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管(胆)与晶体管(石)相比较,具有许多突出优点。由于历史和人为的原因,使电子管这颗曾享“无线电心脏”盛誉的“烧器明星”一度被冷落,致使一些“烧界初哥”及未入此“道”的电子爱好者对电子管比较陌生。本文通过对胆机维修常识的粗浅介绍,力图使大家悟出一点胆机“维修之道",权做是一块步入“胆世界”的敲门砖。
c、输出变压器To短路性故障:当To的初、次级短路时,如图2中的,B点或C点短路,均会导致直流电源+B短路,而造成无声。
二、常见胆机电路简介
2.图10胆机介绍:(1)倒相电路由两只同型号中u双三极管(12AU7A)并联,组成“长尾式共阴差动倒相放大器”。利用电路的差动特性,产生两个相位差180度、幅度相同的推动信号,用来推动末级功放推挽电路。(2)末级推挽功放采用固定偏置,阴极引入AC/DC“浅”反馈,使其工作稳定、保真度提高;工作状态为甲乙1类,P0≥2×30W。(3)电源采用晶体管整流,结构紧凑,自耗下降。(4)T2/T3的阳极负载R7(27KΩ)≠R6(33KΩ),使其差动特性失衡造成的不对称输出得到补偿。(5)T4、T5采用低栅漏电阻(2×47kΩ),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同时功放管的安全性更好;但低栅漏造成的“危害”(如Ku↓,Kf↑等正好由前级并联使用的T2、T3给予补偿。
3、图11胆机介绍(1)OTL电路组合,每臂用4只6KD6并联,取得低阻直接与扬声器配接,免去了笨重而昂贵的输出变压器。(2)输出功率大(Po=50W),频率响应宽(RL=8Ω,P0=50W,NFB=6dB,f=10Hz~100kHz)。
4、图12胆机电路介绍:(1)每个声道只用三只电子管,电路十分简洁。三极五极管之半(五极部分)担任输入电压放大;另一半(三极部分)组成与图5类同的阴极耦合式倒相电路,为末级提供反相而平衡的激励信号。(2)末级具有图9甲乙1超线性和图10阴级浅反馈双重特点。(3)接有负反馈简易电路(R18=5.6kΩ)以进一步提高保真度(反馈量约10dB左右)。
5、图13胆机电路介绍:(1)功放选用“北京牌”高“靓”双束射四极管接成甲乙1类,功率Po≥40W。典型工作状态如下:Uf6.3V,If=2.25A,Ua=600V,Iao=40mA,Ia=0.11A(满信号电流);Ug2=200V,Ig2≤4mA,Ig2m≤18mA,Ug1=-18V(定偏式),Ugp-p=36V,Ra-a=13.75KΩ。(2)推动级用6J4构成变压器耦合自反馈稳定式倒相电路,以取得平稳的激励电压;功放的帘栅采用Vz=200V的晶体管作稳压器。
6、图14胆机电路介绍:(1)由前置电压放大(V1)、混合放大(V2)、电压放大(V3)、推动(V6)、倒相(BI)和并联推挽功率放大器(V7~V10)组成。(2)前置放大V1(话筒放大器)灯丝采用低压供电(由6.3V降为5V),这样有利于交流声的抑制;拾音放大和混合器V2(6N2)的灯丝电压亦同(Uf=5V)。(3)末级的推动级V6(6P6P)为甲类放大器,并由BI完成倒相任务。(4)末级功放(V7~V10)由四只束射四极管FU-7(807)构成甲乙2(AB2)类,以保证Po>100W。(5)功放级接入的R35~R42的抑制电阻,可以有效地消除功放并联产生的寄生振荡。其标准工作状态是:Ua=630±10%,Ug2=265V,Ugl=-35V。(6)有单独的AM中,短波收音头。
7、图15胆机电路介绍:与图10类同,只是推动级TB2采用了单管(12AU7),末级还加入了一只“超线性”转换开关S5/S6。
9、图17电路介绍:(1)具有高、低音两个频道,分界频率值1kHz。下面一路为高音通道,工作频带约为1~15kHz。上面一路为低音通道,工作频带约为30Hz~1kHz使用晶体、磁电唱头或放CD时。高音道输出功率Poh≥2W。;低音道输出功率POL≥8W。(2)高音道两级电压放大器间,加入了两节RC高通滤波器,使1KHz以下的音源频率得以有效抑制,两级放大器阴极(K)均接有1KΩ的AC/DC“浅”反馈电阻,使该音道的稳定度提高,失真减小。V2(6P1)和第二电压放大器(1/2V1)阳极间的0.1uF电容和10KΩ电阻,可减少失真。(3)低音道的前置放大共有三级。第一、二级间接有两节低通滤波器(51K和510K电阻及2×2n电容),用以旁路1KHz以上的高音频和减小失真。倒相器(后1/2V4)采用阴极耦合式,又称“剖相式”或“分负载式”倒相电路,(与图5所示的电路相同)。这种倒相电路的优点是失真小、频响好、工作稳定度高。
