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李家龙宫/雷发勇

来陇西第二天,敬宁兄就约我去李家龙宫参观。他说,来陇西久居,首先要去瞻仰的地方是李家龙宫,他会让你诸事顺利的。

早就听说陇西是天下李氏的发祥地,是天下李氏的故乡。李家龙宫是天下李氏宗祠,是他们的祖庙。唐朝李世民御笔亲书“李家龙宫”匾额,顿时让他充满了皇家贵气,更是让他名满天下,成为天下李氏心之向往的“圣地”。李氏后人对他魂牵梦萦、顶礼膜拜,许多人从世界各地来这里寻根问祖、慎终追远。李氏文化因他而起,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生发、沉淀、传承,逐渐地发扬光大、枝繁叶茂,现在已是甘肃省“四大文化”之一,李家龙宫也成为陇西的标志性建筑,成为游人如织的地方。我不是李家后人,但我也要探个究竟。

李家龙宫不远,就在县城边上。从住地坐车约十分钟,穿过百米多长的商业街,一个大广场豁然出现在眼前。李家龙宫在广场的左手边,龙宫入口是古代宫殿式建筑,规模不大,单层结构。建筑主体以朱红色为主色调,中间是三重大门,两边是厢房,大门安在建筑物的后面,前面立有两根柱子,柱上挂着对联,两边厢房上装饰有简洁图案的窗棱。屋面青瓦覆盖,拱顶很高,两边屋檐微微翘起,给人翼翼凛然的感觉。整个建筑看过去不是很雄伟,但是庄严、大气。大门前面安坐着两只威严的“龙兽”,栩栩如生,我是第一次见过以龙为门兽的,也只有皇家宗祠才有资格。“李家龙宫”匾额挂在大门上方,与整个建筑浑然一体。

沿着台阶拾级而上,抬头一看,“李家龙宫”匾额的落款处写着“李世民书”四字,字写得舒朗而谦卑,这是对李家祖庙的恭敬,也显示一代英主的胸襟和容量,以及他的感恩之心。

李家对陇西是怀有感恩之情的,陇西郡是李家的发祥地、发迹地。李渊曾受封陇西公,陇西郡当时辖域很广,一度辖有兰州、天水,李渊是天水人。李氏父子在陇西郡招贤纳士,广交朋友,励精图治,一派兴盛气象,奠定了大唐江山的基础。唐太宗修《氏族志》时,以李氏为天下姓氏之冠,诏令天下李氏以陇西为“郡望”,并选择在陇西宝地建设规模宏大的祖庙,以示光显祖宗、威镇远方之意,并御笔亲书“李家龙宫”,钦准当地官员营造“龙宫”,达官显贵及李氏后人来此祭拜的不计其数。从此,遂有“天下言李者称陇西”之说,历代不改。

跨进大门,到导游处自报家门,导游小姐欣然为我们讲解。李家龙宫规模较大,占地约100亩,为古代宫殿式建筑风格,由一处处建筑群组成,每处建筑群自成一体,通过走廊、门亭与其它建筑群相连。有园林味道,但由于缺少水和茂盛的草木,就少些灵动,更多地给人庄严、肃穆的感觉。江南园林就别有一种风格,以得水为贵,相映成趣,是婉约,是淡雅,如一婷婷女子抚弄古筝,袅袅婀娜,楚楚动人,令人赏心悦目。两地风格各不相同,一个庄重,一个灵动。李家龙宫建筑群约有二十座的殿堂、楼阁,分五个区,遗存的主殿是主祭区,现在祭祀活动大多在陇西堂殿前举行,陇西堂殿刚建成不久,前面有大广场,可以进行更大规模的祭祀仪式。

据导游介绍,现在的李家龙宫已今非昔比,唐代建成的李家龙宫规模远比现存的大得多,东西长600米,南北宽400米,面积达25万平方米,气势恢宏,令人震撼。后在唐末社会动荡中遭毁,一片废墟。又经数度重建,数度遭毁。现存的李家龙宫大部分是清末时重建的,建筑规模不及原来的三分之一。

