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技师学院2021年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常德技师学院由常德高级技工学校、常德工业学校两校于2011年9月合并筹设,2015年2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复正式设立,同时保留常德工业学校校名。学院由常德市人民政府主办、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管,是突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

学院位于常德职业教育大学城(智慧谷),占地面积255997平方米(384亩),建筑面积151500平方米,实习实训总面积达52000平方米,总投资近10亿元,实习实训设备总值8800余万元。学院下设机械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电气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现代服务系。

学院是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省、市三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建设单位,省级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定点机构。2016年,面向职教城的常德市智慧谷“一市场、五基地”即人力资源市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培训评价基地、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创客主播基地、人事考试基地入驻学院。

(二)学生情况

2020年共招收学生1502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538人,技工教育964人。2021年共招收学生1934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549人,技工教育1385人。

2020年在校学生4405人,2021年在校学生4709人,比上一年增加304人,其中技工教育在校学生3222人。2021年毕业生1274人(其中就业549人,中转高725人),具体情况详见表1。

2021年社会培训6528人次,培训规模与去年基本持平。截至2021年11月中旬,已受理鉴定评价171批次,计11443人次,比去年增加了175.9%。具体情况详见表2.

表1:在校学生结构情况表

项目

专业名称

在校学生人数(人)

小计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2020年

2021年

变化率

(%)

电算会计

13

8

100

电子商务

143

115

-20

166

128

-23

132

7.7

56

18

电子技术应用

4

19

2

工艺美术

105

122

16

141

-29

139

103

-26

76

25

机电一体化

123

86

-30

89

82

-8

9

50

456

工业机器人

45

24

14

40

186

23

34

计算机网络技术

43

-40

92

7

-92

30

计算机网络应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69

47

-32

32

66

106

29

酒店服务与

管理

177

196

151

215

178

-17

美容

78

38

61

老年服务与

-43

模具制造

49

62

42

58

21

汽车维修

46

41

数控加工技术

146

-1001000

225

133

-41

236

3

80

257

数控加工

电梯工程技术

39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

117

127

97

96

-1

88

无人机应用技术

37

5

33

物联网应用技术

75

73

-3

67

动漫与游戏制作

84

机械装配

-14

27

-28

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

数控技术应用

81

汽车运用与

维修

68

59

-12

55

63

15

模具制造技术

计算机动漫与

游戏制作

计算机动画制作

31

物流服务与管理

35

-13

现代物流

高星级饭店

运营与管理

65

动漫游戏

机电一体化技术

烹饪(中式烹调)

28

智能制造技术应用

60

2020年在

校生合计

4405

1502

1589

1302

12

2021年在

4709

1451

1312

1203

494

249

表2:培训鉴定情况表

鉴定项目

鉴定规模(人次)

培训项目

培训规模(人次)

变化率(%)

保安员

1388

0

焊工

137

109

保育员

165

2396

电工班

茶艺师

140

消防员

199

1780

电工

343

1073

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5994

4240

工具钳工

职业指导员

187

51

448

1534

创业培训

26

320

机修钳工

合计

6581

6528

-0.8

美发师

477

美容师

633

697

烹调

10

310

汽修

495

数车

107

185

数铣

145

车工

144

铣工

有害生物防治员

育婴员

238

3779

钳工

119

423

4148

11443

175.9

(三)教师队伍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聘、内培外培等方式切实抓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等环节,全力打造一支理实一体、德技双馨、结构合理的职教队伍。2021年,学院专任教师205人,双师型教师53人,占比26%,兼职教师63人,占比23%,师生比1:18。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比88%,硕士以上学历占比12%,高级职称教师占比18%。与2020年同比变化情况详见表3。

表3:专业教师结构一览表(单位:人)

年目

教师人数

专任教师学历结构

专任教师职称结构

双师型教师人数

师生比

学生人数

专任教师数

兼职教师数

大专及以下

本科

硕士研究生

初级及无职称

中级

副高

正高

207

6

181

20

116

54

1:17

205

157

53

1:18

同比变化情况

-2

-24

-9

1

304

学院获评省级专业带头人5名,省级技术能手3人,市级技术能手8人,省级技能大师2人,市级技能大师5人,湖南省百优工匠1人,常德杰出工匠3人,常德工匠4人,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奖者3人,市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奖者5人,五四青年奖章获奖者2人。

