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地址: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峡山街道玉峡南路区党政大楼邮政编码:515144
Englishwebsite:数据未录入
温馨提示
【地理位置】潮南区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汕头市西南部,东临南海,西接普宁市,南邻惠来县,北隔练江与潮阳区相望。因地处练江中下游南岸,故称潮南。地理坐标北纬23°3′—23°18′,东经116°16′—116°40′。境域东西最大距离28公里,南北最大距离22公里。区域面积599.8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4.7公里,海域面积4000多平方海里。城区峡山距离汕头市区33公里。
丘陵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区靠近平原村寨的南山北侧,即自仙城南部山区边缘,经两英圆山、胪岗宁湖,东至陇田华林顶一带,呈狭长带状分布,丘低坡缓,河谷开阔。从西至东,海拔100~200米较知名的低丘有尖石陵、狮母棚、马脚埔寨陵、新寮门岭、西坑顶、林招东山、狮山、深田东山、牛牯岭东山、宁湖寨陵、虎岗山、港头大尖山、牛眠南面山、倒插钗西畔陵、华林顶和将军袍等。海拔100米以下的台岗地,广泛分布于丘陵区及其附近地带,多已被垦荒种植。
平原主要分布于练江中下游流域,在区境北侧。练江自西向东流经区境北界构成练江中下游三角洲平原,地势平坦开阔,范围在区内包括陈店、司马浦、峡山、胪岗、成田和陇田部分地区。东部沿海为陇田—井都海积砂坝,海拔一般在10米以下,由海砂堆积而成,砂层略向海岸倾斜,呈东北—西南半月形。原海砂随风飞扬搬迁。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营造木麻黄防护林后,逐渐形成固定或半固定砂土。
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有春季的低温霜冻、春播期的低温阴雨、早稻抽穗扬花期的“龙舟水”、汛期的台风暴雨、晚秋季节的“寒露风”及冬季的低温冷害。
【水系】练江发源于普宁市大南山五峰尖西南麓杨梅坪白水磜,自西向东流经区境北侧,由龟头海至海门港注入南海。练江平原全长94.5公里,中下游流程41.3公里,练江中下游河涌蓄水量0.3亿立方米,是两岸灌溉排涝和航运的主动脉。练江在潮南区境内的支流有7条。
金溪古称司马浦水或金竹林水。1956年上游径门谷口建成水库,取名金溪水库,河名称金溪。金溪发源于大南山尖峰,流经陈店溪口汇入练江。流程18.7公里,流域面积84.1平方公里。
利陂水发源于大南山家神岭西侧,自南向北,流经利陂村得名。再经小坑、陂溪、丈八车、溪尾朱至华里西汇入练江。流程17.1公里,流域面积30.1平方公里。
两英河古称桃溪,又因上游有锣鼓瀑布而称锣鼓水,流经两英得名。1959年建成秋风水库后也称秋风水。该河发源于大南山盐岭,是练江最大的支流,流域面积168.1平方公里。
红口輋水发源于大南山五峰尖东侧,北流经红口輋村得名。至村前合白水带,经石碑角、风吹、尖尾至西埠汇两英河东支出胪溪、半港闸入练江龟头海。流程18.5公里,流域面积74.3平方公里。
大寮水旧称成田水,发源于大南山牛牯岭北,流经叠石、仙斗折东在港头合蜘蛛埔水,至西岐合宁湖水过盐汀,以出大寮水闸汇入练江龟头海得名。流程18.8公里,流域面积44.0平方公里。
龙溪发源于大南山雷岭峰东侧官芒坪,因上游有龙头崎瀑布得名。流程25.1公里,流域面积102.6平方公里。
华林水发源于大南山东部余脉阳岽顶北麓,向东北流经华林村得名,至田心、北洋汇入茆港水出练江龟头海。流程8.2公里,流域面积9.8平方公里。
另有雷岭河,发源于雷岭大山南麓,是龙江支流华湖水上游,自北向南,由龟山弯、赤竹坪、南溪3条支流汇合于双溪后经鹅地流入惠来县境。在潮南区境流程9.5公里,流域面积61.0平方公里。源流常年不枯。
