开展大南湖一矿设备防失爆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1月份完善了《大南湖一矿防爆设备入井安装、验收、运行(试行)》管理制度,2月14日-19日由机电副矿长带队针对井下电气设备进行逐台开盖检查,共计检查问题89条;5月份组织电气设备防失爆专项验收工作,查出问题18条,考核9000元。通过开展防失爆专项整治活动,提高了井下电钳工防爆业务能力,提升了防失爆管理能力,大幅减少井下设备失爆现象。
②开展运输系统专项整治活动,3月8日针对进行无轨胶轮车运输进行全面检查,共计查出问题35条,3月19日组织复查,考核1400元;3月13日针对皮带运输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共计检查问题47条,3月19日组织复查,考核300元;4月13日再次组织车辆专项检查,检查问题13条,考核1200元。
③3月底根据公司“关于开展煤矿系统、关键设备“零”事故专项活动的通知”,编制大南湖一矿“零”事故活动方案,并以大南湖一矿“零”事故活动为主线,成立以机电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矿重点开展机电设备“零”失爆活动、胶带机“零”撕带、供电系统“零”跳闸、无轨运输“零”救援活动,每月针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明确下月活动任务,实施问题导向,不断提升机电管理水平。
④5月份深刻吸取宁夏煤业灵新煤矿4·15运输事故教训,结合《大南湖一矿零事故活动方案》,制定了《大南湖一矿机电运输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重点开展一期《机电规程》和一期电气设备防失爆专题培训,培训人数分别为48人和23人;自查问题38条,矿检查问题49条,重点开展了电气设备防失爆、各类绞车专项检查,目前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
4.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①根据公司“关于开展2020年煤矿机电技能人才培养及遴选奖励专项活动的通知”要求,制定了《大南湖一矿机电技能人才培养及遴选办法》,并按照培训计划开展了3次理论培训,共计培训104人,并分别邀请天津华宁、天地马克、青岛天信、青岛中加特设备厂家技术人员到矿进行实操培训,通过理论和实操培训提高了机电维修工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提升了职工安全意识,减少机电事故,确保机电设备安全运行。
②7月初开展了井下电气作业技术比武活动,本月组织开展井下电气作业技术比武工作,下发了技术比武方案,参加理论考核25人,参加现场实操16人,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优胜奖3名,分别给予1500元、1000元、600元、400元奖励,共计奖励13000元,并下发了表彰文件《关于2020年井下电气作业技术比武表彰的决定》。
二、2020年下半年机电工作计划
1.积极推进提产600万吨项目建设,尽快完成地面生产系统改造工作,提升矿井价值创造能力。
2.积极推进智能化工作面建设。1307工作面安装完成后实现支架电液控升级改造工作,实现自动跟机、自动移架、自动推溜,达到减人提效目的。
3.以大南湖一矿“零”事故活动为主线,持续开展机电专项整治活动,提升机电管理水平。
4.完成8台5吨防爆无轨胶轮车和2台8吨无轨胶轮车采购,通过装备升级提高矿井辅助运输安全管理水平。
5.完成井下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系统建设工作,实现井下供电系统电力数据实时监测、实时上传,提升矿井供电安全可靠性,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6.采用先进的换绳车无卡式综合预拉伸自动换绳技术完成副立井大、小罐笼首绳和尾绳的更换工作,确保提升设备安全。
三、煤矿自动化、信息化现状
1.网络构建情况:
井下工业控制环网是千兆网,安全监控是千兆专用环网,相对独立;井下工业控制环网与4G无线通讯系统集成,实现了一网一站,现场布置有4G基站,具备工控线数据的集中传输基础。
2.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情况:
主通风机运行参数,如:风机启停状态、风量、风压、振动及风门开启状态等在调度室显示正常,系统参数可在调度室正常显示,未接入远程控制功能。
主运输系统、地面生产系统、顺槽皮带机运行数据,如:电机电流、带速、CST运行参数等调度室可监测,未实现设备远程集控。
副井提升系统、采区泵房、空压机运行数据前期均能够接入调度系统,因自动化厂商已终止服务,数据中断不能传输。
3.采掘设备自动化情况:
1306工作面仅采煤机运行数据能够上传调度,液压支架、三机设备、组合开关等运行数据均未实现上传。
1307备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电液控系统将采用北京天地玛珂集控系统,具备液压支架立柱压力采集分析、采煤机位置识别、推移油缸行程监测、隔架邻家自动控制功能。
前后部刮板输送机采用智能变频一体机技术,设备运行参数(温度、振动、电流、电压、转矩、功率平衡等)数据均能够上传调度,实现运行数据监测。
采煤机采用上海天地生成的MG400/920采煤机,不具备自动割煤功能。
掘进工作面使用EBZ160型综掘机,不具备自动化功能,未实现数据上传。
4.井下4G无线通讯系统应用情况:
目前,大南湖一矿4G无线通讯系统已经部署主要运输大巷及采掘工作面,因4G的核心设备未取得入网许可证,无法直接对接运营商,不满足接打外线功能,根据公司要求,今年计划对4G无线系统进行全面更换。
三、煤矿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项目建设规划
1.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规划:
主通风机各项运行参数能够上传调度室,受一体化管控平台影响缺少客户端,计划2020年度通过在调度室单独建立客户端方式实现数据接入和监控,实现主通风机集中控制系统在调度室正常使用。
主运输系统、地面生产系统利用地面生产系统EPC总承包项目对集控系统升级改造,计划2021年上半年实现调度室远程一键启停机功能。
中央泵房自动化排水系统具备远程控制功能,各项参数可正常显示,调度室可接入,主要问题是部分电动闸阀损坏,目前电动闸阀已到矿,通过逐步更换电动闸阀实现调度室远程控制功能。
2.采掘设备自动化建设规划:
1307备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电液控系统将采用北京天玛集控系统,具备液压支架立柱压力采集分析、采煤机位置识别、推移油缸行程监测、隔架邻家自动控制功能,系统建设完成后能够实现调度室远程控制功能。
1307工作面三机设备采用智能变频一体机技术,设备运行参数(温度、振动、电流、电压、转矩、功率平衡等)数据均能实现集控台监控功能,设备调试完成后,实现调度室远程控制功能。