(四)设施设备

学院实训楼和公共实训中心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校内教学实习实训设备值8658.7万元,实训实习工位3105个,生均工位数0.65个,图书馆纸质图书11.1324万册,生均24册。与2020年同比变化情况详见表4。

表4: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均实训工位数、生均纸质图书数

年份

教学仪器设备值

(万元)

实训实习工位数

(个)

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

图书馆纸质图书

(万册)

生均图书馆纸质图书

(册)

(人)

8658.7

3027

0.69

11.1304

8858.7

3105

0.65

11.1324

200

-0.04

0.02

二、学生发展

(一)学生素质

学院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己任,坚持文化修养与职业素养并重、核心素养与专业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在开齐开足各类公共课程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学生准军事化管理,借助主题班会、升旗仪式、社团活动、校园文明风采大赛等多方途径全力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2021年学院在校学生思想品德合格率99.2%,校内测试文化课合格率96%,专业技能合格率93.8%,体质测评合格率100%,毕业率98.7%。近二年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情况详见表5。

表5:近二年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情况表

技能竞赛获奖(个)

国家级竞赛

省级竞赛

市级竞赛

1(国家集训队)

(二)在校体验

(三)资助情况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技工教育和中职职业教育资助政策,努力做好资助育人工作。2021年减免学费1303.12万元,其中上学期减免学费4214人,下学期减免学费4681人。2021年发放国家助学金156.35万元,其中上半年资助学生839人,下半年资助学生723人。6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共计3.6万元。177名学生获得学院奖学金,共计13.2万元。

(四)就业质量

学院积极响应常德市委、市政府“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培养学生“就业不用去远方,理想岗位在家乡”的就业观念,2020年学生就业率达到98.4%、2021年达到97.8%,本地就业率达到73.3%,为常德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量的高技能人才,强力助推本地企业发展。毕业生就业情况详见表6。

表6:毕业生就业情况表

毕业

人数

就业情况

升学人数(人)

就业

对口

就业地域(人)

人数(人)

占毕业生比例(%)

专科

569

543

95.4

560

98.4

89.3

329

347

213

549

530

96.6

537

97.8

403

437

(五)职业发展

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将“首岗胜任、多岗适应、终身发展”的职业培养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全面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的协调发展。2021年学院共195名学生考取三级(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我院学子在常德市黄炎培创业规划大赛中荣获二等奖二人次、三等奖一人次,在第二届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大赛湖南选拔赛中荣获三等奖,学生技能水平及创业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质量保障

(一)专业动态调整

学院建立并不断完善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原则,持续培育壮大骨干专业,不断改造传统优势专业,深挖开拓新兴特色专业。2021年学院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层次由五年制调整为六年制,增设了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电梯工程技术、烹饪(中式烹调)三个专业,专业体系和专业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更好的适应了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及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对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

(二)教育教学改革

学院深入贯彻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等国家、省、市关于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精神,持续深入推进教学教研、公共基础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助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师资队伍方面。一是重视新教师培养。通过师徒结对及不定时推门听课等形式,有针对性的给予帮助指导,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二是开展一系列师资培训。2021年,学院积极选派教师参加校级、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等各类型培训,培训人次达622人。三是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在2021年湖南省教师职业大赛中,学院7个团队获省三等奖以上,谢琴、戴丽梅教师荣获湖南省第一届职业能力大赛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二等奖,符兆芳教师获评为常德技能大师,学院师资队伍水平再上台阶。

教学教研方面。学院高度重视教学教研,大力打造以优质课程、精品课程为示范和特色的课程建设体系。学院现有省级优质精品课程5个,《信息技术》被评为市级优秀学科,姚建如获评为常德市中职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2021年学院新增1个市级课程和4个省级课题,1个省级创新平台,目前在研课题14个,10余篇教师论文荣获市级和省级奖项。

公共基础课方面。学院持续推进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学生公共课普测成绩明显提升。2021年已全面修订完善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按照上级要求,进一步完善和扩充了通用职业素质课程的建设,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得到整体优化。