李家龙宫的主体建筑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庄重大方印象。令我感到惊奇的是,在各个建筑物的屋脊上镶嵌着许多“脊兽”,主脊、坡脊都有,大多数镶嵌的是龙,也有凤、马、狮子等,也有牡丹、荷花,看上去雕工非常精细,笔法简练,线条流畅,形态生动,栩栩如生。导游说,这些都是北宋时期的砖雕,很有价值,唐代建成时的“龙宫”建筑物上就镶嵌有大大小小1899条雕龙,象征“十八子李”根深叶茂。

龙宫内还有一些建筑物很有特色,有的具文史价值,有的是匠心独具。在遗存的主殿广场前,树有一块石碑,碑上刻有大篆体“李家龙宫”,碑后刻有史略,字迹模糊,记载着李唐家族与陇西、李家龙宫的渊源。听说这块石碑是新加坡李光耀赠送的。龙宫里散落着五六座的亭子,给龙宫增添了园林的韵味,这些亭子各具特色,有四角亭、六角亭、八角亭,也有园亭,很有味道,好像要把各种风格的亭子集中到这里了,让大家品个够。还有一处建筑令我难以忘怀,那是后花园的“戍边楼”,我感慨的是建造者的匠心和情怀。“戍边楼”建在一个小山包上,蒙古包造型,那是为了纪念为李唐王朝建功立业、戍守边疆的将士而建。我们可以想象,久戍不归的征人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四顾茫茫,突然传来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那是亲人的呼唤,那是游子的叹息,不禁让我想起王昌龄《从军行》诗句: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姜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二)

李家龙宫当然供奉着他们的先祖,人是一切的核心和灵魂,人去楼空,那就失去了灵魂,没有意义。在这方面,李家龙宫有着一种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出现佛、道等宗教性偶像和现实中的真实人物共处一室的奇特文化现象。我们把其放入整个古代传统文化的背景来考虑,其实不足为怪,这是由古代传统文化的包容性所造成的。在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佛道儒进一步融合,宗教诸神及民间神鬼逐渐人格化,人逐渐神灵化,也就逐渐出现了人神不分的现象。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形式的宫、观以及民间祠堂之中,李家龙宫就属于这种情况。

李家龙宫供奉有现实人物中的李姓先祖以及世俗姓氏为李姓的神,当然黄帝是例外,他是人类共同的祖先,三大菩萨文殊、普贤、观音菩萨也例外。李家龙宫供奉的人神中,除了李姓血缘始祖皋陶、得姓始祖利贞、陇西房始祖李崇之外,最有名的要数李耳(老子)、李世民、李琼(吕洞宾)三人。

老子无疑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他的《道德经》是中国历史文化史上一座仰之弥高的高峰,是万经之王,是内圣外王之道。“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不言之教”、“上善若水”、“功遂身退”、“物极必反”等等,他的思想学说滋养了多少将相王侯以及普通百姓,有许多人视他的思想为圭臬,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李世民深谙老祖宗的思想精髓,实施清明政治,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最后取得天下大治。其治绩一直为后世所传颂,史称“贞观之治”,为大唐盛世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王朝。

吕洞宾是要奉老子为祖师爷的,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为“太上老君”,吕洞宾则为“纯阳真人”。我真怀疑吕洞宾是否有来过李家龙宫的。这位吕老仙人喜欢寄情山水,乐水而居,“八仙过海”多么逍遥自在,有一次他徜徉在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就不想走了,躲到岳阳楼上喝酒弄鹤,不想喝了醉醺醺之后写了一首诗,竟让他成为了岳阳楼的楼主:

朝游北海暮苍梧,

袖里青蛇胆气粗,

三醉岳阳人不识,

朗吟飞过洞庭湖。

这首诗倒有一些仙气。李家龙宫所在的地方少雨干燥,可能以前还是沙漠地带,不知道吕老仙人会不会喜欢这样的地方。不过李氏宗亲对吕洞宾倒怀有感情的,一直盼望他什么时候驾御亲临,与老友相会,也饮酒弄鹤,题诗作画,没准也会流传千古的。

