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促消费要出大招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

去年的不平凡,在于疫情冲击下经济发展成绩的来之不易;今年的特殊重要性,则在于作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起步之年,务必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从经济发展的供需两端来看,供给侧改革只能循序渐进,需求侧管理更易短期见成绩。所以,扩大内需、坚定促消费,是“迈好第一步”的重要保障,在2021年便有了特殊重要性。

促消费,收入是基础。收入问题又涉及到就业问题、薪资问题、社保问题以及收入分配问题等多方因素,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告所称,“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收入问题是个长期问题,短期见效果,最核心的还是稳就业。稳了就业,才能稳住收入预期和消费预期。

2020年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曾短暂升至6.2%的高位,之后在一系列抗疫政策刺激下,经济逐步回暖,城镇调查失业率于2020年11月回落至5.2%,前11个月,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99万人。

当前,企业盈利能力仍不乐观。2020年前三季度,A股(非金融石油石化)上市公司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ROE算数平均值为-1.02%,扣非盈利不能回正,发展信心不可能稳固。

在此情况下,2021年仍要把稳就业放在首位,而稳就业的前提是稳企业,稳企业的前提是稳资金。

现在市场担心的是,2021年这些政策如何延续、怎样退出?若不能稳妥退出,很容易对企业现金流继而对稳就业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近几个月来,债券市场波动已经对大中型企业构成实质性压力。

自2018年以来,国内债券市场违约就已呈快速上升态势,受疫情影响,2020年债券违约金额创近年来新高,达到1640亿元。尤其是2020年11月以来,40只债券密集违约,合计金额455亿元,一度将市场情绪带至冰点。

显然,企业层面还谈不上“稳”。2021年稳就业,仍应把重心放在稳企业上面,融资支持、减税降费轻易不能停。

稳就业、稳收入来提振消费需求,消费回升后,还需要供给侧承接。

就供需结构看,一二线市场的消费升级仍在继续,对供给侧的要求是产品升级、品牌升级;此外,县乡市场的消费空间渐次打开,对一二线市场趋近饱和的品质消费、品牌消费构成巨大承接力量。

顺应消费侧分层的新特征,供给侧需同时做好品牌升级和市场下沉两件事。一二线市场的品牌升级是个长期过程,短期来看,县乡市场才是消费回暖的支撑力量,也应是2021年政策发力的着力点。

2012年以来,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便持续高于城镇地区。事实上,这两年,把握住下沉市场机遇的产品,大都迎来了增长的第二春。

近日,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若干措施的通知》(下称《通知》),特别指出要“更大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农村地区消费结构正持续改善:食品消费占比持续下降(2019年恩格尔系数已降至30%,仅与城镇居民相差2.3个百分点),医疗保健、文教娱乐占比持续提升,对家庭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也实现快速上涨。

以空调为例,2019年末,农村地区每百户家庭空调拥有量为71.3台,是2011年的3.15倍。即便如此,与城镇地区同期的148.3台相比,仍有一倍的增长空间。

与快速释放的需求相比,县乡市场在供给侧仍面临着制约条件:线下商超分布有限,竞争不充分,正品少、价格贵的现象普遍存在;线上电子商务,则受限于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尤其是农村地区,送件取件都是难题。

《通知》提出要“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加快发展乡镇生活服务”、“优化农村消费环境”,算是直指问题核心。但这些问题并非新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根源在于市场规律的主导作用——无利可图,便难以持续。

比如县镇地区人口密度小、需求频次低,流通企业难以形成可持续盈利机制,就会导致最后一公里问题迟迟不能解决;再比如“超市进镇”,要养活一个中型以上超市,对收入水平、人口密度等都有客观要求,不能盈利,自然是进进出出,留不下来。

所以,激活县乡消费市场是个大命题,也是个大生态,需要多方面的因素互为条件,只能循序渐进、渐次优化,不能奢望短期内见大效果。

打基础的工作重在谋长远,短期见效果,更适合在交易环节发力。简要言之,以造节、补贴、贷款为主要抓手。

一是造节。造节最成功的是电商平台的“双十一”大促。每年的“双十一”,消费者的最大诱惑就是面对一年得以一见的便宜,不买如同吃了大亏,于是顾不得钱包缩水,总要剁手买买买。

“双十一”的成功在于营造了一种购物氛围,而这种购物氛围的营造并非电商平台的专利。这几年,很多地方政府主导的“美食节”、“文化节”、“房车巡展”、“节日大庆”等也屡屡见诸报端,只是优惠力度有限,造节效果难以出圈。

二是补贴。早在2007年底,财政部、商务部联合推出“家电下乡”政策,效果显著。截止2013年3月,全国累计补贴家电2.93亿台,补贴金额876.7亿元。

全国性的“家电下乡”逐步退出后,各地仍不时推出“汽车摩托车下乡”、“家装下乡”、“节能补贴”、“以旧换新补贴”等类似政策。疫情之后,多地推出餐饮购物消费券,也是类似的思路。站在促消费的视角,消费补贴更优于收入提升,效果立竿见影。

三是消费贷款。对于汽车、家电等耐用品消费,以及装修、培训等大额消费,消费贷款仍是重要的刺激手段。

在现代商品经济中,消费具有双重属性,既能满足消费者自身的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推动整个产业链创新向前的根本驱动力量。