人才培养模式方面。采用“冠名办班”、“企业进校园”等方式,大力拓宽校企合作广度深度,提高学生技能水平。2021年学院与三一机械有限公司、联嘉机械有限公司、粤港模科等五家企业联合举办冠名班;与京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实现学院引企入校、共建校园实训中心新突破;学院领导还积极对接本地企业、行业协会、高新区和经开区管委会,开展了为期三周的“结对联企”大调研活动。校企合作的持续深入助力了学院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提升。

与五家企业联合举办校企合作冠名班,拓展合作培养技能人才新模式

深化产教融合,广泛开展结对联企行动

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学院积极鼓励教师开发一体化教学资源包,并定期进行评审,2021年数控铣、机械装配等8门课程共21个资源包获评通过;严格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开设课程,选用规定的文化课、专业课教材;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材编写及开发适合学院学情的校本教材。

实训基地方面。学院现有实训室83个,教学仪器设备值8858.7万元,实训实习工位3105个,基本满足学生实训需求。2021年,学院与湖南东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校内共建直播带货实训基地。常德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础能力建设项目获批,项目财政资金150万元重点用于实训室建设。

与湖南东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直播带货实训基地

信息化教学方面。目前,学院建有教学机房29个,多媒体教室162间,教学计算机1350台,教师人均配有办公电脑一台,生机比3:1,师机比1:1,校园网主干最大带宽10000Mbps。学院智慧校园建设业务系统覆盖了学院综合管理、人事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多个方面,开发了OA协同、人事、教务、学工、人脸识别等系统。

(三)教师培养培训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秉承“以人为本、人才兴校”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大师资队伍培养培训力度,助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一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通过外培、内培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水平。2021年,学院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共622人次,其中国培32人次,省培71人次。二是鼓励教师到紧密型合作企业实践,积累一体化实训教学需要的技能。2021年,徐光辉、李登科等6名教师赴湖南华南光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参加机械加工项目的下企业实践活动。教师培训情况详见表7。

表7.教师培训情况表

国家级培训

省级培训

市级培训

校本级培训

下企业实践

人次

经费

34.5

11

1.1

392

1.5

22

4.5

47.6

48

514

622

开展新进教师业务培训

(四)规范管理情况

1.教学管理。质量是立校之本,管理是强校之基,学院始终坚持狠抓教学常规管理不动摇。通过日、月、期考核制度,教学常规随机检查逐月汇总通报机制,不定期、不定时推门听课,教师业务考核等诸多途径,确保教学秩序井然有序,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2.科研管理。坚持教学科研并重,以科研管理为抓手,助力学院内涵发展走深走实。依托学院16个教研室,各级各类教研项目得到高效推进。

3.学生管理。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制度,落实学生资助政策,规范资助流程,认真做好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申请工作。完善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坚持学生工作例会制度、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和学生工作督查制度。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将班主任管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坚持推进学生准军事化管理,帮助学生做到“一日生活制度化、天天行为规范化”。

4.安全管理。学院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执行食堂及超市安全管理规定,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坚持开展学生安全教育和各种应急演练。同时聘请专业的物业公司,融人防、物防、技防等安防手段为一体,促进了安保工作的专业化,夯实了校园安全基础。

加强校园食品卫生安全检查,保障师生身体健康

学院召开后勤管理联系会议,确保后期服务优质、高效、热情、周到

6.信息化管理。加强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增强安全意识。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完善智慧校园平台功能,编制《信息技术中心管理制度汇编》,做到工作规范统一,有章可循。

7.财务管理。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常德技师学院财务管理办法》规定,严格执行各项财务支出审批程序,根据“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科学编制预算,合理安排资金,为学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德育工作情况

1.开展“建党百年”系列教育。组织开展了“青年工匠心向党,青春放歌新时代”红歌合唱比赛,“我心向党,真情告白”才艺比赛,庆祝“建党100周年”书法、绘画、手工作品、黑板报比赛,激发广大青年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学院组织“青年工匠心向党,青春放歌新时代”红歌合唱比赛献礼党的百年诞辰

运动会开幕式上的团体韵律操表演

3.深入开展思想政治课建设。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格局,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在2021年湖南省职业学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能力竞赛常德市选拔赛中,学院共有7支队伍入围省赛,彰显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能力水平。

