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故里·中国曲阜网年度工作计划市文物局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市文物局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上半年,市文物局以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文旅强市工作线”决策部署,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原则,以建设“东方圣城首善之区”为己任,抢抓建设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重大机遇,在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文物保护力度持续加大,文物利用水平持续提高,社会参与程度持续提升,文物事业发展势头持续向好。曲阜市文物局荣获国家“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三孔景区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截止6月30日,全市文物景区共接待中外游客211.5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深化理论学习,加强队伍建设

(一)“两学一做”促党建。深入学习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印发实施方案,组织召开部署会、动员会,切实落实活动主体责任。各支部积极行动、有效推进,开展党员自查、学习示范、党支部书记讲党课等系列活动10次,实现了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与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机结合。深入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格规范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局党委中心组、各基层支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开展集中学习24次,开展集中讨论交流12次,引导党员干部按照“四讲四有”标准,做到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切实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突出在“学”与“做”中解决文物工作的实际问题,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二)“党风廉政”抓作风。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开展党章党规党纪学习教育活动8次。充分发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层层签订党风廉政目标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落实党政班子述职述廉、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体责任。深化“廉洁文物”建设,结合全市“遵规守纪大教育”活动,扎实开展系列学习教育和警示活动,上半年集中开展廉政学习35次,约谈函询3人次,督导检查61次,组织全体中层主管以上干部参观学习市检察院廉政教育展览,进一步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提高守纪律讲规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市文物局荣获全市“2016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二、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文化遗产万无一失

始终坚持“文物安全市安”工作主线,从管理机制、普法宣传、执法巡查、防护体系、本体保护方面着眼,全面夯实文物安全基础。市文物局荣获“济宁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曲阜市环境保护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三孔旅游服务公司被评为“曲阜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企业”。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认真开展普法送法活动,为市级几大班子、市直有关部门和镇街赠阅《中国文物报》,为全市各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开展上门送法、送政策、送服务活动19次,利用春节、清明节、5.18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了文物法律法规进社区、进村街、进校园等活动,共展放各类安全宣传展板5批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4000余份,大力宣传文物保护和孔子博物馆建设,营造了全社会爱护文物、保护遗产的浓厚氛围。大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开展单月安全警示日活动3次,牢固树立文物安全大于一切的观念,切实做到文物安全常抓不懈、警钟长鸣。

(二)理顺安全机制,强化安全责任。年初与12个镇街、10个市直部门和16个单体文物权属单位分别签订了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不断强化政府牵头负责、部门具体落实的文物安防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了市、镇街、村居三级文物保护网络。坚持实行“一岗双责”制、“一把手”负责制和领导班子分工负责制,定期召开党委会、局长办公会和文物安全专项会议,逢会首先强调文物安全,明确曲阜文物安全红线,杜绝文物安全责任事故发生。调整充实文物安全领导小组和督查组,层层签订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实行文物安全目标考核、严格奖惩,进一步明确文物安全责任和文物保护任务,形成自上而下、组织严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紧扣、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网络,奠定了文物保护工作的组织基础。

(三)完善规章制度,构建长效机制。继续坚持领导带班、机关小值班、专职保卫人员24小时不间断值班和班组日查、科室周查、单位月查等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定期开展检查,督促隐患整改,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针对消防安全、景区经营和其他文物安全开展专项检查、整治行动12次,查出安全隐患及问题91处,发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30余份,整改安全隐患91处。不断提升干部职工安全意识,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8次,累计受训400余人次。扎实开展第十六个“安全生产月”各项活动,高标准完成清明节林区防火任务,有效利用景区应急指挥中心,健全防恐、防汛、防火等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假日工作机制,制定完善三孔景区游客承载量预警应急工作方案,两次调整最大游客承载量,全面提高文物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四)升级设备设施,提升防范水平。加强文物景区防护设施建设,每月4次对景区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按期更换、维修、保养消防器材,上半年按计划更换景区干粉灭火器1000余具、消防箱40个、消防水带1400米,更换维修保养消防栓44套、风力灭火机及手抬消防泵60余台,对450余个感烟报警探测器进行了清洗,维修孔庙、孔府夜间普光照明灯50余处。完成孔庙南门换票处160米线缆的埋设及用电设备的安装,敷设颜府线缆50米,改造安装孔庙崇圣祠、颜庙东西庑低压照明,集中整治了颜庙、寿丘少昊陵、尼山孔庙管理所厕所损坏的水管设施。新购置部分消防器材并及时增配到景区及各值班点,确保所有消防器材处于战备状态,做好安防系统的维护保养工作,维修更换监控大屏灯泡、散热风扇等易损元件,排除了部分周界报警及监控摄像机故障,保障了安防系统正常运行。