【水库塘堰】潮南区有水库塘堰143宗,其中库容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中型水库有红口輋、龙溪一级、秋风、上金溪、龙溪二级、红场、小龙溪等7座;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小(一)型水库9座,库容在100万立方米以下的小(二)型水库56座;另有分布于7个镇的塘堰71个。水库和塘堰总集雨面积221.79平方公里,总库容2.2亿立方米,正常库容1.6亿立方米,可灌溉耕地22.2万亩。
建置及行政区划
2003年1月29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同意广东省调整汕头市行政区划的批复》,具体调整是:同意撤销县级潮阳市,分别设立汕头市潮阳区、潮南区……,以原潮阳市峡山、井都、沙陇、田心、成田、司马浦、陈店、两英、仙城、胪岗、红场、雷岭12个镇的行政区域为潮南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峡山镇。2003年12月峡山镇改为峡山街道办事处,为潮南区人民政府派出机构。2004年3月,沙陇镇和田心镇合并,称陇田镇。至2013年底,潮南区辖峡山、井都、陇田、成田、司马浦、陈店、两英、仙城、胪岗、红场、雷岭等11个镇、街道,设村(社区)232个,其中社区65个、行政村167个。
潮南区各镇(街道)辖下村(社区)一览表
镇(街道)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人)
村(社区)
村(社区)名称
村
社区
峡山街道
(36)
45.98
247049
12
峡山、寨外林、东山、董塘、汕尾、桃溪、泗联、洋内、南里、沙溪、桃陈、义英
24
潮东、陇美、溪南、拱桥、拱上、洋汾陈、洋汾林、西沟、下东浦、西港、上家、练南、华桥、东溪、沟头、上西沟、东沟、上东浦、陈禾陂、莲青、李围、英大埔、溪心、大宅
陈店镇(23)
26.77
134389
10
文光、柯围、陈围、陈店、定安、沟湖、湖西、溪口、溪北、美南
13
浮草、三合、上北、流溪、范溪、港后、流仙、内新、福潭、汕柄、新溪西、洋老、洋新
司马浦镇(19)
30.64
144669
6
大布上、大布下、长陇、蔡沟、司上、司下
下店、窖洋、华里西、溪美朱、上底、下美、下桥、仙港、美西、塭美、港洲、港美、下方
胪岗镇
(14)
50.24
173270
4
胪溪、胪岗、上厝、胪新
新庆、泗黄、泗和、溪尾周、四和、新联、新中、新民、后安、五丰
两英镇(30)
85.21
222779
两英、美林、墙新、陈库、古厝、永丰、新圩、新厝、河浦、墙老、西陇、高堂、古溪
17
秋风、圆山、上小坑、四十亩、高美、新寮门、崎沟、后洋、下小坑、禾皋、西新、鹤丰、鹤联、东北、风华、仙斗、仙新
仙城镇
(12)
54.71
128208
3
深溪、仙门城、老五乡
9
利陂、梅径、东浮山、长春、神仙里、榕堂、七陂、红墩、波溪
红场镇(24)
69.55
38809
1
苏林
23
大輋、审者、大溪坝、虎白坟、大陂、高桂、伍田、峰厝、叠石、潘岱、苏明、金埔、水头、后蔡、铁蜂湖、水美、虎空、林招、仙田、巫字、四溪、中村、老村
雷岭镇(15)
62.28
48122
双老
14
东老、东新、茶园、洋坑、仕可、南溪、双新、鹅地、济美、麻埔、赤坪、龟山、松林、霞厝
陇田镇(31)
71.41
153702
8
田二、东仙、华瑶、东波、兴陇、溪西、仙家、浩溪
田一、田三、田四、华林、南埔、南阳、大布洋、葫芦、永安、西湖、乌石、石坑、茆港、溪尾、北洋、芝兰、东华、望上、长厝、高埔、珠埕、合力、墩灶
成田镇(15)
57.08
103187
田中央、溪东、家美
简朴、华西、宁湖、西岐、深沟、蓝丰、上盐、东盐、大寮、千山、后坪、沙陂
井都镇(13)
45.99
104204
古埕、平湖西、上南、神山
和丰、连丰、平湖东、平湖新、凤光、新明、陇尾、诗家、双山
资源物产
【土地资源】潮南区域面积599.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总资源25.47万亩,纯耕地面积16.81万亩,林地面积37.43万亩,滩涂面积0.31万亩,其余为民居、工矿企业、道路、水域等。由于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匮乏。
