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报价偏高,小华又到附近的几家维修店去转了转。这些店子也曝出50到500不等的维修价格。最后小华在一家维修店以50元的价格把冰箱给修好了。
小华:“非常郁闷,维修师傅说就是一根线出了问题。厂家的维修人员来都没来就给我的冰箱定了‘死刑’,让人很难接受。”
记者调查实测网络维修店
看来,我们也不能过分相信所谓“专业”的大品牌厂商维修热线。那么其他渠道的电器维修的从业人员是否会比较靠谱?记者又找了一家网络维修店进行测试,他能否能像小华那样幸运呢?
现在,网络上有很多维修电器的网店,只要在网上一搜,就能找到附近的维修店上门维修电器。
没过多久,维修师傅就登门了,在对热水器进行故障排查后表示,是热水器的电磁阀出现问题导致打不起火,如果需要维修,必须跟他买一个电磁阀,价格是45元。
记者在购物网站搜索时发现,维修师傅所用的电磁阀仅需要8到15元钱就能买到。
记者:“你们进货电磁阀是多少钱?”
维修师傅:“进货如果进的多不要多少钱,老板这样我们有什么办法。”
当记者表示价格差异太大,不愿意维修时,维修师傅告知记者这样也必须交付40元的维修费。最终,价值150元的热水器,换了一个电磁阀,一共花费85元才维修好。维修后,当记者索要发票时,维修师傅表示没有发票,最后只给记者开了一个3个月的保修单。
也就是说,这网络维修店上门服务,只要上门了,无论是否修好都要收维修费,而且如果要换零件,价格店家说了算,宰你没商量啊。
如何制止“病态”行业行为?
近日,柳州市工商执法人员在处理案件时发现,一些经营者维修乱要价的情况严重。对此,工商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暗访。暗访时,工作人员将自家能正常使用的洗衣机电脑板拆下来,拿到一家大型家电售后部检查,维修人员既没有对电脑板进行检测,也不问为何不能使用,更不提是什么品牌,直接要求更换一块价值300元的电脑版,同时需要支付50元的维修费。但是,在别的维修店如果要更换同种品牌型号的电脑板配件只需要80元,维修和配件的费用仅为40元。
参加暗访的柳州市工商局工作人员小廖告诉记者,家电维修由于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不少家电维修商家都凭借着与用户的信息不对称性,坑蒙消费者。而且,所有的电容、电路板等配件都没有价格表,消费者明知道价格会很高也无计可施:“比如小坏大修、未坏乱修、随意更换电器的零配件,另外还有收费随意,收费比较高。”
但这并不是说消费者就可以任人宰割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柳州市工商局工作人员小廖建议消费者,遇到这类事件,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5种途径追回损失:“首先可以和经营者协商和解;然后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节组织进行调节;第三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第四可以和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调节,第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