(六)加强部门联动,形成监管合力。认真履行文物旅游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联席会议牵头单位职责,每季度定期召开联席会,健全由文物、消防、安监、民兵预备役和市政府应急办等部门参与的应急联动机制,常年开展消防自查、专项检查和联合演练活动,对检查出的各类安全隐患,建立台账、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强化打击文物犯罪的长效工作机制,积极摸排墓葬盗情,加强与公安部门联系,切实发挥曲阜市打击防范文物犯罪联合办公室作用。联合市工商局加强对全市古玩旧货市场的动态监管,上半年巡查古玩旧货市场53次,进一步完善了古玩商户及文物监管品档案。

三、着力实施文保项目,稳步推进工程建设

(一)扎实推进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自2012年5月以来共开工东北角、东南角、北中段、宫殿遗址(周公庙建筑群基址)、望父台、北西段、南东门7个区域工程。其中东北角城墙遗址及宫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已建设完成并顺利通过省文物局竣工验收,正进行结算审计;宫城遗址区域绿化工程已移交鲁故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管理,东北角区域绿化工程移交工作正按步骤实施。东南角、北中段、望父台、北西段、南东门区域正稳步推进,完成城墙夯填土28280.71m3,门道回填土870.12m3,阙台回填土方1502.48m3,绿化回填土4300m3;栽植树木44122棵,玫瑰200㎡,小垅麦1200㎡;完成混凝土垫层浇筑2350㎡,林墙散水190㎡,挡土墙施工262m,围栏安装274m,河道砌护150米,游园路铺设387米,管道铺设299m。遗址区域范围内清运考古勘探遗留垃圾4206.56m3、地表垃圾1602.8m3,考古探坑清淤453.225m3,水塘深沟清淤1639.4m3。继续进行北东门遗址及城墙的考古发掘。

(二)稳步实施三孔彩画及古建筑保护维修工程。古建筑彩画修复方面:孔林古建筑群(万古长春坊碑亭、思堂院落、神庖、后土祠、孔毓圻碑楼、于氏坊)油饰彩画二期保护工程、孔林大林门至二林门古建筑油饰彩画第一期修缮工程全部完工,验收工作正积极筹备。孔庙古建筑(大成门、金声玉振门、东西庑)油饰彩画二期保护维修工程、孔府古建筑西路油饰彩画第一期修缮工程、孔府中路古建筑群(大门至三堂)油饰彩画第二期修缮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中。古建维修方面:孔府中路大门至三堂建筑组群保护维修工程全部完工,验收工作正积极筹备;孔庙西路古建筑群修缮工程完成65%,孔府东路一贯堂及内宅大厅保护维修工程完成85%,孔庙金声玉振坊至弘道门古建筑群修缮工程完成25%,孔庙石碑石刻保护工程完成45%,孔府后花园古建筑群修缮工程、颜庙古建筑群保养维修工程、尼山孔庙古建筑群保养维修工程、汉鲁王墓抢险加固工程正有序推进。

(三)全面做好文物消防、安防、防雷工程项目。孔庙及孔府、颜庙消防工程设计方案已通过国家文物局批复,其他工程消防设计方案正在编制;颜庙、周公庙安防工程已竣工验收,防山墓群安防工程通过初步验收,孔庙及孔府安防升级改造工程方案已报国家文物局并经第三方评审通过,孔林、孟母林墓群、汉鲁王墓、尼山孔庙及书院安防工程专项资金已到位,正在进行工程施工招标;孔庙、孔府、颜庙、周公庙防雷工程设计方案均已通过国家文物局批复,孟母林防雷工程立项报告已上报国家文物局。