宏观层面促消费,多着眼于消费对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的驱动作用,倾向于大开大合;落到微观视角,着眼于消费者自身,则又很难避免过度消费、过度借贷等伴生问题。其实,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需要不同的力量去调和、平衡。

若调和得当,促进消费与提倡节约并不矛盾,也不应该矛盾。2021年,期待消费重回推动GDP增长的C位,也期待消费者能够理性消费,体验“有节制的丰盛”。

1、联合财政、商户、电商平台等,多方筹资,扩大消费券、预售券的规模和范围,发挥其杠杆作用,有效撬动消费。

2、多方联合,财政出消费券、金融机构贴息、商家出折扣、平台出场景,用有吸引力的“折扣价”制造“购物狂欢节”,激活消费者的购买欲,再造几个“双十一”。

3、重视消费贷款在促消费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银行加大与非银消费金融机构合作,鼓励消费贷款业务,确保消费贷款不滑坡。

4、成立政府基金,购买合格的民营企业债券,托底优质民营企业融资市场,稳定社会预期,间接稳就业、稳消费。

5、把握“消费升级”和“消费下沉”两个市场,推动制造业品牌升级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推动物流下沉激活县乡市场消费需求。

6、短期来看,房子和车子仍是刺激消费的重要抓手,在住房调控和汽车限购的背景下,允许各地基于实际情况调整购房、购车政策。

7、中长期看,稳步推动居民财富效应动力更替,从房产转向资本市场,多策并举提升民众对资本市场信心,借力股市财富效应,持续推动消费型经济转型升级。

8、中长期看,提升消费需降低储蓄率,扭转居民高储蓄习惯需在医疗、养老、教育等基本民生问题上持续提升民众安全感。

本文由公众号“薛洪言微语”原创,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

THE END
1.家电行业新动能:补贴政策落地拉动显著增长报告精读家电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居民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消费升级的推动,家电行业面临着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的双重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国家适时推出以旧换新政策,旨在通过财政补贴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家电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21268adc20be27321914909242f.html
2.2021年国家住房补贴政策有哪些律师普法2021年国家住房补贴政策有哪些 普法内容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国家对于住房补贴的政策,通常情况是可以以住房公积金的形式或是直接发放住房补贴,将其补贴以货币的形式发放给个人。目前我国普遍适用的不再是以实际物品的方式来进行住房补贴,而是将补贴合理转化为资金,通常来说住房补贴可以一次性全额发放、可以根据补贴人的https://www.110ask.com/tuwen/2775184176018726665.html
3.北京财政补贴政策(精选6篇)相信我们在进入一些家电商场的时候,常常都会看见商家在一些家电产品的价格上面贴有这样的一些标语:该产品参与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在这个时候我们或许就会产生一些这样或那样的疑惑,比如说这个家电下乡政策的定义是什么,那些消费者可以参与这个政策,它又是在怎样的一个背景下产生的,有什么样的一个作用等等的系列问题。针对这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xojiu76.html
4.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17期(总期67期)在线培训课程在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方面,《通知》提出,平稳执行新核定的2021年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进一步清理用电不合理加价,继续推动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 在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方面,《通知》提出,研究出台建设用地审批管理规定,继续推广"标准地"出让改革经验。健全国有建设用地配置政策体系,修改完善市场竞争和交易等规则。组织实施好跨省https://www.zzqyj.net/?list_89/1293.html
5.家用电器2021W31周观点:家电补贴政策简要复盘本周观点:家电补贴政策简要复盘 政策内容简介: 1)家电下乡: 我国于 2007 年 12 月开始实行“家电下乡”试点工作,之后又将“家电下乡”工作推广到全国,最终于 2013 年 1 月末按计划退出,期间可分为四个阶段。 政策通过直接补贴的方式给予购买者销售价格 13%的资金补贴,涉及 10 个家电品类,通过招标方式选择约 40https://www.baogao.com/jigou/1260730.html
6.海通证券:以旧换新政策或在2025年延续家电零售有望实现量价齐升智通财经APP获悉,海通证券发布研报称,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行动下,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有望在2025年延续,该行判断2025年家电终端零售有望实现量价齐升,龙头企业内销收入端有望实现稳健增长,以旧换新拉动下家电销售均价提升明显,家电企业利润率提升可期。利率下行趋势下,家电龙头股息率仍具吸引力,https://www.iyiou.com/briefing/202412111705566
7.权威!2021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政策亮点解读来了推动市属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和企业战略性重组,三年内打造3家千亿级市属企业,推动2家市属企业上市。 ●政策解读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国有资产做强做优做大的战略部署,2021年东莞将出台《东莞市市属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及企业战略性重组方案》,明确市属国有资本总体布局和战略发展方向(功能布局、产业布局、投资https://idg.timedg.com/p/21179393.shtml
8.家电行业2025年度策略:精选优质出口龙头,把握内销政策催化.docx图表7:国补对家电拉动效果明显,9-10月量、价较前8个月均有明显提升。 7 图表8:国补以来主要家电品类集中度明显提升 8 图表9:国补以来油烟机、扫地机线上集中度提升最大 8 图表10:消费者积极参与,本轮补贴消耗速度较快 8 图表11:2023年家电更新需求规模测算 8 图表12:以旧换新”政策对我国24年家电内销拉https://m.book118.com/html/2024/1205/504011234001200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