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非车规”器件可用。一般大的Tier1都很规范,物料库是全球共用的,有专门的团队维护,物料库中基本不会存在“非车规”物料;
(2)新器件导入、器件变更、老器件废止等有专门团队负责,研发工程师一般没有权限进行操作,只能“有什么用什么”,基本不可能用到“非车规”器件;
(3)Tier1和OEM差不多,为保证可靠性和项目进度,也喜欢沿用老设计,专业名词叫“carryover”,也就是一般量产项目很少采用新器件做全新设计,这个前面也讲过。
(1)AECQ是器件级标准,一般讲的“车规级”是指某些种类的电子元器件,而电子零部件没有特定的“车规级”标准,不存在所谓的“车规级”零部件(严格意义上,可以说芯片、激光器或探测器达到了“车规级”,但不能说域控制器或激光雷达达到了“车规级”);
(2)如果只说满足车规级标准,或者说温度范围满足车载应用,而不说具体通过了哪个AEC-Q标准,都是假的“车规级”;
(3)只有器件手册datasheet上注明了“AEC-Q***Qualified”,才表明此器件通过了车规级器件测试标准认证,是“车规级”的,此时器件供应商是能够提供合规测试报告的。
(1)MCM要全部采用AEC认证的器件;
(2)然后只用进行GroupH测试即可;
(3)否则的话你就得把所有测试项全来一遍;
1.芯片供应商Tier2提出PCR(这个不一定,可能Tier1收到时就是PCN了,具体看情况);
2.Tier2重新进行AECQ认证测试,变更器件型号,给Tier1发PCN;
4.Tier1开始走变更流程,评估此变更带来的影响,从项目、技术、流程、采购、到最后给OEM的交付等层面,这个我们掰开了讲,信息比较多:
(1)项目层面:因为对大的Tier1来讲,器件都是多项目共用的,一个器件变更就会涉及到非常多的项目和产品,这时负责此类器件的team就会发布一个变更通知,让全球各个用到这个器件的team把产品信息汇总过来,然后再评估,最后给出结果,无非就是变和不变。①不变,那就通知Tier2这个变更影响太大,不能变。不过这个一般不太好弄,胳膊拧不过大腿,Tier2不会专门给你维持一个型号,除非你们关系很好,量很大,或者这个型号是给你定制的。②变,那就得先评估技术风险,这时候一般分3种情况。一是无影响,直接变,当然这种情况很少;二是有较小的影响,做几个试验验证一下就可以了;三是影响很大,比如MCU或某个关键器件的变更,不仅影响硬件,还影响软件和工具链,那就麻烦大了。最好的情况是只有一个产品用到了这个器件,这家OEM的车型也马上停产了,量也不大,Tier1就直接Lasttimebuy完事。当然一般没有这么简单。
(2)技术层面:也可以分三种情况,我们先讲简单的。①不需要验证,这种一般是global其他类似产品已经验证了,产品也切换过了,比如有个项目直接就用了新的型号,已经量产了,你的应用和人家一样,那就可以直接切换了,当然前提是OEM也同意,毕竟免去试验是给你省钱的。②简单验证即可,不需车辆层级的验证;③需要仅次于DV级别的验证,并且需要OEM配合进行车辆层级的验证,这里面也分两种,一种就是验证下功能就行了,另一种是还需要性能验证,比如需要车辆跑个几万公里的路试,那就比较麻烦了。
(3)流程层面:技术走变更流程,①利用Tier1给的免费样品,让工厂做一些新型号产品,供测试部门及OEM测试之用;②变更文档,包括BOM、原理图纸、装配图纸、软件等;③测试部门进行新产品测试,测试通过后出具测试报告;④走变更流程,系统上传所有文档;⑤变更通过后,PM协调工厂及OEM切换产品型号供货。
这里顺便讲一件事情:笔者就见过一个给非道路车辆做控制模块的公司,楼道里一排排的老化台架,几百个产品装在上面,密密麻麻,蔚为壮观,但是看上去又不像传统的DV试验台架。笔者百思不得其解,向人家请教,答曰这是出货前的老化环节,这就打破了笔者十几年的技术经验认知。后来聊下来才知道,设计人员都是来自于消费领域和工业领域的,人家压根不知道有“车规级”器件这回事,连AEC—Q是啥都没听说过!