全区土壤分赤红壤、水稻土、滨海砂土、海滨盐渍沼泽土4个土类。赤红壤由花岗岩风化而成,主要分布于大南山系红场、雷岭等高丘地区和东部沿海低丘地区,以种植林果为主;水稻土主要有潮沙泥土、泥肉土、麻红泥土、宽谷冲积土、咸酸土、滨海沉积土、洪积红黄泥土、反酸土、沙河泥土、咸土等,分布于全区各镇(街道),尤以练江平原为多,土层深厚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种植,水稻年均亩产600~800公斤,最高可超1吨;滨海砂土为海相砂堤堆积物,分布于沿海边缘一带,未开垦的种植木麻黄防风固沙,已开垦的逐步发展为果蔬生产基地;滨海盐渍沼泽土,为围垦的海滩涂,分布于临练江龟头海的成田、陇田、井都一带,多改造为咸塭田,发展种植业或养殖业。
【水资源】辖区地处练江中下游地段,上游入境水量年均1.2亿立方米,丰水年1.6亿立方米,枯水年0.8亿立方米。全区年水资源总量5.8亿立方米,年人均拥有水资源量450立方米,仅占全国人均2200立方米的20.5%、全省人均1700立方米的26.5%。由于地下水含氟量偏高、地表水受污染等影响,全区用水只能依赖现有的水库塘堰,按年正常降水1830毫米计算,年平均入库可调配水量约3亿立方米。
秋风、金溪和龙溪三大水系内的9宗中、小型水库是全区最主要的供水水源区,总集雨面积173平方公里,总库容约1.7亿立方米(其中秋风水系总库容8396万立方米,金溪水系总库容2771万立方米,龙溪水系总库容5877.8万立方米),年可调蓄水量约2.6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潮南区矿产主要有花岗岩、石英砂、锆英石、钛铁,还有磁铁、稀土、独居石、高岭土、石灰石、云母、瓷土、石棉、锰、铅、锡等。陇田镇沿海的石英砂蕴量颇丰,是制造玻璃的原料;花岗岩广泛分布于区内中低丘及台岗地,是优良的建筑材料。
【植物资源】林(竹)木潮南区境内植被带有较明显的南亚热带泛热带特色。既有乔木、灌木混交,又有针、阔叶同林。分布于全区各地的林(竹)木47科125种,主要树种有马尾松、台湾相思、杉、油茶、竹、桉树、木麻黄、茶等18科40多种。其中,红场镇是茶叶主产区,有白叶单丛等16个品种。
农作物粮食以水稻、甘薯为主,还有玉米、马铃薯、苏木薯、姜薯、芋头、黄豆、黑豆、赤豆、绿豆等;油类以花生为主;蔬菜类有大白菜、小白菜、油菜、春菜、芥菜、甘蓝、包菜、花椰菜、萝卜、西洋菜、菠菜、韭菜、蕹菜、苋菜、益母草、茄子、葱、蒜、芹菜、芫荽、辣椒、竹笋、藕、荷兰豆、姜、冬瓜、南瓜、黄瓜、苦瓜、丝瓜等;食用菌有蘑菇、金针菇、凤尾菇等;水果类有柑、香蕉、橄榄、红柿、杨桃、杨梅、油柑、青梅、菠萝、橘、脐橙、桂圆、荔枝、枇杷、桃、李、柰、西瓜、木瓜、果蔗等。
花卉品种繁多,常见的有菊花、山茶花、月季花、角花、杜鹃花、大丽菊、荷花、报年红、罗汉松、苏铁、紫荆、富贵竹、石榴、腊梅、米兰、玉兰、茉莉、桂花等。
野生中(草)药潮南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有蛇舌草、蚶壳草、益母草、方骨苦楝、淡竹、麦冬等共计402种,其中植物药386种,分属133科,计菌类3科3种,蕨类16科26种,裸子5科6种,被子109科351种。
【动物资源】野生动物常见的飞禽有麻雀、乌鸦、喜鹊、老鹰、斑鸠、鹧鸪、白头翁、百灵鸟、乌豆鸟、水鸟、水鸭、海鸥、白鹭鸶、燕子、雨燕、雁、杜鹃、天鹅等。走兽主要有狼、狐狸、山狗、豪猪、野猪、粉猪、野羊、野兔、黄猄、水獭等。爬行类主要有穿山甲、乌龟、赤米龟、蜥蜴、蟒蛇、铁线蛇、两头蛇、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过树蛇、青竹标、水蛇、涂蛇、沙律蛇、秤杆蛇、黄头蛇、滑鼠蛇、灰鼠蛇等,其他还有家鼠、松鼠、田鼠、青蛙、蛤蟆、蟾蜍、蝙蝠等。
畜养动物主要有猪、牛、羊、狗、猫、兔、鸡、鸭、鹅、鸽、鹌鹑、鹦鹉、画眉、八哥、翡翠,蜜蜂、蚕等。
【水生物资源】潮南区濒临南海,水生物资源丰富,常见的鱼类220多种,贝壳生物50多种。
海洋鱼类有蓝点鲅、鲥鱼、鲈鱼、石斑鱼、乌鲳、银鲳、鲻鱼、棱鲻、黄唇鱼、鳌鱼、大黄鱼、海鳗、海鲶、带鱼、鲬、蓝圆鲹、金色小沙丁、鲐鱼、绒纹单角鲀、长蛇鲻、短尾大目鲷、单线鲱鲤、银方头鱼、绿鳍鱼、金线鱼、多鳞鳝、鳓鱼、小公鱼、宽体舌鳎、鳗鲶、甘锥、沙酸、扁鳎、软稿等。