4.深入开展“文明风采”活动。将文明风采、创新创业活动与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形成了富有我院特色的职教德育氛围。今年学院积极备赛,获得市级文明风采大赛二等奖2个,三等奖8个,市级篮球赛第四名,排球赛第六名的好成绩。全市三人制篮球赛两支队伍分获第三名、第四名和道德风尚奖。参加常德市黄炎培创业规划大赛综合模拟专项赛,荣获二等奖2个,主体赛获三等奖1个。参加全国技工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南省赛,获得三等奖1个、优胜奖1个。

5.加强团组织建设。学院团员人数654人,拥有5个团总支,95个基层团支部,设专职团委书记1人,专职团委干事1人,各教学系团总支书记5人,今年推优入团124人,连续两年获评全市共青团先进单位。学院团委书记吴桂花被评为市级优秀共青团干部,学生张杰被评为市级优秀共青团员,电气工程系团总支被评为市级五四红旗团总支。

院团委连续两年获评全市共青团先进单位

学院啦啦操社团在学院社团成果展上的精彩展演

7.持续推进学生准军事化管理。打造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教官队“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有力促进了学生“一日生活制度化、日常行为规范化”,良好的学风、班风和校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常德技师学院学生管理品牌。

(六)党建情况

1.基本情况:中共常德技师学院委员会共设立6个党支部,管理党员154名。在职党支部5个,在职党员106名,其中正式党员99名,预备党员7名;退休党支部1个,退休党员48名。

2.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举办读书班、邀请专家宣讲、组织党员参加党史知识竞赛、学习强国在线学、中层干部在线网络学习、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多种方式开展学习教育;先后组织党员干部赴韶山、翦伯赞故居、丁玲故居、太浮山武装斗争纪念地开展红色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结合学院“四走进”特色活动(走进企业,走进班级,走进家庭,走进社区),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23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学院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前往革命老区湘鄂西苏区太浮山工农武装斗争纪念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3.依托支部建党,实现“五化”提质。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支部“五化”建设工作,得到了市直机关工委调研组的高度肯定。学院第一党支部荣获常德市首批“五化”建设示范党支部,党建工作形成了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

四、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开展情况

2021年,学院与粤港模科等五家企业联合开办企业冠名班

2.开展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2021年学院与湘北彩印厂、三特机械在学院建设了2个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目前学院共建立4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二)学生实习情况

2021年,安排190名学生在本地企业跟岗实习,安排591名学生顶岗实习,其中70%以上安排在本地。学院学生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优先考虑本地企业的做法,为服务常德实体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院汽车工程系学生在常德中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进行跟岗实习

五、社会贡献

(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

1.培训鉴定数量大幅提升。学院今年共举办41期培训,培训人员6528人,为企业、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技能人才。截至2021年11月,已受理鉴定评价171批次,计11443人次,比去年增加7295人次,增幅达175.9%,为我市技能培训和职业能力建设做出了贡献。

为石门举办中级育婴员培训班

为中联重科举办焊工培训班

六、举办者履责

(一)经费,详见表8

表8:经费情况表(单位:万元)

财政经常性拨款

财政项目拨款

财政免学费

4729.33

678.04

1109.68

6517.05

5340.41

1104.58

6644.91

2021年上级财政拨款总额6644.91万元,主要为人员工资、学生免学费补助和项目拨款,保障了学院的正常运行,改善了学院办学条件。

(二)政策措施

学院隶属常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由市编制委员会下达编制计划,实行全员聘任,实施绩效管理。

为提升学院办学水平,学院重点推进制度建设。2021年,先后修订出台了《常德技师学院政府采购电子卖场管理办法补充规定》《常德技师学院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管理的通知》《常德技师学院档案管理制度》等,进一步完善了学院的规章制度。

七、特色创新

案例1:扎实开展“四走进”服务活动促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走深走实

实施背景:

自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为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增强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院广泛开展了以“走进企业、走进班级、走进家庭、走进社区”为主题的“四走进”服务实践活动,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不断推向深入。

工作过程:

(一)走进企业,主动服务本地企业。

2021年,学院不断深化校企合作,通过结对联企、与企业联合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举办企业订单培训班、举办企业冠名班等多种形式不断探索服务企业新模式。迄今为止,学院已先后与31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与33家企业“结对联企”,与8家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与7家企业合作举办冠名班,还为中联重科、大湖股份举办了内燃机维修培训,为中材水泥举办了维修电工培训等“订单”培训班。为中联及高新区其它企业输送了400多名焊工学员,缓解了企业用工的燃眉之急,也帮助农民工和城镇失业人员实现技能就业。学院还为常德烟机、中联建起举办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培训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常德烟机职工冯广、戴俊豪经过培训荣获第九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湖南选拔赛数控程序员双人赛一等奖,王永幸荣获加工中心操作调整工单人赛二等奖。在为企业提供技能提升培训的同时,学院还大力鼓励、倡导本校毕业生在本地企业就业,近三年来,学院73%以上的毕业生被安排在本地企业就业,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技能人才支撑。

党委书记毛泽陆在结对联企活动中走访调研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二)走进班级,全面育人促进成才。

学院将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学院发展规划,建立了“党委委员上党课”制度。党委书记毛泽陆以“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为主题给学生进行了专题讲座,党委副书记、院长姜协武以“理想照亮未来”为题给全院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开学第一课。

学院还投资60多万元建设了专业心理咨询室,配备了4名心理辅导老师,每班设立一位心理健康委员,并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测、实施家校共育等方式为学生的心理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指导和帮助,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

同时,学院积极引导、激励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强国之路,2020至2021学年度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1人次;省级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5人次、三等奖14人次。

党委书记毛泽陆为学生上思政课

(三)走进家庭,关怀师生传递爱心。

党委副书记、院长姜协武,党委副书记高广安带队走访慰问优秀学子邓理、陈涛家庭

(四)走进社区,坚守为民服务初心。

2021年,全院党员主动参与社区各项创建活动多达110人次,全面参与社区交通文明劝导、环境卫生清理、疫情防控巡逻、卡点“三查一测”、新冠疫苗接种宣传、防溺水安全宣传、电脑维修服务、敬老院爱心慰问、入户民调等各项工作。党委书记毛泽陆先后3次参与芷兰街道沙河社区的垃圾分类知识宣传、社区卫生清洁等志愿活动。党委副书记、院长姜协武多次投身芙蓉街道落路口社区的美化社区环境、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宣传推介活动之中。

第一党支部志愿者走进高泗社区为居民义务维修小家电

主要创新点和成果:

(一)走进企业活动,提升了学院的品牌影响力,促进了学院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同时畅通了学生的实习、就业渠道,实现了学生技能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接轨,也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三)走进家庭活动通过一件件关爱师生的具体行动,让师生切身感受到了学院大家庭的温暖,更加激发了师生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为学院发展贡献力量的积极性。

(四)走进社区活动是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在不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向深入的同时,也密切了学院和社区群众的关系,为学院发展打造了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案例2:适应技能人才评价体制改革形势,全力打造社会评价组织品牌

2013年以来,我国逐步推行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先后分7批取消了434项职业资格,占国务院部门设置职业资格总数的70%以上。2019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资格全部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推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根据安排,在2020年底前,技能人员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认定全部转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此举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或评价规范,对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进行科学、规范、公正的评价认定,有利于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选拔使用和表彰激励。

(一)实行机制转变。2020年9月,学院被确定为全省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试点单位之一。学院党委快速适应技能人才评价体制的改革形势,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硬件建设和人员调配力度,及时部署和落实职业资格制度改革方案。

(二)抓好评价体系质量建设。通过新建工作流程、完善评价制度、改革考试模式、加强试题开发和题库建设,加强考评人员队伍建设,确保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各项试点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三)提高服务意识。学院以市场为导向,以标准为原则,为考生服务,对社会负责,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认真打造有影响力、有质量、有公信力的社会评价机构。

焊工实操考试美容美发实操考试

(一)优化考试模式,加强试题开发和题库建设,使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更加严谨,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真实。

(二)改革收费模式,减免考生部分费用,增大培训机构的费用自主度,保障考试经费和考场秩序。

截至2021年11月底,学院已组织开展技能等级认定考试134批次,考生总量超过10000人次,涵盖近20个工种层次,并逐步开始向省内其它市州拓展。

八、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题

1.办学规模不能充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学院的办学规模已经严重不适应本地经济建设发展需求,扩大办学规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2.技能人才引进难。学院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型教师招聘难度大,“能工巧匠”引进难,“双师型教师”培养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比例有待提高。