(四)加快推进孔子博物馆建设。孔子博物馆主体土建工程、主馆外装修工程及东部平台景观绿化工程已全部完工;东部平台地面铺装及外装修工程、北面广场土地整平工程、基座层办公区及库房区室内装修工程、水电暖等基础设施安装工程正加紧施工;一、二、三层公共区域装修工程已通过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组建领导班子,成立“六部一室”,从文物局调剂60名干部职工充实到孔子博物馆各岗位,迅速熟悉施工图纸及工地现场,掌握博物馆内外建筑格局、设备安置及管道线路走向,在工地巡检中,特别加强对安防、消防管道及设备线路情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会同施工方讨论整改;分批次组织职工赴省博物馆进行业务培训,系统学习安防技能和设备管护经验。

(五)动态开展“三孔”世界遗产监测、文物“四有”和全市博物馆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并按时完成2016年度世界遗产监测在线评估填报和年度评估报告的汇总整理及上报工作,积极协调合作单位,编写完成《曲阜孔庙孔林及孔府文物本体及环境监测技术方案》,召开专题汇报会,修改完善项目计划书,并按要求逐级上报省文物局。组织人员对全市在级文物保护单位名称、位置、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进行校核调整,完成全市在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审核确认,并报市政府予以公布公开;不断充实完善在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按照上级文物部门统一部署,对全市9家备案博物馆的基本信息进行公布公开;协调汉魏碑刻陈列馆、孟母教子馆、清代服饰博物馆和清代床榻博物馆,积极申报免费开放补助经费,统筹完成中医药博物馆申报文本的上报工作,并根据济宁市文物局的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古建筑记忆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和展厅展陈施工现已基本结束,展陈详细文案和展品组织工作已基本就位,正按计划进行布展及多媒体等智能系统安装工作。

(六)世行项目全面收官,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着。整个世行项目已全部完工,对项目档案进行了整理和归档,共签署世行资金合同40个,共计4876.57万元,国内配套资金合同37个,共计5627.46万元,合计总投资1.05亿元,累计报账69次;上半年按时完成鲁故城办公设备、保洁巡查、绿化养护三个新增合同的签订和供货;配合省审计厅以及济宁审计局完成了2016年度世行审计,配合省项目办编写了世行完工报告、宣传册以及宣传片的制作。

四、以合理利用为抓手让文物“活”起来

(一)协同推进文化遗产研究利用

1、提升儒学遗产保护利用层次。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牵头在全国范围组织实施儒学遗产保护利用项目,完成儒学遗产的现状调研,建成了儒学遗产管理系统,实现了基础数据的存储、查询、检索和更新等功能,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儒学遗产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7-2020年)》,并联合中国孔庙保护协会、东南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及全国各儒学遗产保护单位,多次召开座谈会、研讨会、汇报会,对项目规划进一步论证、完善和补充,全力推动儒学遗产在国家层面开展保护利用。主持召开儒学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座谈会,协同古建筑工程管理处与北京建筑大学签订儒学遗产产学研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在课题研究、文物保护、人才培训、科技开发、社会服务、技艺传承等方面展开产学研全面合作。

2、儒家文化交流活动异彩纷呈。以中国孔庙保护协会、曲阜孔庙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为依托,不断加大同各地文庙及文博单位交流合作。孔子第79代嫡长孙孔垂长先生受邀参加丁酉年春季尼山祭孔和孔氏宗亲孔林祭祖活动;孔庙保护协会、孔子基金会、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启动《中华文庙》纪录片摄制;孔庙保护协会官方网站改版上线,全国各文庙单位的联系进一步密切,协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利用孔氏后裔交流平台,加大与台北两地基层及民间交流交往力度,组织海峡两岸孔子后裔进行联谊交流;参与承办的“大哉孔子——圣像·圣迹图展(台湾)”被评为“山东省2016年度优秀对台交流项目”。

3、深化曲阜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曲阜孔府家规家风入选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组织编写的图书《中国家规》。完成《山东省志文物志》济宁条目曲阜部分的资料汇总;委托国家图书馆出版《曲阜周公庙》;编撰《斯文在兹—政德教育辅助读本》;完成《曲阜文物志》初稿,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认真开展孔子世家谱常态化续修工作,积极推进孔子世家谱数字化及数据库校对审核,数字化系统即将启用。