淡水鱼类有鲤鱼、鲫鱼、七丝鲚、银鱼、泥鳅、胡子鲶、鲶鱼、乌鳢、攀鲈、黄鳝、鳗鲡、鳖等。
人工养殖的家鱼主要有青、鲩、鳙、鲢、鲮、罗非鱼、银鲫、丰鲤、露斯塔野鲮、加州鲈鱼、白鲳、桂花鱼等。
贝壳生物甲壳类,海生的有墨吉对虾、长毛对虾、斑节对虾、刀额新对虾、日本对虾、短须对虾、脊尾白虾、毛虾、龙虾、红头虾、大脚仙虾等
藻类主要有紫菜、昆布、海藻、江篱等。
【名优特产】胪岗是著名“潮州柑”主产区,有700多年的蕉柑栽培历史,1957年荣获国务院生柑丰产奖;雷岭是著名“荔枝之乡”,有200多年的荔枝种植历史,主栽良种“乌叶”;红场青梅种植历史较长,近年引种优良品种“大粒青竹梅”和白刺梅;井都萝卜有数百年的栽培历史,有早、晚种之分,早萝卜有“马耳”“长叶”2个品种,晚萝卜为南畔州品种,腌制成菜脯,颇负盛名;田心大蒜为冬种菜蔬,有近百年的历史,以干蒜头和盐渍蒜头闻名国内外。仙门城束沙、陈店福潭糖葱薄饼、沙陇鱼丸、司马浦大布明糖、田心朥豆方饼及峡山油麻人仔等具有传统特色的特产也远近闻名。
【旅游资源】潮南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滨海旅游资源有陇田镇的田心湾海滩等自然景观;红色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分布于红场镇、雷岭镇;生态旅游主要有省级大南山森林公园、雷岭5万亩岭南荔枝园、井都台农园;特色民居有陇田镇的东里寨。目前较成规模的景点有仙城镇的翠峰岩和仙湖景区、陇田镇东华村潮乡旅游景区、红场大南山红色旅游景区。文物方面,有文物保护单位35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潮南大南山石刻革命标语红宫红场、东里寨及峡山柯氏家庙);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
翠峰岩风景区地处金竹林岭西北麓,位于仙城镇深溪。始建于元至正三年(1343),为祀奉昔年林九姨修真坐化而建。唐贞元年间(785—805),高僧大颠身带雨伞,云游到此,见峰回丛翠,境域幽静,顿觉适宜高士栖息,及登鼎坞石,凭高远眺,对面普宁白坑湖水一如明镜,而岭后群石环布,似七星伴月,认为只适合女子修真,大颠遂飘然离去。现岩顶鼎坞石上有“仙脚迹”及附近“雨伞沟”“飞踏石”等古迹,为翠峰岩增添了景观。翠峰岩有滴水观音、葫芦亭、云坡叠翠、云洞常春、云石烟霞等景点,在雨伞沟附近塑造高达10米的大颠巨像。翠峰岩的特点是奇石、奇洞、奇泉、奇树,构成翠峰岩奇观。岩上还有红军石洞、哨站旧址,是1927年初中共东江特委书记彭湃和潮普惠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刘大刚等在此进行革命活动的遗迹,与岩上胜迹交辉。
仙湖风景区地处大南山北麓,位于仙城镇粮山之峰,全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风景区之东为福天宫,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分前宫、中宫、三仙宫及后院;福天宫南为西佛寺,是建筑群主体,占地面积5760平方米,左有乾门飞虹桥,右有巽门文昌桥,前面经天地宫进入佛寺;西佛寺北有群亭,建筑面积625平方米,为风景区中心,也是风景区最大特色,计有大亭、小亭、古亭、新亭25个,各亭之间均有桥相通,称八仙连环桥,亭亭相叠,色彩光艳,金碧辉煌,堪称景区一绝。西佛寺左旁为紫竹苑门楼,面积8473平方米,分为笃庆斋楼、德芝宫、观音阁、南普宫等。过湖西浮桥上北岸是北斗阁,面积8000平方米,有北斗阁楼、水边亭、德福庙、大德庙、钓鱼台等。景区南部有一台岗,似一位仰卧巨佛,长达1000米,高约180米,传为半天佛。
东华潮乡旅游景区东华村位于陇田镇东部,地处练江下游南岸,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等荣誉。东华村围绕“潮风水韵、耕梦东华”主题,充分利用东华的水系资源,以唯美的乡村造景手法打造独具潮乡魅力的潮汕民俗旅游景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东华特绿”品牌,创新农旅双链模式,发展现代农业与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结合乡村旅游思路开发特色民宿和生态餐厅,拓展具有潮汕特色的民俗节庆活动,培育特色旅游休闲产业,创建首个省市共建的潮乡科普特色小镇。东华村潮乡旅游景区于2020年被评为国家级3A景区。