2.专业、专业群实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改进措施

1.以申报高校设置为契机,大力推动学院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

2.建立以人为本的工作机制,包括教师考评考核机制、教师竞聘上岗机制、教师激励机制等,营造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环境。学院也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流动模式,招聘企业技术、管理骨干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技能实践指导,同时加大培训力度,不定期组织安排教师深入企业学习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培养、提升学院专业教师的技能本领。

3.加强骨干专业(群)建设。从师资、设施、资金等方面支持重点专业建设,使智能制造和信息技术骨干专业(群)尽早成为全市品牌。提升校企合作质量,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形成完善的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机制。

THE END
1.家电行业新动能:补贴政策落地拉动显著增长报告精读自2024年7月24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以来,家电行业迎来了新的增长机遇。政策安排了约3000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重点支持家电等消费品的以旧换新活动。特别是对空调、冰箱、洗衣机等7类家电产品以及电脑给予以旧换新补贴,其中对二级能效产品补贴15%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21268adc20be27321914909242f.html
2.政府补贴新增三十多项冬季保暖商品股票频道证券时报e公司讯,记者获悉,12月9日晚8点起,政府补贴可叠加淘宝双12优惠,大家电、小家电、家装、家居、3C数码等100余种品类商品参与补贴,价格低至5折。今年全国多地政府在天猫发放政府补贴,本轮政府补贴覆盖品类再度上新,在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等8大品类基础上,新增取暖器、电火锅、电壁炉、养生壶、微波炉https://stock.hexun.com/2024-12-09/216057081.html
3.即将截止!这项补贴抓紧时间领家电以旧换新补贴申报流程具体为:个人消费者到参与以旧换新的家电销售门店咨询政策,选择以旧换新或购新,完成购买行为并取得发票后,进入“四川省家电以旧换新信息系统”小程序,填报相关信息(参加以旧换新的还需回收企业完成上门回收和信息补录),提交成功后等待县级商务主管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Dg1ODczOQ==&mid=2650518937&idx=2&sn=40568f64020d0c95a6cf77afe9331a7c&chksm=86cfd41b31fc13152049fa1b0381983cfdad62a26c6d4651548f5cdfadc9f2c45c1f9eaac2bd&scene=27
4.北京财政补贴政策(精选6篇)家电下乡政策的出台,是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拉动农村消费的一个政策手段,通过家电下乡,把农民需要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推向农村市场,可以扩大内需,刺激农民购买的欲望,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据《中国财富》的测算,连续4年将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等农民需求量最大的产品“下乡”,可实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近4.8亿台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xojiu76.html
5.重庆市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快问快答100问14、报废注销1辆旧车,可对应申报多辆新车的政策补贴吗? 答:不能,每报废注销1辆旧车。限补助其购买的1辆新车。 15、补贴政策所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如何定义? 答: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是指在2011年6月30日(含当日)前注册登记的燃料种类为汽油的燃油乘用车或2013年6月30日(含当日)前注册登http://sww.cq.gov.cn/ztzl_247/cqsjlcjxfpyjhx/hdzy/202409/t20240927_13669033.html
6.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17期(总期67期)在线培训课程据悉,为了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5月10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持续合理降低税费负担,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等部分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 https://www.zzqyj.net/?list_89/1293.html
7.曲靖技师学院(曲靖高级技工学校)2021年招生简章曲靖高级技工学校(曲靖技师学院)为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鼓励学生奋发图强,学校依据国家政策,建立了完善的补助和奖励机制。凡进入我校就读的全日制一、二、三年级在校学生中所有农村(含城镇)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交学费,并享受国家助学政策。另外,我校还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实行奖学金制度,最高奖学金高达4000元/http://www.ynzkzs.cn/zhaoshengjianzhang/2890.html
8.2021年中国及31省市空气净化器行业政策解读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截至2021年,中国空气净化器市场上主导地位的企业包括海尔智家(600690)、美的集团(000333)、格力电器(000651)以及莱克电气(603355)。在政策支持和监管环境方面,国家及地方政府通过一系列文件和措施推动了空气净化器行业的发展。 从最初鼓励社会大众购买绿色产品,如空气净化器,到后来对其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再到“十四五https://www.pzpexnts.cn/re-dian-zi-xun/429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