3.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项目实施计划
综合治理工作的情况汇报
根据**市供热管理中心《关于开展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要求,按照市供热办的总体部署,我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1月5日前认真开展了电气火灾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
健全领导机制,加强防患意识,有效组织开展。
我们根据各部门各专业的分工不同,结合实际情况成立了专门的电气火灾消防安全领导小组,认真部署电气消防工作,明确工作责任,靠实用电安全管理制度。近期领导小组一方面对职工进行电气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工作;另一方面还组织开展了电气火灾消防隐患大排查工作;确保双节期间供热生产安全稳定。
二、
强化教育,加大电气火灾消防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
在排查的过程中,我们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在排查、整改的基础上,突出治本,充分利用安全标语、网络宣传教育等有效载体,加大电气火灾安全宣传力度,边检查、边宣传、边教育,使公司员工对于安全用电,杜绝电气火灾事故发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让每个员工都具备电气火灾防范和处置的基本常识。
三、
突出重点,严格排查。
根据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我们针对各片区换热站、隔压站、锅炉车间、办公楼、抢修施工现场等区域的电器、电线、灭火器材、消防栓进行了全面检查,对查出的隐患迅速制定了整改要求,
能立即整改的当下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安排限期整改(后附排查治理清单)。整个排查过程不漏区域、不漏设施、不留死角,发现安全隐患苗头和现象得到了迅速遏制。
以上为近期开展电气火灾安全隐患排查现场的一些图片
四、
隐患治理,重在落实。
依靠隐患排查治理管理责任制度,对于排查出的各类电气安全隐患,落实整改措施,落实整改人员,落实整改期限。对于未排查,未整改,不明原因延期整改的将严格落实责任人。通过各级责任落实,有效的建立和健全了用电安全管理责任制,全面提升了电气火灾综合治理水平。
**供热有限公司
2020年1月4日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序号
隐患问题
检查日期
整改措施
整改时限
整改完成情况
1
南简良东区换热站北侧循环泵存在频繁跳闸现象
1月1日
联系电气维修人员排查原因
1月2日
已排查处理
2
区政府大院2#循环泵空开坏
更换空开
已更换
3
时代花园换热站软化水电源插排存在烧坏
更换插排
4
锅炉车间高压配电室内暖气片、空水桶杂物堆积
安排电气人员清理
已清理
5
锅炉车间零米电缆与暖气管道太近
重新固定电缆
1月3日
已处理
6
西王换热站南侧配电柜铜排温度高
7
南简良东区站更换热继电器坏
更换继电器
8
烟厂宿舍换热站灯泡坏线路故障
联系电器维修人员检查线路
已更换线路并安装方灯
9
合作路农行站照明坏
安装灯口和灯泡
1月4日
已安装
10
开泰小区换热站2#循环泵启动电流大
11
劳动厅换热站照明空开跳闸
12
良城逸园换热站走廊灯泡坏
联系电气维修人员检查线路
13
人行国泰街换热站照明开关坏
联系电气人员更换开关
1月5日
14
公安厅靶场街换热站自控柜电线由柜门出线
将电线移至专门柜体出线口
1月6日
处理中
15
药监局站软水存在断电现象
16
南郭花园站配电柜故障
17
市体育学校换热站看站人员屋内用电无空开
需加装空开
正在加装
18
公安厅靶场街站内人员使用插排存在烧焦现象
19
留营华苑西换热站内配电箱旁堆积杂物
安排人员清除
[关键词]变电站;安装与检修;电气设备
0.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新设备、新材料和新技术在我国电网建设过程中的运用日益广泛,为更好地安装和检测变电站电气设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变电站电气设备对供配电系统具有较高的集成度和较强的防误能力的优点,因而笔者通过对提升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效率和质量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电气设备检测工作的效率,提升电力施工的施工质量,还能减少设备、人身、电网事故的发生,保证供电设备的正常稳定地安全运行。
1.有关变电站电气设备的概述及必要性分析
变电站电气设备是由多种设备组合而成的能够为社会的生产生活提供电力能源的电气设备。根据变电站电气设备的整体性能将其划分为站控层、间隔层和设备层,这些能够使变电站的电气设备实现电能的测量、控制、保护及检测,进而实现电能的合理分配、传输及变换。(1)由于现阶段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和检修计划存在一些技术管理责任淡化、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等弊端,因而电气设备的安装和检修工作作为使变电站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做好电气设备的安装和检修工作是保障变电站正常开展的关键。(2)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变电站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和供电水平,还有利于增强电气设备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保证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进而有利于提高电力单位的经济效益。
2.变电站电气设备在安装、检修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2.1电力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我国的电力施工过程中存在先进的电气设备安装和检修技术与传统落后的电力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相矛盾的问题,导致了电力系统不能够正常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技术人员在施工前未充分地对施工方法和操作工艺进行质量技术交底,往往导致交底差错问题或者责任追究不明确的问题;技术人员往往忽视技术专项复核和隐蔽工程验收工作,导致许多问题被忽略,进而影响到电气施工的质量;缺少严格的质量检查控制制度和工程计量管理制度,施工管理人员、质检人员和施工人员不严格控制施工工序和检验测量仪器,对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工程计量管理制度。在电力施工完成后,未对文件资料进行统一管理,使得施工方很难重视和满足合作方的要求。