红场公园红场公园位于红场镇大溪坝村,大溪坝村地处大南山腹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时期的革命老区村。大溪坝村是大南山革命苏区党政军指挥机关的所在——红场广场的重要组成,是革命遗址“闽粤赣三省边区第一次党代会旧址”所在地,村后有“红军医院”革命遗址,还有宣传标语石刻等,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通过对大南山旅游进行整体规划和红场公园进行专项规划,将红场公园打造成为旅游示范项目,树立了大南山旅游发展标杆形象。红场公园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地、红色历史文化街区。
大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地处红场镇苏林。1994年为纪念大南山光荣的革命历史而创建,建筑面积1170平方米。红场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南山革命苏区党政军指挥机关所在地,东江革命根据地和革命领导中心之一。馆内展示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及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珍贵的图片及资料,还有各级领导、一些革命前辈和书画家到此参观留下的墨宝。大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被汕头市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被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确认为广东省党史教育基地。
刘明通博物馆位于仙城镇深溪村中心。是旅港同胞刘明通于1982年在家乡创设的私人博物馆。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馆内收藏展品有古钱币、古陶瓷、唐三彩、出土文物、近现代各种票证等,门类100多种,总数10万件以上。经专家鉴定,展品中有远古的,有汉、唐、宋、元、明、清、民国及新中国历朝历代的,也有国外的,涵盖古今中外,考古价值高,有些是稀世珍宝,慕名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
大南山石刻革命标语1930至1932年期间,红军战士翁千及其助手,从盐岭、汤坑至雷岭径,在纵横几十公里的路边崖石上镌刻革命标语:“巩固苏维埃政权!”“反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武装暴动胜利万岁!”“拥护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改革!”“男女平权婚姻自主!”“反对军阀混战!”“打倒帝国主义!”“工农兵团结起来!”“实行建设工作!”等,共计57题461字,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口语言
【人口】2020年,全区年末总人口149.8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76.76万人,女性人口73.08万人,性别比为1.05:1。总人口中,城镇人口87.75万人,乡村人口62.09万人。2020年,全区当年常住出生人口1.78万人,出生率13.53‰。死亡人口5169人,死亡率3.93‰,人口自然增长率9.61‰。
