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机械操作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及时对操作人员进行行安全技
术交底薪
2.机械设备按规定设置限位器、漏电保护器、保护接地接零等安全防
护装置,确保齐全灵敏、可靠,机械设备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3.机械设备旁悬挂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和责任人标识牌。
4.塔吊作业要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要尽职尽责,不能擅自脱岗。
5.混凝土搅拌机在运转时不要擦拭、注油、紧固螺栓等作业,操作人
员应穿三紧式工作服,女同志还应戴护发帽。
6.从搅拌机中往外倒砂浆或砼时不要把铁锹、灰扒等工具伸入转动的
罐内,防止工具被机械带动伤人。
7.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和证件不合格者一律不准上岗作
业。严禁非操作人员私自操作机械,如违反者罚款100元。
8.搅拌机上料的人员,上完料后应立即离开机械,不要在提起的料斗
下清理落地材料。
9.检修搅拌机时,应拉闸、断电、上锁,设专人监护。
10.检修时的废物、废油要及时清理、清运到指定地点,不准乱倒以免
造成环境污染。
卫生饮水措施
1、工地购置小型茶炉式容量35公升以上的自动电热开水器,二十四
小时供水,保证职工饮用干净卫生的开水;
2、职工饮食用水应用自来水;
3、严禁食堂、茶炉用集水坑、降水井中抽出的地下水做饭、烧水;
4、搞好饮水卫生,把住病从中入,保障职工身体健康。
施工不扰民措施
1、现场设置搅拌机操作房,减少机械厂噪音。
3、浇注混凝土凝土时,将振动棒开启后尽快插入振捣,减少空转噪音。
4、现场人员不准大声唱歌,不准大声呼叫。
6、加强现场文明施工教育,提高思想认识,自觉维护周围环境,做到文
明施工不扰民。
噪声管理措施
为控制施工现场的噪声污染,预防或减少噪声的排放,保护环境,保护职工的身心健康,应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1、施工现场中人为产生的噪声(如操作人员的呼叫、吵闹等),项目部
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制止,时刻加强职工环境意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使其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做到遵守规章,按程序操作操作,杜绝违章作业的想象。
2、动力设备科或使用机械的单位(项目部)对施工中易产生摩擦或震动
的设备、机具等定期维护保养,减少噪音的产生。
3、各种机械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按操作规程操作。
4、施工现场对挖掘机、打桩机、砼搅拌机、输送砼泵、振动棒、塔机等
5、施工现场对切割机、电锯、电刨、等小型机具装设防护罩,分区分片
进行作业,减少噪声源的同时影响。
6、施工现场对模板安装前刷隔离剂,使的模板易于拆除,消除产生不必
要的噪声,模板需要修复时应集中在指定区域统一运至料场进行修复。
7、定期对施工现场施工期间产生的噪声按国家标准进行检测,对超标的
噪声点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
现场严禁焚烧有毒、有害物质的措施
为保护环境,减少现场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施工现场应采取如下措施;
1、施工现场的有毒、有害废弃物由作业班组负责回收装袋,堆放在指定
的地点,并挂牌标识,设专人管理,及时清运到指定的地点,防止对大地、水体、大气造成污染。
2、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物质,若私自焚烧焚烧者一次罚款
100元。
3、禁止在施工现场熬制沥青,如生产确定需要,作业班组提出申请,项
目部同意后,在指定的地点熬制,作业完毕及时清理熬制场地,回收废弃沥青袋堆放在指定的地点。
污水排放管理措施
加强污水排放管理,对污水处理进行控制,减少或防止环境污染,使工程公司的污水排放符合有关法规的要求,施工现场(办公室)应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一、施工污水的排放
1、项目部在基础施工井点降水时,先查清地下水的PH值,符合《综
合污水排放标准》后排放,填写《污水排放检测记录表》。
2、项目部水磨石分项施工时,水磨石污水根据工程规定设专用沉淀
池,沉淀后排放。
二、生活污水的排放
1、食堂含油污水,应建立隔油池,经隔油处理后排放,每月清理一
次隔油池。
2、施工现场有条件的设置水冲式厕所,厕所污水排入建设单位的化
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
3、施工现场无条件建水冲式厕所的可设置旱厕,采用砼或砖砌,防
水沙浆抹面,由项目部派人定期清理,就近送给农民或运至环卫局指定的地点。
4、工程公司办公基地应建水冲式厕所,厕所污水派入化粪池,经化
粪池处理后排放。
5、检测、监督检查有记录记载。
消防措施
1、认真搞好现场消防管理工作,施工平面图、施工方法、施工技术
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2、消防器材应配备齐全(灭火器3具、消防斧1把、消防杈2把,
消防桶2个,消防掀2把,)现场设置水容量15㎡的专用消防箱,安装扬程100米的水泵,采用2寸钢管在各楼层设置水源接口。
满足消防要求,消防器材设专人管理不准挪用它用,消防通道应畅通无阻。
3、工地使用的汽油、煤油、柴油、乙炔、氧气等易燃、易爆物品应
单独存放,设专人管理。
4、加强对现场人员的防火教育,提高安全防火意识和防火、防火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