李家先人人才济济,各领风骚,有资格在李家龙宫被供奉的大有人在。除了以上大人物,被供奉在李家龙宫的还有:汉代名将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是对他骁勇善战的写照。济世救人的疯和尚济公,他的俗名叫李俢缘。明朝陇西知县李汝相,他倡导筹资重建恢复李家龙宫部分建筑,亦称“北极宫”,乡人为纪念他,在李家龙宫立了塑身。还有,李贺的墓碑从原址被迁移到这里,听说李贺被埋在仁寿山的背山。还有我叫不上名字的,就不一一而述了。我想,如果李家龙宫要扩建,有两个人最应该被供奉,他们可以为李家龙宫增添内涵的。一个是李白,李白也是仙,是诗仙,诗才千古第一人,他醉卧长安,就惊艳了整个长安城。还是余光中对他的评价最到位,《寻李白》几句话就把他说透了: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李白是有资格的。另一个李时珍也有资格,李时珍是医药大王,是“药圣”,陇西是中国药都,两者是有渊源的,李时珍一直都盼望着能梦回陇西堂。

(三)

唐太宗在诏令陇西郡为“郡望”的同时,诏令天下李氏以“陇西堂”为堂主,从此,“天下李氏出陇西”。世界各地的李氏后人都视陇西为故乡,许多地方的李氏宗祠都挂有“陇西堂”的匾额,也有的李氏后人的家里在祖先的祭坛上供奉有“陇西堂”的牌位,这是在追本溯源,遥祭先祖。每逢春节、清明等节日,他们就会沐手祭拜,祈望先祖在天之灵庇佑子孙兴旺发达、幸福平安。

现在,李家龙宫每年一般在正月十五元宵节举行祭祖仪式,在雄伟的“陇西堂”殿前举行。规模比繁盛时要小多了,这当然是不可比了,唐朝时举行的可是皇家贵族的礼仪,钟鸣鼎食,气派非凡。而今祭祖已是寻常百姓的事了。但是寻常百姓不寻常,执事者参照《周记》结合陇西民间传统祭祖仪式,制定了陇西李氏祭祖仪式的流程。祭乐声响起,一队队身着宫廷盛装的宫女、乐师执着杖、吹着唢呐迤逦而过,上香、献祭品、行大礼,主持执事操着陇西特有的腔调念着祭文,声音高亢,煞是好听。祭祖仪式前后,群众会自发地唱起陇西秧歌,秧歌饺子是一种陇西民间通俗小唱,是群众在农忙之余,自娱自乐的艺术表现形式。华盛酒店前的大广场上,每到下午四、五点,就会这里一扎,那里一扎地围着一大群人,他们吹拉弹唱,陶醉其中,文化氛围十分浓厚。秧歌饺子的曲调优美、声音高亢、节奏明快,犹有原始遗风。

李家龙宫是陇西的,也是世界的,是维系天下李氏后人的情感纽带,许许多多的李氏后人跋山涉水,来到这魂牵梦萦的“圣地”寻根问祖、缅怀先人。这是哪里来的力量?这是文化的力量,是宗祠文化认同的力量。中华文化的力量是何其强大!几千年来,从未因社会演变而消失过。究其原因,我认为姓氏血脉的代代相传是极其重要的因素。无论社会如何动荡,姓氏家族都能通过迁徙等方式得以存续,然后,由姓氏而家庭,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民族,中华民族的血脉由此延续下来。延续了血脉也就延续了文脉,延续了姓氏血脉也就延续了姓氏文化。姓氏文化在姓氏血脉的延续中不断传承、发展,并通过与其它文化的融合,汇聚成了强大的中华文化。因此,可以说姓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因,是中华文化延绵不绝的支撑力量,姓氏文化在推动文化认同,维系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传承和弘扬姓氏文化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陇西李氏文化因李家龙宫而生,也因李家龙宫几度遭毁、几度重建而历经波折,在困境中韧性前行,逐渐繁荣兴盛。如今,李氏文化已经成为陇西的一张名片,成为陇西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陇西县委县政府顺势而为,开拓创新,在新时期赋予新的内容,焕发新的活力。不遗余力地进行经济产业开发,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以寻根文化推动投资建设,以举办旅游节促进旅游发展,成功举办了三届世界李氏文化旅游节,吸引了众多世界嘉宾参加,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年将举办第四届旅游节,与第二届中国(甘肃)中医药博览会结合先后举办,这是很有意义的。那时的陇西一定会游人如潮,商贾云集,盛况空前,影响深远的。