【语言】潮南区通行的语言是潮阳话。潮阳话是潮汕方言的一种,属闽语闽南区语系和潮汕地区的闽语方言,统称潮州话或潮汕话,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异,它保存着大量古汉语话音、语调、词汇及语言特点。区境南部的红场、雷岭及两英、仙城、胪岗、田心等个别地区是双语言地区,绝大部分客家人既保留讲客家话又会讲潮阳话。旅外华人华侨、旅港澳台胞回故乡多数乡音未改,他们的后裔也能讲潮阳话。改革开放后,随着人口流动,外出、外来人口增多,促进了普通话的普及,普通话成为对外人际交往的主要语言。
民族·宗教
【概况】潮南区少数民族人口常住及流动人口较少。2020年,潮南区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信教群众2.4万多人。全区宗教活动场所104处,其中佛教65处、道教3处、基督教18处、天主教18处。全区宗教团体共有3个,分别是潮南区佛教协会、潮南区基督教三自爱国会、潮南区天主教爱国会。
侨乡侨情
【简况】潮南区是广东省乃至全国重点侨乡之一,全区11个镇(街道)有9个(峡山、成田、两英、仙城、胪岗、司马浦、井都、陇田、陈店)为重点侨乡,全区232个村(社区)中,有196个村(社区)的居民旅居海外,占总村(社区)84.5%。全区移居海外的华人华侨和港澳台胞140多万人,分布于世界五大洲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旅居泰国、香港占绝大多数。
旅居海外的侨胞和港澳台胞超过1万人的村(社区),有成田镇的田中央、家美、简朴、西岐,胪岗镇的港头、胪溪、溪尾周,仙城镇的仙门城、深溪,司马浦镇的大布(含大布上、大布下),井都镇的古埕,陇田镇的珠埕等。旅外人口数超过常住人口数的除上述大多数村(社区)外,还有陇田镇的华瑶、南埔、望上,峡山街道的溪南、练南、潮东、英光、董塘、上家,两英镇的永丰、鹤丰、鹤联、四十亩,仙城镇的七陂、长春,胪岗镇的上陇,陈店镇的三合,井都镇的平湖西,司马浦镇的港美,成田镇的西宅、东盐等。
【职业成就】潮南旅外乡亲,具有吃苦耐劳、不畏艰辛、勤俭创业、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近一个世纪以来,旅外乡亲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终于在异国他乡站稳脚跟,融入当地社会,落地生根。早期到海外寻找生活出路的乡亲,多从事体力劳动,靠勤劳的双手谋生。经过长期的拼搏,克勤克俭,点滴积累,逐渐转为小商小贩,或经营手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多为家庭式小本生意。
20世纪初,世界经济开始进入繁荣时期,旅外乡亲抓住机遇,兴办实业,涌现了一批有所成就的企业家。在新加坡,有经营大米出入口的张汉三(祖籍胪岗);在暹罗(今泰国),有承办政府烟酒专利的马元利(祖籍成田)、郑子彬(祖籍沙陇),经营火砻(碾火厂)、米业的李泰初(祖籍成田),经营药材的陈美堂(祖籍沙陇),经营木材的郑景云(祖籍井都),经营五金的萧介珊(祖籍峡山),经营药材的张河洲(祖籍田心),经营食品罐头的马介吾(祖籍成田);在香港有经营珠宝业的周钦宣(祖籍峡山)等。
在当代,旅外乡亲把培养子女看做事业的一部分,看做是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尽可能把子女送到文化和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深造,获得高学历、高学位,逐步由工商界转入政界。
在泰国,郑良琰(祖籍沙陇)获法学学士学位,进入政界,曾任政府内务部长、司法部长、总理。马德祥(祖籍成田),毕业于南甘杏大学法律系,曾任政府实业部长、内务部长、财政部长、交通部长等职,是泰国立法议会议员。陈有汉兼任泰国外交部经济事务顾问。在新加坡,连瀛洲曾任驻马来西亚高级专员。
在香港,刘世仁、陈有庆、廖烈科、周厚澄(祖籍胪岗)、胡楚南(祖籍仙城)、廖烈武等先后被港督委任为非官守太平绅士;廖烈科、周厚澄、陈熹等被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及新华社香港分社聘请为香港事务顾问;陈有庆、廖烈科、蔡衍涛(祖籍峡山)、廖烈文等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
