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庭网关和智能家居系统、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智能家居系统中,家庭网关借助现有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家庭内的各种家用电器和电子设备连接到网络,从而实现了家庭内部信息与家庭外部信息的交换,并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
然而,目前智能家庭系统在家庭智能化上需要用户过多干涉,例如需要用户不断的通过终端发出控制指令控制家用电器来达到自己的需求,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家庭网关,该家庭网关无需用户进行过多的干涉,减少了用户向家用电器发送控制指令的手动操作,实现了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控制,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家庭网关,包括: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多个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信;存储模块,用于存储预设的多个控制模式;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存储模块相连,用于接收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信息,并根据所述数据信息选择对应的控制模式,以及根据所述控制模式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并将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发送至对应的家用电器。
本发明实施例的家庭网关,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信息选择不同的控制模式,并根据不同的控制模式生成控制指令,将控制指令发送至家用电器以对家用电器进行控制操作,,从而无需用户进行过多的干涉,减少了用户向家用电器发送控制指令的手动操作,实现了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控制,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还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配置指令,并根据所述配置指令对所述预设的多个控制模式进行配置。由此,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外部的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上根据需求设置多个控制模式,可以更好的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进一步提高家用电器的控制精确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存储模块还用于存储用户习惯数据库,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接收家用电器发送的使用习惯参数,并根据所述使用习惯参数更新所述用户习惯数据库,其中,所述家用电器在用户操作所述家用电器时记录所述用户的使用习惯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用户习惯数据库中的使用习惯参数满足触发条件时,根据所述使用习惯参数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并将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发送至对应的家用电器。由此,家庭网关可以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通过收集用户主动控制家用电器的数据,并进行习惯性条件的计算,构建用户习惯数据库,并自动创建触发条件,从而使得家庭网关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自动控制家用电器,进一步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还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所述使用习惯参数生成第二控制指令之后,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生成提示交互界面,并将所述提示交互界面推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由此,在家庭网关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自动控制家用电器时可以提示用户,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对家庭网关自动控制家用电器的权限进行控制,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接收用户通过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三控制指令,并在所述第三控制指令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不匹配时,根据所述第三控制指令控制对应的家用电器。由此,可以保证用户对家用电器的绝对控制权,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包括:接收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信息;根据所述数据信息从预设的多个控制模式中选择对应的控制模式;根据选择的所述控制模式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至对应的家用电器。
本发明实施例的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家庭网关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信息选择不同的控制模式,并根据不同的控制模式生成控制指令,将控制指令发送至家用电器以对家用电器进行控制操作,从而无需用户进行过多的干涉,减少了用户向家用电器发送控制指令的手动操作,实现了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控制,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配置指令,并根据所述配置指令对所述预设的多个控制模式进行配置。由此,家庭网关通过与外部的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上根据需求设置控制模式,更好的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家用电器发送的使用习惯参数,并根据所述使用习惯参数更新存储的用户习惯数据库,其中,所述家用电器在用户操作所述家用电器时记录所述用户的使用习惯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用户习惯数据库中的使用习惯参数满足触发条件时,根据所述使用习惯参数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并将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发送至对应的家用电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使用习惯参数生成第二控制指令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生成提示交互界面,并将所述提示交互界面推送至移动终端。由此,家庭网关可以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通过收集用户主动控制家用电器的数据,并进行习惯性条件的计算,构建用户习惯数据库,并自动创建触发条件,从而使得家庭网关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自动控制家用电器,进一步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接收用户通过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三控制指令,并在所述第三控制指令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不匹配时,根据所述第三控制指令控制对应的家用电器。由此,可以保证用户对家用电器的绝对控制权,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包括多个家用电器和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家庭网关。
本发明实施例的家用电器的智能家居系统,
家庭网关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信息选择不同的控制模式,并根据不同的控制模式生成控制指令,将控制指令发送至家用电器以对家用电器进行控制操作,从而无需用户进行过多的干涉,减少了用户向家用电器发送控制指令的手动操作,实现了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控制,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家庭网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智能家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家庭网关和智能家居系统、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家庭网关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家庭网关包括:无线通信模块11、存储模块12和控制模块13。
其中,无线通信模块11用于与多个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信,存储模块12用于存储预设的多个控制模式,控制模块13与无线通信模块11和存储模块12相连,用于接收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信息,并根据数据信息选择对应的控制模式,以及根据控制模式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并将第一控制指令发送至对应的家用电器。
具体而言,无线通信模块11包括多个无线通信子模块,多个无线通信子模块包括但不限于Wifi模块,3G模块、4G模块、蓝牙模块、Zigbee模块、Z-Wave模块和EnOcean模块,多个无线通信子模块分别用于与不同的通信协议的家用电器进行无线通信。例如,通过Zigbee模块与Zigbee协议的传感器进行通信,或者通过Wifi模块与Wifi协议的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等。