(二)持续提升馆藏文物利用水平

1、做好馆藏文物安全管理。严格按照规程对文物库房的温度、湿度及文物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记录,以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检查、盘点、核对库房文物,认真做好防虫、防霉药品的投放,落实库房登记管理制度,做好工作日志、出入库登记等记录工作。完成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设备设施更新项目,库房安全门、古籍函套等设备设施安装、装备到位。完成孔府三堂内竹竿笔、摆件等文物撤入库房工作和山东省博物馆移交18件复制文物的接收工作。

3、文物修复项目全面实施。委托安徽徽博文物修复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展馆藏青铜器、馆藏明代服装文物修复工作,第一批青铜器(10件)已安全运抵安徽,待修明代服装也将于近期运抵杭州。孔府景区展带字画复仿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已完成对联部分的复仿工作,鲁国故城遗址出土陶器和馆藏字画类文物保护修复项目招标工作正在进行。孔府档案散档整理及托裱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完成首批约8000件孔府档案的托裱工作。孔子博物馆被省古籍保护中心授予“山东省省级古籍修复站点”,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成为“山东省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曲阜区域中心”。

4.孔府文献利用步入新轨。按照与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孔子博物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于6月9日在北京首发。联合曲阜师范大学加快推进《孔府档案》数字化扫描工作,截止到目前,已完成明代档案数字化扫描62卷、311件、1529画幅,民国档案数字化扫描2421卷、59089件、373534画幅,清代档案数字化扫描5743卷、140175件、461144画幅,预计7月底全面完成。举办了《孔府档案》编纂出版研讨会,围绕档案整理挖掘,编目着录、档案数字化及研究阐发展开全面讨论,共同推进《孔府档案》编纂工作。筹备《孔府档案》卷内目录编制工作,即将大规模开展。7月份将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的“孔府珍藏档案文物展”筹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三)文化惠民工程备受好评

积极开展文化遗产社会共享、惠及民生工作,真正使文物保护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常态化开展特殊人群免费游览,上半年三孔景区接待1.4米以下儿童6.7万人次,残疾人2万人次,军人1.8万人次,记者0.2万人次,60岁以上老年人21.2万人次,孔子后裔2.4万人次,全国教师5.5万人次,曲阜籍市民3.9万人次,“背论语免费游三孔”0.4万人次,政德教育等重要接待3.3万人次,累计办理曲阜市民免费参观卡23.6万余张,定期开展景区优惠活动,春节期间接待济宁籍市民优惠参观文物景区1.5万人次,外围文物景区接待免费参观8.8万人次,有效提升了文化遗产的社会服务功能,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五、以景区提升为依托提高服务质量

(一)提升景区标准化建设,营造良好游览环境。不断强化三孔景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更新制作信息说明牌、安全警示牌、电子显示屏、防滑条等各类标识牌80余块;定期对自动饮水机、自动贩售机、手机充电站、“母爱十平方”等设施进行维护;新增游客休息凳120条,已全面安装布置到位;完成景区旧线路改造工作,拆除旧线路约2万米;免费游客换票处和专用通道建成使用,有效缓解验票、安检通道的客流压力;网络视频监控应急指挥系统已投入使用,动态监控效果显着;三孔景区免费wifi项目建设完成,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准备验收;积极响应国家旅游局深化“厕所革命”的部署要求,对景区部分厕所进行升级改造,三孔景区第三卫生间建设及厕所改建报告及设计方案已上报国家文物局。

(二)提高景区服务水平,塑造良好文明形象。加强工作人员素质培训,开展争创“三优、两微、一满意”服务示范岗活动,经营业户亮证经营、明码标价、诚信经营;不断增强文明服务意识,上半年涌现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爱心帮扶事迹300余起;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检工作力度,按照“逢人必检,逢包必检,逢疑必检,特殊时段特殊检查”的要求,对游客入园进行安全检查,避免危险违禁物品进入景区,最大程度保证了景区文物和游客安全,圆满完成了各项重大接待任务。