【殊荣】潮南区旅外乡亲由于对住在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受到所在国(地区)最高元首的赞誉,并授予荣誉勋章、勋衔、奖章等。
在泰国,荣获泰皇御赐皇冠、白象勋章的有郑景云、刘锦春(祖籍成田)、周广茂(祖籍峡山)、马灿文、陈弼臣、郑午楼、吴宏丰、胡荣堦(祖籍峡山)、林学舞(祖籍司马浦)、李光隆、张朝江、周朝宜、陈松喜(祖籍田心)、陈有汉、林炳奎(祖籍司马浦)、杨海泉、周鉴梅、陈荣煊(祖籍成田)、林炳南(祖籍司马浦)、胡玉麟(祖籍峡山)、陈荣捷(祖籍成田)、陈松池(祖籍田心)、庄锡鸿、张锦城(祖籍胪岗)、萧亮智(祖籍峡山)、萧智生(祖籍沙陇)、张汉增(祖籍胪岗)、陈庆波(祖籍成田)、李石成(祖籍两英)等。在新加坡,连瀛洲获泰皇御赐高级皇冠勋章,张昌隆(张汉三之孙)获总统封赐公共服务奖章(BBM)荣衔。陈有庆获泰皇御赐白象勋章。在马来西亚,张汉三获拿督勋衔,郑良得获最高拿督勋衔,钟廷森获最高丹斯里勋衔。
在香港,荣获英女王颁授OBE、CBE勋衔或荣誉奖章的有廖烈武、卓汉涛(祖籍峡山)、廖烈科、周厚澄、胡楚南、陈熹、蔡衍涛等。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授予金紫荆星章的有陈有庆、廖烈文;铜紫荆星章有陈熹。
【桑梓情】潮南区旅外乡亲,历来热爱家乡、关心桑梓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他们回乡旅游观光,寻根谒祖,敦亲睦族,并以实际行动实现先辈们报效祖国家乡的愿望。据不完全统计,1979年后,潮南区旅外华人华侨、旅港澳台胞捐资兴办教育、造桥筑路、修建医院、建设自来水工程、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总捐资额人民币超10亿元,捐资1000万元以上的有周泽荣、吴宏丰、李亚鹤、郑明升、刘百川、赵伯翘、陈弼臣家族、郑通亮、马介璋、林云鹏、李光隆、刘思仁、郑午楼、吴娘锡、赵广海家族、陈建铭、赵资香家族等。潮南旅外乡亲还在大陆投资80多亿元,兴办实业100多宗。
【荣誉市民】改革开放后,各级人民政府重视侨务工作,为弘扬旅外华人华侨、旅港澳台胞爱国爱乡精神,对他们为祖国家乡的建设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者,由政府提名,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授予“荣誉市民”称号,颁发“荣誉市民”证书和金钥匙。
1989年以来,汕头市人民政府先后提请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授予的“汕头市荣誉市民”共有九批次,其中,潮南籍旅外侨胞、港澳台同胞有陈有庆、赵广海、刘百川、刘思仁、李光隆、连赢洲、吴宏丰、吴娘锡、陈有汉、陈经纬、郑金源、赵资香、周鑑梅、廖烈文、李亚鹤、郑通亮、马介璋、陈建铭、黄顺源、林云鹏,还有乡贤人士马泽琪、马少福、陈一丹等共23人。
办公地址:汕头市潮南区广汕公路峡山路段157号邮政编码:515144
办公地址: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便民服务中心二楼203室邮政编码:515144
办公地址:汕头市潮南区峡山街道北六路区党政综合办公用房附1楼首层。
办公地址:汕头市潮南区广汕公路东山路段(峡溪路口),邮政编码:515144。
办公地址: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沙公路两英镇东北路段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办公地址:汕头市潮南区峡山街道玉峡南路潮南区人民政府6楼邮政编码:515144
办公地址: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峡山街道金光南路东沟路段邮政编码:515144
办公地址:汕头市潮南区峡山街道金凤西一街6号邮政编码:5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