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国家对下乡家电进行价格补贴,这是利用
A、价格政策提高农民收入B、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C、货币政策促进农民消费D、宏观调控手段促进消费
最近,国家为了促进农村的消费,开展了国电下乡活动,国家对下乡的家电进行价格补贴。回答1、2题。
1、开展国电下乡活动,有利于
①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②改变农民的消费结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8.(24分)
(1)(5分)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调节资源配置;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可以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2)(5分)生产决定消费,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可以促进或阻碍生产的发展,生产的发展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消费,必然会阻碍生产的正常发展,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减缓等新情况,统筹兼顾,进一步加强对经济金融运行的监测分析,央行采取几项举措,积极支持扩大内需,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支持力度,鼓励消费是十分必要的,它将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5分)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也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即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这些会带来经济的波动和资源的浪费,引起社会矛盾,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美国自诩为自由市场经济,一直强调风险自负的投资原则,从而加剧了投机行为,最终导致了美国的金融危机。
当今世界经济具有全球化的特点,经济全球化表现为生产要素的全球化、资本的全球化、市场的全球化。世界经济正面临严峻挑战,为避免美国的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系统性风险,各国联手应对这场危机。
(5)(4分)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基本的饿形式。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当前,联手应对金融危机是世界各经济体的共同利益所在。
本资料由《七彩教育网》提供!
27.(21分)(1)(5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我国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始终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吃饭问题是国民经济的头等大事,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立足国内;我国面临着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国情,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属于低水平,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副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消费会越来越高,其中绝大部分要靠粮食转化,从而对粮食的消费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2)(6分)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社会关系,从而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维护社会稳定;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发展市场经济提供必要支持,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种手段;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4)(5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地位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农村改革发展的方向;才能协调各方面关系,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为农村改革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26.(5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任选一个理论,分析略)
28.(24分)材料一: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宣布了用4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计划以拉动内需。
(2)结合图4,请分析“通过增加消费和投资需求来,能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经济学依据。(5分)
材料二:美国自诩为自由市场经济,一直强调风险自负的投资原则: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人所能获得的比较优惠的利率和还款方式,次级按揭贷款人在利率和还款方式,通常要被迫支付更高的利率、并遵守更严格的还款方式。这个本来很自然的问题,却由于美国过去的6、7年来信贷宽松、金融创新活跃、房地产和证券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这样一来,次级按揭贷款的还款风险就由潜在变成现实。在这过程中,美国有的金融机构为一己之利,纵容次贷的过度扩张,最终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
(3)请分析材料二所反映出的经济学道理。(5分)
材料三:国际金融危机使得海外许多股市大幅缩水,资产价格大幅下降,一些公司股票估值已居历史低位;一些公司为了渡过日前的难关,贱卖公司资产或控股权;而我国一般贸易出口的目标地也主要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因此这次危机对我国出口将产生重大影响,尤其对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将会带来冲击,一些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着资金回收困难、订单减少的风险。
(4)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分析“为什么金融危机对中国的‘走出去’,既是挑战也是机遇”。(5分)
材料四: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于2008年10月在北京举行,与会领导人围绕着对话合作,互利共赢的主题,就国际经济的金融形势、粮食安全、救灾合作、国际和地区形势、可持续发展,加强不同文明对话等问题坦诚、深入交换了看法,达成广泛的重要的共识。与会领导人认为,全球性危机凸显出亚欧携手的必要。
非选择题
27.(21分)材料一:12月1日发展改革委发布:200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预计将达到5250亿公斤、创历史最高记录,这将是我国近40年来第一次实现连续五年粮食增产增收,增强了人们对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信心。
(1)结合材料一和图1、图2,请说明国家为什么重视粮食生产?(5分)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由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文件中提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关系广大农民幸福安康,必须尽快惠及全体农民。文件指出,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坚持大病住院保障为主,兼顾门诊医疗保障,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2)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6分)
(3)从哲学上思考,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切实维护农民利益?(5分)
材料三: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措施,将全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向更高目标前进。
26.(5分)“鸟巢一代”,是北京奥运会上,国外媒体给年轻的中国志愿者们的称号,志愿者们用微笑细致的服务,用自己的奉献精神,诠释出中国青年在成长中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中华民族旺盛的生命力。
请用人生观、价值观一个观点,分析志愿精神。
25.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开始提出,把非公经济定位成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将非公有制经济定位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大报告实现了第三步突破,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到平等享受“国民待遇”的市场主体。法律上的“平等”保护和经济上的“平等”竞争,“两个平等”成为十七大在非公有制理论上的最大亮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表述的变化,反映了