(三)全力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一是抓好春季绿化及古树名木挂牌工作。在孔林西林、中兴祖墓前及孔林西平桥北共补植侧柏树苗350余株,在孔府后作花园栽植各种花木20余株;对孔庙、孔府、颜庙景区在级的近1300株古树名木实行挂牌保护。二是加强病虫害防治,确保古树木安全。对三孔景区内的古树进行化学药物防治3遍,对外围文物景区古树木进行化学防治2遍,根据季节、树种和虫害种类不同,实施不同药物防治多遍,重点加强了对美国白蛾监测监控和防治力度。三是及时清理古树风劈枝,做好树木支撑加固。上半年集中修剪了景区内的树木花木,先后用钢管、铁箍、钢绳、柏木、杉木、绳索等工具支撑牵拉加固古树15株,给10株古树增设了封护网,以保持树木正常生长。按照全市绿植工作部署要求,分批次完成尼山镇卧虎山荒山绿化任务70亩。

六、以品牌特色为抓手拓展旅游市场

(一)提升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水平。依托三孔旅游服务公司等创新型文化企业,成立文创设计团队,加大创新研发力度,设计和研发了孔夫子胶带、孔夫子存钱罐、儒家文化元素胶带、扑克、旅行团扇五个系列20多种产品。新型创意产品先后亮相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深圳文博会、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等各大文化展览,充分调动了游客的文化消费潜力,成为旅游商品产业品牌发展新的动能。三孔旅游服务公司儒家文化系列文创商品获评为“2016年度山东省十大巾帼文明岗创新成果”,特色商品展示厅获评为“2016年度山东省十大创新巾帼文明岗”,三孔旅游服务公司被评为省级旅游商品研发基地。

(二)丰富景区文化演艺内容形式。杏坛古乐舞艺术团业务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完成三孔景区晨钟暮鼓、祭孔展演、孔府唱大戏等常态化演出任务1462场次、大型政治性演出10场;圆满完成丁酉年尼山春季祭孔、孔氏后裔祭祖等大型活动;应邀为即墨古城文庙开庙祭孔大典助演,依托各项文化演艺活动举办,有力地宣传了孔子文化,曲阜文化旅游品牌效应初步显现。

(五)背论语活动热度持续攀升。进一步修订完善了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活动须知,活动开展更加规范、合理。上半年累计接待背诵游客3775人次,通过2020人,通过率为53.51%。接待武汉108学堂、山大辅仁学校、滨州国学堂等近20个团体参与背诵。累计吸引来自54个国家的383名外国游客参加活动,340人顺利通过并乐享免费游三孔的文化大餐,活动热度不减,受到国内外游客的热烈追捧。

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八、下步工作计划

(二)加强资源开发,拓展利用渠道。继续加强与国家图书馆的合作,孔府档案编目工作及“孔府珍藏档案文物展”预计7月份全面启动;加大与各专业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力度,扎实开展文物修复、散档整理、文物研究等工作,充分挖掘展示文物的内涵和价值;深化文化领域交流合作,筹备召开中国孔庙保护协会第二十届年会,加强与全国各地孔庙的文化交流和经验探讨,提高管理利用水平;加快推进曲阜古建筑记忆博物馆布展及多媒体等智能系统安装工作,力争8月份向游客开放;“拓片制作技艺”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的审核申报工作。

(五)深挖文化内涵,拓展旅游市场。深入挖掘儒家文化和文物资源内涵,开展好国际孔子文化节、孔子研学旅游节等特色活动;丰富景区演艺项目的内容和形式,实现由常态化向精品化转变;继续实施各项文化惠民活动,深化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活动;加强与其他旅行社和旅游网站的合作,强化媒体宣传,策划节点营销,积极参加旅游促销活动和重点旅交会,开展定点专项促销,拓展网络营销新局面;依托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积极开展文物复原展陈,利用文物商店、三孔旅游服务公司研发优势,注重品牌打造和知识产权保护,壮大文创产业规模。

(六)推进队伍建设,倡树优良作风。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贯彻落实第十一次省党代会精神,扎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将“廉洁文物”建设引向深入,坚持“马上就办”的优良作风,确保圆满完成党风廉政、机关作风、计划生育等各项年度目标任务;加强干部职工素质教育,努力做好职工思想稳定工作,及时化解信访隐患;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开展专业技术人员授课等活动,配合省文物局开展文物技能大赛,不断增强不辱使命、守土尽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到文物工作中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附件:曲阜市文物局半年工作亮点和重要成果

