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出炉,有望拉动家电市场增长

4月12日,商务部等14个部门联合制定的《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下称方案)公布。方案提出,在全国开展汽车以旧换新、家电以旧换新、家装厨卫“焕新”。在家电方面,力争到2025年,高效节能家电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15%;到2027年,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

十多年前,中国曾由中央及地方政府共同出钱补贴消费者,来刺激家电以旧换新。与上一轮不同,新一轮家电以旧换新没有中央财政资金直接补贴给终端消费者,而是重在健全废旧家电回收体系、打通废旧家电回收的堵点、使家电更新消费循环更畅通。

引导地方补贴家电以旧换新

奥维云网(AVC)董事长文建平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说,国家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如果各地执行和配合得当,初步估计将对今年国内家电市场有2%-3%的拉动作用。2023年,国内家电市场零售额8498亿元,如果没有新政策,预计2024年同比增长0.6%;有了新政策,预计将多增加2%-3%,使部分消费的节奏提前,今年国内家电市场零售额有可能将增至约8800亿元左右。

文建平说,“这次以引导性目标为主,如果全国各地的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资金能拿出20亿元,加上家电厂商也拿出配套资金,预计将可以达到上述效果,还需看政策的落地情况。”

“很多消费者关心补贴的问题。方案号召中央地方联手,中央资金主要是用在废旧家电回收网络的建设上,地方和企业联手推动一些惠民补贴政策。惠民补贴终归是短期性的,从长期看,废旧家电回收网络建设更重要,也是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徐东生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事实上,家电厂商已在行动。京东称今年与家电厂商合推30亿元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抖音称今年家电以旧换新补贴10亿元。苏宁易购也联手30多家家电企业启动家电以旧换新。

重点健全废旧家电回收网络

徐东生向记者分析认为,“方案的核心还是打通家电消费的堵点,健全消费者以旧换新的机制,特别是把健全废旧家电回收网络作为工作重点,从机制上解决消费者以旧换新的难题。打通消费堵点的措施很周全,从政策支持、标准支持到回收网络建设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此外,培育一批废旧家电等再生资源回收典型城市和企业,发展“互联网十上门回收”等新模式,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上门回收服务。引导家电生产企业通过自有逆向物流体系,或委托家电回收、拆解第三方企业回收等方式,拓展废旧家电回收业务。鼓励平台企业综合运用手机APP、小程序等,提供家电收旧、送新、拆装“一站式”服务。

在政策引导下,中国家电业的龙头企业正在打造绿色、低碳、资源可循环的产业链。海尔智家董事长兼总裁李华刚在AWE2024上透露,未来2~3年,海尔的废旧家电拆解工厂将从一座增加到六座,形成覆盖全国的年拆解量大约达到2000万台的回收体系。4月11日,格力电器旗下的珠海格力绿色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与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共同开发、制造、销售再生塑料,到2030年实现15万吨化合物销售目标。

家电业正在把以旧换新从短期促销,转变为长期、可持续、常态化、稳定的业务模式。

(实习生黄玟骆对本文亦有贡献)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负责人何海林:研究出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和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

重点增强小微企业质量竞争力国家认监委发布行动方案

今年双11,在国家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支持下,扫地机器人销量激增,科沃斯、石头科技等龙头企业出现供不应求现象,但行业也面临着价格下行和维持利润稳定的挑战。

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近50%,机构看好四季度销售表现;上海家电家居以旧换新再扩容,四季度家电内销有望积极改善。

中国家电企业从“出口”到“出海”正形成更大的潮流,在全球市场开启“大航海时代”。

THE END
1.好消息!吉林省家电以旧换新来了!还能领补贴!实施细则→4月26日 由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办、省商务厅承办的 吉林省家电以旧换新—— 绿色智能家电进万家活动 在长春市正式启动 哪些旧家电能回收? 买哪些新家电有补贴? 补贴对象、补贴标准都是什么? 怎么操作?具体流程又是啥? 看这里!看这里! 一文带您了解,全部get! 吉林省家电以旧换新实施细则 实施时间 2024年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35636468?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2.能效补贴(旧)消费者帮助中心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简称“京东商城”)既是北京市家电以旧换新中标的销售企业,同时又是家电以旧换新旧家电的中标回收企业。2011年9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如您所购商品为能效商品,将可在享受以旧换新补贴的基础上享受能效补贴(如下简称为“双补贴”)。如活动有延续,京东商城将发布快报。 https://help.jd.com/o/help/question-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