八月的古郡很凉爽,我在陇西等你。

(四)

走出李家龙宫,我们又参观了李氏文化博物馆,李氏文化博物馆其实就是陇西历史博物馆,在广场的右手边,李家龙宫对面。

陇西历史文化十分悠久,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6000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里逐水而居、耕织劳作,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的发现是人类文明的见证。自秦置陇西郡以来,陇西一直为郡、州、府治所在,是历代大西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因此,这里人文底蕴深厚,风土人情多样,也结出了多样的人类文明之花,李氏文化无疑是最为灿烂的一朵。陇西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威远楼是古丝绸之路上的第一座城楼,见证着过往人世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我依稀听见远去骆驼的铃声。

讲解员说,陇西有战国秦长城遗址、西周文化遗址,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在仁寿山上建有一个碑园,把陇西各处地底下挖出来的石碑都集中在一起,很多文物爱好者和书法爱好者都到那里研究揣摩。陇西地下有很多宝贝,这是很神奇的地方。

THE END
1.李金平医生吕梁市人民医院放疗科李金平医生怎么样现任吕梁市人民医院放疗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山西分会放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放射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1982年毕业于忻州地区卫校,同年9月分配到方山县麻地会卫生院工作。1985至1988年就读于山西职工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吕梁地区中医院工作。2003年至2004年在山西省https://m.bohe.cn/h/hospital_1186/doctor/6865443/
2.李昌平:基层减负,应该来点真举措!政府李昌平(1961年)财政听说,最近的重要会议,又要强调给基层减负了。 基层的负担越来越重,这是事实;给基层减负的动作越来越频繁,这也是事实;给基层减负力度越来越大,基层负担却越减越重,这更是事实! 为什么会这样呢? 用形式主义反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只会更加登峰造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制造基层负担的框架内解决基层减负过https://m.163.com/dy/article/JHN2AS1B0556124I.html
3.顾轻离李俢晟小说叫什么名字顾轻离李俢晟是什么小说顾轻离李俢晟的小说叫《乱世逃荒:糙汉傻夫称王了》,顾轻离李俢晟是一部由著名作者金微恬所著的古代言情小说。 有点嗨阅读网提供无广告完整版本的古代言情小说《乱世逃荒:糙汉傻夫称王了》免费章节阅读。小说内容简介:一觉醒来,顾轻离穿越到了堪比五代十国的乱世之中,且正在逃荒路上。 在末世锻炼出来的本事,https://m.52ydh.com/qa/102623
4.李姓有寓意有才华的男孩名字李卓滨、李帆天、李格祺、李斌诚 李钰甸、李金江、李凯雅、李伦杭 李辰福、李景帆、李祺誉、李昙禹 李荣奕、李佳基、李钧林、李瑨彭 李忆君、李嘉谊、李磊亮、李梁正 李逸健、李伟远、李纶炎、李志沐 李金申、李善辉、李煜颖、李昀坚 李杜骏、李俢韫、李金若、李广廷 http://mingzi.jb51.net/qiming/nanhai/58730288607.html
5.天王龙令最新章节天王龙令全文阅读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剑俢李不凡 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收剑收虫 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发大财 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神魂大秘密 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父母来访 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以后的谋划 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柳生的挑衅 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一剑封湖 第一千七百八十章标杆 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冷凝月的墨镜 https://www.zuok.cn/chapte/16003037426917/list.htm
6.冰山女神的至尊兵王入侵者必亡第1772章剑俢李不凡 第1773章收剑收虫 第1774章发大财 第1775章神魂大秘密 第1776章父母来访 第1777章以后的谋划 第1778章柳生的挑衅 第1779章一剑封湖 第1780章标杆 第1781章冷凝月的墨镜 第1782章黑白差距 第1783章雪女 第1784章吓坏的老司机 第1785章奢侈的辅助神通 第1786章正义天降 第1787章修炼到膀胱https://www.shuzw.com/5_5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