传感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红外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环境传感器和摄像头传感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位置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环境传感器用于采集当前的环境信息,摄像头传感器用户采集当前的图像信息。控制模块13在接收到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信息后,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计算,从而从存储器12中选择对应的控制模式,按照该控制模式自动控制家用电器。其中,控制模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离家模式、回家模式、晨起模式、睡眠模式、安防模式、空气净化模式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例如,离家模式下控制模块13会控制电视机关闭、电脑关闭、灯光关闭等,回家模式下控制模块13会控制空调打开、电饭煲开启、热水器工作等,早起模式下控制模块13会控制灯光打开、音响打开灯,睡眠模式下控制模块13会控制灯光关闭、电视机关闭等,在安防模式下控制模块13会控制报警器开启、摄像头开启等,而在空气净化模式下控制模块13会控制空调开启、空气净化器开启、加湿器开启、门窗打开等。
进而,控制模块13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判断应该选择哪种控制模式对家用电器进行控制。例如,当控制模块13根据位置传感器采集的位置信息判断用户在家时,控制模块13选择对应的回家模式,根据回家模式下的控制策略对家用电器进行控制。当控制模块13根据环境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参数判断用户家中的空气质量差时,控制模块13选择空气净化模式,根据空气净化模式下的控制策略对家用电器进行控制。进而,控制模块13根据选择的控制模式生成控制指令,并将该控制指令发送至对应的家用电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11还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控制模块13还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配置指令,并根据配置指令对预设的多个控制模式进行配置。具体而言,控制模块13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1与外部的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其中,通信的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Wifi、蓝牙、3G、4G中的一种。用户在移动终端上根据需求对控制模式进行配置,即用户设置每个控制模式的触发条件以及在每个控制模式下控制哪些家用电器进行何种操作。然后,移动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1向控制模块13发送配置指令。进而,控制模块13根据配置指令将用户设置的控制模式更新至存储模块13中。由此,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1与外部的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上根据需求设置控制模式,更好的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存储模块12还用于存储用户习惯数据库,控制模块13还用于接收家用电器发送的使用习惯参数,并根据使用习惯参数更新用户习惯数据库,其中,家用电器在用户操作家用电器时记录用户的使用习惯参数。具体而言,存储模块12会收集用户主动控制家电的数据,并进行习惯性条件计算,从而构建用户生活习惯库,并自动创建触发条件。控制模块13还用于当用户习惯数据库中的使用习惯参数满足触发条件时,根据使用习惯参数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并将第二控制指令发送至对应的家用电器。
具体而言,存储模块12中还存储有用户习惯数据库,该用户习惯数据库中保存用户的使用习惯参数。家用电器在用户平时操作家用电器时记录用户的使用习惯参数,并将使用习惯参数发送至控制模块13,以使控制模块13将用户的使用习惯参数保存在存储器12中的用户习惯数据库中。例如,用户多次在19点时打开了电视机,说明用户有可能在有观看晚间新闻联播的习惯,控制模块13将用户17点打开电视机的习惯性操作存储在存储器13中,或者用户多次在8点时开启了摄像头,说明用户有可能在离家时需要摄像头采集图像,控制模块13将用户在8点时打开摄像头的习惯性操作存储在存储器13中,进而控制模块13根据存储器中存储的用户的使用习惯参数自动创建触发条件,在满足触发条件时生成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发送至对应的家用电器,以对家用电器自动进行控制操作。由此,家庭网关可以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通过收集用户主动控制家用电器的数据,并进行习惯性条件的计算,构建用户习惯数据库,并自动创建触发条件,从而使得家庭网关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自动控制家用电器,进一步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3还用于接收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三控制指令,并在第三控制指令与第一控制指令不匹配时,根据第三控制指令控制对应的家用电器。具体而言,控制模块13将用户手动控制家用电器的优先级设为最高,其中,用户控制家用电器可以通过手势控制、语音控制和通过移动终端发送控制指令等方式实现。也就是说,当用户手动发送的控制指令与控制模块13自动向家用电器发送的控制指令不匹配时,控制模块13选择将用户发送的控制指令发送至对应的家用电器。由此,可以保证用户对家用电器的绝对控制权,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S21,接收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信息。
S22,根据数据信息从预设的多个控制模式中选择对应的控制模式。
S23,根据选择的控制模式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发送至对应的家用电器。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S31,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配置指令,并根据配置指令对预设的多个控制模式进行配置。
S32,接收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信息。
S33,根据数据信息从预设的多个控制模式中选择对应的控制模式。
S34,根据选择的控制模式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发送至对应的家用电器。
本发明实施例的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家庭网关通过与外部的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上根据需求设置控制模式,更好的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S41,接收家用电器发送的使用习惯参数,并根据使用习惯参数更新存储的用户习惯数据库,其中,家用电器在用户操作家用电器时记录用户的使用习惯参数。
S42,当用户习惯数据库中的使用习惯参数满足触发条件时,根据使用习惯参数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并将第二控制指令发送至对应的家用电器。
S43,根据第二控制指令生成提示交互界面,并将提示交互界面推送至移动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的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家庭网关可以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通过收集用户主动控制家用电器的数据,并进行习惯性条件的计算,构建用户习惯数据库,并自动创建触发条件,从而使得家庭网关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自动控制家用电器,进一步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5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S51,接收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信息。
S52,根据数据信息从预设的多个控制模式中选择对应的控制模式。
S53,根据选择的控制模式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发送至对应的家用电器。
S54,接收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三控制指令,并在第三控制指令与第一控制指令不匹配时,根据第三控制指令控制对应的家用电器。
本发明实施例的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可以保证用户对家用电器的绝对控制权,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家庭网关的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其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智能家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智能家居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家庭网关10、多个家用电器20、传感器30和移动终端40。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家庭网关的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智能家居系统,其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家用电器的智能家居系统,家庭网关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信息选择不同的控制模式,并根据不同的控制模式生成控制指令,将控制指令发送至家用电器以对家用电器进行控制操作,从而无需用户进行过多的干涉,减少了用户向家用电器发送控制指令的手动操作,实现了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控制,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