10、图18电路介绍;(1)胆管选用“北京牌”优质管6N2、6P1。(2)为了改善输出特性和减小失真,末级和激励级(后1/2V2、6N2)间接入了正反馈模块AMA125,它有四条引线:右上角为绿线接6P1的阴极(③或⑧脚),左上角为红线,接6N2⑧脚,下面两条白色线接地。(3)V2、V3灯丝绕组间接入了100Ω/10W的线绕电位器,用以平衡交流声。
11、图19电路介绍:(1)输入放大器(V1)选用高u低噪声双三极管12A×7(同型号国产管为6N4J);倒相和功放级采用Hi-Fi专用三极~五极管ECL86C6GW8)。其性能:三极管部分同12A×7,五极管部分同6BQ5(国产型号为6P14)。每声道只用21/2只胆管,便可组成一路Po≥10W的优质放大器。该“机”具有电路简单、取材方便、易装易调、性价比高等优点。(2)ECL86出“靓”的典型工作状态:Uf=6.3V,If=0.7A,Ua(三)=250V,Ua(五)=300v[注脚(三)表示三极管部分,(五)表示五极管部分,下同]。Ia(三)=0.7mA,Ia(五)=35mA(单边),Vg2(五)=280V,Ig2(五)≤8.5mA,u(三)=65,Ra(三)=220K,Ra(五)=10K,Po(五)=13.5W,Kf(三)<0.5%,Kf(五)<3%。(3)倒相电路为“长尾式”(与图10类同)。(4)电源变压器BT之PpC≥100W,次级230V,电流输出能力为180mA,输出变压器为OPT-15-10型15W成品。
13、图21电路介绍:(1)无电源变压器,使成本降低,重量和体积减小,能耗降低。(2)6N8作电压放大,变压器倒相;四只6P3P两两并联组成推挽功放。两路负反馈电路(图21中的27K和270K),电路稳定。(3)该机的主要电气指标是a、灵敏度≤0.5V,b、通频带:50Hz--12KHz,c、输出阻抗:8Ω/16Ω(由输出变压器决定)。d、Po>40W,Pom不小于60w,e、Kf≤2.5o/(f=1KHz时测量)。
14、图22电路介绍:(1)功放级V2的型号为300B,它是一种内阻极低的古典直热式功率三极管。由于300B具有“脱俗”的直线性,所以用它制成的放大器能获得醇浓细腻清澈透明和胆味十足的“还原”音源声。300B在世界各国的“胆”机“发烧友”中,都享有极高的评价。300B的同类型号为NL-50,4300A等。300B工作于纯甲类状态,Uf=5V,If=1.2A,Ua=300~360V,Ia=60mA,Ug1=-60V,Po≈6~10W。(2)推动级为310A五极管(栅帽式),Ua=70V,Ia=3mA,Ug1=-3V。(3)高压整流采用直热式5U4G型双阳全波整流管。整机十分“简洁”(只用三只“胆”管),但确能表现出超常的“靓”音效果。
15、图23电路介绍:推动级6SN7GT(与6N8P类同),输出级与图22类同。
16、图24电路介绍:(1)这是一款纯甲类音频放大电路。前置电压放大由国产双三极管6N11担任。6N11被国人誉为“国产精品”。它是一只低噪声、中u标准小九脚玻壳管,一半用作音调电压放大,另一半用作功放推动级。6N11阳极负载的大小对自身增益和通频带都有影响:负载阻值取大时,其电压增益Ku上升,但通带却变窄;反之亦反。该“芯”采用了“舍前取后”的设计方案,两只阳极电阻均选用较小的阻值(68k)。这时,通频带在10Hz~100kHz区间没有明显的起伏、波动(高频“顶端”至20kHz足矣)。(2)两级电压放大器间的音控电路的控频参考值为1kHz。该网络对高、低音调的调节分别为10dB和12dB以上。(3)功放由“曙光牌”6P3P国产管充任,最佳工作状态是:Ua=250V~300V,Ug1=-16V,Ia=65mA,Ig2<12mA,Ra=3.3k。(4)输出变压器可选用“金牛牌”Go×30A-35成品,也可自制。(5)电源变压器TB用老式电子管机上旧品,要求次级电压为2×230VAC以上,电流不小于70mA。(6)整机总体指标:RL=8Ω,Po=8W(当Ua=250V时,Po=6.5W;Ua=300V时,Po=10W),频率响应:30Hz~22KHz(±3dB),Kf≤1.5%(f=1KHz,Po=1W时),S/N≥96dB,静耗Pc≤55W。
17,图25电路介绍:(1)选用发烧界知名度颇高的813管作功放级。813为美式管,日制管为4B13,苏式管为Fy-13,国管为FU-13。上述各管的功能类同,但管脚排列有异。(2)倒相器为变形自动平衡式倒相器,与图7类同。(3)用813制作甲乙1(AB1)类功放时,最“靓”声的典型工作状态是:Uf=10V,If=5A,Ua=1.5KV,Iao=50mA,Ia=305mA(满信号屏流),Ug2=750V,Ig2=45mA(满信号帘栅电流),Ug1=-85V,Ugp-p=160V,Po=260W,Ra-a=9.3K。(注:束射屏电压为0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