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最高可罚5000元!维修“刺客”有治了
维修抽油烟机花了1500元
进门先收“上门费”……
在日常生活中
消费者遭遇“维修刺客”的事屡见不鲜
近日
北京发布新规明确
家电维修须先出示价目表
不明码标价最高罚5000元
“存差价”应分别标示品名
另外,家电维修服务经营者在明码标价时,根据不同交易条件实行不同价格的,应当标明交易条件以及与其对应的价格。
通过网络方式提供家电维修服务的经营者应当通过网络页面,要以文字、图像等方式进行明码标价。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等交易场所提供者应当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对平台内(场所内)家电维修服务经营者开展价格监督管理,发现其有违反明码标价规定行为的,应当依法采取必要处置措施,保存有关信息记录,依法承担相应义务和责任。
尽到提前告知义务
规定提出,家电维修服务经营者单独收取上门费的,在上门行为发生之前,应当主动告知消费者,经消费者确认后方可提供上门服务并收费。维修人员还应在服务前主动向消费者出示与在其经营场所明码标价内容一致的价目表或价格手册等,以便于消费者选择、查询。
不明码标价最高可罚5000元
家电维修服务经营者如违规没有明码标价,由市场监管部门依法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还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
消费者苦维修“刺客”久矣
10月24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江苏省家电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家电服务总体满意度较高,但是维修收费不透明、服务流程有待规范、维修效率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山寨”维修点泛滥等问题困扰着消费者。
具体来看:
维修流程待规范
维修收费不透明
乱收费多收费现象仍存在。在上门安装或维修服务中,近八成(78.7%)受访者遇到过维修收费问题。其中,“收费标准不透明,平台显示价格与实际收取价格有差异”是最常出现的问题,占比44.5%;“在保修期限内,但保修凭证包含范围项喊价收费”“收费过于昂贵,远超市场价”问题较严重,分别占比40.4%、31.7%;另有18%的受访者遇到过线下单独收费但不开具收据凭证的问题。
此前,也有媒体报道,消费者遭遇“小病大修”“没病乱修”,家电咋修全凭师傅“一张嘴”。
“收费了却没修好”
今年夏天,济南市中区林祥街的李女士家中空调出现故障不制冷,她找到家附近的上门维修,修完后空调恢复制冷,师傅收费1000元。4天后,空调又出现了故障,李女士再次联系师傅上门,检修后依然没修好,之后师傅和维修中心均联系不上了。
记者通过多位投诉者了解,这些上门维修师傅大多没有工装,也没有提供维修价目明细表,不少师傅还收取上门费。“上门费就是不管修不修,只要维修师傅进门就要给50元。”一位消费者称。此外,修完后感觉师傅收费不合理,他曾试图索要维修票据,维修人员也不能提供。
“我们不懂技术,哪里坏了、怎么修全是师傅的‘一家之言’。”
服务常外包准入门槛低
“维修服务目前没有从业门槛。”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理事会主席团主席郭赤兵接受采访时表示。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家电厂商出于成本考虑,常常将维修服务外包给第三方,而本身监管却相对滞后。此外,互联网平台对进驻平台的经营者管理不到位,对其证照资质、技术水平等审查力度不够,导致混入许多资质不一的维修公司和师傅,这也加重了行业乱象。
“我也想找官方售后渠道,但有时候师傅上门修完才知道对方并不是官方平台的。”许多消费者在寻找官方售后这第一步就上当了。有时候网上一搜,就出现了许多推荐,但上门的却是冒充官方品牌的“假售后”,甚至“假师傅”。
破立并举让维修“刺客”无路可走
家政维修行业涉及家电、水电、家居等诸多品类,由于技术和信息壁垒,消费者议价能力较弱,而同时维修行业自身也存在一些乱象,维修“刺客”在一些地方还比较横行,有的甚至十分严重。有关部门正视百姓呼声,加大对维修“刺客”的打击和惩罚力度,不仅重要,而且迫切。
壮大维修正规军
如何做大维修正规军
可通过官方招揽,将第三方维修商纳入同一平台,进行统一监管,促进各种维修业务有序、合规发展。例如,这次上海就将维修服务纳入市域物业服务热线平台监管,并制定维修服务供应商管理规定,明确资质标准、入驻要求、管理规范,明确服务标准,加大对第三方维修商的管理力度。
可通过做实维修收费公开透明,确保有效遏制“刺客”类行为。比如持续将各项服务内容的服务价格、材料费等收费标准在官网、公众号、小程序上公示;严格规定各项服务“统一标准,统一收费”;明确维修人员上门后没有提供服务或服务超出能力范围的,不得收取上门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