2.2安装、检修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弱
在进行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和检修工程中,有些施工操作人员往往缺乏安全责任意识,尤其是在电气设备的安装和检修过程中,不严格按照电气施工的安装要求和检修规范,加上目前的电力企业主要是以延续传统的安装检修计划修建电气设备为主,使得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的权责很难明确,施工人员也很难将电力工程的施工责任和施工质量落实到位,因而在遇到新问题时,很难得到及时解决。此外,技术管理人员在对变电站电气设备进行安装和检修时,缺乏严格的责任观念和明确的责任奖惩制度,使得技术人员的缺乏进取精神,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和检修技术不能得到创新和改进,使得电气设备出现的新问题很难被解决,进而影响了变电站电力的正常供应和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2.3安装、检修技术管理落后
我国变电站电气设备在安装与检修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较大的技术管理漏洞,尤其是未严格贯彻实行《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未确定安装检修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存在着落后的技术管理与新出现的技术弊端相矛盾的现象,使得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检修工作不能顺利开展,降低了电气设备安装和检修工作的工作效率。具体而言,安装、检修人员未认真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图;未能认真落实好审核、整理施工图的工作;未认真解决安装、检修过程中的监督控制等,这些落后的安装、检修技术问题严重影响了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不利于电力系统的正常安全地运行。
3.完善现阶段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检修的策略
3.1健全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健全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安装检修技术人员在施工前应当完善质量技术交底制度,加强施工方法、操作工艺的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照安装、检修技术细则对施工项目的操作工艺以及施工方法进行细致划分。施工技术人员还应当严格电力工程的质量控制责任制度和技术复核工作,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检查工作和安装、检修质量预控工作。监理代表、质检员、设计代表还应当加强对专项复核关键工序技术的检查、验收。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和质检人员还应当加强对每一道安装、检修工序的严格控制,及时解决问题,完善安装、检修过程中的工程计量管理制度。此外,还应当加强竣工资料的管理制度,对竣工文件加强统一管理,有利于使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和检修满足招标方的要求。
3.2强化安装、检修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为了强化安装、检修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电力施工的工作人员,包括安装人员和检修人员应该认真落实好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明确施工人员的作业流程、安装、检修的主要任务和安全操作的危险点,同时及时提醒施工人员树立起安全责任意识,加强有关科学安全地安装检修操作的科学培训和考核工作,引导施工人员更好地遵守环境保护和自觉职业健康安全规范,严格遵照《电力建设安全管理规定》、《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监察网络系统和安全经济风险制度。此外,变电站在开工建设前还应当积极开展安全施工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安全保障制度,积极引导安装检修工作人员正确使用各种工具,层层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在安装检修过程中,有关人员应当认真落实好检查、安装工作,遇到安全问题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报道,提高安装、检修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
3.3加强对安装、检修技术人员的培训管理
4.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设备作为变电站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安装和检修变电站的电气设备成为了现代电力单位生产和管理的关键。电力单位改进和完善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检修工作,尤其是要健全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制度,强化安装、检修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对安装、检修技术人员的培训管理。这不仅有利于促进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地运行,提升变电站电气设备的运行水平和运行效率,还有利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提高电气设备的利用率和电力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