他们的产品出货量也不大,一年几千套,但是卖得不便宜,就是动不动就坏了,后来他们发现出货前进行48小时老化筛选后,可靠性就好多了,尤其是0公里故障。
“车规级”对业内人士来讲,几乎像水之于鱼,空气之于人,是一种默认,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深植于意识中的基本认知。就像你从来没有见过Bosch或Conti宣传说他们的产品用的器件是符合“车规级”认证的,似乎说了才不正常,因为这是最基本的,所以业内人士大家平时都不谈这个。前面我们也讲了,在大厂的小伙伴们,甚至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非车规级”的器件。
所以笔者在初次看到商用车领域有零部件公司宣传自己的产品,把进口车规级器件作为卖点时,还是很诧异的。这就像一个买家电的和你说他的产品有3C一样,搞得好像别人都没有似的。后来笔者发现,商用车领域还真是这样,并不是大家都用了“车规级”器件,所以你用了,那就是一个卖点,就值得去大力宣传。哎,是我孤陋寡闻了。
类似于在文明社会呆久了,你就会对良好的社会秩序变得无感,就会觉着“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杀人放火肯定不能干一样。让一个搞汽车电子的人去设计一个产品,他“想都不用想”就会全部使用车规级器件,你要是让他用非车规的“凑合”一下,这对他来讲就和“杀人放火”没啥区别,他宁愿改设计也不敢用非车规的器件,这是根植在认知里的安全底线。
我们先来讲一下大名鼎鼎的浴盆曲线,搞质量的对这个肯定都非常熟悉了。按老规矩,我们先上图。
1.预发布(Preview):快量产了,可以提供样品;
2.正在供货(Active):已量产,可以用;
3.不推荐用于新设计(Notrecommendedfornewdesigns):新设计不推荐用,老产品继续使用,暂不影响;
4.最后期限采购(lasttimebuy):已停产,在用的就抓紧买点备着库存,赶紧变更;
5.已停产(Obsolete):这种器件官网按分类可能就找不到了,只能通过搜索找到。有些家写的是discontinued或EOL,意思一样。
1.器件本身质量的高可靠性是器件长使用寿命的基础;
2.器件长达15年以上的供货周期中,器件批次间品质的一致性,是实现器件长生命周期的保证;
3.器件生命长周期内必然涉及到变更及重新认证;
4.器件变更带来的零部件变更及测试验证;
5.零部件变更可能带来的实车测试及验证;
6.IATF16949、AEC-Q、PPAP等标准及流程体系对产品设计及制造的支撑;
1.完成所有AEC-Q100标准文档要求的测试及数据存档后,方可声称器件是“AEC-Q100Qualified”;
2.注意:AEC是不会给你发一个“AEC-Q100Qualified”证书的(Nocertification);
3.注意:AEC也没有运行任何认证机构(certificationboard)来认证器件;
4.每个供应商根据AEC标准,自己去做认证,同时需要考虑客户需求;
5.认证后将数据提交给客户,客户核实是否依据AEC标准;
6.批准(Approval)是指客户批准某器件用于自家的产品应用,这个是标准之外的。
2.电气及气候负荷:ISO16750-2(电气)和4(气候);
1.FunctionalSafety-Capable:Ti可以提供功能安全设计所需的FIT值计算和FMD(失效模式分布)信息,帮助Tier1产品设计人员做安全分析。流程方面,器件不是根据功能安全标准要求的流程开发的,而是根据Ti通用质量管理流程。
2.FunctionalSafetyQuality-Managed:Ti提供一系列文档来帮助Tier1设计人员进行功能安全设计,降低产品认证的工作量及认证难度,提供的文档包括器件的功能安全FIT值计算,FMEDA及功能安全手册等。器件不是根据功能安全标准要求的流程开发的,而是根据Ti通用质量管理流程。
3.FunctionalSafety-Compliant:有证书,采用了功能安全开发流程,文档多了FTA(故障树分析),有功能安全证书。
1.认证对象:
·AEC标准认证的对象仅针对电子元器件,如集成芯片、分立半导体、被动器件、MEMS器件、MCM模块等,认证由器件供应商Tier2来进行认证测试。
·ISO26262标准认证的对象包括流程(对公司)及产品(实体或非实体);
2.认证方式:
·AEC标准认证方式就是测试,测试通过后可在产品手册上注明符合标准即可;
·ISO26262标准认证方式最终是体现在流程文档上(无论是流程认证,还是产品认证),而非产品测试;
3.认证目的:
·AEC标准认证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器件资格通用化,现在基本上算是器件车载应用的一个基本要求;
·ISO26262标准认证的目的就是证明公司的开发流程或产品本身的功能安全设计是符合标准的;
4.侧重点
·AEC标准的侧重点是器件的可靠性及长期供货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变更流程要求);
·ISO26262标准的侧重点是设计及开发流程的合规性(主要通过工具及文档)
5.交付物
·AEC标准认证测试后,交付物就是测试报告(不是证书)
·ISO26262认证后,交付物就是流程文档及认证证书
6.是否强制
·AEC标准和电子零部件测试标准一样,都是非强制的,但是如果要做车载应用,那么通过这个测试是一个基本要求;
·ISO26262同样也是非强制标准,是否需要过认证取决于客户要求,或是为了降低客户使用难度,同时树立行业门槛;
7.认证机构
·AEC标准讲得很清楚,没有专门的认证机构,元器件供应商自己根据标准进行测试即可;
·ISO26262是由专门的合规认证机构的,认证必须由机构进行;
8.认证报告
·AEC-Q是没有认证报告的,只有测试报告;
·ISO26262认证通过后,将由合规认证机构颁发认证证书;
9.证书有效期
·AEC-Q测试报告基本是没有有效期这个概念的,但是只要产品发生变化,就需要重新进行认证测试;
·ISO26262证书是有有效期的,这个前面讲过,一般是3-5年,到期后需要重新审核,且需要一定的审核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