2017年7月3日

附件

曲阜市文物局半年工作亮点和重要成果

序号

工作亮点和重要成果

1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广大党员开展党员自查、学习示范、党支部书记讲党课等系列活动10次,实现了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与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机结合。深入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格规范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局党委中心组、各基层支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开展集中学习24次,开展集中讨论交流12次,引导党员干部按照“四讲四有”标准,做到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突出在“学”与“做”中解决文物工作的实际问题。

2

鲁故城项目建设成果丰硕。按照“一轴三环五重点”的建设思路,开工7个区域31个子工程,东北角城墙遗址及宫城遗址(周公庙区域)保护展示工程已建设完成并顺利通过省文物局竣工验收。东南角城墙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北西段城墙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北中段城墙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望父台墓葬区保护展示工程、南东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正在稳步推进。统筹做好公园管理维护,逐步完善配套服务。

3

4

孔府文献利用步入新轨。按照与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孔子博物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6月9日在北京首发。联合曲阜师范大学加快推进《孔府档案》数字化扫描工作,截止到目前,已完成明代档案数字化扫描62卷、311件、1529画幅,民国档案数字化扫描2421卷、59089件、373534画幅,清代档案数字化扫描5743卷、140175件、461144画幅,预计7月底全面完成。举办《孔府档案》编纂研讨会,围绕档案整理挖掘,编目着录、档案数字化及研究阐发展开全面讨论,共同推进《孔府档案》编纂工作。

5

儒学遗产活化利用成果显着。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牵头在全国范围组织实施儒学遗产保护利用项目,完成儒学遗产的现状调研,建成了儒学文化遗产管理系统,实现了基础数据的存储、查询、检索和更新等功能,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儒学遗产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7-2020年)》。主持召开儒学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座谈会,协同古建筑工程管理处与北京建筑大学签订儒学遗产产学研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在课题研究、文物保护、人才培训、科技开发、社会服务、技艺传承等方面展开产学研全面合作。参与承办的“大哉孔子——圣像·圣迹图展(台湾)”被评为“山东省2016年度优秀对台交流项目”。

6

文化惠民工程备受好评。积极开展文化遗产社会共享、惠及民生工作,特殊人群免费游览、背论语免费游“三孔”实现常态化,景区优惠活动不断推陈出新,有效提升了文化遗产的社会服务功能,真正使文物保护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7

景区综合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不断强化三孔景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增游客休息凳120条,已全面安装布置到位;完成景区旧线路改造工作,拆除旧线路约2万米;免费游客换票处和专用通道建成使用,有效缓解验票、安检通道的客流压力;网络视频监控应急指挥系统已投入使用,动态监控效果显着;三孔景区免费wifi项目建设完成,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准备验收;积极响应国家旅游局深化“厕所革命”的部署要求,对景区部分厕所进行升级改造,第三卫生间建设方案已上报国家文物局。

8

文化创意产品研发水平不断提升。设计和研发了孔夫子胶带、孔夫子存钱罐、儒家文化元素胶带、扑克、旅行团扇五个系列20多种产品,新型创意产品先后亮相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深圳文博会、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等各大文化展览。儒家文化系列文创商品荣获“2016年度山东省十大巾帼文明岗创新成果”奖,特色商品展示厅获评为“2016年度山东省十大创新巾帼文明岗”,三孔旅游服务公司被评为省级旅游商品研发基地。

THE END
1.设备维保工作总结10篇(全文)中央新亚设备部维保班2012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2012转瞬之间又到了岁末。在我们维保班以及设备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新亚圣诞夜再次创造了历史,达到1.26亿的疯狂销售额,平安夜真的平安度过了,我们很高兴,因为这里面有着我们努力,1.26亿也是对我们2012工作的肯定。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4w0qcsfc.html
2.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总结(精选9篇)篇2: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总结 一、工作责任制 明确每个维护人员的工作责任,细分其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避免因为工作性质不明确而相互推脱责任,以免因此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更好地便于工作管理和设备维修维护,减少设备怠工时间,优化设备维修流程。 二、工作记录总结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x4a2k.html
3.中心介绍1、负责全市医疗急救指挥调度系统的建设、维修与保养; 2、负责指挥中心与急救站点、急救车辆和救援现场的通讯保障工作; 3、负责监管全市急救网络医院的急救车辆及驾驶员; 4、负责急救数据的电子存档与保管工作; 5、负责起草与设备通讯工作相关的文件材料。http://www.zb120.cn/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